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5.212
高中篮球俱乐部组建的可行性与实践研究
柯良泽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潮州 521041)
①
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高中体育改革不断深化,俱乐部制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篮球运动是高中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为了进一步提高篮球课教学质量,高中有必要积极组建篮球俱乐部。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俱乐部教学模式,然后立足高中篮球教学实际分析了高中篮球俱乐部组建的可行性与具体方法。关键词:篮球俱乐部 高中体育 可行性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a)-0212-02
1 俱乐部教学模式
在分析俱乐部教学模式之前,需要先理解何为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者在一定教学思想(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个主题,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系统、理论化的教学模型。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教学者将市场化的俱乐部体育引入学校教学中,将其与学校体育教学融合的一个教学模式。俱乐部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有:教学活动体现“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全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等。就目前来看,我国学校体育俱乐部有课内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俱乐部与课内外结合体育俱乐部3种类型,其中课内外结合体育俱乐部最为常见,是学校体育就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高中阶段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体育运动是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的重要活动。长期以来,篮球运动都是高中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篮球运动集健身性、竞争性、趣味性、观赏性与娱乐性于一体,能够从不同层面促进高中生的健康发展。另外,开展篮球运动的场地要求不高、人数要求较低,且规则简明易懂,因此高中生在课下很容易开展。篮球运动是最早我国学校实行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深入,仅靠篮球课堂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中生日益增长的篮球学习需要。在此背景下,高中组建篮球俱乐部势在必行。
等运动相比,具有更多的“粉丝”。正因为如此,很多高中
的体育教师的篮球教学水平很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中篮球联赛的发展,体育教师也不断学习篮球赛事编排与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其篮球执教能力日益提高。另外,随着我国高中体育教育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高中重视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广受师生喜爱与关注的篮球运动,自然也成为体育教师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这也就进一步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篮球教学水平。体育教师是高中组建篮球俱乐部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教学水平日益提高,能够有力保障篮球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2.3 高中生已经成为篮球教学活动的主体
当前,“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深入贯彻到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尊重人的个体差异,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等。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高中生已经成为篮球教学活动的主体,体育教师越来越重视高中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高中生已经直接与间接参与学校篮球教学活动;高中生的个体差异已经被体育教师认可与尊重等。与篮球课堂教学相比,篮球俱乐部教学非常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现如今高中生已经成为篮球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为高中组建篮球俱乐部提供了可行性。
3 高中篮球俱乐部组建的具体方法
3.1 设立篮球俱乐部组织机构
篮球俱乐部组织结构人员应当包括: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主任与篮球俱乐部教师,其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制订篮球俱乐部的总体发展规划;监督篮球俱乐部的工作情况;协调篮球俱乐部教学与篮球课堂教学的关系;组织篮球俱乐部各项会议等。教务处主任负责篮球俱乐部具体的工作安排;协助教学副校长监督篮球俱乐部各项工作等;篮球俱乐部教师认真完成本人的工作任务,引导俱乐部会员开展各种俱乐部活动。3.2 确定篮球俱乐部具体任务
篮球俱乐部的具体任务有:组织俱乐部会员按时、按质进行篮球训练;让俱乐部会员扎实掌握篮球基本知识
2 高中篮球俱乐部组建的可行性
2.1 高中篮球场地、设施与器材充足
篮球场地、设施与器材是高中组建篮球俱乐部的重要物质保障。基于广大高中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就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中都建设有规范的篮球场,另外在篮球设施与器材方面也非常齐备。规范的篮球场地,齐备的篮球设施与器材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日常上篮球课与课下篮球运动休闲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学生课下篮球运动训练与学校篮球竞赛的需要,其中后两项活动是高中篮球俱乐部最为重要的教学活动。
2.2 高中体育教师的篮球教学水平日益提高
在我国很多高中,篮球与田径、健美操、足球、乒乓球
①作者简介:柯良泽(1995,12—),男,汉族,广东汕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212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体育大视野2019年(第9卷)第25期
与技战术;让俱乐部会员顺利通过学校篮球测试;安排俱乐部会员篮球表演与比赛;挖掘与培养篮球人才。3.3 建立健全篮球俱乐部管理制度
