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柳市十六小 蒋丽娜
教材简析:
《慈母情深》作者梁晓声,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略读课文。作者通过描写母亲“辛苦地挣钱,豁达地塞钱和又一次凑钱”的感人画面,让读者体会到了“深刻、深厚、深沉”的“慈母情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特别。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法,体会 “慈母情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
3. 感知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批注,体会母亲的辛苦,疲惫,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情深”,提高阅读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感悟法 批注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1.出示作者图片引出课题。
( 出示图片)这是当代著名作家,本文的作者——梁晓声:1949年出生,山东荣城人。……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看了这段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一个把写作当作儿时梦想的人。对他而言,作品第一次被发表,是多么值得欢呼雀跃的事情,可那-时那-刻,他却哭着想起自己的母亲。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去感受那浓浓的慈母情深。(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词语,感知内容
1. 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生自由读,并思考)
2.反馈词语(这几个词语肯定难不倒你们)
震耳欲聋 忙碌 龟裂 攥
生齐读
①“欲” 是什么,“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这样表示声音巨大的词有——
声如洪钟 惊天动地 振聋发聩(kuì) 响彻云霄 ② 龟裂的龟还有一个读音是龟 龟裂的意思——细小的裂纹 出示三张图片理解巩固龟裂。(龟裂的土地 龟裂的墙壁 龟裂的手 )你看过谁有一双“龟裂”的手?(指名说)
③ 这里哪个生字笔画比较多是——攥 请你攥紧自己的手,你发现攥的近义词是 再齐读
3.课文主要是讲?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深
(一) 感悟慈母情深
1.聚焦画面 是的,十五岁那年,到母亲工作的地方所见到的那一幕幕,我终身难忘。出示:
15岁那一年,我到母亲为养活我们而挣钱的那个地方见到的一幕幕情形,从此以后更经常地浮现在我脑际。 当你们读着这篇文章时,些画面肯定深深地打动了你,哪些画面最打动你呢?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圈出关键词,别忘了把你有感受的地方写下来。生自读,师巡视,
2. 交流(交流时请用上我找的是——, 我从哪个词中体会到——)
预设
语句一: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我的脸。(你抓住了他的外貌来体会 读 )【板书: 外貌】
语句二: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如果学生抓龟裂来体会,就提示:你关注了外貌描写的词,这句话中你还关注了——【板书:动作】
学生补充——从掏体会到——(家庭贫困,母亲挣钱辛苦,母亲却毫不犹豫掏钱给我买书,多么--)
插入资料:当年,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是临时工。母亲加班时,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
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从资料知道_——)(指名读)
语句三:“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机动)
语句四:(既有动作又有神情的一个画面是)
聚焦重点语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个同学是抓外貌来体会的,)
预设:
1.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幅画面,看看还有什么发现,读
2.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3.三次写“我的母亲” (你关注了三个母亲,“三个母亲”显红)
再读读,你又发现了什么(“三个母亲” 放在后面,)
4. 蒋老师就会想-平常的句子应该是(出示)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 这时候你的头脑里就产生疑问:作者为什么要写“三个母亲”并且放在后面,作者想——强调什么呢?再去读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说3)
5.学习小泡泡:蒋老师是这样写的——作者惊异母亲那挺拔的背何时变得弯曲了,红润的面容
何时变得疲惫、憔悴了,作者写“三个母亲”并且放在句子后面是是想强调母亲真是太辛劳了! 【板书:辛劳】
6.刚才老师就是抓住了细节描写中特殊的语言形式,多问了个为什么来写体会,感受更深刻了。【板书:细节】
7. 孩子们,这就是梁晓声啊,他把把这份浓浓的慈母情都包含在了了这样的语言中,你来读。
指名读(1) 朗读指导
(1) 同学们,弯腰干完活后会——直不起腰。
(2) 你们只是一会儿,而母亲弯曲着背,匍匐在缝纫机板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啊!她还能这么容易直起要吗?还能这么容易转过身吗?(指名读2)
(3)(师生合作读)母亲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让我们动容,我们一起合作读好吗?我来读三个“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总结:母亲的疲惫,母亲的辛劳,梁晓声都看在了眼里,使梁晓声这个贫困人家的儿子走上了文学之路,在多年以后他成了知名作家,他一辈子都忘不了自己看见母亲工作的那一刻:
(配乐读)
背
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
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
(二)学迁移
像这样,特殊语言形式的细节描写,文中还有
出示:“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指名1生汇报)[板书: 忙碌]
抓住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多问个为什么,试着再写写自己的体会。(生再次批注)
1. 补充阅读链接:(借助课外资料,我们可能会有更深是理解)
2. 生自由交流(4 到站台展示)
(指名读 齐读)
是啊,母亲不顾疲惫,争分夺秒,(男生读——
母亲为了赚钱供我们吃穿,供我们上学,一刻也不肯休息!(女生读——
母亲为了让我有钱买课外书,更是惜时如金啊!,齐读
四、真情练笔 升华情感
1.此时我的内心一定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作者说: 课件出示“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生读,再读
2.我的百感交集,我的千言万语,慈母情深,(指板书)作者全放在了一个……中, 孩子们,你的母亲呢?你是否也看到了她为了你们而付出的点点滴滴呢?[学生分享母亲的生活故事3]
师叙述
3.拿起你的笔,把你这时对母亲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如果抓住细节能用上三个“我的母亲”或“我忘不了”这样重复的词就更好了。
生写,播放音乐
生交流
4.你们的心声都包含在了这四个字里,齐读课题
五、作业(选择一个)
1. 摘录文中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句。
2. 收集描写母爱的诗一首,朗诵给母亲听。
3. 推荐课外读物梁晓声——《母亲》。
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辛劳 细节
忙碌 动作
外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