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 …… …… 号……位………座… )…… 题…… …线 答 …… … 不 … 内 … 线线… …… 封 …… 密…… (…业 …专 …… …… …… …… … … …… …) … 题…封 … 答…… 院 不… 学:内封…… 级线…… 班 业封………… 专密… (… …… …… …… …… … … …… …… …… :…… 号号…学学… …密 …… …… 密… …… … … …… …… ……名 ……姓 :……名……姓………………… ……《组织行为学》试卷A
模拟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附加的空白答题纸上(反面也可作答,注意不要超过装订线),答案写在试卷上视为无效。 3.考前请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什么?(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社会知觉中,对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B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知觉防卫 D、刻板印象 3、王某思维灵活、性情活泼、交往热情、反应迅速,但易粗枝大叶、情绪不稳定。此人的气质类型属于____A_。
A、胆汁质 B、多血质 C、 粘液质 D、抑郁质
4、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B)。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 D、责任分摊效应
5、在古典名著《水浒》中,宋江手无缚鸡之力,却能领导众多梁山好汉,说明不同类型的权力中,( D)最重要。
A、强制权 B、法定权 C、奖赏权 D、 参照权
6、处理冲突的两维模式中,牺牲自已的利益去满足别人的利益的方式是( C )。
_____________ ________ A、回避 B、折衷 C、迁就 D、竞争
7、根据PAC理论,在一般情况下,( C )自我状态是解决问题或使对话持续下去的主要途径。
A、 儿童 B、 父母 C、 成人 D、视情况而定 8、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D。
A、指令型领导 B、说服型领导 C、参与式领导 D、授权式领导 9、组织内部的一些特殊典礼、仪式、风俗属于组织文化的是(B)。 A、精神层 B、制度层 C、器物层 D、物质层 10、“没有一种能适应任何情况的领导模式,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相对来说最有效的领导模式。”这种观点是下述哪种理论的主要观点?( B ) A、领导有效性理论 B、权变领导理论 C、途径——目标论 D、领导生命周期论 11、下面有关群体凝聚力说法错误的是:( D )
A、群体规模与凝聚力成反比,即群体规模越小,凝聚力越大 B、外部压力越大,凝聚力越大 C、群体内部一致性越大,凝聚力越大 D、领导领导方式越专制,群体凝聚力越大
12、在组织中,非常重视资历、年龄和经验,要求成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忠诚感。其组织文化是一种____B_____。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13、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以下哪项因素对人的行为不具本质上的激励作用?(B )
A、成就 B、工作条件 C、上级赏识 D、个人成长、晋升机会 14、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D )
A、权力需要 B、合群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成就需要 15、在组织变革中,以下不属于个体阻力的是:( D ) A、个体的习惯影响力 B、个人对组织的依赖性
2
C、利益分配 D、资源的限制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总分1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不改正错误不得分。)
1、群体凝聚力越大,效率越高。 ( × ) 判断依据:群体凝聚力强并不一定有利于生产效率提高。只有在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
增强凝聚力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2、参照权属于职权性影响力。 ( × ) 判断依据:参照权权力来源于个人魅力,属于非职权性影响力
4、LPC高的领导是关系型领导。 ( √ ) 判断依据:
5、组织中的冲突对组织的影响是不利的,应尽量避免。 ( × ) 判断依据: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建设性冲突是好的。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总分20分)
1、什么叫错觉,并简述人际知觉中的常见偏差?
答:错觉是指一种不正确的、被歪曲了的知觉。 人际知觉中的常见偏差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以及投射。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ERG理论的基本内容与联系
答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ERG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3)二者联系: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ERG理论中的生存需要对应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关系需要对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社会需要,成长需要对应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
3、简述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定义及各自的优缺点?
答:(1)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它与组织的结构息息相关。
优点:效果较好、比较严肃,有较强的约束力,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
缺点:由于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因而速度较慢,比较刻板,不够灵活。
3
(2)非正式沟通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以社会关系为基础,是与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无关的沟通方式。
优点:沟通方便、内容广泛、方式灵活、速度快,而且由于这种沟通中比较容易表露思想、情绪和动机,因而能够提供一些正式沟通中难以获得的信息。 缺点: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欠缺,有时甚至歪曲事实,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因此导致小集体、小区在女子,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人心稳定。 4、管理方格理论提出哪五种领导方式,试简述其各自特点? 答:(1)贫乏的管理 特点:对生产和人的关心程度都很小;
(2)任务管理 特点:重点抓生产任务,不大注意人的因素;
(3)俱乐部是管理 特点:重点在于关心人,企业充满轻松友好的气氛,不大关心生产任务;
(4)中间或不上不下管理 特点:既不偏重于关心与生产,也不偏重于关心人,完成任务不突出;
(5)理想型管理 特点:对生产和人都很关心,能使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需要最理想、最有效地结合起来。
四、论述题(1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群体内聚力?
