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说明事物的说明文主要是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与记叙文、议论文相比,说明文更强调科学性、客观性。
怎样写好说明文:
(一)、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
(二)、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适应怎样的生活需要;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三)、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四)、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一般题目:
1. 说明对象
考题:指出文章对象或主要内容
答题格式: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本文主要说明了…..
2. 顺序与结构
考题:段落语句顺序能否调换
答题格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3. 方法与作用
考题:指出全文或某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了…说明方法,使…的….(某些特征)表达的更形象。
4. 品析语言
考题:某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格式:这个词不能删去,这个词在这里是…的意思,有….的表达效果,如果删去就无法体现
5. 筛选信息
考题:文章从那几个方面来说明……的
答题格式:文章从…几个方面说明了……的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