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钢筋直螺纹连接作业指导书

来源:画鸵萌宠网
目 录

1。目的 ............................................................................ 0 2.编制依据 ......................................................................... 0 3。适用范围 ........................................................................ 0 4.技术准备 ......................................................................... 0 5.人员组织 ......................................................................... 0 劳动力组织统计表 ................................................................... 0 6.材料要求 ......................................................................... 1 7.机具配备 ......................................................................... 1 7。1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 ......................................................... 1 7。2 限位挡铁 .................................................................... 1 7。3 螺纹环规 .................................................................... 2 7。4 力矩扳手 .................................................................... 2 7。5 辅助机具 .................................................................... 2 8。 施工工艺流程 ................................................................... 2 8.1直螺纹连接丝头加工施工工艺流程: .............................................. 2 8。2施工现场钢筋直螺纹连接工艺流程: ............................................. 2 9.施工作业方法及要求............................................................... 2 9。1丝头加工作业方法 ............................................................. 2 9.2 施工现场钢筋直螺纹连接方法 .................................................... 3 9。3注意事项 ..................................................................... 4 9.4检验标准 ...................................................................... 4 10。 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 6 10。1质量控制要点 ................................................................ 6 10。2.质量控制措施 ............................................................... 6 10.3成品保护 ..................................................................... 7 11。安全控制员要点及措施............................................................ 7

直螺纹连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直螺纹连接施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质量标准,指导、规范直螺纹连接作业。 2。编制依据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中国铁建地产集团《住宅工程产品质量标准化手册》(2011 版) 施工图设计文件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现浇混凝土的钢筋工程,主要是将Φ16~Φ40钢筋端部滚压成螺纹并用连接套筒将两根钢筋连接成一体。 4.技术准备

4。1 参加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 所有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复验报告,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两端应有保护盖,套筒表面应有规格标记,进场时质检员应复检合格后方可用到工程上,钢筋直螺纹加工必须有检验记录。

4.3沧州万力通建筑备件有限公司提供的“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型式检验)”检验报告,与施工相配套的牙形规、卡规(或环规)和塞规.

4.4钢筋下料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4.4。1由于设计或施工的需要,有时接头位置无法避开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则可根据经验适当放宽,在该处设置接头。但应限制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不超过50%。

4。4.2接头端头距钢筋受弯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长度。

4。4.3钢筋连接套的砼保护层厚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2002)中受力钢筋砼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4.5直螺纹套丝机等机械设备需经维修试用,测力扳手经校验.

4.6螺纹套及钢筋端头已清理、除锈、去污,按规格尺寸加工,存放备用。 5。人员组织

劳动力组织统计表

序号 1 职责分工 现场经理 人员数量 1 监督、协调施工 作业内容 第 0 页共 8 页

2 3 4 5 6 7 技术员 钢筋绑扎工 钢筋后台加工 质检员 电工 安全员 2 30 4 1 1 1 指导施工技术 钢筋前台绑扎 钢筋后台切割、丝头制作 监督及检查施工质量 施工现场供电 负责现场安全 6.材料要求

6。1 钢筋下料时不宜用热加工方法切断,应采用无齿锯;钢筋端面宜平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

6.2 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满足设计规定,不得出现锥形。

6.3 加工丝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液,当气温低于0C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液。严禁用机油作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丝头。

6.4 丝头中径、牙型角及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丝头螺纹尺寸宜按GB/T196确定;有效螺纹中径尺寸公差宜满足GB/T197中6f级精度规定的要求。

6.5 丝头有效螺纹中径的圆柱度(每个螺纹的中径)误差不得超过0。20mm。

6。6 标准型接头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其他连接形式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6。7 丝头加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带上丝头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筒,防止装卸钢筋时损坏或者污染丝头。

6。8 在进行钢筋连接时,钢筋规格应与连接套筒规格一致,并保证丝头和连接套筒内螺纹干净、完好无缺。 7。机具配备

7.1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

高峰期钢筋施工时至少保证3台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其技术参数如下所示:

设备型号 滚丝头型号 可加工钢筋范围 整机质量(kg) GHG50型 50型 25~50 600 GHG40型 40型 16~40 590 0

7。2 限位挡铁

对钢筋的夹持位置进行限位,型号划分与钢筋规格相同。

第 1 页共 8 页

7.3 螺纹环规

检验钢筋丝头专用量具。 7。4 力矩扳手

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 7.5 辅助机具

砂轮切割机:用于钢筋端平头. 用于检验钢筋丝头的专用量具。 8. 施工工艺流程

8.1直螺纹连接丝头加工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除 锈调直 车出 丝头 测量和检验 丝头质量 合格的按规定力矩值拧上直螺纹连接套,在两端分别拧上塑料保护套 编号、成捆分类、堆放备用 钢筋端头切平(与钢筋轴线垂直) 下料 磨光毛刺、缝边 将钢筋端头送入套丝机卡盘开口内 8。2施工现场钢筋直螺纹连接工艺流程:

回收待连接钢 筋上的保护帽

用油漆在接好的钢筋上标记 质检人员按规定力矩值检查钢筋连接质量,力矩扳手发出响声为合格接头 做钢筋接头的抽检记录 拧上钢筋,首尾对接拧入连接套 钢筋就位 按直螺纹连接的力矩扭紧钢筋接头,直到力矩扳手发出响声为止 9.施工作业方法及要求 9。1丝头加工作业方法

9.1.1钢筋端面平头:采用砂轮切割机平头(严禁气割),保证钢筋端面与母材轴线方向垂直。剥肋滚压螺纹:使用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将待连接钢筋的端头加工成螺纹.

