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煤集团东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11采区回风巷扩修施工
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名称: 11采区回风巷
施工单位: 巷 修 队 负 责 人: 编制单位: 生产技术科 编制时间: 2018年3月5日
11采区回风巷扩修施工
安全技术措施
由于11采区回风下山部分地点受压力影响,运料行人不能顺利通过,部分帮顶已破烂,且影响矿井回风问题,现组织人员对11采区回风下山上部回风平巷处进行扩修,该扩修地点由巷修队施工,工程量约6 0米;为了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特制订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11采区回风下山主要用于矿井上部回风,原支护形式为工字钢对棚支护,扩修后为工字钢对棚支护,处于二1煤层中,巷道顶部为煤、煤层厚度大致为0.5m-1m,底板为砂质泥岩。坡度16º,各别棚子变形严重断面为5.6㎡/扩修后断面为8.0㎡,没有局部瓦斯聚集,满足生产需要。
二、支护形式、规格及质量要求 (1)支护形式:
2.6m×2.7m工字钢对棚支护 (2)支架规格 2.6m×2.7m工字钢
规格:2600mm×2700mm,净上宽2400mm、下宽4200mm、高2400mm。
(3)基本项目:
1、巷道净宽:上宽2.4m,下宽4.2m,中线至任何一帮的距离误差不得超过±50 mm;
2、巷道净高:净高2.4m,按坡度线上下分开量取高度,两
高度之和与设计净高之差不得超过±50mm;
3、工字钢棚必须站正立齐,不得出现前倾后仰现象。 4、棚距:棚距(中-中)0.5m,其误差不得超过±50mm; 5、背帮背顶:椽子间距0.3m,要求前后按二抬一标准打设,棚梁上要求使用双椽子,并打紧打成一条直线,拍子搭接长度100mm,帮顶必须打牢打实背严,严禁空帮空顶 作业,背帮背顶平整;
6、棚腿站在实底上,柱窝深度不得小于200mm。不大于210mm. 7、撑杆:撑杆应按巷道设计图上的位置打设,打紧打牢,不得松动,不得任意加长或缩短撑拉杆的长度; 8、中腰线误差不得大于±50mm。
允许偏差项目
1、工字钢棚梁水平必须小于40mm; 2、工字钢棚梁扭距误差不得大于80mm; 3、棚梁接口离合、错位不得大于5mm; 4、椽子间距0.3米,打设均匀并过耳。
(4)对扩修前的工字钢棚加固方式可采用以下方式: ①采用木棚扩杆加固; ②套棚加固;
③抬棚超前加固;抬棚超前加固考虑内注式单体柱支护,当压力满足需要时,可用静压水作为动力。扩修后,要及时清理巷道煤矸,保证作业区域,通风、行人畅通
巷道工程质量及文明生产严格按照中国煤炭协会颁布的《煤矿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架棚巷道质量标准〉中的各种规定执行。
三、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方法、运输方式及劳动组织
1、施工前准备
①、施工队提前将施工所用的支护材料(工字钢、坑木双抗网、椽子、撑杆等)及防止片帮冒顶材料运至工作地点附近,并且统一靠帮码放整齐,不能影响通风及行人。
②、施工前,由地测科负责在扩修处标定中腰线,施工人员严格按线进行施工。
③、施工前必须对扩修段前6米的支架进行抬棚(或连锁)超前加固,后5米的支架进行连锁加固,联锁加固的联板随着扩修进度向前移动。
④、将扩修处前后5米的风水管路、电缆等线路统一用废皮带进行覆盖保护,防止埙坏。
⑤施工前三天对维修地点进行巷顶2-3遍注水,保证巷道顶帮注水达到煤体湿润效果。
2、施工工艺
交接班、安设护身闭子→准备所需材料→加固支架和超前支护→拉老棚→挑顶或落底→移前探梁→上梁→护顶→刷帮→站腿→背帮背顶→装运煤→清理巷道杂物→验收工程
3、施工顺序
巷道维修由上向下逐架拆除架设工字钢,分段扩修时。
4、施工方法
采用人工配合风镐进行开帮、挑顶、挖柱窝。先拆除老工字钢棚、挑顶、移前探支护护顶、开帮、清理两帮煤矸、而后挖柱窝、架棚清理。施工前,首先仔细检查整修地点的帮、顶情况,找净、帮顶活矸危岩。
5、运输方式:
采用人工装煤出矸,将开帮、挑顶掉下的煤、矸石直接装上皮带运至七平巷——皮带下山——地面。 6、劳动组织 每班7人。
劳动组织表
工种 维修工 杂工 班组长 合计 0点班 0 0 0 0 8点班 3 3 1 7 4点班 3 3 1 7 备注 四、安全技术措施
1、扩修前必须对施工地点前6m后5 m的支架加固牢靠,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继续施工。
2、11采区回风下山扩修点由西向东逐棚进行扩修。施工时,施工地点附近严禁有人做其他工作。在扩修工作期间,严禁行人通过。扩修点下方20m内严禁有人(如有人必须通过时,
必须确定该地段安全的前提下并停止扩修方可过人)。
3、扩修时,安排一名有经验老工人进行观山,及时观察作业地点支架、顶帮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派人进行处理。如有异常,必须立即撤人,等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继续工作。
