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CPCZhengzhouMunicipalCommitteeNo.3,2019(Sum,159)经济理论与实践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职工激励机制探析
遆
鸣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际部,北京100088)摘
要: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人,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
能否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发挥好职工的主体作用,是企业能否实现其价值目标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在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步暴露,个别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职工出现了工作积极性不高、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调动职工积极性必须从构建发展前景、畅通上升通道、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多策并举。
关键词:生产制造;基层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19)03-0037-03个职业生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和自身有了较为全面的理性认识,开始追求理想的定位和发展的前景。这部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处于上升和不稳定阶段。
养,逐步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并承担了核心工作
3.30~45岁,承重阶段。这部分职工经过了培2.25~30岁,成长阶段。这部分职工已经对企业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既承担经济责任,又承担着政治责任、社会责任。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部分企业,尤其是一些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仍然存在着职工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国有企业更好地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引起人的积极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为:需求→动机→行为→目标。人们追求的需求层次越高,目标越明确,动机越强烈,其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大,其工作积极性也就越高涨、越持久。因此,要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对职工进行科学的分类,分析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不同因素,对症施策。
一、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职工的主要分类(一)按年龄结构进行分类
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刚由学生变为职工。这部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处于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职工思想意识的形成将对其整
收稿日期:2019-04-06作者简介:遆政工师。
任务,其中的一些人展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逐渐具备了发展前途和培养潜力。这部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处于最高阶段。
职业生涯后段,通常工作和家庭稳定,职业上升空间有限,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开始逐步下降。这部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处于逐步下降阶段,但他们经过多年工作,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对青年职工起到很好的辅导和传承作用。
(二)按工作职能进行分类
行使管理职能,指导和协调相关人员完成任务。管理人员多数是从基层岗位上选拔出来的具有较强
1.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是指在生产制造企业中4.45岁以上,辅导阶段。这部分职工已经进入
1.25岁以下,培养阶段。25岁以下的职工多为
鸣(1982—),女,北京市人,本科,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际部业务主管,
37
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员,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其工作职能明确,责任清晰,工作技能娴熟,工作积极性普遍较高。
负责设备及系统运行的监视、2.运行人员。运行人员是指在生产制造企业中
调整、启停等工作的人员。运行工作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虽然低于管理人员,但工作过程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操作失误极易导致事故发生,因此运行人员的工作和心理压力相对较大,所以可能存在转岗意愿、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负责设备的巡视、3.检修人员。检修人员是指在生产制造企业中消除缺陷以及检修等工作的人
员。检修工作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但对工作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管理环境相对运行人员较为宽松,人群较为稳定,工作积极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造企业中从事后勤、4.服务保障人员。服务保障人员是指在生产制
服务、保障等工作的人员。服务保障人员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发挥辅助作用,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工作环境相对轻松、稳定,工作压力较小,待遇相对较低,职业上升通道狭窄,群体稳定,工作积极性可能不高。
二、影响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对职工进行分类,能够发现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存在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个性因素。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必须全面分析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查找症结,对症施策。
(一)职业晋升机制不灵活
1.晋升通道单一。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大部分职工的职业上升通道主要是行政管理职务的晋升。但是,专业技术岗位却没有对应的行政级别和待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方向。
在人才选拔、2.用人标准模糊。任用方面缺少相对规范的模式和标
部分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准,对人员综合素质考察不系统、不全面。部分岗位的用人存在岗位与职工品德、能力不匹配的问题,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职工不被使用,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忽视职业规划。一些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
38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层面,忽视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不能让职工找到切合工作实际、符合自身特性的发展路线,奋斗目标不明确,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
(二)激励效果不明显
1.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考评标准不合理、不明确、不规范,没有形成符合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实际的、科学的、动态的绩效管理体系,无法实现将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工作绩效充分关联起来的有效激励。
往往是对所有职工采用同样的激励措施,2.激励机制针对性不强。激励机制传统单一,
表面上看起来一视同仁,十分公平、合理,实际上不能抓住激励的实质与目的,没有把握职工的真实需要,无法产生最大的激励效果。
激励为主,3.精神激励重视度较低对精神激励的作用重视不够。一些企业。日常工作中多以物质仅仅是在年末才评选一次先进或者模范,日常工作过程中缺少对典型的树立和宣传,不能让优秀职工体现出价值感和荣誉感并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三)待遇和环境影响积极性
变化的影响,1.收入水平增长不明显。部分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的外部经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营环境日趋严峻,盈利水平持续低位徘徊,职工收入增加不明显,加上持续升高的物价、房价等,都使职工感觉实际生活水平下滑,幸福指数降低。职工的传统优越感下降,极大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了职工跳槽、兼职等现象。
顺畅,2.工作指令不清晰。部分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职工工作环境不宽松。工作流程不规范、不
不强、工作能力不足,经常出现因管理原因导致的工作返工等,甚至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踢皮球”“打太极”等现象。处理问题拖拉,效率低下,使职工没有认同感,从而挫伤了职工工作积极性。
三、基层生产制造国有企业职工激励机制的构建建议
调动职工积极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多策并举,循序渐进。各相关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从构建发展前景、畅通上升通道、完善激励机制、营造竞争氛围、打造宽松环境和强化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
(一)构建企业美好愿景
企业的发展前景直接决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积极健康的发展愿景能让职工对企业充满信心,主动地融入企业,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企业的核心领导层必须高站位、远视角,树立战略思维,定位企业蓝图和愿景,做到“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兼顾各方,照应阶段,抓住机遇,做好结合”,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职工实现各个层次的需求筑牢基础。
(二)畅通职工职业上升通道
职工职业上升通道是职工获得工作满意度,并实现职业理想和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主要途径。企业应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主动引导和帮助大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要为处于培养阶段和成长阶段的新进大学生、青年职工制定中短期职业生涯规划,确立3~5年内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规划采取措施,帮助职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开发潜力、提高积极性。同时,要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多渠道的职业成长通道和体现价值、发挥才干的环境,真正把能力强、作风好的职工选拔出来,从而使队伍充满活力。
(三)建立科学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对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调动职工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要探索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适应职工需求的有效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例如:对检修人员可以实行工时管理办法,消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激励有能力、有激情的人更好地发挥才干;还可以结合员工兴趣爱好、专长、性格特点等建立展示平台,评选各个专业的“技术带头人”“专业能手”等,尽量让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够成就事业,实现价值。
(四)营造良性竞争氛围
良性的竞争氛围是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消除不思进取思想状态的有力保障。企业要坚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尤其是在人才选用、职工
奖惩方面,要坚持过程公开、标准统一、结果透明的原则,科学地进行能力绩效评价,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树立职工积极、有序的竞争意识,使优秀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展现,激发全体职工,特别是事业型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提升。
(五)打造宽松工作环境
宽松的工作环境不是松散的管理,而是高效、顺畅,令职工感到舒心和快乐的管理环境。例如:夯实企业管理基础,不断优化管理程序和工作流程,消除推诿扯皮和要求模糊的弊病,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减少重复缺陷,降低工作负荷,从而营造轻松舒心的工作环境;加强对职工的关爱,努力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特殊群体,如对运行职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
(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升职工归属感与自豪感,是更深层次、更长远地激发职工积极性的手段。职工价值观在企业得到实现的程度与企业通过职工实现价值的匹配度越高,就越有利于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所以,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企业发展目标、经营理念、价值观以及与职工价值观匹配的企业文化,这样能够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职工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否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是一项持续而艰巨的工作,相关企业只有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团结一切力量,群策群力,不断探索,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职工发挥才能,释放潜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确保企业在新时代抢抓机遇,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
游玉华]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