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升中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 有效途经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有效 提升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首要条件。针对目前中职信息技 术培训中存在的各种误区,通过具体分析黑龙江省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本文详细 地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科学地提出针对黑龙江省中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养;有效途径;中职教师 黑龙江陈洁萍 引曹 团体推进的模式展开,这种培训形式并没有考虑到专业教师的个性特点 及学历背景差异,所以很难调动教师主动接受新知的兴趣。使操作技能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新世 纪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如果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利 强的信息技术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培训既不能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也不 能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的有效整合。 (五)缺乏一种持续有效地评价与反馈机制。培训过程中的评价方法 单一,缺少与不同专业教师的有效交流沟通途径,培训只重视培训的终结 性评价而忽视了培训的过程性评价。 二、有效途径 用信息技术催化教育革新、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那么随之而来教育信 息化给教育发展也带来了空前巨大的机遇,使广大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 挑战。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中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 的角色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包括:学习资源的开发与设计、学习过程的 引领、实训中的组织和协助、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管理、学生学习效果的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种种误区,以及我省中职教师信息 素养的现状,提升我省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大致应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思考: 评价、教学的研究、课后的拓展延伸等。这里不仅要求教师逐步更新现有 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也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所突破、 有所提高。 一(一)首先应努力构建一个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信 息化培训环境,逐步形成一种常态的教师信息化考核机制。 1.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是否正确、信息意识是否到位,都直接关 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营造和谐 的人文环境。建立专项关于提升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 、存在问题 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是农业大省,但 教育信息化的起步较晚。目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仍然比 较缓慢,课件开发能力和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授课的能力还不能满足 统一决策,利用各种场合加大教育信息化宣传的力度,提 教学需要,急需加快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领导、统一规划、方面: 高强化信息意识紧迫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信息意识,增加信息观念,有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职教师学历背景复杂。由于地区差异和中职 意识推进各项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评比活动,将其规定为中职教师聘用、考 核、晋升的必备条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2.加强中职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硬件设施的建设 是培养和提高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物质基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首 先要从中职校园网建设、教育技术所需的硬件设备、中职学校网络覆盖的 教师专业特点而导致不同学历教师分配不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差异 性大,这就导致培训的措施不能完全满足全体教师的需要。培训内容与教 学实践脱节,进而影响了培训目标的实现,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学校教育 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二)忽视了教育信息化素养环境的营造氛围。由于我省中职学校软 广度上加大投入。其次要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 件、硬件环境的限制,学校管理上缺乏一定的奖惩机制,教育行政部门缺 库建设工程的搭建上下功夫。只有让信息点延伸到中职学校的每个教室、少一个专业化的团队来统一规划、培养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许多的中职 教师 缸意识薄弱、信息面狭窄、信息敏感度低,因而导致了对信息技术 使用热情的缺乏。 ( )只莺视技术层面的培训,忽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方面 每个角落,使信息无处不在,才能真正形成教师的信息责任感和信息危机 意识。 3.中职学校应有意识的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中 来,逐步形成一种信息素养常态考核体制。以教学为载体,以考核评价为 手段,全方位提高教师获取信息、应用技术的能力。 (二)中职教师从自身发展轨迹出发,应逐步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在 国家大力发展和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契机下,要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素 养。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每位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当前,大部分教师仍处 于“网络文盲”和“功能性技术文盲”的阶段。对信息技术内涵的了解不是 很全面,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我们应逐步引导 中职教师突破传统的教育定向思维,帮助他们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使他 的培训 现阶段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大多倾注于技术方面,但在如何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习实训、如何在有限的 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内容,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等方面提及头少。培训机构对于中职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及其之间相互 联结的关系不甚了解,且对于教学实践的研究又不够深入,这就往往导致 培训效果不尽人惫。 (蹦 墙 II的模式单一,培训层次较低。针对我省目前的培训主要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