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Pile and Main Structure Joint
Luo Jun, Liu Wen-sheng, Cheng Min[Abstract ] Lattice column piles in metro stations usually penetrate the floor and roof of the main structure. Once water gushing or seepage occurs in the floor and roof of the main structure, the durability, bearing capacity, service life and service functions of the station structure are seriously affected.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 transit st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attice column pile and main structural joint of the station.[Keywords ] station construction ; lattice column pile and main structure joint ; waterproof construction地下轨道交通车站通常为双柱三跨矩形框架岛式车站,釆 用明挖法施工,标准段宽度为18.0-24.0m,基坑开挖深度达 15.0~25.0m,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内支撑釆用钢管支撑。当基坑 开挖宽度大于22m时,为了保持钢管支撑稳定,在基坑宽度 中部位置设置竖向格构柱桩临时支护钢管支撑。格构柱桩与主体结构节点处是结构防水薄弱部位之一, 其预防、控制和治理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难题。1格构柱桩与主体结构节点防水施工方法格构柱桩是由四根Z200mmxl6mm等边角钢和数量若干 长度为55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12mm不锈钢板焊接 成长(宽)度均为574mm矩形钢立柱,其底部插入钻孔灌注 桩内即可构成。1.1灌注桩桩头处防水施工对格构柱桩底部、灌注桩顶部及桩柱四周混凝土进行破 除和凿毛,外露出钢筋和混凝土新界面;清除破除和凿毛的 混凝土浮渣、疏松物。在经地基承载力检验或软基处理合格 的基坑底上施工厚度100mm的C20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使用钢丝刷和高压水, 刷洗、冲洗、清除结构底板范围内格构柱角钢内侧外侧、缀 板内侧外侧、格构柱桩底部、灌注桩顶部及桩柱四周、距离 灌注桩桩柱四周外边缘500mm范围内的混凝土垫层表面的铁 锈、泥土、尘土、杂物和水泥浆渣,并保证其表面洁净。收稿日期:2019-05-05作者简介:罗军(1986-),男,广西陆川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
工程项目管理。在洁净湿润的混凝土基面上,涂刷2道SY-928型水泥基 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其涂刷方法如下。(1) 涂刷前,仔细检查所有需要涂刷防水涂料的混凝土基 面是否有裂缝、蜂窝麻面、坑洞、凹凸不平的劣质表面。如 有则须进行修凿、堵缝、补强、找平处理,再进行大面积刷涂。(2) 使用清水对混凝土基面进行湿润,形成内部饱和。 严格控制湿润的表面不能有多余的浮水,如发现局部基面还 是过于干燥,必须重新湿润。(3) 现场随时配制灰浆料,边拌边用,一般一次性拌料 不要超过3kg,以免来不及用完造成浪费。拌好的浆料要求在 20min内用完。配制时,严格按配合比例配制灰浆料,配制灰 浆料比例可根据工程情况作适当调整。(4) 涂刷时,使用油漆刷将拌好的浆料,分二道均匀涂 刷在混凝土基面上,按先处理渗漏点、缝、面,再大面积的 顺序进行防水施工。涂刷用量:每平方米用料不小于2.0kg, 涂层厚度为1.5-2.0 mm o(5) 待前一道涂刷完固化24h后再进行后一道涂刷,后 一道涂刷方向须与前一道涂刷方向相互垂直。待防水涂层初 凝前或固化到不会被喷洒水损害时,使用油漆刷沾水或喷细 雾保养养护l~2d,每天喷洒水3~5次/d或用潮湿透气的粗麻布、 草席覆盖3d。在灌注桩桩柱四周防水涂层外侧表面上,刮涂厚度10mm 抗压强度为40MPa、抗折强度为8MPa,抗裂性好、抗渗等级 达P20、粘结强度达4MPa以上的干粉类(I类)聚合物水泥 防水砂浆进行圆顺、平整处理。