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数学教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变绿了,小树也发芽了。同学们想去春游。光明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坐船去。

(出示主题图)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难题:有4个班怎样坐船合适呢?\"限坐68人\"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

如果两个班同学坐一条船,怎样安排呢? 小组讨论,拿出方案,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3+31 39+32 39+31 39+23 32+31 32+23 二、自主探究。

1、方案很多,哪个合适呢?计算出结果,并算一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23+31的方法:

①3+1=4,20+30=50,50+4 =54。 ②23+30=53 ,53+1=54。 ③20+31=51,51+3=54。

计算39+32,应该怎样计算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与第1题相似。

方法很多,自由选择,算得又对又快就行。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其他几种方案。

39+23 32+31 32+23 39+31 讨论:那些方案合适?为什么?

3、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 两位数 如果将这6道题分类,你怎么分?

有两类: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

4、1班和2班同乘一条船,还能再上几人?怎样列式? 68-54=

3班上了一些人后还剩下多少人? 32-14 怎样计算?独立完成,交流不同的算法: 68-54=

①60-50=10,8-4=4,10+4=14。

②列竖式计算,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③64-54=10,10+4=14。 4、全课小结。 三、应用拓展。 1、计算。

53+36= 37+54= 34+26= 75-65= 82-64= 56-35= 2、完成做一做。 3、完成练习第1-3题 4、开放题。买东西。

儿童商店

熊猫23元 篮球18元 台灯53元 地球仪25元 小汽车36元 闹钟19元 选择你喜欢的两件商品,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如果有50元可以买哪几样商品?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基础训练

口算:9+6= 5+5= 6+8= 8+6+1= 8+2+1= 6+5+1= 求385与70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 (8+2+3=13)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 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

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

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进行迁移

247 + 591 = 782 – 465 =

(二)新课导入

以七星瓢虫是田园的小卫士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

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信息图,然后和孩子们用简洁的画面,按照一定的关系对情境图进行描述,并启发学生根据数字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

式。

问题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189 + 394 = 问题2.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 435 – 276 =

2.自我尝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加法和减法经验,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并引导学生将例题与前面学的不连续进位、退位的加减法进行比较,找

准知识的连接点,重点学习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3.交流小结。引导学生回顾笔算过程,小组讨论尝试归纳笔算加减法

时要注意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板书:

笔算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笔算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强调:个位相加满十是满了十个一,向十位进一是进了一个十。十位相

加满十是满了十个10,向百位进1是进了1个百。 (四) 巩固与拓展

对照教材,学生自主完成帮小动物找家进行综合练习,并全班交流反

馈。 三、课堂小结

回顾学习内容,交流收获。 四、布置作业

根据在信息窗中发现的信息,每人再提出一道加法,一道减法问题并解

答。

[教后反思]

反思自己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不足之处:

1.板书上,如果把提出的问题跟画面信息相对应会更条理。

2.在学生笔算完后,应启发学生多说几次算法及算理,学生会掌握的

更好。 3.在处理小动物找家的练习题时,应先启发孩子进行估算,再进行笔算

去找家。

《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案教案简介: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正确读、写万以内数。

2、 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估算。 3、 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 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

2. 万以内的加、减知识整理,具有初步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具有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 复习数位顺序表。

① 出示数位顺序表。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② 四人小组讨论,指名反馈。(课件演示) 2、 复习读数。

① 师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让学生读数。 ② 反馈:读数时要注意什么?师生小结读数的方法。 3、 复习写数。

师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数,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完成书P123第3、4题) 4、 复习数的组成。(课件出示) 1)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10个千是( ),1000里面有( )个10。 2) 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比最小的四位数少1的数是( )。 3) 一个数是由5个千、4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它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4) 由8、3、0、0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只读一个零的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 5) 1606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从右边数起第一个6表示在( )位,表示( ),第二个6在( )位,表示( )。

6) 与9400相邻的两个数是( )与( )。

7) 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少5,其他数位上的数字为0,这个四位数是( )。 8) 8007=( )+( )+( )+( )

2038=( )+( )+( )+( ) 6050=( )+( )

(完成书P120第4题)

5、 师出示书上第120第5题,说说哪一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6、 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二、 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6、7题。 2、 投影出示P124第5-7题。 3、 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复习估算:

1、 学生独立完成书第121页第8题,要求用估算的方法完成。 2、 书P125第8题,抽生汇报。

3、 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四、练习:(课件)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808、5800、 85、5888、 5008、 5080、508 2、判断题

1) 一个一万等于100个10。( ) 2) 4050读作:四千五十。( )

3) 一个数是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4) 九千九百九十再加上十就是一万。 ( )

5) 最高位是万位的数它是五位数,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出题问问或考考大家吗?(质疑问难) 六、课堂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教案

一、教学内容:第34-36页四边形. 二、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的共同特点,分辨不同四边形的的不同之处。

四、教具、学具:例2的四边形组图每生一份、钉子板、投影仪、三角尺、剪刀、小棒等。 五、设计理念: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

1、师:这是哪儿?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图形?(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一边看一边汇报。)

2.师:大家真能干!在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看来啊,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图形──四边形,你们愿意和它成为好朋友吗? (板书课题:四边形) (二)、初步感知,发现特征

