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1408 Vd.28 No.1 1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理杂志,2014,14(11):793—795. NOV 2017 [2]张莉.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 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5):240— 242. 【4]李吉明,段卉,谷云鹏,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 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 实践,2016,29(24):3435—3437. (收稿日期:2017一O8—08) [3]李颖,郭会敏,孔明,等.分阶段系统化护理教学法在 人工肝治疗进修护士带教中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 ,J ̄JL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许丹丹 [摘要] 目的分析研讨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 式,从2015年4月一2016年3月危重症(PICU)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各 4o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责任制护理模式,研究组接受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观察两组患儿护理状况,并对 比。如护理满意度、并发症、MOSF发生率、入院PIcu时间、多器官衰竭等。结果对比小儿危重评分状况,入院 时、入院l d时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入院3 d、7 d时,小儿危重评分状况,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 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住PICU时间、MSOF发生率、功能衰竭气管数等,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对 比满意度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其实际病情有效指导护理工作,改善其预后,进而提升满意度。 小儿危重症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可 [关键词] 护理;PICU;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1434.2017.11.062 配置护理资源,按照评分结果判定其护理需求和病情危重 程度,并针对性护理。评分系统主要包含胃肠系统表现、 儿科病室,特别是儿科重症监护室大部分均为危重患 儿” J,疾病发展速度快,且病情复杂,因此,在护理上要求 较高,加之目前我国缺乏护理资源,儿科护理任务重、工作 血红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钠、pH、动脉血氧分压、 呼吸、血压、心率,极危重:评分≤70分,危重:70分一80 分;非危重:评分>80分 ]。按照病情程度给予特技护 理、重点护理、一级护理,特别是评分在80分或以下者,需 用相应设备加强监护。配置护理资源:(1)危重患儿护患 配置比为1.5:1;(2)危重患儿护患配置比为1:l;(3)非危 量大、压力高。所以,量化指标、准确判定病情、分类重点 护理,对提升其护理质量,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且护理资 源的合理安排,在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上意义重 大 』。缺乏护理资源配置工具,研究用分组方式进行探 讨,意在研讨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 理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重患儿护患配置比为0.5:1,常规性护理,重点在于预见性 护理。 1.1一般资料用随机抽签方式,从2015年4月一2016 1.3指标判定对照组患儿也接受人院时、入院后各阶段 年3月危重症(PICU)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 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21例男性,19 例女性,年龄4.3个月一13岁,平均为(2.4±0.8)岁,12例 循环性疾病,11例神经性疾病,17例呼吸性疾病;研究组: 22例男性,l8例女性,年龄4.4个月一13岁,平均为(2.5 ±0.7)岁,13例循环性疾病,12例神经性疾病,17例呼吸 小儿危重评分,观察疾病状况,但仍然给予责任小组护理 模式,但未给予护理资源配置调整。同时需记录患儿功能 器官衰竭数、MSOF发生率、死亡率、并发症、PICU时间,并 对比。出科时向患者发放满意度问卷,共10个题目,按照 满意状况判定为1分一5分,共50分,满意:评分>30分。 1.4统计学方法研究中研究所得的小儿危重评分、满意 性疾病。两组研讨对象一般资料(疾病类型、年龄、性别比 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性责任制小组模式,人院 后,护理人员分配责任小组,由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如 按医嘱给药,监测体温、心率、血压,指导喂养或饮食,稳定 度评分、住HCU时间、功能器官衰竭数等为计量资料(t), 并发症、MSOF发生率等为计数资料( ),用统计学软件 (SPSS13.0版本)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 ±s),计数 资料表示方式为(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情绪等,小组长安排责任护士。研究组接受fl,JL危重评分 作者单位: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2.1 4,JD危重评分变化 对比小儿危重评分状况,人院 时、入院l d时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入院 第28卷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0.05),详见下表1。 2017年11月 1409 3 d,7 d时,d,JL危重评分状况,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表1对 ̄dxJL危重评分状况 2.2各指数对比 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住HCU时间、 MSOF发生率、功能衰竭气管数等,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对比满意度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对比各指数状况(面±s) 3讨论 参考文献 ICU患者大多病情严重,特别是PICU【 -8],病情变化 [1]宋先耕.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 快且复杂,因患儿缺乏沟通能力,造成其护理治疗难度大, 因此,对护理工作要求也较高,有效评估其病情,针对性给 予护理,对提升护理质量,改善疾病预后意义较大。且对 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 (2):242—244. [2]袁远宏,肖政辉,张慧等.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 症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16(2):194—197.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存在有利作用,提升工作效率,更好的 落实护理措施。但现临床在配置ICU护理资源上缺乏考 量工具。芬兰Pyykko学者2000年提出ICNSS评分系 [3]楼晓芳,孙晓英,周红琴等.小儿手足口病疾病严重 统 ,量化评价护理需求,将所有护理资源进行合理安排, 对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水平存在有利作用,但此方式多适 用于成年人,目前在儿童中应用仍然较少,临床在评估其 病情和预后上意义重大。患儿危重评分在81分以下时,死 亡率明显增高,表明临床针对此类患儿需加强监护。和国 外常用PRISM评分对比,小儿危重评分可全面、客观、有效 的判定患儿预后和病情。虽dxJL危重评分共生理学指标 程度评分法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30(36):7—10. [4]殷博,陆国平,陆铸今,等.危重症患儿应激性高血糖 和血清胰岛素组分变化的关系分析[J].中华实用儿 科临床杂志,2014,29(6):416—418. [5]张莹莹,郑健斌.血清25一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 PICU患儿预后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4,35(13): 2037—2039. lO个,其评分系统仍然较少,指标属于临床较为常用,且具 有客观性,其检测标准相对较为统一,应用基础较为广泛, 所以和我国国情相符。PICU护理工作多为床位责任制或 平均分配,导致不合理分配护理资源,降低护理效率,其护 理质量不一致。按照小儿危重评分分配护理工作,极危 重、危重患儿则增加护理人员。此外,给予动态评分,及时 掌握其病情状况,客观进行评价,对随时护理模式调整存 在有利作用,很好的避免了仅仅凭借经验判定病情,对护 理有指导性作用。研究结果从危重评分变化和各指数对 比上也证实了/J,JL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的优势性。综 [6]苏小燕,何颜霞.小儿呼吸机撤机的影响因素及撤机 指标预测价值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10): 783—787. [7]林业鑫,程超,李玖军,等.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降钙 素原的单中心前瞻性研究[J].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5,42(2):218—221. [8]熊道学,姜建渝,冯琰,等.不同剂量置换液连续性血 液净化治疗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0):3675—3680. [9]蔡俊钦,邹莉.糖代谢紊乱检测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 上,小儿危重症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可按照其实际病情有效 指导护理工作,改善其预后,进而提升满意度。 影响[J].中国医刊,2017,52(3):67—70. (收稿日期:2017—06—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