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成就和农历;知道祖冲之的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学习目标】
1、能通过研读《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掌握魏晋南北朝科技发展(素养目
标:史料实证)。
2、能通过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及顾恺之《女史箴图》《洛
神赋图》,《云冈石窟第20 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了解这一时期重大成就。(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3、能通过讨论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取得的原因,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素
养目标: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4、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
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学习重点】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学习难点】
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把握基础。(相信自己,你能行!)
领域 时代 人物 农学 数学 书法 北朝 南朝 曹魏 东晋 绘画 东晋 成 就 雕刻
北朝 二、合作学习,能力提升。(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哦!)
1、认真研读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起自耕农,终于醯醢(xī hǎi), 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摘自《齐民要术·序》
释文:醯(即醋)醢(用鱼肉制成的酱),从耕种田地之术到酿造、腌制之法,帮助谋生的经验技术,无不都写在书里。
以上材料,反映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的目的是什么?
2、认真研读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通“反”)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以上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种谷”观念?
3、认真研读两则材料,结合圆周率的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法,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祖冲之经过对历法精细的天文观测和数学推算,创制《大明历》,将天文学家何承天提出的旧历中的19年闰7改为每391年闰144,这种计算方法使得一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这与现代科学技术测得结果仅相差万分之六日,也就是一年只差50多秒。这是非常精确的资料,但当他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时,却被朝臣指责污蔑天道、背弃经典,直到他逝世10年后才正式颁行《大明历》。
材料二 :根据史书南朝《南齐书·祖冲之传》记载所复制的机械设施 指
南车
—
—
圆转不穷 水
碓(
duì)
磨
——粉碎工具
千
里船
——日行千里
结合祖冲之的成就和经历,谈谈你有何感悟?
4、结合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请以顾恺之的画作,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为例, (1)谈谈你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这些文物?
(2)在了解的基础上,你有哪些让文物“活起来”的主意呢?
5、感受文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科技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哪些因素导致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辉煌?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诸葛亮
2.一枚纪念章的正面图案为科学家头像、圆周率计算方式图等;背面图案为数字及数学进位制推算演化,及一面具有中国特色的如意银算盘。据此推算,此科学家是()
A.郦道元 B.张仲景 C.贾思勰 D.祖冲之
3.外国人称中国的书法艺术是“翰墨飘香传神韵”。书法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是在()
A.战国 B.东汉以后 C.魏晋时期D.南北朝 4.《兰亭集序》是哪位人物的代表作()
A.顾恺之B.王羲之 C.祖冲之 D.钟繇
5.右面是一幅云冈石窟的图片,如果我们想实地参观云冈石窟,
该去的省份是( )
A.云南 B.陕西 C.山西 D.河南
6.下列叙述,不属于《齐民要术》的内容的是( ) A.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B.农作物要因地种植
C.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D.世界上最早的日全食 7.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下列对书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钟繇和胡昭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 B.西晋的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C.王羲之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北魏流传下来的碑刻书法,苍劲厚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