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选择题
每小题2分,满分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要把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根据所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1—8小题。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西柏坡为中心的大别山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红军长征一共爬过18 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D.《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2.下面的文字描写的是《红星照耀中国》哪个人物( )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最初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据说,如果他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
11 页 第 1 页 共
2019年11月
A.彭德怀 B.朱德 C.林彪 D.贺龙
3.下面的文字描写的是《红星照耀中国》哪个人物( )
“他乐观、豁达、勇敢;他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A.彭德怀 B.朱德 C.林彪 D.贺龙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5小题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4.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
A.1935年 张国焘 高 岗 B. 1934年 徐向前 聂荣臻
C.1936年 张学良 杨虎城 D.1946年 刘伯承 邓小平
5.关于“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表述错误的是( )
A.反蒋抗日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联共抗日 D.抗日、救亡、救国
6.下列各项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11 页 第 2 页 共
2019年11月
A.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重新分配土地, 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B. 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C.“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袭扰战是红军在井冈山采用的基本战术。
D.共产党规定合作社的五项主要任务是:制止商人对群众的剥削;克服敌人的封锁;发展苏区国民经济;提高群众经济政治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7.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不包括什么?( )
A.行动听指挥 B.打土豪款子要归公
C.党领导一切 D.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8.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 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 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凸显西部的抗战中心地位 B.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B. 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根据所读《昆虫记》,完成9—16小题。
11 页 第 3 页 共
2019年11月
9.关于《昆虫记》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是一部经典传世小说。
B.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C.《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
D.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
10.结合《昆虫记》和传统文化知识,选出下面关于蟋蟀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蟋蟀是个随遇而安的家伙,它贪吃却对住处要求不高,它的巢穴里到处可见食物的残骸。
B.蟋蟀是天生的歌唱家
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里提到了昆虫蟋蟀。
11.下面的文字出自《伊索寓言》,寓言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寓言里描绘的关于蚂蚁和蝉的情况与法布尔的观察一致吗?( )
11 页 第 4 页 共
2019年11月
冬季,蚂蚁正忙着把潮湿的谷子晒干。饥饿的蝉跑来,向他们乞讨食物。蚂蚁问他:“你为什么在夏天不去收集食物呢?”蝉回答说:“那时没有时间,我忙于唱美妙动听的歌。”蚂蚁笑着说:“你夏季如要唱歌,那么冬季就去跳舞吧。”
这故事说明,要不失时机地工作、劳动,才能丰衣足食;如果一味玩乐,只能挨饿。
A. 一致 B.不一致
12.结合《昆虫记》和传统文化知识,选出对于蚂蚁和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
A.蚂蚁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就是“放牧”蚜虫获得美食。
B.法布尔发现蚂蚁是蝉的美食,但蚂蚁对满是甲壳的蝉不屑一顾,蚂蚁的食谱上没有蝉。
C.“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唐初诗人虞世南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
13.结合《昆虫记》和传统文化知识,选出对螳螂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螳螂需要获得各种昆虫的营养来维持自己和卵囊中宝宝的健康,甚至会吃下雄螳螂作为食物。但母螳螂却是一个好妈妈,生下宝宝后母螳螂细心呵护,直到小螳螂孵化成功。
B.螳螂的外表很威风,它的胳膊像尖刀一样锋利。头部是三角状,因为三角形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形状。
11 页 第 5 页 共
2019年11月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庄子·山木》。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D.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
14.下面关于《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一书,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
B.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C.《昆虫记》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D.法布尔一方面注重野外的观察还特别重视实验室里的研究,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他经常不辞劳苦地解剖昆虫,把它们装在特制的木盒里,浸在酒精里,力求研究的准确严谨。
15.《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在作者的笔下,
(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 ),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11 页 第 6 页 共
2019年11月
上文括号内依次填入的是( )
A.杨柳天牛;小甲虫;麻雀 B.家燕;蟋蟀;仓鼠
C.蝴蝶;蜣螂;乳鸽 D.圣甲虫;七星瓢虫;斑鸠
16.(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 )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上文括号内依次填入的是( )
A. 白面螽斯 月光蜣螂 红蚂蚁 B.蝉 螳螂 切叶蜂
C. 天牛 黑红蜘蛛 黑胡蜂 D.知了 蝗虫 切叶蚁
语文综合知识考查(17-25)
17.下列成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
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B.骇人听闻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11 页 第 7 页 共
2019年11月
C.鳞次栉比lín cì zhì bǐ
鳞次:像鱼鳞那样挨着。栉比:像篦子齿那样并排着。形容像鱼鳞或梳篦的齿那样紧密的排列着。多用以形容房屋或船只密集。
D.首当其冲 冲:交通要道。形容作战勇敢,一马当先,冲在最前。
18.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9.下列成语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面面相觑miàn miàn xiāng qù 鬼鬼祟祟guǐ guǐ suì suì
B.顿开茅塞dùn kāi máo sāi 贪脏枉法tān zāng wǎng fǎ
C.通霄达旦tōng xiāo dá dàn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ǎng
D.走头无路zǒu tóu wú lù 甘败下风gān bài xià fēng
20.下列古代敬词、谦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11 页 第 8 页 共
2019年11月
B.“舍”字一族:用于尊称别人的亲戚。舍弟:您弟弟;舍妹:您妹妹;舍侄:您侄子。
C.“令”字一族: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
C. “先”字一族:表示已死,用于尊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先考(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先慈(先妣):称已死母亲;
21.下列各项诗词与对应的人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曹操)
C.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
D.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刘备)
22.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下列关于古人“名”“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它又叫“表字”。
11 页 第 9 页 共
2019年11月
B.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诸葛亮,字孔明,都是亮的意思;
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王者的标志;陶渊明,字深水,“渊”即“深水”也。
C.“名”和“字”有意义相互辅助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朝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D.“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
23.古代男子( )岁成人,举行“冠(guàn)礼”(或叫“加冠guān礼”),称为“弱冠”;女子则在( )岁成人,举行“笄(jī)礼”,盘发插笄,表示成年,可以出嫁,称为“及笄”。 上文括号内填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15;13 B.18;16 C.20;15 D.13;15
24.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时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 )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25. 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
A. 文章 B.画作 C.乐曲 D.饮食文化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1 页 第 10 页 共
2019年11月
名著阅读选择题
1-5:B D A C A 6-10:C C D A A
11-15:B B A D A 16-20:B D C A B
21-25:B B C A C
2019年11月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