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某城市雨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来源:画鸵萌宠网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摘 要

随着城镇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排水工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突显的越来越重要.通过对XX市雨水管渠系统现状的调查,对XX市雨水管渠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首先了解XX市自然地理环境,确定该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与管道设计流量的相关参数,得出该地区的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公式。对XX市地形图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五个排水流域;划分了若干个排水分区,并对管道定线;划分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对设计管段进行水力计算;画出管渠的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关键词: 排水工程、排水系统、雨水管网、管道优化、设计流量、水力计算

I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ABSTRACT

With the booming economy in towns currently, drainage engineering is playing a much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hows an optimized design 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about Changyi by deeply investigating and researching. Firstly, gener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al characters were obtained, and then the parameters of storm intensity formula as well as designed flow were determined. Thus we know the design flow formula of rainwater drainage in this area. Secondly, after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ing, five draining basin and some drainage subarea were designed, also the position of the pipelines were determined。 Finally, Hydraulic calculation, ichnography and profile as well of the designed project were made。

KEY WORDS: drainage engineering, drainage system,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optimized pipeline, designed flow, hydraulic calculation

II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目录

前言 ............................................................... 1 第1章概论 ......................................................... 2

1。1概述 ....................................................... 2 1。2工程概况 ................................................... 5 1。2。1设计依据 ............................................. 5 1.2。1设计内容 .............................................. 5

第2章 污水排水系统的选择及管线布置的优化 ........................... 7

2.1 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 7 2。2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 8 2.3 排水管渠的材料、接口及基础 ................................ 11 2.3.1 排水管渠的断面形式 .................................... 11 2.3.2 排水管渠材料的选择 .................................... 12 2。4管线布置得优化思想 ........................................ 15 第3章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 17

3。1 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 ................................... 17 3.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 18 3.2。1 暴雨强度公式的确定 ................................... 18 3.2.2 基本参数的确定 ........................................ 19 3。2.3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公式的确定 ........................... 23 3.3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 .......................................... 24 3。3.1雨水管渠系统平面布置得特点 ........................... 24 3。3.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 ........................... 27 3。4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 ................................... 30 第4章 雨水管渠系统的水力计算 ...................................... 32

4.1 暗管的水力计算 ............................................ 32 4.2 梯形断面明渠的水力计算 .................................... 33 4。3 雨水泵站的设计计算 ....................................... 34 4。3.1泵站的设计原则 .......................................... 34

III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4。3。2泵站的计算 ............................................. 35 第5章工程经济概算 ................................................ 39 总结 .............................................................. 41 参考文献 .......................................................... 42 致谢 .............................................................. 43 附录一暗管管道水力计算表 .......................................... 44 附录二梯形断面明渠水力计算表 ...................................... 65

IV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前言

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大量的污水,如不加以控制,任意直接排入水体或土壤,使水体或土壤受到污染。将破坏原有自然环境,以至引起环境问题,甚至造成公害,例如上个世纪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不仅污水需要处理排放,城市雨水和冰雪融水也需要及时排除,否则将积水为害,妨碍交通,甚至危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为此本设计对XX市市区雨水管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防止城市居住区与工业企业受淹,以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使排水工程得到大力发展.从环境保护方面讲,排水工程有保护和改善环境,消除污水危害的作用.而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保障人民健康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因此经济发展决定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一定程度对经济发展起着反作用。为了环境能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必须营造和谐的环境,所以排水工程在中小城镇发展是必然的结果。

分流制排水系统的诞生是环境保护技术的一项重大进步,为人们创造了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是这种排水系统布置和运行的费用也逐渐成为国家和企业负担增长的不可忽视的一笔开支,而方案的好坏又是影响费用高低的直接因数,因此,对与本设计优化雨水管道系统方案非常重要,并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而且对管道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选择和优化,是提高雨水管网系统设计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为XX市市区雨水管渠系统做规划。

本次毕业设计,将依据降雨排放的要求和地形特点,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等标准规范的要求,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方案,满足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要求,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的布置和运行费用。设计内容包括:确定排水体制,确定当地暴雨强度公式,划分排水流域,管道定线,根据当地气象地理条件,工程要求等确定参数,计算设计流量,水力计算,绘制管渠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本次毕业设计内容虽然不是我本专业的课题,我想这对我将是一次挑战,但是我相信我会克服种种困难向学校交一份满意的设计.

1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第1章 概论

1。1概述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着大量的水。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这些水称做污水或废水.污水也包括雨水及冰雪融化水。

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 1.生活污水

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包括从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食堂和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它来自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以及工厂中的生活间部分。

生活污水是属于污染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尿素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等,以及常在粪便中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系传染病菌等。这类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2.工业废水

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来自车间或矿场。由于各种工厂的生产类别、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成分的不同,使工业废水的水质变化很大。

工业废水按照污染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两类。 生产废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度沾污或水温稍有增高的水。如机器冷却水便属于这一类,通常经某些处理后即可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水体。

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这类水多半具有危害性。例如,有的含大量有机物,有的含氰化物、铬、汞、铅、镉等有害和有毒物质,有的含多氯联苯、合成洗涤剂等合成有机化学物质,有的含放射性物质,有的物理性状十分恶劣,等等。这类污水大都需经适当处理后才能排放,或在生产中使

2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用。废水中的有害或有毒物质往往是宝贵的工业原料,对这种废水应尽量回收利用,为国家创造财富,同时也减轻了污水的污染。

工业废水按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可分为下列3类: (1)主要含无机物的,包括冶金、建筑材料等工业所排出的废水。 (2)主要含有机物的,包括食品工业、炼油和石油化工工业等废水。 (3)同时含大量有机物和大量无机物的废水,包括焦化厂、化学工业中的氮肥厂、轻工业中的洗毛厂等废水。

工业废水按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含醛废水、含油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这种分类法,明确地指出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成分。

实际上,一种工业可以排出几种不同性质的废水,而一种废水又会有不同的污染物和不同的污染效应。即便是一套生产装置排出的废水,也可能同时含有几种污染物。在不同的工业企业,虽然产品、原料和加工过程截然不同,也可能排出性质类似的废水.