1.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内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彼此 之间的“粘合力”。没有内聚力,一群人不能被称作为一个群体。(1分) 2、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
(1) 态度和目标的一致性。群体成员拥有相似的态度与目标,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内聚力。 (1分)
(2) 外部的威胁。这种群体成员不得不团结一致与外界抗争。若竞争不适度也可能导致 内聚力下降。(1分)
(3) 群体规模。一般讲小群体成员有更多彼此交流的机会,因而比大群体内聚力高。况 且群体越大,成员的态度和价值观差异也增大,异质也增多。(1分)
(4) 奖酬体制。以群体为单位的奖酬制度使成员们意识到他们的命运连在一起,因此增 加合作精神。(1分)
(5) 班组的组合。一般讲,以人际吸引、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 基础的班组比随机组成的 班组有更高的工作满意感。(1分)
(6) 与外界的隔离。这种群体成员容易产生同命运感以及共同抵御外界威胁的需要。
4
(7) 群体的绩效。群体的成功使群体产生优越感,彼此增进好感,更易团结一致实现群 体目标。(1分)
3、联系所在单位工作群体的实际,谈谈提高内聚力的体会。 (自由发挥) 五、案例题(总分30分) 案例 约翰·斯隆
杰夫·贝利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他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他在城里最大的证券转让部找到一个暑期工作。这项工作可以为他提供一些第三学年所需的花费,同时也还能使他得到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因为他是学企业管理的,所以他认为这可能是很值得做的事情。
杰夫·贝利的工作包括下列各项:在接到证券订购单后,要将其打印在四张不同颜色的纸张组成的订购单上。订单撕下后,把四张不同颜色的订单分送到公司的各个具体部门。粉红色的打印订单被送到杰夫的小组来。杰夫与其他五个人同坐在一张桌旁。订单可能是成叠地送来的,他的任务是查一下证券前一天收帐时的价格,乘以所购买的股数,并将总钱数写在票面上。这并不要求非常精确,仅是估价而已,因为证券的价格是波动的。在繁忙的日子里订单将积成叠,如果一天收尾时订单未处理完,那他们小组就要加班,直到将工作全部完成。杰夫认为这项工作并不是很吸引人的,但总还是能为自己积攒一些费用。
在这里工作一个星期后,杰夫了解到他的同伙中有两个和他自己一样也是学生;另有两个则白天工作,晚上去当地的业余大学上课,剩下的一个就是约翰·斯隆。约翰被这公司雇佣担任各种办事职务已有三十七年之久,任现职也已五年了。他非常熟悉自己的工作,他与别人不同,用不着看价格单就能确认证券的价格。他把证券的大致价格都记在脑子里了。杰夫听说斯隆的周薪比自己高两倍。斯隆几乎总是自己单独呆在那,很少与组里其他成员交谈。
杰夫和组里的人一起工作得很好,他们经常一起去吃午饭,在晚上需要加班时,他们又一起吃夜餐。一天晚上,杰夫吃夜餐回来早了点,在衣帽间里他看到约翰正在往大衣口袋里塞订单。杰夫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是很尴尬。约翰·斯隆也没有说话。
几天以后,当只有他俩时,约翰诚恳地向杰夫吐露,当工作积压下来时,为了能稍早点回家,他有时偶尔这样做。他说:“这有什么关系?当它被查出来时可能已是两个有或三个月以后的事了,他们追查不出是哪个部门。因为在公司里还有其他三张订单在流转。相信我,孩子,公司与你我都毫无什么关系,所以除了我们不得不干的,一点也别为它多干”。
杰夫从未谈过他与斯隆的这次谈话。在这个暑期里他与约翰成了好朋友,而且发现他是个很讨人喜爱的人物。
当秋天杰夫乘飞机返回学校时,他想起了约翰·斯隆。实际上他真不知应如何看待约翰 — 喜欢他或不喜欢他,尊敬他还是不尊敬他。坦白地说,他是感到困惑的。
问题:
1、假设你正好被聘请来担任这个证券转让部的管理者,并且知道了约翰·斯隆的行为,你能为约翰的行为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2、你认为引起约翰·斯隆这种行为的原因何在? 3、试说明如何从正面激励约翰·斯隆?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