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负荷率及进户侧水温对水源热泵机组性能的实验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第24卷第5期圆园18年10月天津城建大学学报允燥怎则灶葬造o枣栽蚤葬灶躁蚤灶Chengjian哉灶蚤增藻则泽蚤贼赠

Vol.24No.5Oct.2018DOI:10.19479/j.2095-719x.1805355

负荷率及进户侧水温对水源热泵机组性能的实验研究

李蒙蒙,任绳凤,吕

建,宋晓帆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

要:本文以天津某大学教学楼的水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测试数据为基础,以制热能效值作为评价指标,研

究水源热泵机组的冬季供热性能.测试发现:机组制热能效随用户侧进水温度的升高越来越小,水温刚开始温度是39.8益,然后逐渐升高到41.8益,水温升高2益,制热能效变化幅度为0.67,单位温度下制热能效的变化率是0.335/益.负荷率在50%~100%之间,机组的制热能效维持在比较高的范围内,不会出现较大的升高和衰减;负荷率为70%左右时,机组的制热能效达到最大值5.18;当负荷率在50%以下时,机组的制热系数出现了较大的降低.

关键词:负荷率;进户侧水温;水源热泵;实验测试中图分类号:TU8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19X(2018)05-0355-04

ExperimentalStudyofthePerformanceofWaterSourceHeatPumpSystemin

WinterwithLoadRateandInletSideWaterTemperature

(SchoolofEnergy&SafetyEngineering,TCU,Tianjin300384,China)

Abstract:ThispapertakesthewatersourceheatpumpsystemofauniversityinTianjinastheresearchobject袁onthebasisofitstestdataanditsthermalefficiencyastheevaluationindextostudytheheatsupplyperformanceofthewatersourceheatpumpsysteminwinter.Thetestresultsindicatethatwiththeusersideofthewatertemperatureincrease袁theheating

LIMengmeng,RENShengfeng,L譈Jian,SONGXiaofan

loadrateisbetweenthe50%~100%,thethermalefficiencyoftheunitmaintainsarelativelyhighrange袁therewillnotbeagreaterincreaseandattenuation.Whentheloadrateisabout70%袁thethermalefficiencyoftheunitcanreachthemaximumvalueof5.18.Whentheloadrateisbelow50%袁thethermalcoefficientoftheunitgreatlyreduces.Keywords:loadrate;inletwatertemperature;watersourceheatpump;experimentaltest

variationofheatingefficiencyis0.67袁theunittemperaturechangeoftheheatingenergyefficiencyrateis0.335益.When

efficiencygraduallyreduces袁thewatertemperatureincreasesfrom39.8to41.8益袁thetemperaturevariationis2.The

为了提高热泵技术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研究.2003年A.Hepbasli进行了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分析[1],得出了系统各部件能耗的比例关系.2011年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的C.Montagud,对地源热泵系统对地下热响应的影响和运行中的系统能效进行了分析[2].2002年天津大学研

天津某大学教学楼的水源热泵系统作为测试对象,对

水源热泵系统的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不同负荷率下机组系统能效值,分析系统负荷率、用户侧水温等因素与机组能效值的关系.

究者进行了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优化研究[3].2004年对水源热泵系统机组的选配及辅助热源的选择进行了优化.

1系统测试概况

湖南大学对水源热泵的供暖模式进行了优化研究[4],

末端、水源侧系统组系统主要由用户侧、水处理、

分集水器、水成,包括:一台水源热泵机组、两台水泵、处理装置.其中水源热泵机组为台佳DHSW型号水源

热泵机组,已知在标准工况下,制热量为2767kW,输入功率为588.7kW,冷凝器水流量为474.3m3/h,蒸发

为保证节能系统的真正节能性,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成为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次试验以

收稿日期:2016-11-14;修订日期:2017-01-20

(1989—)天津城建大学硕士生.作者简介:李蒙蒙,女,山东章丘人,

·356·天津城建大学学报第24卷第5期

器水流量为的236.3水泵,m3水/h.源侧用选户用侧的是选用型的是号为型QX100-25-号为HYL-11200-400A的教水学泵楼.

最大热负荷为2679kW,去除寒暑假后教

学楼最大热负荷为2293kW,同时得出教学楼不含寒假的热指标为69.1W/m2,与全年负荷最大值时进行对比,热指标降低14.7%.由于室外气象参数最不利情况出现在寒暑假,校园建筑的最大冷热负荷均出现在假期建筑不使用期间.随着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建筑的冷热负荷波动较大,绝大部分时刻均处于部分负荷时段.1.1

测试内容

为更好地分析系统的运行性能,本次试验测试采取了25日动至态2014监测年的方1法月.15本次日测试,共20时间天,为:每2013天上年午128:月至17:30,每隔半小时记录一组数据.测试参数为:机00组蒸发器进水温度(用户侧进水温度)、机组蒸发器出

水温度(用户侧出水温度)、机组冷凝器进水温度(水源侧进水温度)、机组冷凝器出水温度(水源侧出水温度)、水泵流量、热泵机组压缩机电流.