3.降水

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如雨露)和固态降水(如雪、冰雹、霜等)。前者通常主要是指降雨。降落雨水一般比较清洁,但其形成的径流量大,若不及时排泄,则能使居住区、工厂、仓库等遭受淹没,交通受阻,积水为害,尤其山区的山洪水为害更甚。通常暴雨水为害最严重,是排水的主要对象之一。冲洗街道和消防用水等,由于其性质和雨水相似,也并人雨水。一般,雨水不需处理,可直接就近排入水体.

雨水虽然一般比较清洁,但初降雨时所形成的雨水径流会挟带着大气地面和屋面上的各种污染物质,使其受到污染,所以形成初雨径流的雨水,是雨水污染最严重的部分,应予以控制。有的国家对污染严重地区雨水径流的排放作了严格要求,如工业区、高速公路、机场等处的暴雨雨水要经过沉淀、撇油等处理后才可以排放。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严重,在某些地区和城市出现酸雨,严重时pH达

3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到3.4,因而初降雨时的雨水是酸性水。虽然雨水的径流量大,处理较困难,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后再排放水体是有必要的。

城市污水,是指排人城镇污水排水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流的雨水。城市污水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污水,其性质变化很大,随着各种污水的混合比例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质的特性不同而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生活污水占多数,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可能是工业废水占多数。这类污水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污水量是以L或m3计量的。单位时间(s、h、d)的污水量称污水流量.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污水中所含污染物质的数量,通常以mg/L或g/m3计,用以表示污水的污染程度。生活污水量和用水量相近,而且所含污染物质的数量和成分也比较稳定。工业废水的水量和污染物质浓度差别很大,取决于工业生产性质和工艺过程。

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应当有组织地、及时地排除上述废水和雨水,否则可能污染和破坏环境,甚至形成公害,影响生活和生产,以及威胁人民健康。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称为排水系统。排水系统通常由管道系统(或称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即污水处理厂)组成.管道系统是收集和输送废水的设施,把废水从产生处输送至污水厂或出水口,它包括排水设备、检查井、管渠、水泵站等工程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是处理和利用废水的设施,它包括城市及工业企业污水厂(站)中的各种处理构筑物及除害设施等。

污水的最终处置或者是返回到自然水体、土壤、大气;或者是经过人工处理,使其再生成为一种资源回到生产过程;或者采取隔离措施。其中关于返回到自然界的处理,因自然环境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但具有一定界限,不能超过这种界限,否则就会造成污染。环境的这种容纳界限称环境容量。图1—1为污水处理与处置系统的一种模式.若所排出的污水不超过河流的环境容量时,可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否则应处理后再排放。处理后的水也可以再利用。在本系统中污泥处置采用焚烧法,焚烧需要利用大气的环境容量.

根据不同的要求,经处理后的污水其最后出路有:一是排放水体;二是灌溉

4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农田;三是重复使用。

排放水体是污水的自然归宿。水体对污水有一定的稀释与净化能力,也称污水的稀释处理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处置方式。

灌溉农田是污水利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污水处理的一种方法,称为污水的土地处理法.

重复使用是一种合适的污水处置方式。污水的治理由通过处理后达到无害化后排放,发展到处理后重复使用,这是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途.

1.2工程概况

1.2。1设计依据

1。XX市地形图;

2.气象:常年平均气温13。5℃,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7.9℃。累年平均降水量679mm,暴雨多出现在7-8月份。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50~0.60米。

3。地理位置:XX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渤海之滨,莱州湾畔,东与烟台、青岛毗邻,西与潍坊相接.属“青岛一小时经济圈”,“潍坊半小时经济圈”。 中西部为平原区,面积145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5.1%。懂不部为低洼区,面积52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4.9%,该市的地处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东临黄海。 1.2。2设计内容

1。合理分析地形,确定排水系统的排水体制及布置形式; 2.确定当地暴雨强度公式;

3.根据各地区域排水管网划分服务面积和排水流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定可能设置的调节池、泵站位置;

5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4.根据当地气象与地理条件,工程要求等确定设计参数;

5.计算设计流量和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每一设计管段的断面尺寸、坡度、管底标高及埋深;

6.绘制管渠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6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第2章 污水排水系统的选择及管线布置的优化

2。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些污水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作排水系统体制(简称排水体制)。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1。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就近排入水体,国内外很多老城市以往几乎都是采用这种合流制排水系统。由于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就排放,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现在常采用的是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图2—1),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处设置截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处理厂。国内外在改造老城市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2. 分流制排水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图2—2)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内排除的系统。排除生活污水、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系统称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称雨水排水系统.由于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分流制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图2-3)。在城市中,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具有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而不完全分流制只具有污水排水系统。 图2-2 图2-3

总之,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很重要的工作.应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而XX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开放城市,是著名的“丝绸之乡”、

7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华侨之乡”、“中国印染名城”、“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中国超纤产业基地”,属新兴中小城市。地处华北平原,累年平均降水量679mm,不属于贫雨地区。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在新建地区排水系统一般应采用分流制。并且半岛新标准颁布,对环境的要求将更加严格,从国内外经验上看分流制排水比较适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一般又能符合城市卫生的要求,且分流制排水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合流制变化小得多,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易于控制,综上考虑采用分流制排水,本设计只对该市雨水管道的布置进行设计.

2。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城市、居住区或工业企业的的排水系统在平面上布置,随着地形、竖向规划、污水厂的位置、土壤条件、河流情况,以及污水的种类和污染程度等因素而定。下面介绍的是考虑地形为主要因素的几种布置形式(图2—4)。在实际情况下,单独采用一种布置形式较少,通常是根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综合布置形式较多。

图2-4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布置,这种布置也称正交布置(图2-4—(1))。正交布置的干管长度短、管径小,因而经济,污水排出也迅速。但是由于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影响环境。因此在现在城市中,这种布置形式只适合排除雨水.若沿河岸再敷设主干管,并将个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厂,这种布置形式称截流式布置(图2-4-(2)),所以截流式是正交式发展的结果.截流式布置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它适用于分流制污水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也适用于区域排水系统,区域主干管截流各城镇的污水送至区域污水厂进行处理。对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因雨天有部分混合物谁泄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这是它严重缺点.

