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的科学。它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2.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有时也被称为工作满意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所从事工作具有的积极情感的程度。 3.虚拟团队:是由一些跨地区、跨组织或跨部门的、拥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通过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实现远程沟通和协调,以完成组织目标的契约式的策略联盟。
4.动机: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力和原因。它是一种力求达到需要的满足,消除这种不足状态的内在驱动力和意图。
5. 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作为物质资本的一个相对概念,指在现有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中,有形资产所不能反映的部分,也就是使一个企业组织得以运行的无形资产的总和。
6.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指个体身上特有的、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7.领导:是通过对个人或群体施加影响,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8.群体:是指组织中由两人以上组成、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并相互依赖而形成的集体。 9.能力: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胜任某种任务和活动的条件,特别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速度方面的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10.自然错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一个简单自然物的知觉,也不一定符合客观,会出现偏差,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面貌,这就是自然错觉。
11.冲突:在组织中的成员,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常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争论或对抗,使彼此间的关系出现紧张状态。
12.群体凝聚力:是指成员在群体内团结活动和拒绝离开群体的一种吸引力,也是群体成员对群体的一种向心力。
13. 企业组织文化: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包括价值观、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准则、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
14. 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观念,是人们衡量自己行为与目标时的参照点与选择标准。
15.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社会角色的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16. 特质:是指稳定的个人特点,包括性格、气质、需要、动机、价值观等等。 17. 实属群体:是指个体实际归属的群体,即个体参加的群体。
18. 组织发展:是由高层管理者支持的一种长期行为,它通过对组织文化,特别是工作团队的互动文化的持续的、合作性管理,采用咨询工作者的方式,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及方法,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和能力的过程。 二、填空
1.{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2.{劳动方法标准化,雇主和雇员合作} 3.{类型论,特质论}
第 1 页 共 6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4.{词汇研究,问卷研究} 5.{认知能力,社交能力}
6.{最大利润价值观,企业价值一社会效益最优化价值观} 7.{个人,行为倾向} 8.{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9.{跨学科性、应用性}
10.{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的工资及升迁} 11.{卡特尔的特质论,艾森克的特质论} 12.{能力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13.{词语流畅性,演绎推理能力} 14.{自我中心型,玩弄权术型} 15.{绩效为因,第三变量为因} 16.{内容性激励理论,过程性激励理论} 17.{艺术型,管理型}
18.{从倾向性上,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从创造程度上,可以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19.{罗夏墨迹测验,主体统觉测验} 20.{理解性,恒常性} 21.{缺勤与辞职,经济赔偿} 22.{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 23.{互应性沟通,交叉性沟通} 24.{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法} 25.{流体智力,晶体智力}
26.{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 27.{月亮错觉,爱因斯坦错觉} 28.{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29.{克服功能固着,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等} 30.{星型,全通道型}
31.{制度层(中层),物化层(表层)} 三、单项选择
1.B.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2.D.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C.晕轮效应 4.D.期望理论
5.B.工作环境的物质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6.C.九类 7.D.行动
8.C.社会效益最优化价值观
第 2 页 共 6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9.A.七级
10.A.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11.D.团队式管理
12.C.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合群需要
13.D.群体凝聚力高,群体态度与其正式目标的一致程度低。 14.D.生命周期理论 四、简答题
1.简述霍兰德在个性与工作匹配问题的研究中,对个性以职业为基准进行的六类划分
(1) 现实型 (2) 研究型 (3) 艺术型 (4) 社会型 (5) 管理型 (6) 常规型 2.简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会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3.简答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指出的,人们在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三种心理自我状态 (1)父母状态;(2)成人状态;(3)儿童状态。 4.能力结构理论包括的内容 (1)智力的双因素理论; (2)群因素理论;
(3)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4)层次结构理论; (5)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5.简述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素质高、自主性强、学习欲望强 (2)劳动复杂性 (3)较强的成就动机 (4)蔑视权威、崇尚平等 (5)流动意愿强、频率高 6.简答团队包括的基本要素 (1)互补的技能。
(2)为了共同的目的和业绩目标。 (3)使用共同的方法。 (4)相互承担责任。 (5)人数规模。
7.简答个性与工作及组织行为的关系 (1)自我监控。 (2)控制点。 (3)内向与外向。 (4)自尊。
(5)A型人格与B型人格。
第 3 页 共 6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8.简答从众行为的表现类型 (1)表面从众,内心也从众。 (2)表面从众,内心拒绝。 (3)表面不从众,内心却从众。 (4)表面不从众,内心也反对。 9.简答有效领导者的技能
(1)技术能力; (2)概念技能; (3)人际交往技能; (4)情绪智力; (5)社会智力; (6)学习能力。 10.简答决策的类型
(1)从决策的基本内容看,有问题决策和机遇决策
(2)从决策结果的预测程度看,有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3)从决策的复杂程度及有无既定程序可寻方面看,有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4)从决策主体看,有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5)从决策的问题形式和涉及的时限看,有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11.简答周哈利(Johari)沟通视窗理论
从人的角度讲,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人们的性格特征可分成四个部分: (1)开放的自我; (2)隐蔽的自我; (3)不自觉的自我; (4)不可知的自我。
从群体的角度讲,在一个组织的群体之间,该理论也同样适用。 12.简答勒温组织变革理论中关于变革过程的三阶段说
(1)解冻; (2)转变; (3)再冻。 五、论述题
1.论述人群关系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观点 背景方面:(1)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或缺陷); (2)工人情况的变化。
主要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的管理方法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2.试述组织冲突观的变化过程;您认为如何形成有益的冲突?
第 4 页 共 6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变化过程
(1)20世纪30~40年代,冲突的消极观(传统观); (2)20世纪40~70年代,不偏不倚的冲突观; (3)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的,积极的冲突观。 形成有益冲突的方法可以是营造健康冲突的工作环境 (1)重视个人和个人的差异。 (2)奖赏公司需要鼓励的行为。 (3)确信员工对工作作好了充分准备。 (4)在需要时提供个性化的培训。
3.试述常见的社会错觉并举例说明某种错觉带来的危害 常见的社会错觉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对比效应; (4)相似错误;
(5)晕轮效应; (6)刻板印象; (7)期望效应。 联系实际谈看法。 4.试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成员的共同性。 (2)群体规模的大小。 (3)群体与外部的关系。 (4)成员对群体的依赖程度。 (5)群体的地位。 (6)群体目标的达成。 (7)信息的畅通程度。
(8)领导的要求与压力。 5.论述能力与知识和技能的异同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不相同的:
(1)能力是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个体身上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因此,从形成上看,它是
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概括化的东西。
(2)从迁移的程度上看,能力迁移的范围较广,知识和技能迁移的范围较窄。
(3)从生理机制和发展特点来看,知识、技能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和动力定型,而能力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在形成和巩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特性。
能力和知识、技能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它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和难易、巩固程度。 (2)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能使能力得到提高。 6.试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
第 5 页 共 6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2)安全需要; (3)社会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实际谈其现实意义
7.试论智力资本的产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影响
因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构架是从个体、群体再到组织这三个层面。智力资本的产生则通过个体行为的变化而影响到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组织行为学发生变化。 (1)个体行为的变化,影响到组织行为学对个体激励方面的变化;
(2)群体行为的变化。表现在群体的组成,群体中个体差异扩大化,以及团队这种形式越来越广泛等方面。 (3)组织的形态和组织的特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8.试述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您认为其中最具影响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1)工作性质; (2)报酬 (3)晋升
(4)领导的管理方式 (5)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6)工作条件
您个人认为的最具影响的因素及其理由。
第 6 页 共 6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