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l革l与l探l讨 科 技信——黑龙江—— 总 浅谈乡镇文化站建设在构建农村 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王丽华 (黑龙江省尚志镇人民政府,黑龙江尚志150601) 摘要:加强农村文化站阵地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提高农村文化专干队伍建设,为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农村和谐 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农村;作用 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 乡政府设立的全民所有制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它集群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农业科技 普及为一体的农村文化中心,是普及和提高农 村文化的阵地。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在我国占有 相当大的比重,农村群众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文 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既是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 发展观,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既是抵御腐朽落后文 化,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培 育社会主义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 径。切实解决农村文化站设施建设、场地不 足,经费短缺,人才匮乏、流失等问题,将为 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 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智力支持。 1加强农村文化站阵地建设,是发展农村 文化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 农村文化站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传播先 进文化的主要实施机构和载体,也是一个地区 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象征,没有完善的基 础设施,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对文化的要求。随 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乡镇党委、政府 始终把经济指标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指标,没 有看到农村文化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的作 用,特别是文化站移交乡镇管理后,一些乡镇 领导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忽视文化站建设的投 入,对文化站的工作不了解和不重视,简单地 认为文化站无非是农民群众农闲时喝茶、聊 天、听曲、打牌的休闲场所,使得大量文化站 设施被挤占、挪用,文化站有名无实。阵地流 失的现象在有的地区仍然存在,很多地方采取 临时措施只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来检查,文化 站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严重阻碍了农村 文化的发展。阵地设施问题不解决,农村文化 站的工作就不会有新的突破。所以,各乡镇党 委、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担负起农村 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导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 人乡镇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责任 制,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政绩考核的~项重要 内容。要认识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文 化部门管理和指导、服务的事情,它还涉及到 体育、教育、科普、农技等各个方面,需要其 它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切实做到规划到 位、扶持到位、建设到位。由于各地财政收入 的差异,特别是边远地区的财政只能维持人头 经费的支出,致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不 大,甚至没有,严重影响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 开展。因此,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一方面,对边远的乡镇 给予重点扶持,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倾 斜;另一方面,可将乡镇合并后闲置的房屋开 辟为文化活动设施,添置并完善开展文化活动 的设施设备;再次,整合资源,将其它部门的 文化体育设施统筹利用起来,加强文化体育设 施的宗合利用,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实现全社会文化设施的资源共享。良好的文化 设施必将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给农民群 众提供“求识”、“求富”、“求乐”的好去 处。 2创新文化站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是繁 荣农村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保证 乡镇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结 构,肩负着活跃农村群众文化、促进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的重任,丰富多彩的农村活动能增强 文化站的凝聚力,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 群众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农民 群众主动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文化站的活动不能老是停留在低水平、老 面孔上,只是在过年过节时象征性地开展一点 文娱活动,农民群众只是一个看客,忽略了农 民群众的参与性,缺乏吸引力。伴随着农村物 质条件的改善,农民所有税赋的取消,农民群 众对文化的需求已由单纯的求乐、求美向求 知、求富转变。为此,文化站的活动内容要创 新,文化站才有生命力,要立足于农村经济与 社会发展的实践,要以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 导向,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作为 出发点,了解农民群众需要什么,把知识性和 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满足农民 群众多层次、综合性的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文 化站的场地、设备,开展农民群众易于参与和 接受的,生动活泼,小型多样的综合性活动, 如开展知识讲座、技术培训、图书阅览、电脑 培训以及健身舞等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 让农民群众在文化站里既能得到精神上的愉 悦,又能学到致富的本领,让农村文化站成为 农村精神文明和科学技术传播的基地,让农民 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远离愚 昧,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坚持“以 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引导人,高尚的 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丰 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帮助农民群众 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念,调整农民群众生活模 式,改善人际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3提高农村文化专干队伍建设,为发展农 村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繁荣农村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先进 文化是主导。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提 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文化站是集群众 文化、娱乐、体育和农业科技普及为一体的农 村文化中心,要发挥它的多功能作用,建立一 支稳定的、懂管理、会组织、会辅导、会经营 的文化专干队伍至关重要。首先,文化站要留 得住人,要切实解决文化专干在编制,待遇方 面存在的问题,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为他 们提供—个安心工作的良好环境;其次,要严 把文化站进人关,不是谁都可以进文化站,必 须通过文化主管部门的业务考试,让真正热爱 农村文化工作,精通业务的人才加入进来。再 次,强化文化专干的培训,为文化专干提供业 务学习机会,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要做到文化专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文化行 政主管部门要实施文化站从业人员的考核制 度,定期考核,对不宜从事农村文化站工作的 人员进行调整,激活用人机制,优胜劣汰,提 高文化专干的整体素质。在农村,文化专干肩 负着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农村 文化活动、科学技术普及等任务,他们是农村 文化建设的脊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综合性人 才,才能使农村文化生机盎然。 总之,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综 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撑。加强 农村文化站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 地,努力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 服务,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等综合 性文化要求,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创造出良好 的文化环境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杨帆 (上接133页) 参考文献 【1]李振键等.以世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为契机 深化基础教学改革硼.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17 (4):13-l6 【21张向东等.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实验室改革 与建设硼.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18(5):95-97. 『引沈益民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 创新能力【J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I8(2):105— 1O7. 作者简介:郑贵金(1962~),男,副教授,黑龙 江绥化人。项目编号:绥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JG2oo826。研究方向:电子技术方面。 责任编辑:杨帆 一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