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前沿 教 研宓 2012年01月 学生自主学习能 培养的策略浅谈 罗秀英 (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完小,860000)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 全面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 性的过程。”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用于外部控制人的 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 件。”本人在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后,根据新课程的理念, 反思梳理平时的教学实践后,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 略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自主学习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结合 教材内容,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心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 有效地开展数学活动。 1、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生乐于探究 构建宽松和谐的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 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这样,才有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 上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 开认知活动,无拘无束地进行学习,学生才敢想、会想、敢说、 敢问、善问,有助于学生思想的放开,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 涨,才可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 有了外在保证。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习中有疑问才能促使 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 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思维 障碍和认知冲突。面对新的、带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学生 需要灵活运用已有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发挥思维的潜 能,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 的目的。 3、创设评价情境,鼓励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评价”情境,让学生自评、互评学 习结果、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策略,……让“评 价”贯穿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学会调控 自己的学习行为,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力很有裨益。 二、放手全程参与。落实自主学习 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主动地参与才能实现有 意义的自主学习,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 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向,让学生自觉、 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历学习的整个过程。 1、问题,让学生提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方向,有了问 题,思维才有动力。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 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 的。为此,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考 空间,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确定学习目标。 2、新知,让学生探究 一72一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实践是学好数学的关 键,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而不是把现成的知 识灌输给学生。而对新知识、新问题,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 生独立探究,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通过 自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最终解决问题,从中体 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成功的愉悦。在学生不断地 历经探索,获取成功的过程中,自主意识得以持续的增强。 3、反思,让学生交流 接近课的尾声,教师把归纳本课内容的权利还给学生, 梳理本堂课学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感受,评 评大家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 的学习。 三、展现活动过程。学会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 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 作、猜测、验证、思考、讨论、交流等多种活动,学会自主学习, 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克服困难意志的目的。 1、展现表述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和工具。教学中,要充分展现学生的 表述活动过程,使学生达到思维有条理,说话有根据,表达准 确严密。学生能说,教师不说;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代 替;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不讲出来。计算题,说思路、说算 理、说计算过程;几何知识说操作过程、说自己的发现、说公 式的推导过程;应用题说分析思考过程、说解题思路;基本概 念说它的意义,说如何归纳,举实例;估测活动说依据、谈结 果、讲策略。 2、展现操作过程 小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有序地开展 操作活动,在摆、拼、比、量、画、折、剪等活动中建立表象,在 充分的感性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发现规律,感悟数学方法。 3、展现应用过程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 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通过生活问题,不仅可以巩固所 学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 至会让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或条件或结 果或解题策略开放的问题,开拓思路,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 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要结合日常生活情形,设 计实践性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 情境,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展现自己,真正 做到自主选择、自主尝试、自我体验、自主验证,成为评价的 主体,具有反思自己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 成为学习的主人,其自主意识才得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才 能得到培养,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