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典型环节和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典型环肖和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 2. 根据实验求得的频率特性曲线求取传递函数。 二、 实验设备
同实验一。 三、 实验内容
1. 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测试; 2. 二阶系统频率特性测试:
3. 无源滞后一超前校正网络的频率特性测试:
4. 由实验测得的频率特性曲线,求取相应的传递函数: 5. 用软件仿真的方法,求取惯性环节和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 四、 实验原理
1.
系统(环节)的频率特性
设G(S)为一最小相位系统(环廿)的传递函数。如在它的输入端施加一幅值为Xm、频率的正弦信号,则系统的稳态输岀为
y = Yn, sin( 221 =竺色回=|G伽)| (幅频特性) Xm Xm = ZG(./0) (相频特性) 式中\\G(ja))\\和09)都是输入信号血的函数。 2. 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2.1李萨茹图形法测试 2.1.1幅频特性的测试 由于 |心)|卡 =益 2X,”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即可测出相应的幅值比,并计算 2Y 厶(tw) = 20 log A(co) = 20 log —2X.“(dB) 英测试框图如下所示: 为Q 图3J幅频特性的测试图(李萨茹图形法) 注:示波器同一时刻只输入一个通道,即系统(环节)的输入或输出。 2.1.2相频特性的测试 图3・2幅频特性的测试图(李萨茹图形法) 令系统(环节)的输入信号为:X(t) = Xmsina)t 则其输岀为 (3-1) (3-2) Y{t) = Ymsh\\{cot +(l>) 对应的李萨茹图形如图3-2所示。若以t为参变量,则X⑴与丫⑴所确泄点的轨迹将在示 波器的屏幕上形成一条封闭的曲线(通常为椭圆),当=0时,X(0) = 0由式(3-2)得 Y(O) = %sin(0) 干臬右 扣、“°)2/(0) j 疋伺 0(。)= sm --------------- = sin —— 1 nt “\"I 同理可得 a尙 (3-3) 山、• 2X(0) 0(e) = sin ----------- (3-4) 2X,n 门八 其中 2/(0)为椭圆与Y轴相交点间的长度: 2X(0)为椭圆与X轴相交点间的长度。 式(3-3)、(3-4)适用于椭圆的长轴在一、三象限:当椭圆的长轴在二、四时相位0的计算公 式变为 09) = 18()0 -sin\"空型 2厶 2 下表列出了超前与滞后时相位的计算公式和光点的转向。 超前 相角<p 0。~ 90° 滞后 90°~ 180° 0° ~ 90° 90°~ 180° 图形 (p=180°- 计算公式 (p=180°- (p=Sin12Y0/(2Ym) Sin“2Y0/(2Ym) =Siir,2X0/(2Xm) = 180°- Sin」2X0/(2Xm) 逆时针 逆时针 (p=Sin-,2Y0/(2Ym) Siir,2Y0/(2Ym) = - =SinI2X0/(2Xm) 180°Sin42X0/(2Xm) 光点转向 顺时针 顺时针 2.2用虚拟示波器测试(利用上位机提供的虚拟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 6?) = 180°-sin-1 2X(0) £ D/A —被测环节_ A/R —虚拟 I DA LI或系金LI ' D LI示破器丨 图3-3用虚拟示波器测试系统(环节)的频率特性 可直接用软件测试岀系统(环怕的频率特性,苴中Ui信号由虚拟示波器的信号发生器 产 生,并由采集卡DA1通道输岀。测量频率特性时,被测环盯或系统的输出信号接采集卡的 AD1通道,而DA1通道的信号同时接到采集卡的AD2通道。 3. 惯性环节 传递函数和电路图为 G($)= 图3・4惯性环肖的电路图 75 + 1 其幅频特性为 OdB :20dB Jec 图3・5惯性环节的幅频特性 3 若图 5・4 中取 C=luF, Ri=100K, R2=100K, 则系统的转折频率为齐= 4. 二阶系统 --------- =1.66Hz 2TTXT Ro=2OOK 典型的二阶系统结构方框图和模拟电路图如3・6、3-7所示。 