1.2

测试仪器

本次测试主要包括温度测试、流量测试.其他参数如电压、电流等可通过系统中安装的仪表及数据采集器直接读取.

(1)温湿度自记仪表.在系统测试中,对室外及教学楼内的教室进行了温、湿度测试,可以通过屏幕直接读数或者通过数据线导出.测试精度0.1益.

(2)流量测试仪表.超声波流量计,在测试中主要是对用户侧水流量进行测量,流量计测量的管径范围为DN20~2000,流速范围为0.01~12m/s,准确度1%.1.3

系统性能参数的相关计算方法

(1)水源热泵机组制热量的测量.大多采用的是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中热泵机组的制热量采用的公式如下

Qr=Cp伊m1伊(Tk,o-Tk,)i

(1)式kg·中:益;QTr为机组制热量,kW;Cp为热媒水比热,kJ/k,i,Tk,o分别为冷凝器侧水进出口温度,

益;m为用户侧水质量流量,kg/s.

1(2)水源热泵机组得热量.热泵机组的得热量采用的公式为Qk=Cp伊m2伊(To,i-To,o)(2)式kg·中:益;QTk为机组得热量,kW;Cp为热媒水比热,kJ/o,i,To,o分别为蒸发器侧水进出口温度,益;m2为水源侧水质量流量,kg/s.(3)水泵功耗计算.水泵功率计算公式为Ph=式中:Ph为1酌000qwH水泵浊(3)

功率,kW;酌为水容通m3;qw为水流量,m3过水泵两端的压差/s;求H得为)水;浊泵扬为水程泵,m的(重效水,率泵9.8,的伊取扬10380程%可

N/

.(4)机组能效比.机组能效比为机组制热量与输

入功率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COP=QPr(4)

式中:Qr表示机组制热量,kW;P表示热泵机组功

率,kW.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机组制热能效与负荷率的关系

本文选用的螺杆式热泵机组在实际运行中98%

以上的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5]泵机组的特点及运行特性.为体现螺杆式热的测试数据作为分析机组2013,可选制热年用机能1效月组与11制负日热荷8:能率00~17效作关系:为机组性能的评价指标[6].以30的

依据,水源热泵机组两台压缩机同时运行.测试阶段用户侧进水温度在41益左右变化,且变化量较少,用户侧进水温度高于出水温度,在40益上下变化,二者温380度m差较少.水源侧出水温度20益,用户侧水流量在3将/h测试上下数变化据进行,水源整测理水流量,通过在统计计190m3算/h得左右到负变化荷率

.

和机组制热能效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水源热泵机组是有增减载调节的,能根据末端负荷进行自动匹配调节增减载能量位来保证用户侧需求.系统流量、温差变化虽不明显,但负荷率随末端设备开启的数量变化较为明显.经过统计计算得到的机组能效值也变化较大,同时水源热泵机组本身就有自动调节来实现节能的作用.在整个试验阶段,系统负荷率和机组能效值的变化较大,负荷率第一次明显变化出现在9:30以后,负荷率由80%降到70%,此时刚好是上午第一节课的结束时间,教学楼中的教师和学生离开教室,部分空调关闭,负荷率在此时出现了明显下降.负荷率的第二次明显变化出现在11:30以后,此时刚好60是上午第二节课的结束时间,开%启.,13导:致30负下荷午率第一逐渐节升课高,开始到,15楼负:中大荷率迅速降低至

30上部课分结风束机,盘负管

荷率降低.由图1可以看出,在16:30时刻系统负荷率再次出现了明显的降低,这是由于教学楼内下午第二

2018年10月李蒙蒙等:负荷率及进户侧水温对水源热泵机组性能的实验研究·357·

大节课时间教室的利用率比较低,同时由于16:30为

下班时间,办公室及教室中的空调被关闭,导致系统中热量的需求量降低.机组制热能效在2.9~5.18之间变化,变化趋势与负荷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

61.050.840.630.4

机2

负组荷制率

热能效

0.20.0时刻

图1机组制热能效和负荷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为更好地分析机组制热能效与负荷率间的关系,选取机组不同时刻、不同负荷率下的能效值,得到试验值与理论值的对比情况,如图2所示.

