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商业模式转型的思考
09372016 宋布赫
通常我们把平面媒体称为传统媒体,这里的平面最初起源于广告界。因为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是平面广告。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播三种传统媒体。通常我们又把它们称作“平面媒体”。 传统媒体主要有声音、图像还包括电视、收音机等、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而多媒体则集声、图、动画等于一体,更主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可空间的局限性。
继报刊,广告,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面临巨大冲击之时,做为强势媒体的电视,已经认识到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新的传播技术和媒介的涌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趋势发生了质变,可以简单归纳为: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人习惯看晚报、60年代生人习惯看都市报、70年代生人习惯上门户网站、而80后和90后更习惯上开心网等SNS网站,至于00后的阅读习惯现在还无从归纳。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新一代人其阅读趋势将发生更大的变化。目前,伴随互联网长大的新一代人数已经规模巨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3.84亿人,其中,10-19岁网民占比为31.8%。如果再加上10岁以下的网民,到去年年底,中国未成年网民已超过1.26亿人。
传统媒体采取的是“两次售卖”的商业模式
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可以归结为“两次售卖”模式,即当传媒产品通过采编人员的采
写和编辑后,它要经过两次售卖才能形成自己的价值和创造新价值。其中,第一次售卖是通过完善的发行渠道,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把新闻产品传递给受众,如报业的媒介是报纸,期刊业的媒介是期刊杂志,广电的媒介是广播电视。传媒企业通过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和有效发行,能够获得高质量读者的认可,并对其具有忠诚度,在此基础上,传媒企业就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就相应具备了传播功能。传媒商品第一次售卖的客户是受众;第二次售卖是把传媒企业所具备的传播功能售卖给广告主,广告主看重的是传媒企业的高质量的受众和传媒企业所具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就是传媒企业所具有的传播功能的大小。
传统媒体借以获得传播功能的第一次售卖——发行所需成本巨大:由于报纸多是“倒挂发行”,即发行是亏损的,在北京和广州等地区的厚报每发行一份仅仅印刷费用就可能亏损2元左右,一份发行百万份的厚报每年就要亏损4-6亿元,这就需要巨量的广告来弥补;电视台要在一地级市落地就需要几百万的落地费,如果想在全国实现落地则需要3-5亿元(电视台、人民日报等级媒体除外,原因在于他们可以借助行政力量来强制落地和发行)。这就导致传统媒体只能采取分众式模式,即在用户选择上重点选择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收入较高的商业人士。
在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下,媒体和读者之间以及广告主和读者之间都是相对割裂的,媒体很难精确地掌握读者的特征和偏好,广告主就更不能清晰地了解媒体的读者。
传统媒体的价值链包括采编、发行和经营三个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媒体必须从客户角度来定位和运营;实现采编、发行、经营和管理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管理层的安排上,要同时配备高素质的采编、发行、经营和管理团队。
新媒体采取的是“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信息产业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领域,由于“摩尔定律”和“复合学习曲线”的作用,在网络技术产品的效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其成本却在快速下降,而其边际生产成本甚至出现归零化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经济就有其不同于其它经济的鲜明特点:先期成本很高(或者说沉没成本很高),后期成本较低,逐步为零。例如,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其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来搭建平台和研发先进的技术来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当用户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每增加一个用户只需要增加一点点设备,而且这种设备的价格也在快速下降,可以说用户的边际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用户数量越多越经济。而传统媒体由于印刷成本、落地费等成本巨大,不可能无地发展用户。例如,由于印刷成本高企,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不过一千万份,而我国的报纸发行量又相对少的多。至于期刊由于其是小众媒体且印刷成本较高,发行量就更低。这些和网络媒体动辄上亿的注册用户相比无疑是沧海一粟。由于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的显著特点,网络经济可以构建海量的巨型网络平台。
由于网络媒体的前期投入巨大,而后期成本投入较小,其就可以在基础业务平台方面利用免费的优势来尽可能地吸引用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巨型平台。由于其平台的空间是海量的甚至是无限量的,成本低廉,网络媒体就有能力和意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而且由于其存储空间海量,它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具体说来,就可以充分利用其巨型平台发挥长尾效应,把各种个性化和小众化的用户吸引到巨型平台上来。
网络媒体采取的是“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用,利用免费优势吸引巨量的用户,进而搭建大型平台进行资源协同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增值业务。更为重要的是在网络经济情况下,市场不仅仅只是买卖双方匹配的系统,更是市场多方共存的生态系统,其中只有某些方面双方直接进行交易,而更多地依靠三方或多方交易。
具体说来,网络媒体常常采取交叉补贴的模式,即付费的给不付费的提供补贴,一方面,同质化的信息变得免费,而客户定制化的信息则要变得昂贵;另一方面,第三方给获得免费信息和服务的用户付费。以google为例,google对使用其一般搜索业务的用户免费,而通过广告主等第三方收费来补贴免费,或者把读者的流量转移到第三方的网站上,采取和第三方分成广告收入的方式来补贴免费。再以腾讯为例,普通使用qq的用户免费,而购买昂贵的qq道具的用户则来补贴免费,而在大量用户基础上开展的网络游戏等增值业务带来的收入更能很好地补贴免费。具体来说,网络媒体的收入来源一般是广告、深层次信息服务等增值业务和售卖用户数据等。
新媒体的“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媒体的“两次售卖”商业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在于获得每个新用户的边际成本存在极大的差异,传统媒体获得每个新用户的边际成本虽然也在降低,但是仍然较高,导致其难以无地扩张用户群,也无法搭建巨型平台;而新媒体在前期投入之后,获得每个新用户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这就使其能够无地扩张其用户群,进而搭建巨型信息服务平台。其次,传统媒体第一次售卖一般是亏损的,而新媒体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实现盈利,如腾讯可以直接售卖给用户增值服务,网游公司直接收费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