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6卷第2期 2010年3月 工会论坛 Trade Unions’Tribune Vo1.16 No.2 Mar.2010 建国以来我国税收制度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王琳琳 (山东省委党校,山东济南250021) [摘要]纵观我国税制发展历程,其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每一次的税制改革都促进了我国税制的发展与完善。我国现行税制自1994年 改革实施以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现行税制中存在的许多弊端也Et益凸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我国有必要对现行税制进行适当的改革。本文在总结我国税制改革的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存 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税收制度;税制结构;税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0.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153(2010)02—0057一O2 [作者简介]王琳琳(1979一),女,山东济宁人,山东省委党校2007级专业理论研究生班研究生。 一、我国税制发展概述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我国建国以来的税收制度是随着经济体制的发 展变化而变化的,基本上顺应了经济体制发展变化 的要求。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税制 改革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 是从1949年到1957年,这是新中国税制建立和巩 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为深化税制改革提供了一次 极好的机遇。财税部门制定了全面改革工商税制的 总体方案和各项具体措施。改革后的工商税制共设 置了20个税种,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 得税、个人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 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 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 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遗产税、印花 税、证券交易税、屠宰税和筵席税等,其中已开征的 只有18个税种,遗产税、证券交易税没有立法开征。 (四)1994年后税收制度的局部调整 1994年税制改革后,经过几次税制调整后,税 固的时期;第二时期是1979年到1993年,为适应有 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进行的“两步利改税”及原有税 制的不断调整阶段;第三个时期是1994年后,按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改革税制的 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税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税制很不统一。为 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家政 权,1950年1月,前政务院发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 种变为22个。按照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和使用权 限,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固 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增值税、中央企 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银行总行、 保险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中央企业上交利润、车 辆购置税等。全属地方的税种有:营业税(不含中央 则》、《关于统一全国税收政策的决定》和《全国各级 税务机关暂行组织规程》,建立了新中国统一的税收 制度、税收政策和税务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以按 产品或流转额征税的货物税和工商业税中的营业 税、按所得额征税的工商业税中的所得税作为主体 税种,其他税种相辅助,在生产、销售、所得、财产等 环节进行课征的、多税种、多环节征收的统一税制。 企业、非银行金融企业、铁道、银行总行、保险公司等 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交利润、个 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 税、印花税、车船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城市 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有:增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税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税收初步建成了一套内外 有别的,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相配合 值税(中央75%,地方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 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企业按归属划分中央 的新的税制体系,这套新的税制体系包括32个税 种,突破了统收统支的财政分配关系,重新确立了国 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突破了以往税制改革片面强 调简化税制的思路,注重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由单一税制转变为复合税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税制 60%,地方40%)、资源税(按资源种类和归属)。从 总体上来说,1994年以来这几次税制改革都强化了 中央财政收入而弱化了地方财政。 二、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我国现行税制,基本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7 王琳琳:建国以来我国税收制度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体制框架建设阶段的形势要求,但随着经济转轨和 发展进入新阶段,税制不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 的矛盾问题,也13益暴露出来,主要是: (一)税负水平不够合理,公平税负有较大差距 1、内资企业问的税负,也有失平之处,影响公平 内将中国的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到 20%以上。同时,要将纳税人的非税财政负担降至 最低限度。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加快推进税费 改革。 二要将主体税由间接税向直接税倾斜,逐步完 善所得税制。我国所得税税制不尽完善,所得税在 收入中的比重仍然较低。在这种形势下,间接税向 直接税倾斜就应当首先考虑个人所得税。为此,完 竞争。主要表现以下几项:一是享受优惠的特定企 业,税负低于多数其他类同企业;二是国有企业与非 国有企业之间税负不够平衡。 2、地区间税负有些失平,东部地区主要是沿海 地区享有较多的税收减免优惠,而最近两年虽开始 实施对西部地区税收优惠,但有些却难于落实,东部 地区税收负担明显低于中部地区,特别是低于西部 地区。 (二)是税制结构不够合理。我国现有税制结构 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第一,间接税税收收 入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比重仍然过大(超过60%,仅 增值税一项就占40%左右)。第二,个人所得税收 入在税制结构中的比重过低,个人所得税偷漏税现 象仍然较为严重。第三,在具体税种的设置方面也 有不少问题:有些税种重复设置,如房产税和车船使 用税;有些税种性质相近、征收有交叉,如增值税和 营业税,印花税和契税;有些国际上通行、中国也应 当开征的税种没有开征,如社会保障税、财产税、遗 产税等。此外,地方税制度很不完善,中央税与地方 税的划分等也不够合理。 r (三)主体税种不够完善。例如,增值税的征收 范围还不够宽,现行的“生产型”税制使纳税人负担 偏重,不利于鼓励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出口;从消费 税的税目、税率和征税环节来看,对于消费的调节力 度都不够;营业税的税目、税率需要调整、简并,计 税方法需要改进;关税的名义税率偏高,结构不够合 理等等。 (四)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税收内在调控机制有欠 缺,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现行税制,大部 分税种的税目、税基、税率的选择,未从可持续发展 的角度考虑问题,更没有防治污染的特别税种,难以 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这对比国际上 已逐渐形成的环境和生态保护税体系,其覆盖面大, 系统科学,划分细致,易于操作,是有很大差距的。 三、税制改革趋势的几点看法 一要合理提高宏观税负水平。应当通过加强预 算管理,规范财政收入制度,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完 善税制,JJn强税收征管等措施,在今后3年至5年以 善个人所得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通过各 种方式强化纳税意识,提倡诚信纳税。第二,由于个 人所得税法制定较早,一些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而派生出来的新的个人所得税在税法中并没有涵 盖,因此应考虑增加新的税目。第三,建立分类与综 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严格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 第四,加强个人所得税税收征收管理,加大对偷漏税 款的打击力度。第五,应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制 定个人所得税税前抵免额。第六,提高偶然所得税 率,现时偶然所得的税率仅为20%,例如中彩lOO 万元仅需纳税20万元,而同额工资薪金的税率为 45%,应纳税额为45万元。 三要逐步完善各个税种,首先是主体税种。消 费税应当适当调整征税范围和税率,并在适当的时 候逐步由生产环节征税改为零售环节征税,以加大 对于消费的调节力度和增加财政收入。营业税应当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增值税的改革适当调整征税 范围,简并税目和税率,改进计税方法。关税应当继 续降低税率水平,调整税率结构,以促进对外贸易的 发展。 四要进一步强化税收管理、加大税收法制建设。 目前首先应当抓好税收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并逐步 完善各项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并适时将条 件比较成熟的行政法规改为法律。 下一步的税制改革应当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 局,规范政府收入制度人手,通过合理调整税负,优 化税制结构,完善各个税种,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征 收管理,加强法制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措施,逐步建 立、健全一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符 合国际惯例的税收制度,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 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刘佐.中国税制概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岳树民.中国税制优化理论分析I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2. f责任编辑:孙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