4、扩修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必须坚持超前护顶措施,采用撞楔法,用钎椽、小径木护好帮顶后,再开帮、揭顶施工。坚持使用前探梁,前探梁由11号矿工钢(或同等型号的槽钢)制作,长度不少于3.6m,间距1.2m,卡子形式为倒梯形,每根前探梁不少于3个卡子。前探梁必须及时跟头,前探梁的第一个卡子要卡在迎头后面的第一架顶梁上,严禁空顶作业。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冒落较高时必须用坑木绞架接顶;要先护好顶(戴梁)后站腿,顶板破碎时用撞楔法超前护顶,即采用长度不少于2.0米,Φ20㎜的钢钎或长度不少于1.8米,直径不小于50㎜的小径木,一仰角为30°向巷顶打入,外露长度不超过300㎜,每根间距不超过200㎜,成扇形布置。
5、扩修支架采用手镐、风镐进行落煤。
6、施工队要切实保护好帮顶围岩,防止片帮、冒顶事故发生,当岩体松软破碎,出现流矸时,必须及时用拍子将帮顶挡严,防止冒落范围扩大,造成片帮、冒顶事故。
7、扩修支架期间,必须保护好施工处的电缆、信号线、
监测线及风水管路,采用落地挖沟掩埋,并用废皮带进行覆盖保护,保护长度不少于5米。严禁随意掐、摘、扯、堵。
8、扩修支架时,必须及时清理作业地点附近的浮矸、杂物,保持正常的通风断面,严禁无风或微风作业,班长必须带便携仪,并于施工地点正确使用。
9、瓦检工必须巡回检查施工地点瓦斯浓度,扩修地点3米范围内必须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如发现异常(浓度达到0.5%),立即撤人处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10、每班下班离开工作地点前,必须清够巷高,清走巷内杂物。
11、新架设的工字钢棚必须帮顶牢靠,刹紧背牢,严禁空帮空顶,对架好的新棚必须及时联锁加固。
12、各班组间严格现场交接班制度,每班下班前必须完成更换支架的整个作业循环,一架未完工前,不得停止作业,否则,必须接顶封帮。
13、扩修棚时,必须由区队长及主管业务科室管理人员现场跟班,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处理各类事故隐患,各班组间要严格现场交接班,每班作业结束前,要完成整个作业循环,接茬处,帮、顶必须背严,打牢。
14、扩修地点10m左右必须安装信号联络装置。并随扩修推进及时前移。
15、扩修作业地点15米左右必须存放一定数量的预防冒顶
的支护材料,并对存放的材料设置挡板,防止物料下滑。
16、根据实际煤厚情况扩修前三天对煤层进行注水。每米注水孔数3—5个,孔深不低于3m,注水压力4MPa,注水效果以渗水为准。
17、斜巷扩修点上方(5米、10米和15米处)左右两侧必须金属网各打一道坚固的护身防护装置,扩修点下方(5米、10米和15米处)左右两侧下部必须各打一道防滚碴栏。防护装置均不得影响正常通风。
18、施工期间,施工队每班必须指派专人,负责该施工地点当班安全施工。跟班安全员负责监督该施工地点的安全及措施落实情况,当措施采取不到位和有不安全隐患时,有权责令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施工过程中施工队必须无条件服从安全员的管理,卸掉的旧工字钢要运到指定的地点对方整齐,否则按“三违”处理。扩修工作与其它工作发生矛盾直接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时,必须与班组长或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妥善处理后方可进行扩修作业。巷道扩修作业单位工程完工后,主管矿长组织有关部门依据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对存在问题,要按“五定”原则,限期解决,并出具验收报告。调度员要负起现场协调作用,遇到技术困难时应指导监督施工队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五、大坡度时遵循以下原则
1、该扩修部分地段由于坡度较大,扩修站棚时要有一定的迎山角(一般坡度6-8°上仰1°)
2、站棚时必须把腿站在硬地板上,棚梁与腿之间必须加肩口垫。
3、棚梁站好后,帮顶要打严打实,不能出现空帮空顶现象,打帮顶川子27根。
4、棚腿要求下埋0.2米,防止棚腿悬空。 5、每棚必须大牢5根撑杆,且成一条直线。
6、为了防止扩修时煤(渣)块伤人,施工前必须在从下往上用钎子将活渣处理掉,方可开始扩修,处理活渣时工作地点不得有其他人员走动。
7、本措施由施工队队长负责落实,安监员监督执行。 8、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六、避灾路线
1、如发生瓦斯、煤尘、火灾事故时,工作人员坚持向新鲜风流方向撤退的原则,弄清事故发生地点,并迅速戴上自救器,然后迅速按避灾路线撤离。
扩修地点→七平巷→皮带下山(轨道下山)→地面 。 2、发生水灾事故事故时,坚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原则,施工地点→五平巷→皮带下山(轨道下山)→平地。
郑煤集团东坪煤炭有限公司 安全技术措施会审记录
工作面名称 会审日期 主持人 轨道下山扩修安全技术措施 会审地点 参加会审人员: 调 度 室 生 产 科 地 测 科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 会审意见: 通 风 科 机 电 科 安 全 科
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学习签字记录
地点: 贯彻人: 时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姓名 序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姓名 序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姓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