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学生案例反思第1篇
从做班主任开始,我就感觉要把班级的卫生工作做好并不容易,学生要么逃避做值日,要么拖拖拉拉,要么敷衍了事。比方扫地不求质量,擦黑板只要看不到字即可。这些现象不只存在于个别学生。这个学期初,为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我在值日安排上动了脑筋。每一组值日生分成 教室扫加拖2人,倒垃圾1人,清卫角与报纸管理1人,教室外走廊、瓷砖、教室内前排地面粉笔头课课清1人,擦黑板及讲台整理1人,公共场地2人,值日检查及监督1人 共7个工程,轮到的小组做值日一星期。同时制定了《清卫条例》,要求轮到的值日生该严格按照条例值日。我以为自己考虑的很周到,但值日执行下来却不如人意。 第一个星期,地面清扫的学生头几天还比拟认真,后来有所松懈。据调查,因为有同学给他出点子: 只要把各走廊清扫干净就好了,因为每个同学脚下的垃圾很难看到,随便做做就算了,班主任也不会那么空每天都来检查你的值日情况的。 不过,为了让学生形成好的劳动习惯,第一个星期我亲自抓值日问题,因此整个教室给人一种干净明亮的感觉。期间对劳动委员进行了耐心详细地辅导,也召开值日监督员会议。在第一个月中,班级的卫生还保持得不错。我以为我这回成功了,于是接下来我完全放手让劳动委员和值日监督员管理班级的值日。 有一天,我趁上课,仔细观察了一下教室,有几处并不整洁:清卫工具不齐,垃圾桶外面有纸团,个别学生座位堆着垃圾而没有垃圾袋。我并没有马上指出,而是在课下直接提醒了劳动委员。但情况并没改变。经查明是劳动委员没有威信,有好几次,催促无效,但为了防止被我批评就亲自代值日生完成。我经过私下观察,了解到导致学生不听劳动委员催促的原因:第一、开始是提醒每一组的值日
1 / 12
组长,但劳动组长没有做好,于是他又改为自己亲自提醒,时间一久,没有听他了。第二、自身也存在一些缺点,在同学面前没有威信。第三、当他碰到挫折时,自己也放弃了,有一段时间干脆就不提醒了。这样只要持续一星期,就可前功尽弃。仔细一想,其实和我也有关系。他跟我反映过这样问题,并希望我能再次召开值日组长的会议,而我的答复是: 你是劳动委员,完全有资格召开值日组长会议,你去组织吧,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找我。 可他没有再来找我。估计值日组长会议并没效果,最后怕被我说 这个工作怎么没有做好 而亲自清扫起来了。可这样做只会助长值日生的懒惰行为。
有一个星期天晚上,我到教室时已是5:50,发现值日生没有清扫卫生,我很生气,马上叫他们清扫,但没想到有学生在《老师我想对你说》中写道: 老师,我总感觉你有些事情做得太极端了,比方做值日问题,把教室清扫得过得去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天天清扫,特别是哪个粉笔擦,为什么非要弄得那么干净呢,我们高一的时候没这样,也没有感觉黑板看起来不舒服啊。还有,当你发现值日生没有做值日时,能不能不要马上就叫值日生做值日,因为夜自修已经开始了,这样会影响同学自习。 我觉得后面一点说得挺有道理,于是在班级里这样说: 同学们做值日一定要及时,不要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推迟,如果下个星期轮到你做值日了,你就应该想好,星期天应该比别人早来,我希望下次不会再让我在夜自修开始了还让你们补做而影响了其他同学。 我的话并不起作用,又是一个星期天,情况类似 学生没有及时值日。这一次我就让劳动委员下课马上提醒,第一次效果不错。谁知道,星期天不及时做值日的同学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下课都没有及时补上。我感觉除了我亲自监督其余都没什么效果。
2 / 12
终于有一件事情发生了,这一周是轮到王和鲁做扫地工作,他们两也是在星期天没及时把值日做好,因为是王很爱面子,让他马上补上,肯定不从,所以为了防止麻烦,我只是示意了一下,以为他们下课会及时补上。但第二节夜自修开始了,地面还是依旧。我忍耐着,希望他们只是忘了。在第二节夜自修快下课时,我在班级里提醒了一下: 这一周的值日生是忘记做值日还是值日没有做干净,希望明天早自修之前能够完成。 第二天上午,我上第一节课,一进教室,地面还是原样,我很生气,就说: 值日生中扫地拖地的同学怎么还没有将值日做好,这节课下立即完成。 其实王听了就不舒服了,或许他老早打算好就是不做值日。下课了,我马上叫他们把地扫好拖好,鲁立刻站起来开始扫地,王原地不动,看看我,就是不动,我说: 诶,王,快点扫地啦。 他涨红着脸还是不动,我走到他的身边,继续提醒,他还是不动,一句话都不说,理都不理。我气坏了, 轮到你值日你怎么不做? 做过了。 没有做干净,重做。 做得干净吗? 重做。 还是不理,我说了好几遍重做,他就是不动。于是我一气之下就说: 你做不做,我给你时机,我数三下,如果你做就算了,如果你还是不做,就停课一个星期。 结果他涨红着脸还是不做。后来了解到,他很想停课,他自己都不要在学校学习了。我这才清醒自己被利用了,也开始懊悔当初在言语上没有太多思考。 在王停课期间,我针对这件事情,在班级里面进行了思想教育 《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培养教育》,告诉同学们: 要成才,先要成人。对这一件小小的劳动,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我们成人,成才的,非做不可,且非做好不可的工作。 或许,同学们不良劳动观念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次教育只维持了两三个星期。当时我感觉没辙,能做的只有不厌其烦地通过劳动委员提醒值日生们做好值日。
3 / 12
又是一个星期天,外面下着雨,同学们到教室之后又没有及时地做好值日,而黑板上劳动委员留着一句话: 请第六组的值日生做值日。 我看到了,忍耐着心中的不快,轻轻地对劳动委员: 你去提醒一下值日组长。 值日组长谢开始分配了,其中擦黑板的邱因病不在,于是叫高一点的俞擦黑板,俞一句: 我不想擦。 气得谢无奈,没再叫人。扫地的随便摸几下就结束了值日。我心里很不愉快,就接上一句: 做值日就扫地够了吗?其他的同学抓紧时间。 值日生这才陆续站起来做起值日来。