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为了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可使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上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定斜角敷设,这种布置也称平行式布置(图2—4—(3)).

8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当污水不能靠重力流流至污水厂时,可采用分区布置形式(图2-4-(4))。这时,可分别在高地区和低地区敷设独立的管道系统。高地区的污水靠重力流直接流入污水厂,而低地区的污水用水泵抽送至高地区干管或污水厂。这种布置形式只能用于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它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如果将高地区的污水排至低地区,然后再用水泵一起抽至污水厂是不经济的.

当城市周围有河流,或者城市中央地势高、地势向周围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常采用辐射状布置(图2-4-(5)),各排水流域具有独立的排水系统。这种布置具有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可能浅、便于污水灌溉等优点,但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要设置时)的数量将增多。在地形平坦的大城市,采用辐射状分散布置可能是比较有利的,如上海等城市就采用了这种布置形式。

近年来,由于建造污水厂用地不足以及建造大型污水厂的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也较小型厂经济等原因,故不希望建造数量多规模小的污水厂,而倾向于建造规模大的污水厂,所以由分散式发展成环绕式布置(图2-4-(6)).这种形式是沿四周布置主干管,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往污水厂。

2.3 排水管渠的材料、接口及基础

2。3。1排水管渠的断面形式

排水管渠的断面形式除必须满足静力学、水力学方面的要求外,还应经济和便于养护。在静力学方面,管道必须有较大的稳定性,在承受各种荷载时是稳定和坚固的。在水力学方面,管道断面应具有最大的排水能力,并在一定的流速下不产生沉淀物。在经济方面,管道单长造价应该是最低的.在养护方面,管道断面应便于冲洗和清通淤积。

最形式是圆形。半椭圆形、马蹄形、矩形、梯形和蛋形等也常见.如图2-5所示.

圆形断面有较好的水力性能,在一定的坡度下,指定的断面面积具有最大的水力半径,因此流速大,流量也大.此外,圆形管便于预制,使用材料经济,对外压力

9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的抵抗力较强,若挖土的形式与管道相称时,能获得较高的稳定性,在运输和施工养护方面也较方便.因此是最常用的一种断面形式.

半椭圆形断面,在土压力和活荷载较大时,可以更好地分配管壁压力,因而可减小管壁厚度.在污水流量无大变化及管渠直径大于2m时,采用此种形式的断面较为合适.

马蹄形断面,其高度小于宽度。在地质条件较差或地形平坦,受受纳水体水位限制时,需要尽量减少管道埋深以降低造价,可采用此种形式的断面。又由于马蹄形断面的下部较大,对于排除流量无大变化的大流量污水,较为适宜。但马蹄形管的稳定性,需依靠还土的坚实度,要求还土坚实稳定度大,若还土松软,两侧底部的管壁易产生裂缝。

蛋形断面,由于底部较小,从理论上看,在小流量时可以维持较大的流速,因而可减少淤积,适用于污水流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但实际养护经验证明,这种断面的冲洗和清通工作比较困难。加以制作和施工较复杂,现已很少使用。

矩形断面可以就地浇制或砌筑,并按需要将深度增加,以增大排水量。某些工业企业的污水管道、路面狭窄地区的排水管道以及排洪沟道常采用这种断面形式.

不少地区在矩形断面的基础上,将渠道底部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做成弧形流槽,以改善水力条件。也可在矩形渠道内做低流槽.这种组合的矩形断面是为合流制管道设计的,晴天时污水在小矩形槽内流动,以保持一定的充满度和流速,使之能够免除或减轻淤积程度.

梯形断面适用于明渠,它的边坡决定于土壤性质和铺砌材料.

2。3。2排水管渠材料的选择

排水管渠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压,外部荷载包括土壤的重量—-静荷载,以及由于车辆运行所造成的动荷载.压力管及倒虹管一般要考虑内部水压。自流管道发生淤塞时或雨水管渠系统的检查井内充水时,也可能引起内部水压。此外,为了保证排水管道在运输和施工中不致破裂,也必

10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须使管道具有足够的强度.

排水管渠应具有能抵抗污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磨损的作用,也应该具有抗腐蚀的性能,以免在污水或地下水的侵蚀作用(酸、碱或其它)下很快损坏.

排水管渠必须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因为污水从管渠渗出至土壤,将污染地下水或邻近水体;或者破坏管道及附近房屋的基础。地下水渗入管渠,不但降低管渠的排水能力,而且将增大污水泵站及处理构筑物的负荷。

排水管渠的内壁应整齐光滑,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小。

排水管渠应就地取材,并考虑到预制管件及快速施工的可能,以便尽量降低管渠的造价及运输和施工的费用.

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及其他方面的因素,作为雨水管网系统选用混凝土管

和钢筋混凝土管。

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适用于排除雨水、污水,可在专门的工厂预制,也可在现场浇制.分混凝土管、轻型钢筋混凝土管、重型钢筋混凝土管3种.管口通常有承插式、企口式、平口式。如图2—6所示。

混凝土管的管径一般小于450mm,长度多为1m,适用于管径较小的无压管。当管道埋深较大或敷设在土质条件不良地段,为抗外压,当管径大于400mm时通常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混凝土、轻型钢筋混凝土、重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技术条件及标准规格分别参见表2-1、2—2、2—3。

本设计重力流管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径规格为450mm—-2500mm;梯形断面明渠采用密实的细砂、中砂、粗砂或粘质粉土构成。

2.4管线布置的优化思想

随着最优化理论的应用与不断发展,工程系统的全局优化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一个工程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 (或部分)组成,将这些子系统分别单独地进行优化设计,这样优化的结果是对于每一个子系统来说,其目标函数是最优的,但由这些优化的子系统所组成的整个工程系统并不一定是最优的。

11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所以,为了使整个工程系统取得最优这个全局利益,往往要求工程系统中的某些局部 (或子系统)利益作出一定的牺牲,这也是全局优化基本思想的一个方面。也就是在进行局部优化时,必须以全局优化作为目标和指导思想。具体地讲,如果雨水管网的控制点位于边远的地势较低处,或具有相当埋深的某排水出口,或地形逆坡处,这时,就不能因为照顾个别控制点而导致整个管网的埋深都增加。鉴此,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处理措施,如加强管材强度;回填土以提高地面标高保证覆土厚度;设置泵站提高管位等,以减小控制点管道的埋深,从而减小整个管网的埋深,降低工程造价.

