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来源:画鸵萌宠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村经济 2002年第6期 广东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严俊 j j  f一 ==__. __=___ … , ' 『_… 1一{ … … …, ” , …… r,,… ,, 一,, 。 , ,一一 醺滴 农 谚总牝0饽息i 缮 ■Illl0■。■ ll…l_l__.…-0-。■ =_……… 净 瘟糍每3”f i} …秘娩 矗曼舔  # 。 。。 。。。。。 支奄鲡粤nl0瞄 O(210 02_)枷_6 019 _( ) 嘲维 春l 後 游≯ 0佛 漭管理;学院≯ 广索佛 。52800o■0 0 _l _I l曩 蠹蔓 誊蔓童■0■  -- 一 :  --  :一、广东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为主,分析性次之,探讨性和研究性的内容很少,给 1.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我省以农业信息 予用户指导性、建设性信息内容不多。但也应看到, 化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在全省所占的比例不高,根据 随着从事商务活动的网站和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支 21世纪网和搜狐网对有关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的 持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公司网站的出现,这种状况 网站搜查,可知目前全省注册的农业网站约有41 会慢慢得到改善。 个,占全省3721个网站的l,1%。这些农业网点基 3.农业经营信息化的发展。广东凭借其 本可分为以下5类:①省政府和地级政府建立的网 较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全国较早地开展电子商务 站,如广东农业信息网,广州农业信息网等;②高等 活动,但目前也只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网络 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的综合性网站,如华南农 经济发达的国家,农户或农民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交 业大学校园网,广东省农科院的现代农业信息网等; 易已证明为一种有效的形式。我省的农资生产和供 ③专业性网站,如南海盐步环球水产品交易网站等; 应公司开设网络服务也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形式 ④少部分个人的网站,如南海农民建立的农业信息 属于BtoB(厂家对厂家)的阶段,跟发达国家有较 网站等;⑤非农业信息网站中的农业信息专栏。 大差距。 广东的农业网站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4.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现代信息技 共有24个,占全省农业网站总数的58.54%,尤其 术在农业上的集中体现是精准农业,其将实现精准 以南海市为最具代表性。而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农业 耕作在效率、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节约方面质 网站较少,甚至没有,分布不平衡,但这些地区经济 的飞跃。广东已引进精准农业并着手进行研究,它 发展落后,技术水平低,对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更加重 将成为2l世纪全省农业发展的趋势。我省在利用 要,这就形成了矛盾。 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数据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的 2.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广东农业信息 信息服务尚处于开始实验阶段,包括农业气象服务 网站的服务内容呈现出多种多样、逐渐丰富的特点, 和病虫害及灾情预报服务,这项工作的研究成果没 综合性、专业性的网站都有。其内容主要以介绍性 有实现实用性和普遍性。例如,目前有病虫害预报 服务的地区不多,只有高明市等个别地方,同时,这 些服务的收费与维持费用问题没有规范起来,阻碍 *本文由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叭1819)资助。 了其正常进行。而对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没 ・ 1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村经济 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业耕作只凭经验进行,一个重 要原因是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还未真正达到应用水 平,相关软件开发滞后,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率 太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 2002年第6期 生产模式所代替,农业产业化的劳动密集型比重将 下降,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比重将提高,从而 使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根本性的调整。二是流通 市场不畅,农产品卖难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和服务 二、广东农业信息化的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分析。当前对推进广东农业信 息化建设比较有利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世界农业信息化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 网络使生产资料制造、供应,农产品的收购、保鲜、储 运、加工、销售及结算等环节连成一有机整体,使农 户及时了解国内外农产品的产销信息,这必将大大 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④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 验。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为代表的世界农 业信息化发展比较迅速,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 用比我们领先许多,他们成功的发展经验对广东的 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②广东信 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基础。首先, 在基础通讯网络方面,广东邮电现有长途光缆达 9134波长公里,光缆总长度约29万纤芯公里,微波 通信线路约32万波道公里,已经形成东、西、北三大 环和珠江三角洲网中网的速率在25C ̄/S以上的高 速骨干通信网络;建成了通往北美和欧洲的国际海 缆和广州、汕头两个国际卫星地球站和一批卫星地 球站;国际互联网(因特网),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 (视聆通)已覆盖全省市、县、乡镇,连通全国;覆盖珠 江三角洲,联接汕头的宽带多媒体通信试验网已建 发达的乡镇经济是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强大的 经济基础是发展信息化的物质保证。因为较高的收 入才可能有精力、有能力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和信 息资源,为致富奔小康、扩大再生产进行更好的决策 和投入。⑤从广东省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很重视 农业信息化建设。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 建设经验表明,政府在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 用是很重要的,政府在其中不仅扮演了宏观决策者 和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 投资主体之一。目前广东从省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 都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这为加快广东的农业 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2.不利因素分析。①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 低。