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坚决打赢村级集体经济“破零”攻坚战———陵川县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作实践与探索

来源:画鸵萌宠网
坚决打赢村级集体经济“破零”攻坚战———陵川县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作实践与探索

作者:中共陵川县委组织部 来源:《前进》 2017年第8期

中共陵川县委组织部

今年2月份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行动启动以来,陵川县把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作作为加强“三基”建设的重要抓手、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党建创优先进县的重要突破口,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快速推进,截至4月底,84%的村实现“破零”,62%的村完成“破万”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做法

1、咬定目标,挂图作战。在全市“2017年底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体收入‘破零’”目标的基础上,结合陵川实际,提出了“2017年底全县37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全面实行挂图作战,县、乡两级分别悬挂进度图、任务图、保障图,县委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也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行动的实施方案》,各乡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各村区位特点、资源类型、资产状况、制约因素和存在困难问题,制定作战方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建立了“破零”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5月11日,召开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作推进会,通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四轮驱动,拓宽渠道。总结现有经验,借鉴各地有效做法,通过实施“四轮驱动”模式,实现全县行政村集体经济“破零”目标任务。

“三资”优势撬动。巩固“三资”集中清理成果,充分利用好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参与市场活动,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礼义镇安乐庄村党支部通过党员带头、说服教育、法律途径等方式,收回村集体长期遗留欠款4.1万元;针对合同到期、用途变更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村集体经营管理合同;收回村民无偿种植的58亩土地,通过土地流转、有偿经营等渠道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使之达到6万元。潞城镇上郊村将集体温室大棚24栋、春秋棚51栋和废弃砖窑承包给陵川上郊蔬菜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实现收入5万元,带动农户40户,从业人员100余人。

产业项目带动。壮大农村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落地项目,挖掘存量,扩大增量,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潞城镇冶南村、佛堂掌村依托中药材产业,把25万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作为集体股金注入陵川县农生园开发有限公司下属专业合作社用于中药材发展,共实施连翘地间作柴胡500亩,合作社每年按合同向村集体缴纳投资收益1万元,并根据效益逐年增加。

集体创业推动。实施村集体创业工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创业、集体领办创办合作社创业、招商引资创业,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崇文镇石字岭村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4栋、总面积7500平方米单元住宅楼,实现了拆迁户回迁和移民户安置;相继引进山西佰瑞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创能工贸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集体收入实现14.6万元,同时吸纳50余名劳

动力进厂上班,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正在与陵川县清凉太行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磋商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预计年底达产达效后,集体收入可达2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加零”;平城镇杨寨村利用集聚闲散土地多方招商引资,引进永明金属、兰花集团中药材加工厂、杨寨河物贸园区等,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0余万元。

政策扶持联动。充分发挥社会、政府和村集体自身作用,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合力,通过抱团组合、脱贫助力、政策鼓励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附城镇党委整合丈河片区的党建资源、社会资源、产业资源,联合10个村级党支部、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成立了丈河片区脱贫攻坚联合党总支部。党总支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探索推进“企业+集体+农户”发展模式,与周边8个贫困村签定了定向合作协议,各贫困村整合资金,定向注资羊明钙业有限公司240万元,在保证贫困户收益的基础上,每年给各村集体至少分红1万元以上,保障了村集体经济稳定长效增收。

3、四个挂钩,强化责任。把村集体经济“破零”工作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全域旅游紧密结合起来,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四个挂钩”,树立鲜明的干事导向,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与年度考核挂钩。不能按期按质完成工作任务的,乡镇班子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不得评为优秀。与干部调整挂钩。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包片领导、包村干部,不“破零”不调整;对“破零”工作不担当不作为、成效不明显的村党组织书记要及时撤换调整。与评优评模挂钩。不能按期按质完成任务的乡镇、农村,不得列入“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组织和红旗、优秀、功勋村党组织书记评选范围。与岗位报酬挂钩。对年底集体经济未达“破零”标准的村两委主干,要按有关规定扣发绩效报酬;对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明显,贡献突出的,可给予一定的绩效报酬奖励。

4、培训引导,提升能力。坚持把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农村干部培训的“必修课”,通过多种方式,着力提升农村干部的“双带”能力。请进来“讲”。开设“干部基本能力提升讲堂”,坚持每月举办一期,坚持每期农村干部都要达到一定比例,重点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精准选题,定期邀请省内外资深教授、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给全县干部作专题讲座和辅导。走出去“学”。组织60名集体无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到崇文镇石字岭村、冶子村、六泉乡大王村、潞城镇上郊村、潞城镇农生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经验、好做法,让大家走出来,看看兄弟村的情况,开阔眼界,解放思想,进而寻找“破零”之策;县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带领部内党建科室负责人,赴临汾市曲沃县、洪洞县、安泽县等3个县,就村级集体经济破零、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两学一做”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沉下去“议”。分20次召开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作专题座谈会,做到745名农村“两委”主干、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全覆盖,收集有价值意见建议200余条。订单式“补”。坚持以农村干部实际需求为导向,举办了2017年度农村社区“两委”主干(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主体培训班,开设中央1号文件解读、现代农业发展和精准扶贫政策等课程,着重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二、取得的成效

1、进一步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村干部是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如何,关系到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也关系到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通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行动,广大农村干部以“三资”集中清理为契机,摸清了家底,理顺了发展思路,坚持从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科学选择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逐步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农村干部决心干、领先干、比着干,干事创业氛围浓厚。

2、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干部的双带能力。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兴起并快速发展,但绝大多数村由于资源缺乏、交通不便,基本上没有兴办过什么集体经济。村集体没有资金积累,村干部也缺乏经商办企业的意识和经验,更没有闯一闯、试一试的勇气和智慧。通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行动,农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不断增强,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座谈、考察学习,深入研究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把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一体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政策、新机遇,带头领办、创办企业、合作社,大胆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解放思想,提升能力。

3、进一步强化了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一定的可支配经济收入,是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的根本保障。农村基层组织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要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通过实施村集体经济“破零”行动,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的困境,保证了村组织的顺利运转;村集体的物质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为更好地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和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各

种社会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实现“大美古陵,小康陵川”美好愿景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责编:文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