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鲁”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总结

来源:画鸵萌宠网
关于“鲁”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总结

中国人姓王、姓李的很多,姓鲁的人却不太常见。我特别想知道历史上“鲁”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鲁的名人都有哪些?“鲁”姓在全国有多少人?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岳同学做了如下研究报告。

一、研究方法 1、查阅历史书籍。 2、网上搜集材料。 3、询问爸爸妈妈。 4、其他方法。 二、资料整理 1、鲁姓的文字演变

鲁字的甲骨文下面是一个口,表示嘴,上面是一条鱼的象形,整个字像嘴在吃鱼。鲁字最初是口感嘉美的意思。西周金文的鲁字,鱼鳍变大,鱼尾变出几点。所以说文小篆的字体将下边的“口”讹变为“白”字。隶书又把“白”讹变为日,经过演化,就形成简体字的鲁。

2、鲁姓的起源

传说黄帝的后代划分了二十五个部落,其中有一个姞姓部落经过长期的繁衍,又分出若干个族群,其中一个就以鲁为姓,所以最初“鲁”姓可以说是黄帝的后裔。“鲁”姓的另外一个主要起源来自西周初年分封的鲁国。在西周初期,周武王弟弟姬旦辅佐当时的幼年天子周成王东征,最终平定了武夷叛乱,建立了鲁国,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

被迫迁居下邑(安徽砀山县东)。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此后“鲁”姓逐渐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

3、历史名人

历史上,“鲁”姓名人层出不穷,给中华历史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鲁班,春秋时期的著名工匠家,建筑家,被后人尊为中国工匠师祖。对工匠有责独特的见解,他发明设计的工具及建造法则一直沿用至今。鲁班在文献中一般称呼为“公输班”或者“公输子”。实际上“公输”才是他的姓氏。因为公输班是鲁国人,所以后人称他为鲁班。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周树人一生用过180多个笔名,鲁迅是他发表《狂人日记》用的笔名,他因此名扬中外文坛。

鲁肃,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大臣,曹操当时率军南下,鲁肃是吴国主战派代表,主张联合刘备抵抗曹军,赤壁之战的胜利也多归功于鲁肃和诸葛亮的谋划。

鲁智深,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梁山好汉们归顺朝廷后,帮助朝廷攻打西腊,获得战功,死后被封为义烈照暨禅师。

鲁仲连,齐国人,战国末期著名学者。不任官职,好持高节,坚持儒家道德观点,反对尊秦为帝,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其肯定事物的两重性,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

4、鲁姓现状

截止2021年,“鲁”姓在全国人口约有150万,是全国第115姓氏,占全国总人口的0.12%。自从宋朝以来,鲁姓氏人口就不断的在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全区主要分布于安徽、山东、湖北、云南、江西、河南等地区,大约占鲁姓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湖南、陕西、四川三省,大约又占鲁姓总人口的17%。安徽居住了鲁姓总人口的13%,为鲁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沿长江向西分布的鲁姓聚集区。

四、研究结论

1、“鲁”姓缘起黄帝的后裔。到了西周初年分封的鲁国,出自姬姓,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

2、历史上,“鲁”姓名人辈出。有著名工匠家鲁班,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鲁肃,水浒传中忠贞不渝的鲁智深,战国末期著名学者鲁仲连等,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截止2021年,“鲁”姓在全国人口约有150万,是全国第115姓氏,占全国总人口的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