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9期 某高层住宅基础底板裂缝的施工控制 7l 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混凝土中起胶 结作用,水泥水化热是产生温度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中的温度上升主要是由水泥水化放热引起的,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应采用水化热低、凝结时 间长、后期强度高的水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3.2粗、细骨料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石子级配的好坏,对节约 水泥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石 子的选择可根据施工条件,尽量选用结构致密、具有足 够强度、粒径较大、级配较好的石子,以减少用水量和 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性。本工程采用 泵送混凝土,为了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石子采用含泥量<1%的5~31.5 mm连续级配的碎石。 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水泥浆包裹,为了降 低水泥的水化热和混凝土的温升,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砂子采用细度模数为2.8、含泥量<1%的中砂。 3.3掺合料 掺加一定量的活性掺合料,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 温升。如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温升和水化热,在1— 28 d龄期内,大致情况为,掺人20%粉煤灰的水泥混 凝土,其温升和水化热约为未掺粉煤灰混凝土的 80%。可见,掺加粉煤灰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温 升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因此,本工程混凝土中掺加工 级粉煤灰,可以有效地降低水泥水化热,改善混凝土拌 和物的保水性、黏聚性,使混凝土不易离析、泌水,提高 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改善了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并能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 3.4外加剂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 凝土的耐久性,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世界各国的专家 和工程技术人员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正确使 用外加剂就是其中之一。本工程掺加UEA—S型混凝 土膨胀剂,可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在一定程度上可补 偿混凝土的温度收缩,从而防止裂缝的出现。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在满足设计强度 的要求下,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增加{昆凝土收 缩补偿。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下述配合比,每立方 米用水泥:315 kg,砂:716 kg,石子:1 108 kg,水170 kg, 粉煤灰:86 kg,膨胀剂:32 kg。 5施工措施 5.1合理设置后浇缝 留置后浇缝可大大减少块体收缩长度和约束,降 低水泥水化热的过大积聚,能有效地释放、消减温度收 缩应力,避免或减少裂缝的产生,而且有利于分缝分块 施工。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设置了3条后浇缝。 5.2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 的内外温差,减少收缩值并弱化基础的约束作用,常采 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分 两层浇筑、一个坡度、斜薄层浇筑、往返推进、2次到 顶”的浇筑方法,使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斜坡,见图1。 在每条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3道振动棒,前道振动 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混凝土 下部的密实;后道振动棒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 上部混凝土的捣实;中部振动棒使中部混凝土振捣密 实,并促进混凝土流动。 模板 图1 混凝土浇筑顺序示意图 振捣方法:振动棒移动间距≤400 mm,振捣时间 15~30 s,紧插慢拔,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 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而且应插入下 层混凝土50 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为增 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提高抗裂性能,应采用2次振捣 方法,确定2次振捣时间为浇筑后40~50 min。振捣 过程要全面仔细,禁止因出现漏振而导致蜂窝、麻面等 混凝土施工质量事故。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拆模后,混凝土外观质量良 好,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均达到规范要求,而且测温孔 没有破坏,保证了混凝土的养护及温度监测工作。 5.3混凝土泌水和表面处理 混凝土施工由于采取分层泵送浇筑,上下层之问 间隔时间较久,分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泌水或浮浆现象, 所以随时注意人工用勺清浆。另外,底板混凝土在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2 铁道建筑 September,2007 期浇筑过程中,泌水会被混凝土赶向井、坑等低洼处, 的底板按照3层布置测温点,上下面距板面各50 mm 然后用软轴抽水机抽出泌水。底板混凝土浇筑的后 布置1层,中部布置1层,测温点间距650 mm。根据 期,处理泌水的方法是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最后 混凝土初期升温较快,混凝土内部的温升主要集中在 浇筑混凝土时从最后端往回浇筑,与原浇筑斜坡相交 浇筑后的3~5 d,一般在3 d之内温升可达到或接近 成一条集水沟,另外有意加快两侧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最高峰值,确定的测温项目和测温频度如下:①记录搅 这样集水沟逐步在中间缩小成小水坑,然后用软轴抽 拌车中倒出时的混凝土温度,每3 h测记一次;②施工 水机抽出泌水。 现场大气环境温度,每2 h测记一次;③混凝土浇筑完 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表面水泥浆较厚,在表面均 成后,立即测记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初温度;第1~5 d, 匀的撒上一层薄薄的小石子。在混凝土浇筑后4~8 h 每2 h测记一次;第6~15 d,每4 h测记一次;以后每8 内,用长刮尺初步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抹2遍,再用 h测记一次。 铁抹子搓平压实,以控制混凝土的表面龟裂。 根据测温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达到 5.4混凝土养护 50.2℃,表面最高温度达到29.4℃,最大温差20.8℃, 本工程施工季节的平均温度为18℃~25℃左右, 从而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达到 取22℃。经计算,混凝土浇筑3 d后内部最高温度为 了预期的效果。 49.37℃,表面温度为28.96℃,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 差为:49.37—28.96=20.41℃,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 6 结语 差为:28.96—22:6.96℃,两温差均不超过施工规范 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25℃的要求,满足施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 工要求。 底板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措施作了初步探讨。如何更好 考虑施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为防止底板混凝土 地防治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裂缝,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 升降温速度过快形成温度收缩裂缝和早期脱水造成表 目前工程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除了理论研究之 面干缩裂缝,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及塑料薄膜,进行 外,还应该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严 保温、保湿养护,养护由专人负责。浇筑完成后,表面 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现场施工等各 搓平,搓平次数不少于3次。能上人时,在其表面先铺 个环节,加强管理,尽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以保 一层塑料布,再覆盖一层草袋或两层草袋保温并洒水 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养护,每天浇水次数不少于4次。根据测温情况,随时 调整加盖厚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25℃。待混凝 参 考 文 献 土内温度逐渐下降至内外温差<15℃,而且温度下降 [1]赵志缙.高层建筑施工手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趋于平衡时,才进行拆除模板养护。 l991. 经测温结果分析,采用的养护方法有效地控制了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规定值,达到了防止裂缝产生 社.1997. 的目的。 [3]江正荣.实用高层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3. 5.5混凝土测温控制 本工程采用测温计进行测温,其测温精度为 (责任审编 王天威) ±0.5℃,测温点布置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 400 mm厚 咒。c—弛。已咒j — —,已'咒 I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诚招广告 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