9。1.2丝头质量检验:对加工的丝头进行的质量检验,确保丝纹间距、深度均匀,并符合要求,且无明显伤痕.

9.1。3涂抹丝头红色标示:在丝头正确位置涂抹红色表示,涂抹长度为钢筋周长的一半。具体标示位置应为直螺纹套筒长度的一半+第二道丝口位置。

第 2 页共 8 页

套筒套筒红色标示直螺纹套筒钢筋标示大样9。1。4带帽保护:用专用的钢筋丝头塑料保护帽进行保护,防止螺纹被磕碰或被污物污染。 9。1。5丝头质量抽检:项目经理部质检部、工程部组织对自检合格的丝头进行的抽样检验. 9.1.6存放待用:按规格型号及类型进行 9。2 施工现场钢筋直螺纹连接方法

9.2.1钢筋就位:将丝头检验合格的钢筋(丝扣干净、完好无损)搬运至待连接处.

9。2。2接头拧紧: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接头的连接用力矩扳手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接头拧紧力矩应符合规定。力矩扳手的精度为士5%。

9。2.3作标记: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作出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2个丝扣。

9.2.4施工检验:对施工完的接头进行的质量检验,允许完整丝扣外露为1-2扣。

9.2。5套丝完成,并经质量检查合格的钢筋称为半成品.对半成品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这是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成功的关键.施工中主要采取两种方法进行保护:

a.分层码放。用薄竹板或木片放在上下两层钢筋之间,使每层钢筋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不互相碰撞。

b。带帽保护。用专用的钢筋丝头保护帽(塑料材质)对钢筋丝头进行保护,防止螺纹被磕碰或被污物污染.

9。2。6现场安装分为: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丝头保护帽、用螺纹套筒接头连接、作标记、施工检验。按设计施工图纸将丝头检验合格的钢筋搬运至安装处,先由操作工人检查套筒和钢筋的规格是否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是否干净、完好无损,连接套筒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经检查无误后拧下钢筋丝头保护帽和套筒保护帽,手工将两待接钢筋的丝头拧入套筒中二、三扣,以钢筋不脱离套筒为准,然后由两名操作工人各持一把力矩扳手,一把咬住钢筋,一把咬住套筒,两把力矩扳手共同用力直到接头拧紧.对已经拧紧的接头做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

第 3 页共 8 页

9.3注意事项

9。3。1 钢筋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其错开间距不应少于35d,且不大于500mm,接头端部钢筋弯起点不得小于10d。

9。3.2 接头应避开设在拉应力最大的截面上和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与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在结构件受拉区段同一截面上的钢筋接头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50%。

9.3.3 在同一构件的跨间或层高范围内的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两个以上接头。 9.3。4 钢筋连接应做到表面顺直、端面平整,其截面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歪斜、滑丝。 9.3。5 钢筋连接时应用工作扳手将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顶紧。 9。4检验标准

9。4。1 钢筋接头拧紧后应用力矩扳手按不小于下图中的拧紧力矩值检查,并加以标记。

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

钢筋直径/mm 拧紧力矩值/(N.m) ≤16 80 18—20 160 22—25 230 28—32 300 36-40 360 注:当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拧紧力矩值按较小直径钢筋的相应值取用。 9。4。2 标准型钢筋接头连接完毕后,套筒每端外露的完整丝扣数不宜超过1扣,加长型外露的完整丝扣不受限制。

9。4。3 工程中应用滚压直螺纹接头时,应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9。4。4钢筋连接作业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钢筋接头连接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9.4。4。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三根.

9。4.4。2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3根,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

9.4.4。3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对于Ⅰ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尚应大于等于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的0.95倍;对于Ⅱ级接头,应大于0。90倍。

接头的抗拉强度

接头等级 抗拉强度 Ⅰ级 00f≥fmst或1。10≥fuk stⅡ级 0fmst≥fuk Ⅲ级 0fmst1。35≥fyk 注:0fmst——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 fst0--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 fu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第 4 页共 8 页

fy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9。4。5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9。4。6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符合表7.2。1中相应等级的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 如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9。4.7 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以扩大1倍。

9.4。8外观质量检验的质量要求、抽样数量、检验方法、合格标准以及螺纹接头所必须的最小拧紧力矩由各类接头的技术规程确定.

