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课件:大班数学 看电影

来源:画鸵萌宠网
大班数学 看电影

上海学前教育:吴桂香

设计思路:

看电影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幼儿园附近的嘉定电影院在重新整修后,经常有儿童电影新片呈现,我们孩子去电影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在与孩子的个别交流中,我发现孩子对看电影的经验还是比较粗浅的,对于为什么要买票,看电影坐哪个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经验是模糊的。

特级教师徐苗郎老师说:“数活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班孩子对序数有了初步的经验,怎么样让孩子运用这种数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于是,我设计了“看电影”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序数的经验寻找座位。

2.在游戏情境中,积累看电影的相关经验。

活动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小剧场看电影。 1、交流看电影的经验。

重点提问:电影院的座位可以随便坐吗?为什么?

小结:电影院的座位是不能随便坐的,要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座位,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排,后面的数字表示座位号,每张电影票代表一个座位。

(二)找座位论文 详细问题了解下! 1、发电影票:看看自己的电影票上哪个表示第几排,哪个表示座位号。 2、看看小剧场有几排座位? 3、找找你的座位在哪一排?那一个?

4、检票:验证幼儿的座位,解决幼儿出现的问题。

(三)看电影

1.今天看什么电影呢?《小动物上影院》 2.谁去上影院?(小熊、小猫) 3.教师提问:

电影院门口有什么?(单号、双号) 你们知道什么是单号?什么是双号吗? 他们该进哪一扇门呢? 他们该坐在哪个位置?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动物找到了座位,而且知道了电影院里有单号和双号,搞清楚了单双号,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会拥挤了。

在那些年代,即便是露天电影,一个大队一个月也轮不到一回,看电影比打“牙祭”(吃肉)还要难。”

记得我们在上小学时,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吃完饭要上山砍柴或者打猪草,往往是忙完活路就耽搁了看电影,后来每次看电影,母亲就不安排我们做这些活路了;在生产队参加劳动时,每逢大队放电影,队长也总是安排下午早点收工。可见乡下人对看一场露天电影的机会是何等看重啊。

乡村看露天电影,经常会遇上跑空路的恼火事。有时候我们上气不接下气大汗淋漓地赶到放映点,场坝里黑灯瞎火,也没有听到电影发电机的声音,一打听,这次放映又被取消了。等了好大一会儿,近处的人呵欠连天,骂骂咧咧地回家睡觉,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不甘心白跑一趟,仍然三五成群地站在坝子里等待,直到感觉彻底没戏了,才极不情愿地往回走。

后来新修了学校,我们大队的电影放映场就从那个四合院转移到学校操场上,这才是真正的露天电影。

夏天的夜晚,蚊子专找人的脸上、脖子上叮,男人将孩子托在肩膀上(打马马肩),女人在旁边不停地给孩子驱赶蚊子。

冬天的夜晚,坝子上的刀子风呜呜呜地直往操场上的人缝里钻。人们把一双手笼在衣袖里,一个劲的跺脚,还是冷得直打牙磕。 那时乡下没电,放映员启动发电机就是用一根绳子绕在发电机的传动盘上,使尽猛力一拉,发电机就轰隆轰隆地响起来,发电机一响,

电灯泡一亮,大人小孩都欢呼起来。

有时候发电机的脾气犟得很,任凭放映员拉得满头大汗,它就偏偏不吭一声。一些力气大的社员帮忙拉,这发电机还是不买账。遇上发电机罢工,这场电影自然就成了“泡影”。

看电影最让人恼火的就是换片、烧片和等片。一部电影一般有六卷拷贝,放映中途要换四次片。技术熟练的,三毛两招就换好了;遇上生手,手忙脚乱好一会还放不出来。这时,场上的埋怨声、口哨声不断,放映员越是着急越出错。更让人沮丧的是,由于片子老化,不光是雪花点和划痕多,还经常烧片,等到片子接好,电影的故事情节也被“烧”掉了一大截。

我们乡下人习惯把电影拷贝称为片子,有时候一部新片刚上映,同一晚上要在几个放映点上轮流放映,要是前一个点上放映耽误误了时间,后面的放映点就要等片。有一次记得是放映《英雄儿女》吧,放完第一张片子,第二张片子还没送来,那种眼巴巴的等待,最是难熬的。

我们一帮心急的年轻人打着火把跑到公路上去接,不一会儿,前面一束手电光射过来,随着一阵自行车铃声,送片人已经来到我们面前。看到送片人在火把的簇拥下进了放映场,全场响起一片掌声、欢呼声。朴实的乡下人就以这样的方式,感谢那位汗流浃背的送片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