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缆挤塑工艺规定

来源:画鸵萌宠网
 电缆电线挤塑工艺规定 编号: 共2页 第1页 1、适用范围和目的 1.1 本规定适用于电缆生产车间的挤包绝缘、挤包护套工序。本规定目的是规范生产人员的在挤塑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流程,进而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 2、挤塑前的准备工作 2.1 根据生产任务单和工艺要求准备原材料、模具、印字轮、剪刀、剥线刀、钢(铜)网、自检量具、标记用红色胶带等。过滤网的选择:绝缘挤出为2块相应大小的80目钢网和1块120目铜网;护套挤出为3块相应大小的60目钢网。 2.2 检查生产设备各部位外观以确保正常,清理料斗和机头以确保无杂物及灰尘。 2.3 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工具应放置易拿取且安全的位置。 2.4 给挤塑机机身、机颈、机头、模具预热,并检查电流表显示是否异常,若发现电流显示为零则及时通知电工进行检查。 2.5 冷却槽水温应该小于35℃。 2.6 按要求检查火花耐压机确保其有效,火花耐压机必须有效接地。 2.7 根据电缆外径以及长度准备合适的收线盘。 2.8 检查电缆所经过的路径有无异物,水槽内的导轮转动是否灵活,确保生产时无刮伤、擦伤问题发生。 2.9 需要印字喷码的电缆电线按印字要求检验印字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喷码机喷码信息是否正确,印字机和喷码机若有问题需联系设备管理人员。 2.10 挤塑机到达工艺温度后,需保温30-35min,方可开车。 2.11 准备好牵引线并试车观察螺杆转速、 牵引线速 、收线放线转动、加温控制系统等,确认没有问题后开车生产。 3、工艺规范 3.1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步骤和其他工艺文件要求进行生产。 3.2 保证至少每三天需进行一次机头的彻底拆装清洗,需清理清洗模具底座和过滤网板;另外当出现下述情况时必须彻底清洗机头: ⑴.温度控制过高,造成有塑料烧焦时,严重时还需清洗螺杆; ⑵.换不同种类的料时,如普通料换环保料时; ⑶.换不同颜色时,尤其是深色料换浅色料时; ⑷.意外的停车,如停电、停水、机器发生突然故障等; 3.3 至少每一班次更换一次过滤网。 3.4 按工艺规定选择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未经检验的原材料严禁使用。 3.5 检查入料斗的原料有无颜色形状异常或者异物,发现异常和大量的异物通知组长或者车 电缆电线挤塑工艺规定 编号: 共2页 第2页 间负责人员,少量的可清除异物入料斗前及时清除。发现内袋上有水珠或者料潮湿应停止使用,并通知有关人员。 3.6 电缆原料进入机筒前需经过烘干处理。电缆料贮存时间不宜超过一个月,防止受潮。 3.7 挤管模具生产电线电缆时,必须将放线张力和过模导轮位置对中。 3.8 拉牵引线时防止电缆划伤、端头进水。 3.9 排料时保持低速,螺杆转速应小于10r/min,此时调整偏芯度,塑化颜色正常后,调整螺杆转速至工艺范围内,排料正常后检查偏芯度,确认合格后开始挤包。通过调节牵引线速控制电缆的外径,剥头观察挤出的电缆电线应平整光洁、颜色无异常、断面无气孔后方可收线入盘。 3.10 启动螺杆及升高速度时,应注意进料情况和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变化,防止主机负荷过大损坏马达电机。 3.11 正常生产时,螺杆尽量避免降速,严禁突然大幅度降速,防止回料被带出,如若降低速度,分阶次逐步降低螺杆转速,螺杆转速大幅度变化需再次检查偏芯度,防止由于螺杆转速的变化造成的波动。 3.12 正常生产时,若颈部、机头、法兰需要降温,一次降温不要超过5℃,防止降温幅度太大,致使机头内产生回料。 3.13 挤出的半成品和成品有接头、击穿点或者其他缺陷的时候,在问题位置用红色胶带或其它方法做出标识,标识应准确牢固,并在过程卡上记录。 3.14 生产过程中注意各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好工艺参数记录和过程检验记录,保证各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护套挤出和绝缘挤出的工艺参数记录频率为两小时一次。 3.15 生产中的换规格生产或者上下盘,应先停牵引,再停主机。 3.16 每次停机超过20min,需关闭料斗插板,再次开车时打开料斗插板重新低速排料;停机超过2h,再次开车时需移开机头,开车,螺杆转速保持小于10r/min的低速,观察机筒和螺杆上的塑料跑净后,打开料斗插板,关闭机头,进行排料。 3.17 收线时,成品电缆电线距离收线盘盘边的间隙不小于50mm。 3.18 生产结束并且无人接班后停机,应提前关闭料斗插板,跑净机筒和螺杆上的塑料,干净后将螺杆转速调到零位,关闭电、水、气,对模芯、模套进行清理,做好完工检查。 3.19 生产时双色线芯颜色任意一种颜色的比例不应小于35%。 3.20 护套电缆标志间距不超过550mm;无护套电线标志间距不超过275mm。 3.21 需要数字标识的绝缘,相邻数字间距不超过50mm。 编订: 校对: 审核: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