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时分秒_人教新课标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时分秒_人教新课标

本章重难点分析:

1.初步建立分、秒的时刻观念是本单元内容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解决简单的运算通过时刻的问题,关心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差不多方法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突破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体会,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1)初步建立对秒的直观感知

动态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让学生体会“秒”是比分还小的时刻单位,经常会在“倒计时”中显现,借助这一情境能够导出“秒的认识”这一课题。再依次出示第2、3、4幅主题图,唤醒学生关于时刻的生活体会,让学生体会秒在生活中的运用。

(2)结合前面的情境图,直截了当说明:计量专门短的时刻,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并出示钟面,直观地观看秒针走一小格确实是1秒,走一大格确实是5秒,8秒确实是走了八小格。再通过动态演示3幅连续的钟面,分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了60小格。关心学生明白得分与秒的关系,即1分=60秒。

(3)体验1秒有多长

通过亲躯体验:如瞬间、听滴答声、击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1秒的长度。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周围,并关心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差不多方法

(1)巩固时刻单位间的进率。

复习1分=60秒,1时=60分,让学生自己通过观看、归纳得出相邻两个时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运算,因现在间单位的换算只显现数字较小的,以及整十倍数的换算。如600秒=()分

(2)突破“时刻的简单运算”这一难点。

①先复习简单的整时的通过时刻的运算。

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早上7时起床,8时上课,通过了多少时刻?唤起学生对通过时刻运算的体会,建立简单的通过时刻运算模型:终点时刻-起点时刻=通过的时刻

②不是整时的通过时刻的运算。

出示例2,动态演示钟面从离家时刻到到校时刻通过的时刻。让学生观看画面,分析相关信息。通过出现解决这一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明白得、分析与解答、回忆与反思,关心学生把握解决问题差不多方法。

③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解决通过时刻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方法,能够是数格子的方式,直观、有用;也能够选择运算的方法,抽象、高效;还能够将曲线的分针转动转化为直线的数轴,便于学生算出通过的时刻。(课件演示不同方法)

如图:

第一学段中 “常见的量” 关于时刻的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中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刻》中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明白了1时=60分。那个单元要紧是学习时刻单位“秒”,以及有关时刻的简单运算。时刻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然而时刻又时时相伴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出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力求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把握有关时刻的知识。

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