在混凝土垫层和防水涂层表面上铺设一层规格为YPS 1.5mmx2mx20m型预铺式(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的温湿度传感器,但价格便宜被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参考文献[1】江正荣著.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5.[2] 周水兴等著.路桥施工计算手册[M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3] 于德水.大跨度桥梁挂篮施工技术[JJ.交通运输研究,2014, 42 (9): 123-125.6结束语本文简要阐述了大跨度桥梁挂篮施工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期望能够给路桥施工管理人员提供一些思路和视角,并为同 类型施工工艺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56 •建筑技 术开发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施工技术Construction Technology第46卷第19期2019年10月卷材。防水卷材一端在防水砂浆层处朝上折叠250mm进行铺 设。铺设时,撕出防水卷材表面隔离膜与防水砂浆层、防水 涂层、混凝土垫层表面预铺反贴密实。在防水砂浆层与防水层交汇处,使用注胶密封枪注入具 有高性能、固化后具有弹性的CS-A4型单组份聚氨酯建筑密 封胶。注胶时,按由里向外且环绕灌注桩桩柱四周顺序,连 续均匀地敷设在防水砂浆层与防水层交汇处表面上;注胶过 程中要边注胶边压实,并保证密封胶层最厚厚度为20mm且 向里呈圆弧形状且表面密实粘贴、平整。待密封胶层未完全 固化前须注意养护,不得水淋、人为破坏、浇筑混凝土。密封胶层固化后,在防水砂浆层、防水层及密封胶层表 面上施工厚度50mm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待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在距离混凝 土保护层表面100mm处防水砂浆层表面上环绕灌注桩桩柱四 周,注入规格为DZ-606型单组分胶状物遇水膨胀止水胶与防 水砂浆层粘贴牢固。待遇水膨胀止水胶固化成型后断面形式 为10mmx20mm环形止水胶带。使用钢丝刷刷洗灌注桩桩头顶部钢筋表面上的铁锈、泥 土、尘土、杂物、水泥浆渣。在每根钢筋与防水涂层交汇 处,环绕每根钢筋四周分别注入规格为DZ-606型单组分胶状 物遇水膨胀止水胶,并保证钢筋表面与遇水膨胀止水胶间无 缝隙、密实粘贴,待遇水膨胀止水胶固化成型后断面形式为
6 mm\" 2 mm环形止水胶带。在格构柱桩角钢内侧外侧、缀板内侧外侧与格构柱桩底 部和灌注桩顶部防水涂层交汇处,注入CS-A4型单组份聚氨 酯建筑密封胶。1.2格构柱桩内外止水环安装施工在结构底板及顶板厚度略中部且任意一块格构柱缀板顶 部位置处,清除格构柱桩角钢内侧、缀板内侧表面的铁锈、 泥土、尘土、杂物、水泥浆渣,并保证其表面洁净。内外止水环安装。在格构柱桩角钢内侧、缀板内侧焊接 安装内止水环。焊接时,先将两块矩形钢板沿半圆孔洞端对 接焊接成整块内止水环,再在格构柱桩内侧将内止水环外侧 端边缘与格构柱桩角钢内侧、缀板内侧焊接牢固;焊接后, 保证内止水环中间圆孔洞位置略高于内止水环外侧端边缘位 置,呈八字形,与水平面呈1°~2。夹角,以利于格构柱桩内侧 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和气泡排除;内止水环所有焊接缝不得 有气泡、夹渣、假焊且表面须光滑、无孔洞、缝隙、不渗水; 内止水环上的凹形槽方向朝上。外止水环安装。在格构柱桩角钢外侧、缀板外侧,与内 止水环安装相同位置处焊接安装外止水环。焊接时,先将两 块矩形钢板沿矩形孔洞端对接焊接成整块外止水环,再在格 构柱桩外侧将外止水环内侧端边缘与格构柱角钢外侧、缀板 外侧焊接牢固;焊接后,保证外止水环外侧端边缘位置略高 于外止水环内侧端边缘位置,呈倒“八”字形,与水平面呈1 °~2。 夹角,以利于格构柱桩外侧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和气泡排除; 外止水环所有焊接缝不得有气泡、夹渣、假焊且表面须光滑、 无孔洞、缝隙、不渗水;外止水环上的凹形槽方向朝上。在内外止水环的凹形槽两侧,分别相隔20mm间距焊接 一根直径6mm长度50mm的钢筋立柱,钢筋立柱侧壁与凹形 槽的槽壁对齐。并对凹形槽中突出的焊渣进行清除、打磨处理, 使焊接缝表面与凹形槽内钢板表面齐平。将规格为(厚度)30mmx(宽度)40mm的遇水膨胀止水条, 安装在内外止水环凹形槽中呈圆圈形状和正方形状,以阻止 来自格构柱桩与主体结构混凝土间、内外止水环钢板与主体 结构混凝土间缝隙渗水通道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安装时,将 遇水膨胀止水条厚度端插入凹形槽两侧钢筋立柱中部直至凹 形槽底部;搭接连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少于30mm,并与凹形 槽两侧钢筋立柱牢固固定。