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课设计设计 (第二课时 )
《草船借箭》教课设计设计 (第二课时 )
教课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表达次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弄清借
箭的经过,认识借箭成功的原由,意会诸葛亮的神机秒术。
3、能试着议论历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要点:
理清文章的表达次序,弄清借箭的经过。
教课难点:
认识借箭成功的原由,领会诸葛亮的神机秒术。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暑期中,曾演出了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 ,谁知道 “三国”指的是哪三国?生: “三国 ”指的是魏国、蜀国、吴国。
师:魏、蜀、吴三国并立,形成了三国鼎峙的场面。为何是三国鼎峙?看老师绘图。刘备结合孙权
师:曹操刚战胜刘备,又要攻击孙权。所以,孙刘两家携手
第1页/共8页
(师边画边讲)曹操
要抗击曹兵。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受命来东吴帮助作战,碰到大将周瑜。周瑜对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呢?谁知道?
生:周瑜忌妒诸葛亮。
师:周瑜让他几日之间造多少箭?
生:让他三天以内造十万支箭。
师:这可能吗?
生:不行能。
师:诸葛亮草船借箭(板书课题)挫败了周瑜的暗害,显示
了他的聪慧才华,那么诸葛亮找谁借箭?怎么借箭?结果如
何呢?请大家翻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认识粗心。
(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自学生字、新词,认识粗心)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 1、 2 自然段。
师:哪一段写周瑜忌妒诸葛亮?
生:第 1 自然段。
师:周瑜为何要忌妒诸葛亮?
生:因诸葛亮挺有才华。
师:齐读这一段,注意 “挺”和 “很 ”这两个词要读得语气重一
些。(生齐读)
师:周瑜是如何提出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事的?诸葛亮是如何
做的?默读第 2 自然段。
第2页/共8页
(周瑜借公务诬陷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满口答应,并立下军令状。 )
师: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何很快乐?
(他认为他的阴谋已得逞了。 )
师:这部分写商讨军事,接受任务几乎全写的是周瑜和诸葛
亮的对话, 除了一处写周瑜很快乐外, 没有再对他俩的神情、语气作任何仔细的描绘,该如何读才好呢?
(先请生自由读,发布建议,再指名分角色读。 小结: 1、 2 自然段写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华。用 十万支 ”诬陷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原由。
2、细读第 3—— 5 自然段。
师:当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周瑜、诸葛亮各自是怎么做的?
(生默读思虑找到答案,并回答。 )
师:你从中看出什么?
生:我看出周瑜是个奸诈、阴险的人。
生:我看出诸葛亮胸中有数。
师:回答得很好,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生:从他们的语言和做法看出来的。
(指名分角争读 3、 4 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 6—9 自然段,用 “——”划出出发时间,草船借箭的
相关语句。
师:诸葛亮为何选在第三天四更行动?行动的目标是什
第3页/共8页
)
“十天造箭
么? 怎 ? 果怎 ?
看老 同学 放 “ 影 ”。( 出示 画, 配合 音范 , 学生 看 葛亮是怎 在大 漫天的 境中成功地和曹操借箭的 )
:借箭成功了 ? 出 上相关 句。 (生 出 “船两 的草把上都插 了箭 ”等 句) : 葛亮借箭成功主要依赖江面上的大 ,而他 一天 恰巧江面上有大 , 是
偶合 ?
(生 系上下文 出: 全部都是 葛亮 想到的)
:从中你 葛亮有什么 ?
生: 葛亮的才华 人,我真钦佩他。
生: 葛亮 天文、懂地理,我 向他学 。 ⋯⋯ 4、 第 10 自然段。
: 葛亮一共借了多少支箭?
生:十万多支。
: 一天恰巧是周瑜 他任 限期的第几日?
生:第 3 天。
:周瑜看到 葛亮达成了任 ,他的阴 失 ,他是怎
表 的?