这回轮到纪委一组做值日。星期天及时做了,星期一我没注意,星期二没做值日,原因是值日生补物理去了;于是我马上提醒值日生: 要合理安排好值日和补物理的时间,不能不做值日,第一节夜自修下马上补上。 可是,结果没有补。我原谅他们了,没有追究。星期三,我担忧值日生又忘记做值日,就叫朱带信给劳动委员提醒值日生值日。课还是没有做,地面上的污渍已经平平安安地待了两三天了。这下我忍不住了,说: 这一组的值日生不是一日三扫,而是三日一扫,所以这组值日生再劳动一个星期。 联想这个学期来的值日问题,我发现,值日安排方面均衡,擦黑板的工作量很大,随着天气的转冷,用水很冷,于是同学能偷懒那么偷懒;公共场地根本不用清扫,学校的清洁工会扫,扫地拖地的与教室外面走廊的工作量也有差异。所以我计算了一下离放假的天数,重新安排值日,尽量做到工作量均衡。我安排26位同学擦黑板,每人擦一天;安排一位同学扫地加倒垃圾,范围是整个教室和教室外面走廊,每人扫两天;安排一位同学拖地加清卫工具整理,范围同扫地,每人两天。对于上一组不认真的同学我让他们清扫办公室。这样安排之后,这些天值日做得比以前好多了。
4 / 12
从班级的值日情况可以看出,班级的管理贵在持之以恒,要根据具体时间,具体天气而随时调整,没有一件事情是一劳永逸的。 班主任学生案例反思第2篇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老师,沟通学校与家庭及社会教育的桥梁。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有欢喜也有忧愁,但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实。因为我面对的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生,教育引导他们不仅需要知识和爱心,还需要细心、耐心和恒心,更需要创新。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 善于表扬,巧妙批评
俗话说: 好话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句真诚的表扬给人信心和力量,催人奋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敏感而脆弱,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表扬。记得我班李顺承在四年级是,各方面都很差,习惯也不好,作为新上任的班主任我遵循着对学生宽容的原那么,开始一次两次的错误我原谅他,后来没看出他有改良的迹象,反而更加违反纪律,被大家认为不可救药。但我还是耐心的做他的思想工作,一发现他有好的表现,我就抓住时机表扬他专心听讲了,书写认真了,作业交的及时了。在我的不断努力下,他果然朝着我表扬的方向开展了,真的开始勤奋学习,如今变成了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学生。 反思:
通过这件事,我进一步认识到:平时在课堂上一定要多给孩子们一些肯定和表扬,他们便愿意充满自信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出最正确水平,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善于察颜观色,工作细致入微
5 / 12
班主任要善于见微知著,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潜伏的各种问题,工作要像下毛毛雨一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案例:上星期三中午放学的时候,我注意到学生队伍中的郭皓圆眼睛哭得红红的,见了我把脸扭向一边我心中十分纳闷。下午一到校,我就把她叫到办公室里,小心地询问她怎么回事,不问还好,一问她又抽泣起来,委屈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仔细开导才知道是班里的一个男同学郑维栋因嫉妒她学习好,说了他一句伤自尊的话。我当时并没有去想这句话有多难听,就叫来郑维栋让她写下来给我看,开始他不写,后来迫于老师的 威力 只好写了,揉成纸团交给了我。我翻开一看竟是 /////强奸郭皓圆 。我当时强压怒火,心中暗想十一二的孩子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这样的心灵怎么还会去想友谊?我没有过多的批评他暂时让他回去。之后,我给他妈妈打电话交流,进一步了解到孩子平时挺内向,爸爸长期不在家,妈妈给别人做美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孩子,致使孩子的思想教育欠缺,。于是从此以后,我开始更多的关注这个孩子,用母亲的心去体察他的言行,然后去感化他,帮助他,使他真正从德智体各方面取得了进步,也获得了同学的友谊
反思:细心是做好班主任的助手,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防止事态扩大;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问题。细心地注意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引导他们,从小处做起,从细微处做好,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 以身作那么,率先垂范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将文明了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从不挖苦挖苦他们;在学习上要求学
6 / 12
生认真书写,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标准认真。要求学生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我首先自己注意卫生。
