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的幸福
作者:tqz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被诸神惩罚,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 (具体细节以及西西弗斯被罚之前的故事自己百度吧)
\"如果说,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然而我不这么想。我认为,如果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只会是因为听说这个神话的人是有意识的。人会联想: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就像那沉重的巨石;我们每个人顶着压力学习、工作、生活走向人生的终点就像推巨石上山一样令人可笑的毫无意义;而人生的终点、命运的结局早已注定,就像那巨石终会又滚下山去;而我们却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这样活着。
卫斯理系列小说《规律》开篇便是科学巨人之死,死于自杀。小说中这样写道——我开始明白,何以在那个城市中,会有那么多的醉鬼,为什么大麻会那么大行其道,知识程度越高的人,越会去想自己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昆虫是不会想的,会一生有一定的规律,它也就是这样过了,愚人不会去想,也这样过了!可是,有知识的人会想:“和昆虫在本质上并无不同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思呢?”(小说《规律》链接http://www.my285.com/kh/nk/gl/index.htm)
不知道小说的作者当初是否预见到了真有知识程度高的人会因此选择自杀这种现象。前几天偶然间看到几年前一个浙大学生自杀留书的新闻,遗书中用大量的文字论证了“人生没有意义”,这样的文字对同样迷茫中的人或许会是一个心灵上的重击,因为它们看似是那样的不可反驳。幸运的是,有人将此遗书放到网上并附上了自己的一番感想,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我在别处看过遗书,但没看过感想,因为我想得明白。(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271099044/)
然而,如果意识会让人偏向消极,那么也可以让人积极地思考,于是加缪出现了。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阿尔贝·加缪提出了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如今,网络上已不乏“西西弗斯的幸福”的各种论述,可是述之以文字的人多,切身做到的寥寥,因为像加缪那样热情和冷静的人真是不多。 (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链接http://www.cctv.com/program/dssgsw/20040326/102394.shtml)
每次在豆瓣上看高分电影排行榜,每次都会疑惑,为什么《肖申克的救赎》总能稳稳地站上排行榜的巅峰?因为这部电影给了人们西西弗斯神话中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希望。诚然,希望和幸福总是关联着的。“有希望最幸福”、“有希望就是幸福的”、\"有希望,才能幸福\"、“有希望是一种幸福”、“幸福就是有希望地活着”......这些都是在百度搜索“有希望”和“幸福”出现的标题。
是的,我们有希望,虽然注定了最终的终点,但是我们还能享受过程,我们还能创造幸福。It is not well understood, however, 怎样的过程是有意义的,而什么样的希望又是幸福的。《肖申克的救赎》中,逃脱肖申克监狱的牢笼、追求自由,这是安迪挖了19年通道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一把小锤子和松软的监狱墙壁是他的希望,而友情伴随着安迪对生活的热情和一贯的冷静支持着他完成了这一切。
然而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呢?西西弗斯的目标没有意义,他也没有希望,更没有别人的支持,那么他就是不幸福的吗?其实不然。
百度百科“加缪”中,“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而反抗才能体现尊严。加缪在假设西西弗幸福的时候,充分运用了想象和独断,其潜台词,却是人类尊严的需要。由荒诞的出发点,萨特走向焦虑和不安,而加缪走向幸福,萨特是思辨后的结论,加缪却是激情洋溢的独断”。
这么理解固然没错,但这种想法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沉重的。在经历永罚的过程中,纯粹以想象来坚定自己是幸福的,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体现尊严”,不免让人感到很有自我安慰的味道在里面,显得有点像“阿Q精神”了。那么,我此片日志以“西西弗斯的幸福”来命名是出于何意呢?我是怎么理解“西西弗斯的幸福”的呢?
我的理解是,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如果翻译成英文,是就是“is”,代表现在时,因此我理解的西西弗斯的幸福是当下的,是现实的,它不存在于过去,也不指望将来。那么,为什么“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呢?其实,对此的证明也是在反驳,为什么西西弗斯不能是幸福的?
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神话还是小说,看的人似乎都过于侧重结果,反而忘了作为一个人,我们最终的结果目前来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离开人世。而反观西西弗斯,他所遭受的“永罚”是在他“离开人世”之后的事情,那么只要你不是个迷信的鬼神论者,你又在担心什么呢?然后我们看看,如果抛却西西弗斯遭受的永罚,他的生前如何。
据说,西西弗斯热爱生活,充满激情,是人间最足智多谋的人。他不敬神明,不但自己没有遵守诸神定下的“规矩”,还破坏了他们定下的“游戏规则”,最终招来永罚。就像西西弗斯摆脱不了永罚的命运一样,我们也一样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可是,我们能做的是像他那样反抗,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反抗强加于我们身上的一切。无疑,作为一个“人”来说,西西弗斯“生前”对诸神的反抗是成功的。
加缪认为,“西西弗斯是一个荒谬的英雄,他的热情之多一如他的苦难之大”。我想,如果西西弗斯没有那么大的热情,以他的足智多谋不致于触怒诸神;而既然他招来了永罚,以他的热情之大,又有如此传奇的一生,那么他必然是幸福的。
这种幸福的例子现实中不好举例,还是举我看过的电影来说说吧:
电影《初恋五十次》的女主因车祸得了一种病,她的记忆在每天早上醒来时就又回到了车祸前的一天。男主在她出车祸前对她一见钟情,而女主的病患看似扑灭了男主所有的希望。电影结局时,女主的病依然没好,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一个能喊她妈妈的女孩儿了,男主每天都重新追求女主一次,让她在“初恋”第一天便爱上他。
电影《记忆碎片》中莱尼继续活着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为了给妻子报仇,而短暂记忆丧失症让他只能记住前十分钟的事情,可是他仍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并找回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即使自己甚至将不会记得已经报了仇。
《土拨鼠日》中,男主被困在了他最讨厌的土拨鼠节,每天都是相同的人相同的事,这些都让他痛不欲生。他迷茫过、放纵过、厌倦过甚至自杀过,可是第二天醒来还是那一天。最后他调整了心态,在这近乎是无限的一生中各种练级打怪,完美了自己的性格,学会了许多技能,并最终赢得了心爱人的芳心。最后不出意外的,他终于度过了这个难忘的土拨鼠日。
也许电影中的故事过于美好,可仔细想想,我们现实的生活也没有正在经历永罚的西西弗斯那么糟糕。我们只要努力去发现压在心里的巨石是什么,需要反抗的“诸神”在现实中的化身又是什么;我们有哪些可以争取到的支持和帮助,有哪些希望,以及努力的意义。那么当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回首今日的种种,心里必然是幸福的。如果你懂西西弗斯的幸福,那么你也必然是,且永远会是幸福的。
说说其实很容易,想想也不是那么难理解,可真正想明白想透彻的人却很少。许多人以各种方式在鼓励着别人、鼓励着自己,可是现实中却总不能真正舒展眉头。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没有明白透彻,没有舒展眉头,没有理解西西弗斯幸福的人,特别是我所关心的人,以及我的“前世”与“今生”。
后注:西西弗斯的幸福,简单地说其实就是:当他回首此生,曾经这么激情洋溢地活着,曾经这么为自己热爱的生活奋斗拼搏,那么即使最后被诸神永罚,又有什么不幸福的呢?而对于我们,在今后的某一天,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我们的“永罚”而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那么我们是否也该像西西弗斯那样激情洋溢地活着,为我们热爱的生活奋斗拼搏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