9。4.9现场截取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允许采用同等规格的钢筋进行搭接连接,或采用焊接及机械连接方法补接。

9.4。10对抽检不合格的接头验收批,应由建设方会同设计等有关方面研究后提出处理方案. 9.4.11 各规格标准套筒的几何尺寸应满足下表要求。

标准型套筒的几何尺寸 (mm)

规格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套筒长度±1 36 38 40 45 50 55 60 65 70 85 套筒外径±0。5 21 23 24 27 30.5 32.5 37 40.5 47 54 螺纹规格 ZLM12。5×2.0 ZLM14.5×2.0 ZLM16.5×2.0 ZLM18。5×2.5 ZLM20。5×2.5 ZLM22。5×2。5 ZLM25.5×3.0 ZLM28。5×3.0 ZLM32.5×3.0 ZLM36.5×3.0 9。4。12 各种规格钢筋丝头加工尺寸应满足下表所示。

第 5 页共 8 页

丝头加工尺寸(mm)

钢筋直径 剥肋直径 螺纹直径 φ20 φ19 M202。0 φ22 φ21 M222.0 φ25 φ23.9 M25.12。0 φ28 φ26。9 M28。12.5 φ32 φ30。8 M322。5 φ36 φ34。6 M363.0 9.4.13钢筋丝头质量检验的方法及要求见下表。

钢筋丝头质量检验的方法及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量具名称 检验要求 牙型饱满,牙顶宽超过0.6mm的秃牙部分的长度不1 螺纹牙形 目测 超过1.5倍螺纹周长。 2 丝头长度 卡尺或专用量规 通端螺纹环规 3 螺纹直径 止端螺纹环规 3P(P为螺纹距) 应满足表三的要求。 能顺利旋入螺纹避功能达到旋合长度。 允许环规与端部螺纹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10. 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10.1质量控制要点

10。1。1必须分开施工用和检验用的力矩扳手,不能混用,以保证力矩检验值准确.

10。1。2 钢筋在套丝前,必须对钢筋规格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如发现钢筋端头弯曲,必须先进行调直处理。钢筋边肋尺寸如超差,要先将端头边肋砸扁方可使用。

10.1。3钢筋套丝,操作前应先调整好定位尺的位置,并按照钢筋规格配以相对应的加工导向套。对于大直径钢筋要分次车削到规定的尺寸,以保证丝扣精度,避免损坏梳刀。

10.1.4对个别经检验不合格的接头,可采用电弧焊贴角焊缝方法补强,但其焊缝高度和厚度应由施工、设计、监理人员共同确定,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的人员才能施焊。

10.1.5直螺纹接头施工应由具有资质证明的专门施工队伍承包施工。 10.2.质量控制措施

10。2。1 直螺纹接头处严禁弯曲,如需要弯曲成型必须在接头以外10d处进行.如需要弯曲钢筋,可以先弯钢筋再连接,接头可选用单向或双向可调接头。

10.2。2 对套丝机、牙形和螺距等技术参数不一样的接头决不能混用,以免发生质量问题。 10.2.3 不允许使用撕裂、掉牙、牙瘦或钢筋纵肋上无齿形等不合格丝头连接钢筋,对不合格丝头可以去一部分再重新加工出合格丝头。

10。2。4 要求对检验合格的丝头必须一端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拧紧连接套以防止堆放、吊装、搬

第 6 页共 8 页

运过程中污染或破坏钢筋丝头及连接套上的螺纹。

10.2.5 为了防止水泥浆等杂物进入连接套而影响接头的连接质量,一定要坚持取下一个密封盖连接一根钢筋的施工顺序。

10.2.6 若接头有完整丝扣外露,说明有丝扣损坏或有脏物进入接头丝扣或丝头小端直径超差或用了小规格的连接套。连接套和钢筋之间如有一圈明显的间隙,说明用了大规格连接套,连接了细钢筋。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重新连接钢筋。如接头已不能重新连接,可采E50型焊条补强,将钢筋与连接套焊在一起,焊缝高度≥5mm. 10.3成品保护

10。3.1连接管丝扣质量检验合格后,两端用塑料密封盖保护。

10。3.2钢筋端头套丝时,应采用专用设备及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套丝后立即戴上塑料保护帽,确保丝扣不损坏;另一端可按规定的力矩值拧紧连接套。

10.3。3连接半成品应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不得随意抛掷。 11.安全控制员要点及措施

11。1 直螺纹套丝机等用电机具必须安装触电保护器做到一机一台.

11.2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或检验接头时,应按规定的拧紧力矩值,不得超负荷拧紧。 11.3 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和手套.

11。4高处搭设脚手架或钢筋连接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系牢安全带。

11.5 原材料或已套好螺纹的半成品运输必须前呼后应、左右照顾、防止碰伤. 11.6运到工地的半成品必须分规格、分部位堆放整齐,标注清楚,防止误用。 11。7夜间施工必须有良好的照明,施工用电必须找专业电工,严禁私自乱拉电线。 11.8定期把施工现场的废料或杂物清理到指定地点,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第 7 页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