5.55.04.54.03.53.0机组试验制热能效机组理论制热能效

2.5

0.3

0.4

0.5

负0.6

荷率

0.7

0.8

0.9

图2机组制热效率随负荷率变化曲线

由图2可以看出,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一般情况下认为机组在满负荷率情况下

运行时,机组的性能最佳,其制热(冷)能效值达到最大值.负荷率在50%~100%之间,机组的制热能效维

持在比较高的范围内,不会出现较大的升高和衰减.5.18负荷率为70%左右时,机组的制热能效达到最大值

较大的,当降负低荷.

率在50%以下时,机组的制热系数出现了在非满负荷下机组性能增强,与满负荷比较,冷凝器、蒸发器换热面积增大[7],换热温差降低,使得蒸发温度减小,冷凝温度增加.制冷剂流动管道内及换热器内的流动阻力随着制冷剂流量的降低而减少[8],导致压缩机功率的下降速度高于制热量的下降速度,使得机组在部分负荷时性能系数增加.2.2

机组制热能效与冷凝器出水温度的关系

本次分析数据主要选取负荷率、

用户侧进水温度、换热温差基本一致的数据,进而分析机组制热能

效受用户侧进水温度的影响,经过筛选选定了1月13日60上午的数据.当天上午的负荷率实验前%之间期,热水泵源机侧组的进输水入温功度率基本为保340持基本kW在,20.4保持测试益50后左右%~期输.入功率为363kW,增长了23kW,水泵功率基本维持在78kW左右,没有发生太大的波动.

由试验结果分析计算得出机组的制热能效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机组制热能效随冷凝器出水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热泵机组制热能效与冷凝器出水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明显,且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冷凝器出水温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先增加然后减少,水温度最高为41.8益.热泵机组的制热能效先减少4.81.然后在再增整个实验加,测试阶阶段段,机热组泵制机热组能最高的效变化制热为能4.81~

效为4.14能,制热的能效效能变化量为0.67,单位温度下制热39.8~41.8效变化率益为,水0.335/温增加了益,冷2凝益器.

出水水温变化范围在5.0机42.04.8温组度

制热能效

41.54.641.04.440.54.240.039.54.0

39.0时刻

图3机组制热能效与冷凝器出水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3结论

本文通过计算得出热泵机组全天运行的能效特性,同时以负荷率、用户侧进水温度对水源热泵机组

的制热特性的影响为重点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点.

(1)机组制热能效随冷凝器出水温度的升高而越来越小,制热能效的变化量为0.67,单位温度下制热能效变化率为0.335/益,水温变化在39.8~41.8益,水温升高了2益.

·358·天津城建大学学报第24卷第5期

(2)负荷率在50%~100%之间,机组的制热能效维持在比较高的范围内,不会出现较大的升高和衰减.5.18负荷率为70%左右时,机组的制热能效达到最大值

较大的,当降负低荷.

率在50%以下时,机组的制热系数出现了(3)非满负荷下,机组制冷剂流量减少,蒸发器换热效率提高,从而使热泵机组制热能效在非满负荷情况下维持在比较高的范围,不会出现较大的升高和衰减.随着负荷的继续下降,制热量的下降速度高于压缩机功率的下降速度,导致机组性能大幅度降低.参考文献:

[1]

groundHEPBASLIConversionsourceA,and(AKDEMIRManagementgeothermalO.),heatEnergy2003,pumpand45(5):systemenergy737-753.

[J].analysisEnergyofa

[2]

ysisMONTAGUDoftheenergyC,MCORBERANperformanceofJ,aMONTEROgroundsourceA,etheatal.Analpump-systemafterfiveyearsofoperation[J].Energy&Buildings,

[3]2011杨

,[J].昭43(,张12世):钢3618-3626.,

孙政,

等.地下水源热泵的最优化研究[4]喻模李太阳式葵优化,能刘学报,方婷婷2002法[J].,彭制建,冷国23(与,6空等):调.687-691.

地,2004表水,4源(4热):泵47-51.空调系统供暖[5]通空刘宪调英,,2002陈建,萍32(.对2)螺:56-59.

杆式冷水机组有关问题的讨论[J].暖[6]彭

几个飞关,键姜问题继周[J].,

张制明冷圣与.空水调源,热2010泵机,10组(能4)效标:5-9.

准制定中的[7]吴特华性根试,验彭研究学院,[J].邢机械子文工程.部学报,分负荷2004工况,40下(螺7)杆:195-198.制冷压缩机[8]

研究包

[J].涛,制董冷玉与军空,周调,2004翔.水,4(源4热):泵57系-60.

统的稳态模拟与实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