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初涉世之人,大多纯真良善,洁白无瑕,充溢着灵性和质朴的聪睿。可是,到了成年之后,都是林林总总,形形色色。这其中的原因,固然与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影响、文化习俗的熏染不可分开。但涉世之初的人在起初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走好人生之路的重要保障。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做母亲的不仅供养孩子的衣食住行,更应注意教给孩子优秀的品格,交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使孩子具有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勇于改过、富于进取、敢于质疑、勇于做事等等品格。所以,做母亲的应当会教育孩子,也应当善于教育孩子。
前几天,遇见同楼的一位买菜回来的妈妈。在楼下,她的六岁的孩子看见了她,一边喊着妈妈,一边兴高采烈地跑过去,抢着拿妈妈手中的西红柿,想帮着妈妈往楼上拿。妈妈一边用手紧握着盛西红柿的袋子,一边用另一只手推着孩子:“去!去!去!别烦人,到一边玩去!”孩子被推到一边去了,西红柿也因袋子的破裂而滚在了地上。我看见那位妈妈的满脸怒气,更看见了那位孩子如同西红柿般红的脸。
确实,做一位妈妈很不容易。妈妈用十个月的辛劳,在阵阵疼痛中分娩下自己的孩子。从此,妈妈悉心的哺育着自己的孩子,含辛茹苦,历尽心血,盼望着孩子长大成人,有所出息。诚然,任何一位做妈妈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没有出息,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不良的品质。然而,数年悉心全意的照料孩子、期盼孩子健康成长的妈妈,为什么就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对孩子的品格、良好行为的养成尽上自己的努力呢?
1
做母亲是女人的权利,是无可厚非的。值得探讨的是做母亲的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记得拿破仑-希尔《人人都能成功》一书上记载了这么一则例子。一位孩子一生下来就双目失明,长到五岁时,母亲带着他外出玩耍,另一位小朋友一边喊着这位孩子的名字,一边说:“喂,小心,球来了。”话音未落,球就打在了这位孩子的身上。回到家里,这位双目失明的孩子大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小朋友怎么能知道球打在我的身上呢?”这位母亲坐在孩子的身边,双手握着孩子的手,一个一个的数着孩子的手指:“孩子,人有五个手指,我们用这五个手指能抱住篮球,用四个手指也同样能抱住篮球。只要你努力,用四个手指抱篮球可能比用五个手指抱得更好。人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感觉用这五种感官去享受我们美好的世界。现在,和别人相比,你缺少了视觉,但妈妈相信你,你一定用其他的四个感官生活得和别人一样幸福。”
这位妈妈是位平凡的人,但我的心里感到她的确伟大。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会抓住时机去教育、诱导和鼓励自己的孩子。我有一位同学,她有一位五岁的孩子她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平日里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教育就少了一些,也严厉了些。有一次,她到外地开会,回来时,丈夫告诉她:“孩子听你外出开会,一边跳着,一边拍着手说,‘妈妈可走了’‘妈妈可走了’。”我的这位同学听到这里,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从此,她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处处注意用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诱导孩子。从那以后,她和孩子和谐相处。她终于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孩子对他的尊重。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由于她的存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可是在学校里,爱迪生是一位不受老师喜欢的“坏孩子”,仅仅三个月,他就被老师开出了。可是爱迪生的妈妈却对他说:
2
“孩子,你是一个聪明有本事的孩子,是妈妈的希望。妈妈相信你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终于,在自己的母亲良好的启迪下,爱迪生成为举世闻名的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教育孩子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做母亲的应当具有的品格,我们不能一味地让孩子听大人的话,让孩子听从大人的旨意,顺从大人们的意志,使孩子成为家长喜爱的“小绵羊”。这样就会压制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压制了孩子成才的机会。做母亲的应善于教育孩子,使孩子在各种活动,包括在淘气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逐渐地养成自己优秀的品格。
你是一位孩子的妈妈,你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吗?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