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共图书馆文献展阅服务开辟全民阅读新时代

来源:画鸵萌宠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4)01—0084—04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 1 4年第24卷第1期 收稿日期:2013—11-06 公共图书馆文献展阅服务开辟全民阅读新时代 杨 坤 (长春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分析了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层面及阅读需求的变化,指出文献展阅 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探讨了文献展阅服务的开展方式及角 色定位,论述了文献展阅服务在宣传引导读书活动及构建和谐社会阅读环境中所具有 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献展阅服务;全民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一种心灵活动,涵养心灵,增长见识.使人心地澄明。 图书馆的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公共图书 馆成为大众阅读的领导者和推行者。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就 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层面及文献展阅服务对读者阅读需求的影 响进行分析.从而全面展示文献展阅服务的角色定位及对全民 阅读的指导意义。 如今网络阅读盛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 识、学习和生存,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与心灵对话,从喧嚣的忙碌 中将灵魂解放出来,达到快乐、平和,从而造就了纷繁复杂的读 者阅读群体。采用灵活多变的服务手段正确引导读者在享受休 闲文化的同时,合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 读者服务个性化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 新理念的具体实施。近年来,长春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举办 了形式多样的文献展阅活动,在吸引读者、宣传馆藏、提高公共 市的历史、地理、自然、人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情 况的重要依据,并为未来大都市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只有建设 地方报刊资源品牌,才能使这种体现馆藏特色的地方报刊发挥 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1读者阅读层面分析 我馆的书刊借阅中心是读者服务的窗口,集典、藏、借、阅为 体,年接待读者在30万人以』二,是我馆年接待读者数量较多 [3] 肖希明,张勇俄国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法律需求的调 查分析与研究[J 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21. [4]潘小艳.试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T作[J].图书馆界, 2010(1):87—88. (实习编辑:杨昆) [1]谢耀芳.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地方文献工作研究EJ].图书馆学 刊,2011(2):55—56. 第一作者简介:鲍军生,男,1968年生,2007年毕业于武汉 [2]陈昌艳.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为旅游发展服务[J].图书 馆,2010(6):130—131. 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馆员,沈阳市图书馆,辽宁省沈 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205号,1 10016. Analysis on Local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Metropolitan City’S Libraries ——Taking She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BAO Junsheng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metropolitan city and the situation of local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henyang City’s local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resources of the libraries in metropolitan city. KEY WORDS:metropolitan city;library;local newspaper and periodica1;resources construction 84 杨 坤公共图书馆文献展阅服务开辟全民阅读新时代 的一个部门。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读者群,我们在整序文献的 同时,探究读者的阅读层面,引领读者文化需求,让广大读者“喜 书、读书、品书”,是长春图书馆人的基本任务及责任。 1.1学习型读者 由于我馆地处春城文化中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成 为城市居民吸取文化营养,摄取精神食粮的重要活动场所。两年 来,书刊借阅中心累计接待读者60万人以上,其中60%为学习 型读者,读者群主要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大中专院校的学 生等。他们利用图书馆开拓知识领域、丰富阅读视野、汲取专业 特长。该读者群有较强的时间专属性,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周三 和周五的下午、双休日。