案例:今天早上一到校,我就感到班里,看看孩子们来全没有。一进教室,就看到讲台上有很多字纸和垃圾,于是我二话没说,蹲下身去捡拾垃圾。孩子们看见我捡,有几个也过来和我一块儿捡,当天的值日生赶紧拿起卫生用具清理,不一会儿教室就整洁了。我暗暗快乐,正是自己的一言一行化成的这种无声的教育,赢得了学生的支持和爱戴,也使学生更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反思:做班主任工作事情很琐碎,累并快乐着。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做下来,静下来像听一朵豁开的声音那样去聆听孩子内心的世界。用心去爱孩子,孩子也就会爱我们,支持并配合我们的工作。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自己。 班主任学生案例反思第3篇 【案例】爱是教育的前提 【背景】
在我第一年工作时,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班级里有这样一位A同学:性格非常内向,平时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很不上心,作业时常不做或是瞎写应付老师。在第一个学期,作为班主任,经常找他谈话、劝说,但是毫无改变。屡次与其父母联系,想与他们当面交谈,其父母一直没有时间。后来,我进行了一次家访。 【案例描述】
这次家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放学后(电话联系家长,被告知平时都不空),所有事情处理妥当,于晚上5、6点,晚饭过后,去进行家访。兜转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他家。他家住在临时搭建的打工楼里面,二楼的最里面一间。门外放
7 / 12
着厨具,一间屋子小小的,有一扇小窗,但光线很暗,孩子翻开了灯,昏暗的灯光照亮了房间,里面两张床、一张吃饭桌、一个橱,尽收眼底。我问孩子,你的爸爸妈妈呢,由此才得知,他的爸爸妈妈每天都要上夜班,到8、9点才能回来,晚饭又怎么解决呢,他淡然地说,橱里有留好的饭菜,热热就能吃了。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孩子以前在老家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进入初中,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刚来到陌生的环境,非常不适应。我一阵心酸,他才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这个本应有父母照顾、天真活泼的年纪,他已是这样老成,需要自己照顾自己。我突然明白,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孩子在生活上都得不到一些必要的照顾和关爱,又如何能对他学习上提出要求呢?他又如何能够做到呢?到了晚上7点多,A同学的父母都还没有回来,电话联系其父母,被告知实在事情太多回不来。于是,这次家访,以未见到孩子父母这样的结局告终。在家长会中,他的父母也只出席过一次,在这一次的交谈中,我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他们平时非常忙,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上没有什么要求。当谈到作业不做的事情,他的父母表示自己也没有方法,不做就不做吧。
初一的时候,在我的高压管理下,A同学勉强能应付学习。而到了初二,情况急剧恶化,他无心于学习,也不与人交流,上课不专心,课上很多时候趴着在睡觉,作业不完成。屡次试图与他交流,他都是沉默以对,不愿改变。最后,在初三上学期,他辍学了。面对他父母与他的无动于衷,我也竟没有再多做什么。 【案例反思】
情感价值观是我们人类的一大需求,情感关心在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我的育人教书的过程中,却正是缺乏这样的一种情感关心。要想了解学生、转变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而当我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学生时,我给他提了这
8 / 12
个要求、那个要求,要求他上课认真听课、作业认真完成 外表上是为他好,其实根本没有去了解他、去关心他、去爱他。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来说,爱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我是值得反省的。
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社会节奏快,家长们都忙着工作赚钱,对子女的教育常常被忽略。孩子身上出现的许多问题的根源都在家庭。当我意识到造成他成为 问题 学生的一局部原因是来自家庭之后,我应该加强与他父母的联系,让他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局部时间,多关系孩子、多陪伴孩子,希望能够更加健康、更加快乐、更加自信地成长。我应该试着去做,不管结果如何。退一步讲,当家庭真的没有指望时,在学校里,我作为班主任,应该给予他一点点温暖。我只是一味地教育他这个不好那个不对,或者用严厉的口气要求他做这个做那个,我得到的只是孩子的沉默与叛逆。
教师要学会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严寒只会让人把外壳越裹越紧,温暖的阳光才可以让人脱去厚厚的包裹。严厉的口气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叛逆,温暖的关爱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也行有时只是一个微笑、一个鼓励。 其次,我也应该让他意识到我们属于同一个大家庭,建立起一种归属感。让其他同学多多与他交流,建立友谊,这样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依赖关系。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从班级中获得肯定,而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渴望从学校、班级中、老师、同学处获得理解和支持,鼓励和肯定。