表现在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 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无信息服务中 介组织,基层缺少能够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 成;基础数据网覆盖全省市、县、乡镇,提供分组交 换、数据专线、帧中继等业务;用户光纤网正向乡镇、 小区、大楼、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延伸。其次,在 信息网络方面,广东以科技、邮电、信息、广电、高教 等五大信息网络(简称“五网”)为主的公用信息网络 基本覆盖全省,以CHINA ———GD和视聆通网 人员;信息来源可靠性差,致使不少假信息和过期信 息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大型实 用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实用 性差。②农业信息人才短缺。既懂农科专业又熟悉 络为主的邮电信息网络在全省各个地方正式开展营 业服务,还有一批高校网,20多个大大小小信息网 信息技术的人才短缺是制约广东农业信息化建设的 一个瓶颈。信息化及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不 络和各种形式的内部网络得到蓬勃发展。最后,以 “金”字系列工程的实施为代表,广东专用信息网络 也有较大发展。“金卡”网络覆盖全省90个市县,业 务量居全国首位,还有“金关”网络和“金企”工程也 建成并得到广泛应用。③广东农业发展的现状需要 尽快实现农业信息化。我省农业在发展中主要面临 同层次的信息人才,然而目前广东的总体情况是不 仅信息人才的总量相对较少,而且层次分布也不平 衡,特别是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比较缺乏。另外, 由于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集中于中心城区,故对于 较贫困的地区而言,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如何吸引人才问题则更突出。③农业信息服务市场 还没有真正形成。实际上,农业本身是一个巨大的 两大问题需要农业信息化的尽快发展才能得到有效 的解决: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急需凋整。而以 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在农业上的广泛 应用,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 市场,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对象不仅是政府和农民,还 有每天离不开农产品的广大市民、为农业产前、产 中、产后提供服务的涉农企业和部门。但是,目前农 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农业市场风险巨大,这使得这 些信息利用的主体无法完全投入到农业这个大市 场,由此导致的主要问题就是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 高效化,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造,农业生产 效率将大幅度提高;同时,农业的粗放式大批量生产 和高消耗的生产模式将被高度集约式的“两高一优” ・2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村经济 短缺。 2002年第6期 广东要实现农业信息化,人才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因 素。农业信息化需要一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 农业技术,又善于经营现代信息产业的高级专业人 才。培养信息农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一个可行办法 三、发展广东农业信息化的战略措施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业信息化 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程度。 广东在基础通讯网络、信息网络、专用信息网络这3 方面的建设领先于国内其他地方,确实为实现农业 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还不够,政府还需 要加大投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信息基础 设施。当前应重点建设以下3个方面:一是建立全 省统一综合网,加强省内各地区通过网络直接进行 沟通联系,特别是相互交流农业信息建设中的经验 , 及共同探讨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等;二是建立与国 家及省外地区相互连接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国内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其他地区的 经验,吸取别的地区的教训,引导本省农业信息化的 正确发展方向;三是建立与发达农业国家直接相连 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当今世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 是在省内具备相应条件的高校开设农业信息方面的 本科专业,并争取设立农业信息技术博士或硕士培 养点,来培养人才。另外,以农科院等农业科研单位 为带头,通过宣传、讲座、授课等形式进行农业信息 化的普及教育,逐步培养一支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 的专业队伍。 4.做好信息技术推广工作。信息技术开 发以后,还要把它向农民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去,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政府和农业部门要组织 大批专业人才和科技人员,负责推广信息技术。具 体做法是: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 建立信息农业的实验基地,集中力量,参照国际先进 的信息化标准进行实验性示范建设,慢慢再向农村、 农民逐步推广,要配置足够的专家、技术人员给农民 最新动态,借鉴别的国家的成功经验,采用先进科技 成果,加速本省信息农业的发展。 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亲自示范,务求让农民认识该项 技术的价值,并学会如何应用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 益,增加收入。 2.加快建设农业数据库。发展信息农业 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建设功能强大、有较好实用性的 数据库,它对于建设农业信息网络有重要作用。因 为数据库是网上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网 络的建设者没有相应数据库的支持,则不可能充分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会出现“有路无车,有车无货” 的被动局面。所以我省要实现农业信息化的目标, 必须加强各种农业数据库的研制与开发,要首先建 立起全省统一的大型数据库,使该数据库与省内外 各地方有特色的专业数据库在网上并存,不断提高 网上信息的数量、种类和质量,使网上的信息处于常 新状态。但是,数据库建设是一次人力、财力、物力 投入巨大的工作,政府与农业部门等有关部门应依 据“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联合保障”的原 则,对农业数据库建设进行统一领导,合理规划农业 数据库的近、中、长期目标;实行标准化、专业化、规 模化管理,把分散的投入集中起来,在开发前进行充 分的市场调研及预测分析,有针对性地投入生产,尽 量避免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在数据库数量、类型、 5.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该小组由一定 数量专家组成,设立专门的办事处,包括总部、各地 区的分部,务求及时迅速解答各种问题。各地农民、 相关机构等可以通过电话热线、通讯地址、上网、E —mail,或亲临现场免费咨询。这样对于提高农民 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发展信息农业有积极的意义, 也直接推动全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秦岭,罗锡文,邓继忠,洪添胜:广东省农 业信息技术发展战略探讨,《农业工程学报》, 2000.05 2.杨2000.1l 毅,杨丽君,喻 明,赵雪松:关于农业 信息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现代化农业》, 3.广东省统计局:2001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2002.04.O1 内容和规模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为资源的共享创 造条件。 3.加快培养信息农业发展 需的人才。 校 对誓苎: llj 夫 : … ・2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