生: : “ 葛亮神机秒术,我真不如他! 小 : 葛亮用自己的 明才华成功地借箭十万,挫 了周
瑜的阴 。
第4页/共8页
”
行
四、部署作业:
1、理清文章层次,给课文分段。
2、准备复述 “草船借箭 ”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曹操
刘备结合孙权
(诸葛亮)(周瑜)
才华忌妒
因:十天造箭十万
果:三天借箭十万
草船借箭
一、教课目的
1、认识课文按事情发展次序安排资料的写法。
2、学会 11 个生字,理解 19 个词语的意思。
3、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由是有知识,有计策,有
胆略。
二、教课要点、难点及要点
教课要点:学习按事情发展次序安排资料的方法。
教课难点:理解课文要点段,认识诸葛亮神机秒术。
教课要点:教师擅长激发学生发问题,依赖课文(文字、插
图),掌握要点,打破难点。
教时第一教不时间课业内容 2、草船借箭
第5页/共8页
教课目的 1、初步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初读课文,认识粗心。 3、认识课文是按什么次序写的,要点是什么。
教课重、难点借助课题掌握课文的要点
课前准备小黑板录音投影
教课过程方法与手段达成目标(或)设计企图
环节 1、从《草船借箭》 这个课题中, 我们能够知道什么? 2、
你还想知道什么?(师生一同梳理问题) 3、初读课文,仔细思虑上述问题。 4、反应。带着问题读课文,激发兴趣,提升念书的效率。经过知道什么,还想象知道什么,把学生带进课文内容中。
(一)创建悬念,激发兴趣。
(二)抓 “借箭 ”读文,意会粗心。 1、字词反应: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自己认犯难写的字在
生字旁书写一遍) 、初步理解字义。 2、依据事情发展的次序,把作者安排的资料增补完好。 ( 1)(2)诸葛亮置备了草船,趁着大雾向曹操 “借箭 ”。( 3)出示小黑板出示投影落实基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
(三)课后小结
教时第二教不时间课业内容 2、草船借箭
教课目的 1、学习按事情发展次序安排资料的方法。 2、打破要点,明确文题。 3、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教课重、难点认识诸葛亮借箭的主要原由
第6页/共8页
课前准备录音投影
教课过程方法与手段达成目标(或)设计企图
环节 1、回想课文内容及思路。 2、默读课文第 3 段,谈谈最感兴趣的内容。 3、解析诸葛亮在大雾掩护下利用草船向曹
操“借箭 ”的过程,解析人物的性格特色。有感而发这是在学生基本认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要点内容。
(一)导读第 2 段,打破要点段。
(二)导读第一段 1、自由朗诵第一段,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2、划出对话进行研读:理解语言的内涵,推测人物的内心
活动。如:“就要开战 ”(与造箭限期相关) “用什么兵器最好 ” (引入骗局) “这是公务 ”(挟制对方) “军营里 ...... 借军”(令
进逼,示意要立军令状 )主动研究领会语言的内涵, 推测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指导朗诵 1、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自由读,想一想该用什么语气? 2、指名读,同学评论。 3、分角色朗诵对话。朗诵赏识议论促使在读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亲和力。
(四)课后小结
教时第三教不时间课业内容 2、草船借箭
教课目的 1、稳固字词, 听写词语。 2、点评朗诵, 总结全文。教课重、难点学习作者安排资料的方法课前准备小黑板录音
教课过程方法与手段达成目标(或)设计企图
第7页/共8页
1、听写 :受命撤离崎 山 居高 下 截 昂
首挺胸 血沸 惊天 地声势浩大 2、反 :小黑板出示 ,同桌互批,全班小 。 、 意思、同(近) 、反 ⋯⋯
通 个 来稳固字 。
(一)稳固字
(二)学 首尾两段 1、 比着 首尾两段,有什么 。
2、小黑板(或投影)出示挺有才华 —— 神机秒术内心很妒
忌—— 我真不如他 比法提示学生 一步理解 “神机秒术 ” (三)品 1、采纳多种方法朗 文,深刻地来感觉
葛亮的神机秒术。 2、 :《草船借箭》 中的 “借 ”能用 “ ” 来代替 ? 什么? 3、你 能够用 的 序安排 文的内
容 ?与 文的安排比,哪一种更适合。自由 、分 、 、指名 、 学 如何更好地安排资料
堂板 草船借箭邀 同去取箭船近曹 擂鼓 喊曹操惊疑万箭 草船借箭 而 后小
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