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卷分析

来源:画鸵萌宠网


桃南路小学2011年小学毕业 数学学习质量测评分析报告

一、对试题的认识

整张试卷面向全体,注重基础。试卷基础题(基本计算基本概念题)所占比例较大,覆盖面广,难度适中区分度明显。试卷不仅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检测,同时体现了能力情感的考查。通过本次毕业测试,发现学生在以下一些方面做得较好。 1、学生的计算技能较为熟练。

在试卷中的口算、递等式计算、解方程或比例、列式计算学生的失分率较低,从中反映出教师重视对学生的计算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计算基本功抓的比较实,比较到位。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这次考试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水平。 2、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好地运用。

二、年级考试情况分析 总分 均分 优A数 3500.5 83.35 三、逐题分析 一、填空题 题号 1 2 84 65 3 4 5 6 7 42 22 8 84 71 9 42 38 10 42 37 11 42 11 15 35.7% 数 29 优生率 69% 达标数 42 达标率 100% 62% 卷面率 优A率 优生应得分 84 实得分 71 168 84 146 68 126 42 124 8 得分率 84.5 77.4 86.9 81.0 98.4 19 52.4 84.5 90.5 88.1 26.2 2、-3 8/15,∏,0.12,-7.81,0,1/7,8.140404,-51,99这些数中,()是整数,()是自然数,()分数,()是循环小数。

学生主要是错在把∏看成循环小数了,从中暴露出学生对循环小数的概念理解不到位,也暴露出教师在教学是没有让学生对这一概念理解深刻。 6、1/2a=1/3b,那么a:b=():()。

学生主要是没化简,多数答的是:1/3:1/2,很可惜。从中暴露出学生把这道题用比例的知识解了,认为作对了,却没化简,反映出学生对计算结果要化简这一要求做得不好,也暴露出教师也在这方面要求不严格。

7、至少在任意()个自然数中,总会有两个数是偶数或是奇数。

学生多数答4个。从中暴露的问题是学生理解题意出现偏差,以为一定要有两个偶数、两个奇数。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上没有下足功夫。

11、一张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纸,如果在这张纸上剪4个相等且最大的圆,这张纸的利用率为()%.

这道题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学生对化简含字母的式子不会化简,因此得分率不高。教师也没有对这方面的知识多加练习,见得少,练得少,所以得分率就不理想了。

二、判断题 题号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12 42 42 100 13 42 33 78.6 14 42 35 83.3 15 42 34 81.0 16 42 38 90.5 17 42 33 78.6

13、行同一段路,甲用5小时,乙用6小时,甲乙的速度比是6:5。 学生判断失误的原因可能和填空题6小题一样,没有化简或化简错误,也有可能学生对这种题不会求速度。暴露出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上下的功夫不足。

17、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定是质数。

学生这道题失分可能是对质数的概念理解不到位,不深刻。从中暴露出教师在概念上的教学上做得不好。

三、选择题 题号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18 42 34 81.0 19 42 17 40.5 20 42 28 66.7 21 42 27 64.3 22 42 38 90.5 19、有两堆沙石,第一堆比第二堆重60%,那么第二堆比第一堆轻()。

学生多数答40%。从中暴露出学生对百分数的应用题这方面的知识点有欠缺,也暴露出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进行的不深刻,不透彻。

20、这是一道推理题,也是数学广角里的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一道题。从中暴露出学生分析问题的数学能力有差别。教师也应该今后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21、要比较甲乙两位同学在复习阶段3次自测成绩的增减变化情况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这是一道统计知识的题,学生错误原因可能是对这几种统计图分不清楚。教师在教学易混概念上没有做好,没有让学生分清,理解不深刻。

四、计算题 题号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23 168 159.5 94.9 24 378 320 84.7 25 630 569 90.3 五、综合和应用(一)

26题,应得分:336,实得分:335,得分率:99.7%. 27题,应得分:168,实得分:161,得分率:95.8%.

六、综合应用(二) 题号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28 168 157 93.5 29 168 131 78.0 30 168 142 84.5 31 126 101 80.2 32 168 82 48.8 33 252 179 71.0 34 126 55 43.7 29、一堆煤,第一天运了全部的1/6,第二天运了22吨,还剩全部的3/8,如果把剩下的煤按4:5分配给甲乙两队去运,甲乙两队各运多少吨?

这道题考察了学生分数应用题和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学生有的根本不理解题意,有的不会解分数应用题,有的不会解比例的应用题。教师对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的培养做得不深入。

32、一根长3米得钢管,内直径是6厘米,管壁厚1厘米,每立方厘米钢重8.9克,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

这是一道考察学生对环形圆柱的体积的正确计算。学生有的算错,有的没看清单位,有的是审题错误。从中暴露出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得不到位。 33小题是一道求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综合题,还是暴露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不强,今后教师应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34小题是一道拔高题,是优生做得题,得分率不高也暴露出教师对优生的培养不够,教师要多给优生做一些题,让优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反思教学中的问题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应该: 1、要注重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就像口算训练一样,要经常地、有计划地进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转变教学观念,用足,用活教学资源,做到数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数学化。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一定会感觉到生动有趣。

2、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

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不难,难的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更应当一名有心人,巧妙地改编书上的一些例题,让学生明白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数学的学习为生活服务,但是,数学学习又与“生活数学”有所区别,数学学习更应注意严谨、逻辑性强,更应突出它的学科特点。

五、今后努力方向

1、重视培养学生好的书写习惯。 2、有的放矢,寻求教学的对策。

(1)强化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不仅要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要对相关概念加强联系和区别的教学。

(2)精心设计一些“形近题”让学生练习,加深对易混概念的理解,加强其灵活应用。

(3)新知识的教学应该注重让学生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4)注重练习题设置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3、应用题的教学,要突破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模式化。课本中提供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具有一般性,要使学生掌握,但不能把归纳出的解题方法模式化,让学生生搬硬套。要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寻求可能的多种解题方法,并做出相应的比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011、06、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