1.师:同学们,你想像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2、师:四边形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看,数学王国里有这么多的图形(做一做第2题)。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涂上相同的颜色,同桌互相检查评价。请学生上台展示。

3.师:观察,我们找出的“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互相交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合图形得出:像这样有四条直直的边围成,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教师板书。

师:看着这么多的四边形,现在你能说说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4.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四边形,现在又知道了四边形的特点,你能不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的。 (三)、动手操作,互动交流 1.四边形分类。 (1)指导分法。 (2)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友情提示:1.请你选择好工具,定好分类的标准。2.分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3.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分类的理由。4.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3)反馈、交流。

各组派代表发言,(实物在黑板上移动展示)说说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一类(四个角都是直角);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类(没有直角)。

(2)按边分: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梯形一类(对边不相等)。

(3)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正方形、菱形一类(四条边相等);梯形一类(四条边都不相等)。 ……

(4)小结:师:你们分的好极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再来确认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2.围四边形。(钉子板、小棒)

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看谁反应快”(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四边形) a.围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特殊在哪儿呢?小组里说一说。

b.师:围出一个对边相等,但却不是长方形的四边形。(教师下位巡视,及时进行指导。) c.围一个四条边都不相等的四边形。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反应真快。

4、动手试一试,把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它会变成什么形状?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开心吗?四边形的还有很多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今天放学后,请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们的好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它,好吗? 板书:四边形 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认识四边形”教学设计

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

学目标:

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判别四边形。

具、学具:课件一套、三角尺、四边形、格子纸等。

学过程:

感知四边形的特征

四边形。

:(板书课题)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你见过四边形吗?你认为它是什么样的?

生回答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图片。

示下列学生没有说到的图形。

这个是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生回答板书(四条边,四个角。)

四边形。

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四边形吗?(书第35页中的图形补充4个图形,用课件展示

什么不是。那你觉得四边形光有四条边行吗?是怎样的四条边?(补充板书:“直的”。)

有没有办法把这些不是四边形的图形改成四边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中操作。)

寻找四边形

活中的四边形。

学们真能干,经过你们的修改,这些图形都成了四边形,那请你们找一找在你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的。请你摸给大家看。

题图中的四边形。

实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你看这是一幅校园图,你能从中找到四边形吗?(课件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四边形用红色闪一闪,提

小结: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边形,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多指名学生说)

四边形分类

分法。

然这些都是四边形,可它们的样子还是有些不同的,你们看,这是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这个是任意四边接下来请你们拿出练习纸,你能按一定的标准给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分分类吗?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分?需要什么工具吗?

生回答师: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些角的大小(板书:比),你还可以用尺量一量它们的边长(板书:量)。

合作进行分类。

面就请你们分类,老师先给你们一些建议。(课件出示)

示:

选择好工具,定好分类的标准。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小组交流,说说你分类的理由。

一名同学发言。

、交流。

代表发言,(实物在黑板上移动展示)说说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角分:长方形、正方形一类(四个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类(没有直角)。

边分: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梯形一类(对边不相等)。

方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

方形、菱形一类(四条边相等);

形一类(四条边都不相等)。

:师:你们分的好极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再来确认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画四边形(书第36页做一做2)

们已经会认四边形,还会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分类,接下来我们来画一画四边形,你觉得怎样才能又标准又快的画出这些四边形呢?需要老师给你们提供)请你们把这6个四边形都画一画,一边画一边想一想,这些四边形有什么不同。

影展示,讲评。

这些四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形、正方形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条边都不一样长;菱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但形的对边一样长,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还有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都不一样长,四个角也都不是直角。)

拼四边形

棒了,你们把这些四边形看的非常透彻了。信封里有一些四边形,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请你们四人合作,选几个拼成一个四边形(信封材料准备)。

的四边形:

展示。

同拼法吗?

课堂总结

学们的动手能力太强了,老师佩服你们,在这节课里,你们认识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还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四边形还有很多知识,我们以后再学。

书:

认识四边形

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后反思:

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四边形的,学生对分、画、拼四边趣非常浓厚。但是“四边形的分类”这一教学环节的处理还不够理想,学生能直观的进行分类,但用语言表达分类的标准比较困难,在几次的教学中,学各位同仁,有没有好的建议,希望大家能一起来探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43页例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⑷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5.巩固

⑴ 6分米8厘米2厘米1厘米 3分米8厘米

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⑷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教学反思:

边形的认识 容

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 的

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点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点

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程

认识平行四边形 示主题图。

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

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 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 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拿出教师给他们准备的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 报时,要说说理由。 掌握平行四边形。 钉子板上“钩”。

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在钉子板上围围看。(学生动手操作, 报、展示) 方格纸上“画”。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一折、剪一剪。

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讨论) 巩固平行四边形。

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1—3题。 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5题。 思:

容:

材第41页上的例1。 求:

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难点:

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程: 识周长 动一

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 摸你腰的周长在哪。 动二

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 汇报、互相指正。 动三

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 独立完成

:它们的周长在哪? 长的概念

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说一说

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生活动

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系生活,概括总结

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习

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考题:

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业:

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