这样的一次家访,这样的一个学生,我想我永不会忘记,我想以这件事情告诫自己,我做得远远不够。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的一个眼神、
9 / 12
一个动作、一句话语,明白老师是否真正爱自己关心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的认可和关爱。简单的说教并不能翻开孩子的内心,只有老师真正保护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才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开展。 班主任学生案例反思第4篇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可能更要侧重育人。下面我就以几个实际案例来谈谈我的班主任教育工作。
刚开学那会儿,小顾同学发言特别积极,平时也总是爱到我面前跟我聊天,我觉得她是个大胆不错的孩子,所以在选择各种 管理员 时,总会想到她。但是,随着慢慢接触,她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出来。经常会有同学下课告诉我小顾同学打了他,开始我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多,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一次,在她打了小朋友之后,我很生气的把她叫过来,问她: 你是不是打了____? 你知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一般小朋友肯定会成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小顾同学一言不发,她越这样越让我恼火,我开始想尽方法要撬开她的嘴,但是毫无用处,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我便询问家长,但是结果让我更无奈,家长告诉我这孩子平时在家就很倔,那怎么办呢?
直到我听到了这样一个观点:让孩子去关注事件本身。一次她又犯错误了,我竭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有指责她,而是和颜悦色地问: 小顾,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告诉吗? 没想到她开口了,但是情绪非常冲动,一直在强调是因为别人不听她的话,所以她才会这么做。从她的话语中我明白了,她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于是我耐心地告诉她: 你想想如果你也被小朋友打了,你快乐吗? 她摇摇头,我见有苗头,便继续往下引导: 那你看____小朋友这样快乐吗?她不快乐,她会听你的,会愿意和你玩吗? 那你现在觉得该
10 / 12
怎么做呢? 我还告诉她待会下课的时候,你悄悄地到____同学身边去,关心他一下,说声对不起就更好了。 后来,她真的去了。 事后,我不断反思,明白了:
一、根据孩子的情绪和个性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
通过上述教育事件,孩子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教师不用严厉地 指出其错误之处,而是用谈话式以 我们来谈谈 , 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 , 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抵触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一、 给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间
当孩子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一定不能勉强孩子去表达,而是用他相对能接收的方式去倾听你的表达,从而明白自己的错误。
教师和父母在对孩子履行教育职责时,应多引导,少约束。尽力克服自身的焦虑,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灵成长环境。要做孩子的导师,指导而不灌输。鼓励孩子遇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时应该敢于放手,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孩子会在享受自由时,慢慢强化自己的正确行为,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二、 给孩子指明方向并表达你的信任和期待
在低年级的德育教育中,要让孩子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开展,就要给孩子指明开展道路,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怎么样注意平安,怎么样有礼貌,上课要怎样认
11 / 12
真听讲,下课要怎样与人沟通和交往。教室和家长都应该给予全面的、细致的、具体的指导。知道了努力的方向,教育者又适时地给予期待,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这样他们就更有动力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你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成效。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