对于地面坡度不大或很平缓的这种最常见地形下的雨水管道优化设计来说,按上述的方法对管道参数来进行优化设计,尽可能减小所优化管段的坡度、埋深和管径,这样不仅能减少该管段的工程造价,而且还对减小下游各管段的坡度和埋深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地面坡度较大,地形局部变陡或其它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如果只对所优化管段的几个参数进行优化选择,而不考虑该管段的流速和坡度对下游管段的影响,这样有可能使下游管段的工程造价大大增加,这样就有悖于全局优化。

由于泵站的运行费用比较高,所以在可以不设泵站的情况下就不要设,尽量靠雨水重力流流到最近水体。对于必须设泵站的情况,要尽量减少泵站的所要提升的雨水流量,并选择合适的水泵,以减少日常运行及维护费用.本设计共计设两个泵站分别在Ⅲ、Ⅳ区。

Drainage responds rapidly to tectonic changes and thus it is a potentia1 parameter for tectonogeomorphological analysis.Drainage network of Potwar is a good geological record of movement,displacements,regional uplifts and erosion of the tectonic units.This study focuses on utilizing drainage netw ork extracted from Shuttle Radar Digital Elevation Data rS I'】Ⅵ一DEM)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 structure of the Potw ar Plateau.S、VAN syncline divides Potw ar into northern Potw ar deformed zone (NPDZ)and southern Potwar plaform zone(SPPZ). We extracted the drainage netw ork from DEM and analyzed 112 streams using stream power law.Spatialdistribution of concavity and steepness indices were used to prepare uplift

12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rate map for the area.DEM was further utilized to extract lineaments to study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eaments and drainage patterns.W e compared the local correlation betw een the extracted lineaments and drainage netw ork of the area that gives us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and shows promising prospects.The streams in the NPDZ indicate high steepness values as compared to the streams in the SPPZ.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omorphic parameters and uplift rates suggest the distinctive deformation among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Th e local correlation betw een drainage netw ork and lineaments from DEM is strongly positive in the area within 1 km of radius.

13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第3章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差异大,年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大体上从东南沿海的年平均1600mm向西北内陆递减至200mm以下。长江以南地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均在1000mm以上。但这些地区的全年雨水总量在同一面积上也不过和全年的生活污水总量相近,而沿地面流入雨水管渠的雨水径流量仅约为降雨量的一半。但是全年雨水的绝大部分多集中在夏季降落,且常为大雨或暴雨,从而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地面径流,若不能及时地进行排除,便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雨水管渠系统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防止城市居住区与工业企业受淹,以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在雨水管渠系统设计中,管渠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合理而又经济地进行雨水管渠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1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

在本次雨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规划中我遵循以下原则:

1.排水工程的规划应该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互相协调.

2.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以防影响邻近区域的环境质量,特别是下游区域的环境质量.、

3.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应处理好污染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的关系。城市污水应该以点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以城市集中处理为主的原则加以实施。

4。城市污水是可贵的淡水资源,在规划中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回用的方案。 5。如设计排水区域内尚需考虑给谁喝和排洪问题时,污水排水工程应与给水工程协调,雨水工程应与排洪工程协调,以节省总投资。

14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6。排水工程的规划应全面规划,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的可能。并应根据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等因素,对近期工程做出分期建设的安排.

7。在规划与设计排水工程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指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或规定。同时也必须执行国家关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实行把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规定,这是控制污染发展的重要政策。

3。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3.2。1暴雨强度公式的确定

任何一场暴雨都可用自记雨量计记录中的两个基本数值(降雨量和降雨历时)表示其降雨过程.通过对降雨过程的多年(一般具有10年以上)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找出表示暴雨特征的降雨历时、暴雨强度与降雨重现期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雨水管渠设计的依据。

式中 q--设计降雨强度[L/(s·hm2 )];

P--设计降雨重现期(a);

A1-—重现期为1年的设计降雨的雨力;

C—-雨力变动参数,是反映设计降雨各历时不同重现期的强度变化程度的

参数之一; t—-降雨历时(min); b——参数; n—-指数。

b、n二个参数联用,共同反应重现期的设计降雨随历时延长其强度递减变化的情况。

该设计城市位于潍坊地区,所以采用潍坊市城建局用数理统计法确定的暴雨

15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强度公式:

3。2.2基本参数确定

1.设计降雨的重现期

设计重现期P代表相等或超过一定暴雨强度值间隔时间。P值选取越大,设计安全性越高,防止地面积水越有利,同时工程造价越大(管渠断面大).P值越小,效果相反.设计降雨的重现期系根据地形特点和地区建设性质(居住区、中心区、工厂区、干道、广场等)两项主要因素确定。一般可按表3-1选用。

设计降雨的重现期 表3-1

地形分级 重现期(P)的选用范围(a) 说明 Ⅰ 平缓地形 0。5、1、2 选用的原则主要是地区建设性质Ⅱ 谿谷地形 1、2、3 的重要性,其分级见注2 Ⅲ 重要地区、封闭洼地 2、3、5个别10、20 注:1。平缓地形一般指其地面坡度小于0.003。

2。地区重要性分级大致如下: (1)特殊重要地区.