首先是建立健全篮球俱乐部财务管理制度。为了维持篮球俱乐部的正常运转,俱乐部应当收取一定的费用,但要注意收费不能太高,每个会员每个学期交纳20~50元(具体收费按实际情况调整)即可。篮球俱乐部组织机构人员应当根据篮球俱乐部经营实际与学生的经济状况制订科学规范的收费标准。在俱乐部运营过程中,俱乐部财务人员要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合理使用会费,确保会费效能最佳化。
其次是建立健全篮球俱乐部教师管理制度。在篮球俱乐部教师的安排上,学校应当挑选篮球教学水平高、职业素养高、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体育教师担当篮球俱乐部教师。在现实中,很多校领导容易忽视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与组织管理能力。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代表了个人形象,而且代表了篮球俱乐部的形象。另外,对俱乐部会员而言,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他们的影响也非常大,体育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极大促进会员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对后期想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的会员而言至关重要。而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组织、开展篮球俱乐部活动的重要能力。在篮球俱乐部教师的管理上,学校要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教师的俱乐部活动进行管理,如(上接211页)手的日常训练、比赛发挥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对选手的成绩给出综合评定。
2.3 区块链环境下的健身气功品牌定位与推广
顾名思义,区块链包括区块(Block)和链(Chain)两个部分。区块与区块按照时间顺序相连形成的链,称为区块链,具有安全可靠、去中心化和集体维护的特点。
瑜伽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在西方体育的全球化趋势下占据一席之地,而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脏腑经络、气血和中医理论于一体,具有治病保健养生功能的健身气功反而没有那么热。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区块链新兴技术的推动下,健身气功品牌定位与推广成为“互联网+”健身气功跨界融合2.0的核心内容。
当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大多数老字号在品牌方面所做的工作仅限于投放产品广告、开设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简单的运营工作,殊不知,品牌运营既包括品牌策略、品牌形象建设、品牌内容建设、品牌传播推广、自媒体建设、广告投放、危机公关,又包括市场调研和分析、产品策略等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品牌的运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7]。
“互联网+”健身气功跨界融合2.0,促成健身气功品牌化,确定品牌定位,进行品牌推广。构成品牌的要素包括品牌的策划、包装、维护、广告植入和持续改进等。目前,在“互联网+”健身气功跨界融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网站、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等媒介上,应改变文案宣传策划模式,与时事热点紧密相连,逐渐突显健身气功的理念和文化,逐渐收获大量粉丝的关注、喜爱和认同,使每一个粉丝自发的成为品牌传播推广的媒介,无形中树立品牌形象。
教育培训、奖惩等。
最后是建立健全篮球俱乐部会员管理制度。高中篮球俱乐部而的服务对象是俱乐部会员——高中生,高中生参加篮球俱乐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篮球技战术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讲,学校应当仅仅围绕服务高中生的篮球锻炼还制定篮球俱乐部会员管理制度。学校应当尊重会员的自主权,给会员创造宽松、愉悦的锻炼氛围。另外,高中生处在青春发育期,情绪波动性大,为了保证他们稳定学习篮球知识与技能,篮球俱乐部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主要为言语与肢体冲突)。
4 结语
在我国高中体育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组建篮球俱乐部对我国高中篮球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高中应当认识到组建篮球俱乐部对本校篮球教学发展与高中生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组织、有任务、有制度地组建篮球俱乐部。
参考文献
[1] 屠桂芳.高中体育一体化教学新探索[N].中国教师报,2016-11-30(10).
[2] 黄杰.宁德市高级中学校园篮球俱乐部建设与研究[J].学周刊,2018(25):167-168.
[3] 王修方.高中体育俱乐部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的探索[J].内江科技,2010,31(3):93,186.应更加注重品牌意识,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既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又做好推广和普及工作,不断扩大健身气功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依靠“互联网+”行动计划,健身气功在传播形式、内容、效果和媒介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创新性发展,通过进一步挖掘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与健身气功的深度融合,实现健身气功的普及推广从专业化、系统化、流程化到个性化、定量化、智能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雪颖.强化互联网融合发展讲好新时代健身气功故事[N].中国体育报,2018-06-05(005).
[2] 李怡青.健身气功国内外推广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
[3] 葛森.长春市社区健身气功开展现状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2.
[4] 项汉平,丁丽玲,刘治国,等.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5):63-67.[5] 徐亮,徐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视域下非洲健身气功推广对策——以贝宁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8):118-121.
[6] 陈晶,赵杰.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4):34-35.
[7] 千丹丹.互联网时代下老字号品牌建设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3 结语
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健身气功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2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