图3-6二阶系统的方框图 U c 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W(S) = 可得 其中R=100K. Rx可调。这里可取1OK@>1)、100K(0<^ <0.707)两个典型值* 当Rx=10K时的幅频特性为 图3-8典型二阶系统的幅频特性G > 1) 5. 无源滞后一超前校正网络 其模拟电路图为 图3-9无源滞后一超前校正网络 4 其中 Ri=100K, R2=100K, CI=0.1UF, C2=luF 其传递函数为 (1 乜 s)u+e) c (1+砂)(1+竿/0) 其中 7] = RG , T2 = R2C2 0心¥。 ‘1 其幅频特性为 图3-10无源滞后一超前校正网络的幅频特性 五、实验步骤 虚拟试验台如下图3J1所示: 1. 惯性坏节 根据图3-4惯性环节的电路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 路,如图3J2所示。 图3・12惯性环节的电路图 系统输入为一正弦信号(由上位机软件的信号发生器产生,其参数设苣为:起始频率3: 0.2Hz.终止频率5hz、步长:0.2 Hz),可在虚拟试验台上依次为⑺赋值:为惯性环节中的7\\K 5 参数赋值,点击“运行仿真”,记录不同频率⑺下仿貞•软件计算得到的频率响应L{co\\ 0(e), 在坐标纸上绘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2. 二阶系统 根据图3-7所示二阶系统的电路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汁并组建相应的模拟 电路,如图3-13所示。 图3-13典型二阶系统的电路图 2.1当心=10K时 系统输入一正弦信号(由上位机软件的信号发生器产生,其参数设置为:起始频率⑺: 0.2Hz、终I上频率2 Hz、步长:0.2 Hz),可在虚拟试验台上依次为⑺赋值;为二阶系统中的:© 参数賦值,点击“运行仿真”,记录不同频率⑺下仿真软件计算得到的频率响应L{co\\似⑵), 在坐标纸上绘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2.2 当/?x =100K 时 系统输入一正弦信号(由上位机软件的信号发生器产生,其参数设置为:起始频率⑺: 0.2Hz、终I匕频率5 Hz、步长:0.2 Hz),可在虚拟试验台上依次为⑺赋值;为二阶系统中的 参数賦值,点击“运行仿真”,记录不同频率⑺下仿真软件计算得到的频率响应厶(力),似少), 在坐标纸上绘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3. 无源滞后一超前校正网络 根据图3-9无源滞后一超前校正网络的电路图,选择实验台上的5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 组建貝模拟电路,如图3-14所示。 R2 Ho 图3-14无源滞后一超前校正网络 系统输入一正弦信号(由上位机软件的信号发生器产生,其参数设置为:起始频率(“: 0.2Hz、终止频率100 Hz.步长:0.2 Hz),可在虚拟试验台上依次为⑺赋值:为二阶系统中的 八7;参数赋值,点击“运行仿頁•”,记录不同频率s下仿頁•软件计算得到的频率响应 厶(e),锁少),在坐标纸上绘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六、实验报告要求 1. 写出被测环节和系统的传递函数,并画出相应的模拟电路图: 2. 把实验测得的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列表,绘出它们的Bode图,并分析实测的Bode图 产生误差的原因: 3. 用上位机实验时,根据由实验测得二阶系统闭环幅频特性曲线,据此写岀该系统的传 递函数,并把计算所得的谐振峰值和谐振频率与实验结果相比较; 6 4. 绘出被测环巧和系统的幅频特性。 七、实验思考题 1. 在实验中如何选择输入正弦信号的幅值? 2. 用示波器测试相频特性时,若把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送入Y轴,被测系统的输岀信 号送至X轴,则根据椭圆光点的转动方向,如何确定相位的超前和滞后? 3. 根搦上位机测得的幅频特性,就能确定系统(或环节)的相频特性,试问这在什么系 统时才能实现?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