(2)重要地区,指干道、广场、中心区、使馆区等. (3)一般居住区及一般道路。

3.道路立交一般可按封闭洼地考虑,但当雨水能自流排放,不需要建立泵站时,可选用略低的P值. 4.当地气象特点也可作为P的考虑因素,q20较大的地区可以选用较大的P值。 5。本表用于平原城市的一般情况,至于特殊情况及山区城市,须另作考虑。

XX市地处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属平缓地形,q20=178不是很大属中间值,所以重现期P选用1. 2。设计降雨历时

16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根据推理公式的极限强度原理,即按设计汇流时间计算,他包括地面集水时间和管渠内流行时间两部分,计算公式为

t=t1+mt2(min)

式中 t--设计降雨历时(min)

t1—-地面集水时间(min) t2——管渠内流行时间(min)

m——折减系数,暗管m=2,明渠m=1。2,陡坡地区管道m采用

1.2~2。

(1)地面集水时间t1的确定

地面集水时间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第一个雨水口的时间。它受地形坡度、地面铺砌、地面种植情况、水流路程、道路纵坡和宽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水流沿地面或边沟速度.但是要准确的计算t1值是困难的,故一般不予计算,而采用经验数值。根据室外排水规范规定:地面集水时间视距离长短和地形坡度及地面覆盖情况而定,一般采用t1=5~15min。按照经验,一般对建筑面积较大、地形较陡、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或街区内设置的雨水暗管,宜采用较小的t1值,可取t1=5~8min左右。而在建筑密度较小、汇水面积较大、地势较平坦、雨水口布置较稀疏的地区,宜采用较大值,一般可取t1=10~15min。起点井上游地面流行距离以不超过120~150m为宜.根据XX市实际地形、建筑密度及汇水面积等因素综合考虑,t1值采用10min。

(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的确定 t2指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即: 式中 L-—各管段的长度(m)

v—-各管段满流时的速度(m/s) 60——单位换算系数,1min=60s

(3)折减系数m值得确定

17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雨水管道按满流进行设计,但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公式的极限强度法原理指出,当降雨历时等于集水时间时,设计断面的雨水流量才达到最大值。因此,雨水管渠中的水流并非一开始就达到设计情况,而是随着降雨历时的增长才能逐渐形成满流,其流速也是逐渐增大到设计流速的.这样就出现了按满流时的设计流速计算所得的雨水流行时间小于管渠内实际的雨水流行时间的情况。通过对雨水管渠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雨水管渠中雨水流行时间比按最大流量计算的流行时间大20%。极限强度法计算出来的重力流雨水管道存在空隙容量。为了利用此容量起调节作用,以缩小管道的通水能力,达到减少投资的目的。m值的含义就定义为:因缩小了管道排水断面尺寸使上游蓄水,就必然会增长泄水时间。为此我们采用增长管道中流行时间的办法,达到适当的折减设计流量,进而缩小管道断面尺寸的要求。根据我国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暗管m=2,明渠m=1.2。我设计中的暗管折减系数取2,梯形断面明渠的折减系数取1。5。

3。 径流系数

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一部分被植物和地面的洼地截流,一部分渗入土壤,余下的一部分沿地面流入雨水管渠,这部分进入雨水管的雨水量成为径流量。径流量与雨水量的比值成为径流系数Ψ,其值常小于1。Ψ主要受降雨条件(包括强度、历时、雨峰位置、前期雨量、强度递减情况、全场雨量、年雨量等)和地面条件(包括覆盖、坡度、汇水面积及其长宽比、地下水位、管渠疏密等)影响。但由于Ψ的影响因素很多,要精确的确定其值很困难。目前在雨水管渠设计中,径流系数通常采用按地面覆盖种类确定的经验数值.Ψ值见表3—3。

径流系数Ψ值 表3-2

地 面 种 类 Ψ值 各种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大块石铺砌路面和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级配碎石路面 干砌砖石和碎石路面 0.90 0.60 0.45 0.40 18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非铺砌土路面 公园和绿地 0。30 0。15 所以整个区域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Ψav值可按各类地面面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到,即:

式中 Fi——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a); Ψi--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 F—-全部汇水面积(ha)。

通过对XX市排水区域分析得各类底面积如表3-4:

19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XX市各类地面面积 表3—3

地 面 种 类 各种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大块石铺砌路面和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级配碎石路面 干砌砖石和碎石路面 非铺砌土路面 公园和绿地 合计 各类地面的面积Fi(ha) 2680 329 761 259 672 792 5493 采用Ψi值 0.9 0。6 0.45 0。4 0。3 0.15 把上表中的数值带入公式可得XX市综合雨水径流系数: 所以XX市综合雨水径流系数为0.6. 3.2。3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公式的确定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雨水设计流量(L/s); Ψ——径流系数;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F—-汇水面积(ha)。

把3。2。1及3.2.2中暴雨强度公式及各参数带入上式中可得XX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即:

上式中:t=t1+mt2(min) 所以XX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

20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3.3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3.3.1雨水管渠系统平面布置得特点

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如图3-1所示,雨水管渠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以最短的距离靠重力流排进附近的池塘、河流、湖泊等水体中.

3—1分散出水口式雨水管布置

当管道排入池塘或小河时,出水口构造简单,造价不高,为此本设计中大部分雨水干管的平面布置采用分散出水口式雨水管布置形式,且就近排放,管线较短,管径也较小,这在技术上、经济上都是合理的.

2.根据XX市的规划布置雨水管道。本设计根据XX市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布置及街区内部的地形等布置雨水管道,使街区内绝大部分雨水以最短距离排入街道低侧的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平行道路布设,本宜布置在人行道或草地带下,不宜布置在快车道下,以免积水时影响交通或维修道路时破坏地面,当道路宽度大于40米时,可考虑在道路两侧分别设置雨水管道。不过为了设计起来方便,管道的平面布置都布置在了道路中间。

3.合理布置雨水口,保证路面雨水排除通畅。雨水口的布置是根据地形及汇水面积确定的,一般在道路的交叉口的汇水点,低洼地段均应设置雨水口.为了方便及时收集地面径流,避免因排水不畅形成积水和雨水漫过路口而影响行人安全。

图3-2 雨水口布置

(1)道路交叉路口雨水口布置;(2)雨水口位置

1—路边石;2—雨水口;3—道路路面

4。雨水管道采用明渠或暗管应结合具体条件确定。在城市市区或者工厂内,由于建筑面积较高,交通量较大,雨水管道一般应该采用暗管。在地形平坦地区,埋设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地区,可采用盖板渠排除雨水.在城市郊区,当建筑密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地方,可考虑采用明渠,以节省工程费用,降低造价。不过明渠容易淤积,滋生蚊蝇,影响环境卫生。每条雨水干管的起端,尽可能采

21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用路边沟排除路面雨水。这样通常可以减少暗管约100~150m长度。

雨水暗管和明渠衔接处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以保证连接处良好的水利条件。通常做法是:

当管道接入明渠时,管道应设置挡土的端墙,连接处的土明渠应加铺砌;铺砌高度不低于设计超高,铺砌长度自管道末端算起3~10m。宜适当跌水,当跌差0。3~2m时,需作45°斜坡,斜坡应加铺砌,其构造尺寸如图3-3所示.当跌差大于2m时,应按水工构筑物设计.

