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太湖湾耕读基地作文300字
第一篇:
耕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耕读教育则是新时代大中小学的一项重要劳动教育内容。位于新康村的“太湖湾耕读大学堂”一期占地300余亩,是集农耕体验、传统文化、科普教育和素质拓展于一体,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为目的的户外耕读大课堂。在这里,乡村就是学校,田野就是课堂,农民就是老师,通过农耕文明史、农作物认知、农事实践、互动游戏课堂等多种形式,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为更好地呵护青少年成长,雪堰镇聚焦未成年人成长全周期精准发力,成立全市首个镇级“青苗红盟”,全程构建“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校尽责”的工作格局。当天,“青苗红盟”正式成立,并发布了100多项特色项目活动,将覆盖全镇2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13所学校(幼儿园)、组织1万多人次的雪雁志愿者共同参与。
第二篇:
活动旨在强化教育引领、实践养成,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而更好地实现“耕读新时代,少年向未来”。
常州市以“基地+学校”共建课程模式打造以资源支撑为核心的特色化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019-2021年期间,已挂牌122个劳动基地,遴选出156所领衔、示范学校,共同研发基地劳动实践课程群。“太湖湾耕读大学堂”于2021年9月获评常州市第三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联合结对学校提供的优质师资,组建劳动课程研发中心,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劳动课程,现场发布包括“小谷粒”小学版、“青春派”初中版和
“梦想家”高中版在内的“至田家”课程体系,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了“以劳育人”的崭新平台。
“耕读大学堂”通过农耕文明史、农作物认知、农事实践、互动游戏课堂等多种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第三篇:
在龙城常州大地上,一代代新人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茁壮成长,他们中涌现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常州市共17名(其中含1个团体)、武进区共11名学生荣获“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太湖湾耕读大学堂坐落在享有“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的新康村境内,是专门为常州市广大青少年打造的回归劳动本真的农耕教育实践平台。“太湖湾耕读大学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正式启用,旨在进一步拓展劳动教育渠道,着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意识,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耕读课程是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太湖湾耕读大学堂积极探索创新,组织专业人员精心设计编出“至田家”系列劳动教育课程,为推进耕读教育提供了可遵循、可操作的实用性教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