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汽 车工程、机械仪表工业、建筑科学等方面的图书都是其阅读的主 要对象。 1.2研究型读者 我们所说的研究型读者主要是指在长春市的科研院所及20 多所大专院校的科研、教职人员。人员虽然不多,但他们是长春 学术界的主力军,他们到馆频率及书刊借阅次数,体现了我馆文 献的专深及学术价值。教科研人员查阅文献目的明确,主要为其 科研及教学领域的研究选择素材,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 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等一批中青年知识分子常来我馆,查阅光机电一 体化、生物科学、汽车工程、中国古代史等方面的书籍,为其课题 研究提供资料准备。 1.3休闲型读者 离退休人员数量的大量增加,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社会 现象。退休生活给予人们第二生命,在轻松、祥和的氛围中,体验 读书的情趣,畅游知识海洋,提高文化品位,使这类读者群对公 共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有更强烈的感受和体验。另外公司职员希 望在紧张、松弛的交替中得到喜悦,得到生理的调节,图书馆使 这种需求“物化”。 公共图书馆开阔舒展的空间、人文主义的管理理念,使人达 到“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对培养健康的心理和渊博的知识有 极大的作用。营养卫生、食品卫生、服装工业、饮食调制技术、人 物传记、中国地理、绘画、书法、摄影艺术等方面的图书均受该类 读者群喜爱。 2文献展阅服务的探索实践 经对书刊借阅中心读者阅读层面分析,笔者认为网络阅读 时代,传统阅读具有的优势是网络、视听不可比拟的,它是无可 替代的生命体验,不是碎片的信息及夸张的视频。图书馆文献展 阅活动在吸引读者,传播知识,引导社会阅读,宣传教育和为经 济建设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产生的社会效益 越来越大。 2.1纪念性图书展阅服务 回顾中国历史,饱经沧桑的华夏民族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 本刊E-mail:bjb@sxinfo.net 图书馆工作研究 事流传千古,值得我们回忆和纪念。在国庆之际,我馆向广大读 者推出主题为“红色铁流——纪念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 解放、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专题文 献展阅活动。展期长达1个月,精选相关文献132种,210册,具 有较强的可读性及史料价值,阅读人次大约达到2 000人,贴近 市民、贴近社会,群众反应强烈,许多市民把自己的小孩带来参 观,接受再教育。这一活动将读者从单一的武侠小说、奇幻小说、 言情小说及一些低调作品中吸引出来,达到引导及教育的目的,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2.2科普教育图书展阅服务 2013年9月,我馆举办了主题为“走近科学”科普展活动。目 的是向广大读者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 传播科学知识,大力宣传科普读物特有的魅力。活动期间大约有 1 400人阅读该类图书,其中,中青年读者占约80%。我馆精心策 划,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文献展阅,引导市民关注国内外重大科 技动态,特别是培养青少年朋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维 方式来看世界,具有一定的启迪教育作用。通过这次科普活动, 丰富了广大读者的业余生活,其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开阔了眼 界,同时读者对我馆科普类图书有了大体的掌握。 2.3休闲图书展阅服务 图书馆的休闲功能与人文关怀是社会进步的需要,读书与 休闲不仅相伴而生,而且读书启示着休闲文化的内容,培养人的 审美情趣,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笛卡儿说:“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 多高尚的人谈话。”为引导读者在休闲中度过盛夏,我馆举办了 主题为“科学饮食走健康之路”图书展阅活动。针对现代人的生 活方式和特点,从我馆新进图书中精选146种243册相关文献, 宣传中华饮食之精髓,指导读者构建合理、科学的饮食体系。读 者从中了解到各种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保健功效、食用方法及 灵活实用的生活小常识。这次文献展阅活动让退休在家的老年 朋友从中学到各种滋补营养的方法;让优雅的主妇构建健康生 活的理念,成为家庭的营养师;让事业紧张忙碌的男士拥有强健 的体魄,走向精致的生活,深受读者的喜爱。一个月期间大约有 2 000人从中受益,与读者零距离的接触,体现了我馆人性化的 服务理念。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使读者拥有健康方案,获取通往 美好人生的健康护照,更使工作人员有感于文献展阅活动的社 会意义。 2.4特色馆藏展阅服务 多年来,我馆举办有特色、针对性强的文献展阅活动百余 次。目前为配合长春地方经济建设,我馆还将推出一系列体现我 馆特色馆藏,具有较高理论性、学术性、知识性的专业文献展阅, 如围绕光电信息产业化推出光机电一体化专题书展;围绕农业 现代化建设推出玉米的栽培与深加工技术专题书展;围绕汽车 工业建设推出汽车文化专题展;围绕生物制药技术推出生物工 程类专题书展等,让广大市民及时了解本市经济建设的主动脉, 为我市的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85 杨坤公共图书馆文献展阅服务开辟全民阅读新时代 3公共图书馆展阅服务的定位及现实意义 回顾阮冈纳赞对图书馆学五原则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 看到,从读书是少数人的特权到读书是所有人的权利,经历漫长 的发展过程,目前公共图书馆已成为大众阅读的领导者和推行 者,那么展阅服务应如何开展、如何定位才能突出公共图书馆 “文献”对民众的继续教育及指导作用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总结如下。 3.1从展阅服务的理念来看 (1)树立主流意识,倡导主流文化。