图3-3 暗管接入明渠 单位:(m)

1-暗管;2-挡土墙;3-明渠

当明渠接入暗管时,除应该采取上述措施外,尚应设置格栅,栅条间距100~150mm。也宜适当跌水,在跌水前3~5m处即需进行铺砌,其构造尺寸见图3—4。

图3—4明渠接入暗管 单位:(m)

1—暗管;2—挡土墙;3-明渠;4-格栅

3。3.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

1.设计充满度

雨水中主要含有泥砂等无机质,不同于污水的性质,加以暴雨径流量大,而相应较高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强度的降雨历时一般不会很长。故管道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考虑,即h/D=1.

2.设计流速

为了避免雨水所夹带的泥砂等无机物质在管渠内沉淀下来而堵塞管道,雨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应大于污水管道,满流时管道内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明渠内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

为了防止管壁受到冲刷而损坏,影响及时排水,对雨水管渠的最大设计流速规定为:金属管最大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最大设计流速为5m/s;明渠中水流

22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深度为0。4~1。0m时,最大设计流速宜按表3-4采用。

明渠最大设计流速 表3-4

明渠类别 最大设计流速(m/s) 明渠类别 最大设计流速(m/s) 粗砂或低塑性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粘土 石灰岩及中砂岩 0.80 1。00 1.20 4.00 草皮护面 干砌块石 浆砌块石或浆砌砖 混凝土 1。60 2.00 3.00 4。00 当水流深度 h在0。4~1。0m范围以外时,表列流速应乘以下列系数: h<0.4m,系数0。85; h>1。0m,系数1。25;

h≥2.0m,系数1。40.

因此,管渠设计流速应在最小流速与最大流速范围内。 3。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

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3,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最小坡度为0.01。

4。最小埋深与最大埋深 管道埋设深度有两个意义:

(1) 覆土厚度——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图3—5) (2) 埋设深度—-指管道内壁底到地面距离。

图3-5覆土厚度

雨水管的覆土厚度一般应该满足下述三个因素的要求。 a. 必须防止管道内雨水冰冻和因土壤冻胀而损坏管道

23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b.必须防止管壁因地面荷载而受到破坏。车行道雨水管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非车行道下的污水管道若能满足管道衔接的要求以及无动荷载的影响,其最小覆土厚度值也可以适当减小。

c.必须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如图(3—6)。

图3-6街道雨水管最小埋深示意

H=h+I·L+Z1-Z2+△h

式中 H——街道雨水管网起点的最小埋深(m);

h——街区雨水管起点的最小埋深(m); Z1——街道雨水管起点检查井处地面标高(m); Z2——街区雨水管起点检查井处地面标高(m); I-—街区雨水管和连接支管的坡度; L—-街区雨水管和连接支管的总长度(m); △h——连接支管与街道雨水管的管内底标高(m)。

对于每一个具体管道,从上述三个不同的因素出发,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管底埋深或者管顶覆土厚度值,这三个数值中最大的一个值就是这一管道允许最小覆土厚度或者最小埋设深度。

除考虑管道的最小埋深外,还应该考虑最大埋深问题。污水在管道中依靠重力从高处流向低处。当管道的坡度大于地面坡度时,管道的埋深就愈来愈大,尤其在地形平坦的地区更为突出.埋深愈大,则造价愈高,施工期也愈长.管道埋深允许的最大值称为最大允许埋深。该值的确定应根据经济技术指标及施工方法而定,一般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多水、流砂、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

3.4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

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24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根据XX市总体规划图,按实际地形地貌及市区内的几条河道将XX市市区分Ⅰ、Ⅱ、Ⅲ、Ⅳ、Ⅴ五个排水区域(如图3-7),其中Ⅰ、Ⅱ、Ⅲ、Ⅴ四个区雨水全部用暗管排出;Ⅳ区用暗管和梯形断面明渠结合的方式排出雨水。

2.划分设计管段

根据管道的具体位置,在管道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有支管接入处或两条以上管道交汇处以及超过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段上都设置检查井。把两个检查井之间流量没有变化且预计管径和坡度也没有变化的管段定为设计管段。并从管段上游往下游按顺序进行检查井编号;管线是按每个排水区域从左到右、从上至下依次用大写字母编号。如图3—8中管线分别为Ⅱ区—AA、Ⅱ区—BB和Ⅱ区—CC三条管线.

图3—7XX市雨水排水系统分区

图3-8雨水管布置

3.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如图3—8,根据地形坡度、汇水面积大小以及雨水管道布置等情况划分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并利用CAD测量出各管段的汇水面积并记录。

25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第4章 雨水管渠系统的水力计算

4。1暗管的水力计算

由第三章可知: 重现期P选用1; 折减系数m取2; t1取10min; Ψ=0。6; 水力计算说明:

1.将各区区号管线编号,设计管段编号,管道长度L,设计管段汇水面积,设计管段地面的起点、终点标高分别记入于表4—1第1、2、3、4、14、15项中.