分别对格构柱桩内外止水环焊接缝底部和顶部突岀的焊 渣进行清除、打磨处理。并在其底部及顶部,分别注入CS-A4 型单组份聚氨酯建筑密封胶。密封胶层固化、结构底板及顶板钢筋工程经检查验收符 合设计要求后,分别进行结构底板C35P10.顶板C35P8混凝 土施工。1.3主体结构顶部防水施工待结构顶板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切割外露出结 构顶板混凝土顶部表面的格构柱桩角钢、缀板。在格构柱桩 角钢、缀板断口位置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进行密封、抹平。清除结构顶板混凝土表面的泥土、尘土、杂物、水泥浆渣, 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抹平孔洞、蜂窝及细微裂缝,使结 构顶板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并充分干燥,不得有凹凸、松动、 鼓包、起皮、裂缝、麻面现象,使用2m直尺检查结构顶板混 凝土表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5mm。在平整、干燥、干净的结构顶板混凝土表面上涂刷一层 CCW-557双组分渗透型环氧-聚酰胺底涂料,涂刷用量:用 料 0.15-0.2 kg/m2o待涂料防水底涂层干燥lh后,使用滚刷或橡皮刮板在水 平涂料防水底涂层面上涂刷3道CCW-525单组分H (水平) 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用量:用料3.0kg/m2,涂层厚度为 2.5mm。待前一道涂刷完固化24h后再进行后一道涂刷,后一 道涂刷方向须与前一道涂刷方向相互垂直。对已完成的涂料 防水层釆取保护措施,以免被其他操作工序破坏。当涂料防水层经检查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在其表 面上进行II型石油沥青纸胎油毡隔离层或1.5mmx3mx25.5m H型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根阻层铺设施工,再在其表面 浇筑施工10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在其表面上回填铺 筑厚度500mm粘土层及回填土至基坑顶面。铺筑时,釆用人 工铺筑夯实法,每层厚度控制不超过250mm ;釆用分层机械 摊铺碾压法,每层厚度控制不超过300mm。铺筑前,须测定 粘土和回填土含水率,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范围内。 每层密实度须符合设计要求。待结构顶板上部操作工序施工完成和拆除结构底板上的 钢管支架后,切割外露出结构底板混凝土表面的格构柱桩角 钢、缀板。在格构柱桩角钢、缀板断口位置釆用聚合物水泥 防水砂浆进行密封、抹平。2主体结构节点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时,振捣棒与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 水胶的距离须保持50mm以上,以防止其与遇水膨胀止水条、 遇水膨胀止水胶发生碰触,使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 水胶发生损坏、偏位、倾斜,对结构出现涌水和渗水起不到 止水的作用。混凝土初凝前须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密实,以防止混 凝土在硬化前期因骨料自重下沉而产生混凝土与内外止水环 间、混凝土与结构钢筋间的缝隙而存在渗水通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对混凝土 进行二次振捣和压抹表面时,可卷起覆盖物操作,操作完及 时覆盖。待混凝土终凝后可洒水养护,养护龄期不少于14d。3结束语釆用该施工技术,解决了混凝土在其浇筑振捣和二次振 捣时或在硬化前期因骨料自重下沉时,与格构柱桩、内外止 水环形成结构缝隙产生渗水通道的技术问题。参考文献[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S],[2] 玉素甫江•吾买尔江.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JJ.建筑工人,2011(12):34-3&• 5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