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许多学校都在尝试使用并且初见成效。通过实践表明,“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起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少教多学”呢?
一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交相动起来,以杜绝“满堂灌”;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而激励学生发问,以杜绝教师“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堂投影”;四要让学生动起来,以杜绝“满堂静”;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白”,以杜绝“满堂闹”
. 教师教学要做到“六好”和“六不”。六个讲好: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六个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要太急于讲话。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可具体化为:提出目标,指导自学,互学互教,当堂反馈。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
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即教师简明扼要地提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学生带着思考题,围绕课堂学习目标,凭借工具书,按教师的自学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学,但自学并不只是单纯地看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除在课堂中的“先学”外,鼓励学生进行三级预习。“大预习”——要求学生在寒暑假抽出部分时间预习下学期各科教材,对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有大致了解;“中预习”——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利用一定时间预习下周的教学内容,初步找出教材中的疑难问题,也称“同步预习”;“小预习”——要求学生在晚间用一定时间预习次日要学的内容。对预习的要求较为简单,不要求学生化过多的时间。
“后教”。“后教”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可分两个层次,首先是学生教学生。其次才是教师的教。(1 )出示课堂学习目标。(2 )提示学生自学。(3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4 )检查自学效果。(5 )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6 )当堂训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做灵活安排,有时一课时一个循环,有时几课时一个循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
通过学习本课,我发现这个理念在我们学校已经在日常教学中有所体现了。例如:我们学校实施的预习也就是先学后教理念中的三级预习,就拿今年暑假作业来说吧,每位教师都留有创造性作业和预习作业,等到开学后,学校统一检测预习状况。而我在每次学习新课文时都会留有预习作业。我想我们做到了先学后教。而少教多学这个理念在每节课上也都有所体现。比如在我的语文课上,我会首先提问,这些问题都是有悬念性的,为了新课标而做铺垫。如遇到问题我就会设置小组合作,先让学生讨论,发散他们的思维,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到答案。如果小组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会在他们讨论时随时观察和辅导。而每节课都是40分钟,我和学生的讲练活动占30分钟,剩下10分钟供学生完成作业,练习题能检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方便对差生的辅导,做到日日清。 我想我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思想,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2016年6月25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