2。假设流速V=1.5m/s,t2=L/60·v将得值列入表4-1格中第7项;∑t2值列入表4—1中第6项。

3.把∑t2值代入中得到q0值列入表4—1中第8项;用各设计管段的单位面积流量乘以该管段的总汇水面积得到设计流量列入表4—1中第9项。

4.通过查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第一册中钢筋混凝土圆管(满流,n=0.013)时的水力计算表得出管径、坡度、管道输送能力及对前面速度的假设值进行修改,将得值列入表4-1中第10、11、12、5项中,管道输送能力应该等于或者略大于设计流量。

5。管长与坡度的乘积就等于坡降,其值列入表4-1中第13项中。

6.根据冰冻情况、雨水管衔接要求及承受荷载的要求,结合该城市地形,设定起点埋深为1.5m。把该值列入表4-1中第18项.用起点地面标高减去该点管道埋深得到该点的管底标高,列入表4-1中第16项;用该点减去1、2两个检查井之间的坡降得到终点2的管底标高,列入表4-1中第17项;用2点的地面标高减去该点的管底标高得该点的埋设深度,其值列入表4—1中第19项。

26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7.雨水管道各设计管段在高程上采用管顶平衔接.如图4-1。 图4-1管顶平接

8。划分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时,应尽量均匀划分,否则会出现下游管段的设计量小于上游的设计流量,这样要用上一管段做为下游管段的设计流量。当进入检查井的管底标高比检查井底标高高1m时应在检查井前设跌水井,例如Ⅳ区-NN管线中支管12~13下游管底标高为7。31m,干管中13号检查井井底标高为6.154m,故在支管12~13下游13号检查井前设置跌水,详见3号图.

9。暗管管段水力计算见附录一。

4.2梯形断面明渠的水力计算

梯形断面明渠计算与暗渠计算相似,只是在断面计算将管径D换为渠深H与渠底宽B表示。粗糙系数n=0。025;m=2.0;边坡系数1:2。故不在此详细说明。

梯形断面明渠的水力计算见附件二.

4。3雨水泵站的设计计算

4。3。1泵站的设计原则 一般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2.靠近排水系统需要提升的管段。 3.靠近下游的受纳水体或排水系统。 4.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

5.选择地势较低的位置,以便减少挖深,但不得位于可能发生积水或受洪水威胁的地段。

6.具有比较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27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7.交通便利,附近有可以利用的电源,水源,热源。

8.位于城镇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尽量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9.排水泵站宜设计成单独的建筑物。为了减少臭味,噪声的污染,应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与住房和公共建筑保持必要的距离。

基本流程图如图4-2:

图4-2 泵站工作基本流程

4.3.2泵站的计算

本设计中分别在Ⅲ、Ⅳ两区设置了两个泵站为泵站Ⅰ、泵站Ⅱ。以泵站Ⅰ为例计算。

1. 通过前面计算可知:

进入泵站Ⅰ的雨水量Q1=QⅢHH=6174。23l/s=22227m3/h; 进入泵站Ⅰ前集水池管内底标高:H1=5。631m; 地面设计标高:h1=7。54m. 2。选泵前扬程估算

经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为0。1m

(1)集水池正常工作水位与所需提升经常高水位之间的高差为: 8.70-2。6+1.0-(5。631—0.1-1。2)=2。629m

式中: 8。70为泵站出水口地面高程;1.6为出水管管底标高;2。0为出水管管径;5.631为进水管水面标高.

集水池有效水深2.5m,正常时按1.2m计. (2)局部及沿程损失

因混流泵无吸水管,故不用考虑吸水管水头损失,自由水头为

泵站外水头损失分为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两部分,局部损失按进行估算,则泵站外压水管水头损失为;

28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取i为0.0005, 则;.

集水池中装有喇叭口,故应该考虑该损失,取喇叭口的口径为 根据 则其损失为 泵站的总扬程为

3.泵的选择

雨水泵的特点是出水量大而扬程小。适合这一要求的水泵为轴流泵和混流泵,所以选用三台900HQB-50D型叶片安装角度为+4°(基本参数见表4—2)的混流潜水泵。由于雨水的地面径流量很大,所以雨水泵站的基建费用很高,但它的使用率又较低,在北方一般在夏天的使用次数会多些,冬天基本停用,可以在冬天对泵站进行检修,所以不用设备用泵。

900HQB—50D型混流潜水泵基本参数 表4-2

流量 产品型号 400HL—10 7765 升/秒 2157 扬程 (米) 转速 (转/分) 功率(千瓦) 轴功率 150 配用功率 250 5。8 480 4.集水池的容积计算

V=7765×45/3600=97 m3 采用相当于一台水泵 45 s 的流量,则 集水池:有效水深 H=2.5 m 面积:F=V/H=97/2.5=38。8 m2 将集水池的宽度取为3 m,则 长度:L=F/3=38。8/3=12。9m 5.格栅选择

泵站Ⅰ采用XWB型背耙式除污机,格栅宽度2m安装角度75°。 6.水泵扬程的核算

29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1)吸水管路水头损失只需要考虑喇叭口的损失根据选择的泵的型号,喇叭口的直径应取则其损失为

损失为

(2)局部水压头损失:包括渐扩管,30°弯头和拍门

:渐扩管前水流量,取 :30°弯头处的水流速 沿程水头损失: =

管路实际总水头损失 实际扬程

所以所选的泵符合要求 7.出水池的计算

雨水排放口水流流量必须小于 该输水管始末高差为,则由得出

8。起重机选用SSQ型手动单梁桥式起重机,起重量为5000Kg,机泵总重4500Kg。

9。泵站示意图见图4-3.