图书馆作为地区文化的 中心,其文献展阅内涵要以“倡导主流文化,关注社会热点,传播 新知识、新思维”为理念,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我馆精心 筹划的文献展阅活动主题鲜明、定位明确,以生动直观、信息量 大、教育性强为特点,为长春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新品,促 进科技文化知识及各种信息资讯的传播,吸引众多市民走进图 书馆,提升市民素养的同时,拓展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达到 引领读者阅读及文化交流的社会目的。坚持反映主流文化意识, 强调文献展阅的公益性和社会公信力,将是图书馆工作的优势, 也是图书馆文献展阅业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2)打造品牌意识,引领先进文化。图书馆展阅服务的品牌 意识是向读者提供所需的文献信息价值,而不是提供馆员心目 中的“文献产品”。开放的文献展阅以广大普通市民为主要对象, 以“专业化、特色化”为主,以公众喜爱为前提,贴近大众、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亲和力,这样的展阅才能影 响公众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获得公众的共鸣。我馆的文献展 阅发展至今,已具有相对成熟的理念,在传统中求突破,尝试关 注市民的反应和体验,让市民在参观中得到思维互动。每项展阅 活动都周密策划、积极培育,已成为图书馆核心业务之一,成为 长春市著名文化服务品牌项目。 3.2从展阅服务的影响因素来看 公共图书馆文献展阅情况与馆藏情况相辅相成,馆藏体系 是否完善,馆藏图书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展阅服务的效果。因此 馆员要准确掌握馆藏,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信息含量、流通范 围及读者需求量,防止因馆藏图书陈旧或更新速度缓慢影响读 者获取新的知识。文献展阅服务对公共图书馆馆藏体系的建设 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了公共图书馆及时了解图书出版情 况,加快了图书的更新。 3.3从展阅服务的方法策略来看 图书馆的文献展阅服务主要是运用各种形式宣传、推荐书 刊,揭示馆藏,引导读者利用文献,有效发挥馆藏文献的作用,充 分实现图书馆工作的社会价值。因此应坚持做到:及时推荐新 书,介绍优秀读物;全面、系统、准确;有的放矢,讲究实效;形式 多样,机动灵活。从对我馆读者阅读层面分析来看,随着社会对 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增加,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汽 车:[程、光机电一体化、生命科学、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图书阅读 86 本刊E—mail:bjb@sxinfo.net 图书馆工作研究 量大增,因此,公共图书馆的展阅服务在方案设计、主题的制定、 图书的筛选、文字的编辑、空间的展示到最后展阅纪要的形成, 应力求经得起广大公众的推敲,结合现代科技,深层发掘和释放 文献展阅的文化内涵,体现展阅内涵的专深,从而提高市民的阅 读品味,充分体现社会变革的时代气息。 3.4从展阅服务的范畴来看 文献展阅服务的范畴主要是宣传介绍馆藏文献的范围、特 点和馆藏文献的组织布局及应用情况,应以“读者所需”为服务 原则。多年来我馆的文献展阅服务坚持科学定位,以需求定选 题,作为培育展阅活动持久性的先决条件。内容涉及政治、经 济、法律、教育、历史、科技、医药卫生等诸多领域。对于“学习 型”读者,展阅内容主要突出“新”,推广新科学、新技术、新经 验;对于“研究型”读者,展阅内容主要突出“专”,应以学术性、 专业性为主,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及先进的科学思想;对于“休 闲型”读者,展阅服务内容主要突出“好”,应侧重于对作品的欣 赏能力及鉴别能力,使广大读者能够取其精华,获得启示。综观 我馆文献展阅服务,每个时期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和服务模式, 从最初简单的新书陈列,到文献展阅中注入的时效性、知识性、 专业性,尽可能从多角度体现文献展阅的社会教育功能及现实 指导意义。 4结语 公共图书馆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撼人心 魄的美学品格,深深吸引着广大读者。图书馆的文化渗透体现在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读者的教育启迪和审美功能,更多是 发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因此,图书馆的文化是以读者为导向的文 化。充分利用好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展阅服务,架起书与读者的桥 梁,使广大读者在休闲阅读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享受 精神的快乐和愉悦。文献展阅营造读者参与、体验的文化氛围, 使馆员结合讲解与展阅等多种形式,与市民交换信息,进行情感 交流,既能大大提高展阅服务的附加作用,又能调解和引导市民 的阅读需求,使活动效果最大化。因此,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展阅 服务对推广宣传读书文化活动、构建和谐的社会阅读环境、引导 网络读物和纸质媒体的共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开辟了 全民阅读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黄中平.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积极建设和谐文化[N].光明日 报,2006一l1—17(11). [2]陈力.公共服务中的图书馆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 (1):5-6. [3]王余光.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J].中国图书馆学 报,2006(5):l7—18. [4]伍萍.公共图书馆对社会阅读的引导策略[J].四川图书馆学 报,2007(5):58. [5]曲晓伟.略论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推广理念[J].