图4—3 泵站示意图

10。泵站Ⅱ计算方法与泵站Ⅰ设计方法完全相同故在此不再特别说明。

30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第5章 工程经济概算

本设计将对管道Ⅱ区—BB管线进行经济投资估算,该段长L=1460m,管径D=1000~1600mm,平均管壁厚取t=50mm,管径取1300mm。对于排水工程主要花费项目有土石方工程 、管道、管道基础、构筑物(主要是检查井)、管道接口、回填土。

1.土石方工程投资:

对于管径D=1300mm的管道所需挖槽的宽度为2。17m,Ⅱ区-BB管线平均埋深为3.5m,管道基础厚度为C1=100mm

所挖土石方量为:2.17×1460×(3。50+0.030+0。1)=12356m3 当前XX市挖土方单价约为:7。5元/立方米 则该管段土石方工程投资为:12356×7.5=92670元 2.管道投资:

现在市场中每段管道一般为2米,该长度的直径D=13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单价约为650元,则该段管道投资为:650×1460÷2=474500元

3.管道基础投资:

本设计采用砂石基础,现市场价格约为:8元/米 则管道基础投资为:1460×8=11680元 4.构筑物投资:

本设计每四十五米设置一个检查井,每个检查井的造价约为1800元 则本段构筑物总投资为:1460÷45×1800=58400元 5.管道接口投资:

本段管道接口总数约为:1460÷2=730个

39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每个接口市场价约为:6。5元/个 则管道接口投资为:730×6。5=4745元 6.回填土投资:

回填土量为:所挖土石方量减去管道体积和基础体积,大约为:

12356—1。32×3。14/4×1460-1460×0.1×2。17=10102 m3 现回填土市场价大约为:3元/立方米 则回填土投资为:10102×3=30306元 综上所述,该段管道总投资为:

W=92600+474500+11680+58400+4745+30306=672231元 每米平均投资为672231/1460=460元。

40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总 结

紧张而又充实的十五周很快就结束了,这十五周我唯一的任务就是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我大学本科四年向母校交的最后一份答卷,也是对我大学四年来的所学进行一次综合考察.并且本次设计题目非本专业所学,设计的课题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课题,虽然我学的环境工程专业与水排水工程专业有相通之处,但是还是在设计前期遇到很多困难。本次设计的任务是为XX市市区雨水管渠系统做规划。我的初始资料只有一张XX市的地图,从地图上发现XX市地形很平整,这对雨水管网的布置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我开始没有完全按照雨水管网的布置步骤进行,划分完排水流域后,先在地图上布置管线做一个草图,而没有划分排水分界线.这个草图花费了我好长时间,在郭一令老师的指导下,我改变了开始的想法,通过排水分界线的划分对设计管线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图管线布置的就比较科学了,在上面划分各个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然后用CAD测量出每一块汇水面积,记入Excel表格,采用Excel表格计算,这样不仅计算准确,出错比也较容易发现,而且对管道系统的优化也有很大帮助。计算最麻烦的事情是查管道的水力计算表,而且一条管线上有很多管道,对一条管道设计时要考虑到其他管道,所以当有一条管道的水力计算表查错,改起来都是很麻烦的,这其中要考虑,管径的范围,流速的最优,埋深的最优,管段水面的问题,管底标高等问题。总的来说,这次设计虽然遇到的困难很多,但我们却收获了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且得到了我们自己认为的最优方案,收获了知识,这些困难让我们变得坚强,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设计总共设计了近一百条管线,七百多段管道几千块汇水面积,虽然算法比较单一,但是培养了我的耐心,改掉了我以前浮躁的缺点.

设计虽然已经做完,收获也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这次设计我知道在整个排水系统优化上还有很多不足甚至错误,而郭一令老师为了降低我设计的难度特将市区几条河道的水面标高降低2m,为我提供方便。我们以后还要继续虚心努力的学习,戒躁戒躁,不因收获一点点而骄傲。

41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2] 中国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总院。给排水设计手册(1至11册).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二版。

[3] 孙慧修.排水工程(上、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建筑制图标准 GBJ 1-73 1973

GBJ 104-87 1988

[5]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GBJl25-89 1989 [6]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J 106-87 1988 [7] 总图制图标准 GBJ 103—87 1989

[8] LEVANTAMENTO DE SOLOS E INTERPRETAÇÃOFOTOGRÁFICA DOS

PADRÕES DESENVOLVIDOSEM SOLOS ORIGINADOS DO ARENITO DE BAURU,G.V。 de FRANÇA, Doutor do Dep。 de Ciência do Solo da ESALQ/USP - Caixa Postal, 9 — CEP: 13418-900-Piracicaba,SP;J。A.M。 DEMATTÊ,Pós-Graduando do Curso de Ciência do Solo da ESALQ/USP - Caixa Postal, 9 — CEP: 13418-900-Piracicaba,SP.

[9] Drainage Network and Lineament Analysis:An Approach for Potw ar Plateau

(Northern Pakistan),Faisal SHAHZAD ,Syed Ainer M AHM OOD and Richard GLOAGUEN

42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致 谢

在毕业设计完成之际,我向每位在设计中关心过、帮助过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向对我毕业设计进行悉心指导的郭一令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我的设计是在我敬爱的导师郭一令教授悉心指导和耐心的帮助下完成的,郭教授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设计内容悉心指导,提出的很多建议不仅对我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积极影响我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导师郭一令教授不仅他的专业水平与治学严谨、科学研究的精神成为我学习的榜样,他那和蔼的态度、宽厚的品格与博大的胸襟给予我无形的影响.郭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与我无尽的启迪,学生我的点滴进步均蕴含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在此,再次向郭老师说声谢谢,谢谢您郭老师.

学院的一些领导和老师对我的设计也提供很大帮助,他们的严格要求是我设计成功不可少的条件,为此向您们道声谢谢,谢谢您.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母校——青岛理工大学,是母校给我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另外,我还要感谢那些曾给我授过课的每一位老师,是您们交会我专业知识.再此,我在说一次谢谢!谢谢大家!!!

43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附录一:暗管管道水力计算表

说明

材料:钢筋混凝土; 管径:450mm~2500mm; 设计充满度:H/D=1; 粗糙系数:n=0.013; 计算公式:

式中 D——管径(mm);

v——流速(m/s); n——粗糙系数; Q——流量(L/s); i—-水力坡降; A——水流断面(㎡); P——湿周(m); R——水力半径(m)。

44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附录二:梯形断面明渠水力计算表

说明

材料:密实的细砂、中砂、粗砂或粘质粉土; 渠底宽:500mm~3600mm;粗糙系数:n=0.025; 边坡比:1:2;折减系数:m=2。

计算公式:

式中: Q-—流量(L/s);

v——流速(m/s); A-—水流断面(㎡); n——粗糙系数; i——水力坡降; X——湿周(m);

R-—水力半径R=A/X(m)。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