图书馆论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4)01—0087—03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4年第24卷第1期 收稿日期:2013-11-25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 李小蓉 (重庆市江北区图书馆,重庆,60002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都显著提高,)L4rl对于 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加强,特别是对于书籍的阅读欲望不断增强。在分析公共图书馆免 费开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免 费开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众所周知,在人们阅读欲望不断增 模式上还有待探索,虽然在某些方面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依 强的背景下,要求公共图书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现实问 然难以形成长效机制,难以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真正作用。纵 题,去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去完成社会服务的功能。公共图书馆 观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期,国家 的根本宗旨就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公共图书馆,在一定角度 明文规定各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向公众免费开放,在公共图书馆 上是文明过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但是 机制下形成的各项服务都应该是免费的,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其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经验中,我们发现,各级公共图书 实这样的政策在国际上还是显得比较落后,实际上联合国教科 馆虽然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实施了开放,但是依然难以发挥其 文组织早在20世纪就颁布了相关条例,要求在人人平等的基础 自身的文化职能,长效机制一时之间难以建立起来。因此,从图 上,保证公民享受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公 书馆免费开放的经验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 共图书馆应该扮演的是一个公益性的机构,以全社会的成员为 使其形成长效机制,将是解决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问题的 目标,实现全体服务的免费开放。 关键所在。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始于2006年,以杭州和深圳图 1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发展现状 书馆为首实施了全面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项目;之后在2007 年年末,浙江地区为了更好地完成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甚至 对于我国来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历史比较短,在发展 将图书馆借阅证的费用都实现了免费;到2008年年初,中国国 2007(6):27—28. [6]任俊梅.公共图书馆视听文献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以天津 第一作者简介:杨坤,女,1970年7月生,1992年毕业于 图书馆为例[n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103—104.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情报系,副研究馆员,长春图书馆,吉林省长 (实习编辑:曲磊) 春市同志街1956号,130021. Public Library’S Literature Exhibiting and Reading Service Opens up a New Era of Nationwide Reading YANG Kun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readers’reading level and reading requirements in the public library in the digital era,points out that the literature exhibiting and reading servic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and path for the public library to innovate service,probes into the implementing mode and role positioning of the literature exhibiting and reading service,and discusses the realistic guiding signiifcance of the literature exhibiting and reading service in propagating and guiding the reading activities and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read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public library;literature exhibiting and reading service;nationwide reading R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