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桥梁方案】斜拉索施工方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斜拉索施工方案

拉索由锚固段+过渡段+自由段+塔柱内段+自由段+过渡段+锚固段构成(见结构示意图(二)、(三))。

1、锚固段+过渡段组成——锚板、夹片、螺母、支承筒、密封装置、承压板、预埋管、减振器和防松装置等组成。

1.1在锚固段张拉锚具中,夹片、锚板、支承筒、螺母是加工上主要控制件,也是结构上的主要受力件。

1.2密封装置:其主要起防止漏浆、防水的密封作用。它由隔板、O型密封圈、内外密封板、密封圈构成。

1.3预埋管、支承筒在体系中起承力作用,预埋管除起锚固区的支承筒空间外,还由于它和砼结构接触面大而比承压板传力更大,管内应该有排水孔道。 1.4减振器:对索体的横向振动起减振作用,从而提高锚固效率及索整体寿命而不影响调索。

1.5防松装置:主要由锁紧螺母和压板构成,在钢绞线单根张拉结束后整体调索之前安装。对夹片起防松、挡护作用。

2自由段组成——由带HDPE护套的镀锌钢绞线、索夹及外护套防护HDPE套管构成。

2.1钢绞线为拉索的传力单元。

2.2管口索夹因受力大而采用钢质索夹。它是在紧索完成后安装的。 2.3外防护HDPE管:主要对钢绞线起防护作用,本工程采用整体圆式段管为7米的HDPE套管。其连接方式采用发热式工具对焊。

3塔柱内段组成——由内管、外管、塔顶锚碇板和抗滑索夹组成。外管埋设于砼塔内,内管置于外管内,斜拉索穿过内管。在两侧斜拉索出口处设抗滑索夹,以防止斜拉索相对滑动。

施工工艺及方案 1、

工艺流程

锚具安装定位 下料及运输、HDPE管焊接 调整护管、内管安装 循环32次 单根挂索张拉 整圆式HDPE套管吊装 紧索、减振器、管口索夹 防松装置安装 整体张拉 灌环氧沙浆 锚头注浆 防护 2、 下料及运输

2.1下料场地

根据施工现场及拉索钢绞线下料长度等具体情况,下料无法在桥面进行。所有钢绞线必须在桥址附近地面下料,下料场地要求清理平整、无堆积杂物且坚实。占地面积约为8×200m,,下料时应保护钢绞线HDPE护套不受损伤。 2.2下料用机具设备及辅助材料(见一览表) 序号 规格及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台式切割机 机械下料线 1t卷扬机(快速) LD10镦头器 ZB2×2-500油泵 钢绞线放盘基架 龙门架(5t) 5t葫芦 塑料焊枪(1000W) 绞线清洗盘 棉纱头 清洗剂 拖线索夹 不锈钢刀具 引水胶管 单 位 台 套 台 台 台 个 个 个 把 个 Kg Kg 个 把 米 数 量 1 1 1 1 1 2 2 2 2 3 300 100 5 3 200 备 注 配600Mф9.3钢丝绳 油表3块 配枪芯 16 2.3下料

机械卷盘机 套 1 ① .下料长度

按下列公式列表计算出无应力状态下的自由长度,校核无误后供下料人员执行。

A、 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为: L=L0+2L1+2A1+L3+L4+5cm 式中:

L0——边、中跨锚固端垫板底面之间的中心线或弧长(由设计院提供); A1——锚固端锚具长度; L1——锚固端张拉时工作长度; L3——有圆管限制的垂度影响长度; L4——塔梁施工误差的影响长度。

B、 两端及鞍座抗滑锚处HDPE护套剥除长度: 锚固端 L固=L1+A1+A2+△L+L5+5cm 抗滑锚处 L滑=满足抗滑锚锚固长度需要 式中:

A2——为支承筒长度; ΔL——为该索张拉伸长量;

L5——为HDPE护套进入锚具内的长度;

② .下料

在铺垫好的下料场地上直线固定好机械下料线或卷扬机,安装好龙门吊,

沿线量好所需的下料长度,校核后用红色油漆作好标记。然后将绞线盘放置到放线基架上,利用卷扬机钢丝绳端部的索夹夹紧钢绞线并将之牵引行走至标记线,然后切断。 下料时注意:

a. 发现HDPE护套有破损之处,应马上修补,若损坏严重难以修补,则应弃用此段钢绞线;

b. 为了保证钢绞线下料长度准确,除保证钢绞线行走路线直线外,还应遵守长度丈量、标识和复核的下料原则。 ③ .剥皮及清洗

钢绞线下料完成后,须将绞线两端和中间索鞍部抗滑锚部分的HDPE护套按给定的长度除掉。剥皮时应注意刀具或剧片一定不能伤及绞线本身。清洗绞线时要将两端绞线端头打散并用清洗剂清洗干净,抗滑锚处钢绞线由于无法打散,去油渍时应尽量将表面擦洗干净。 ④.镦头

绞线清洗完成后,在绞线两端打散后在端头约10cm长度范围内切掉外圈6丝,保留中心丝,然后将绞线复原。用镦头器将两端的中心丝镦成半圆形镦头,以供挂索牵引用。 ⑤.运输

在下料完成后,将钢绞线逐根卷回索盘,经水运后并吊至桥面便于挂索的位置。同样运输过程中仍要注意HDPE遭到损坏。 3. HDPE管焊接

焊接准备 HDPE管端面刨平 循环撤离发热工具 、切换 N次 加压焊接 加压冷却 焊接结束 3.1 HDPE段管的连接采用发热式工具对焊方式。其焊接工艺流程图为: 3.2 HDPE管焊接前,将管材放置于夹紧装置内并将之夹紧,在压力作用下用平行机动旋刀削平两个管材的被焊端面。并保证这两个端面相互接触时满足规范要求。

3.3 HDPE管焊接时,根据管材规格,其焊接条件为:

管 预加热 格 材 规φ180×8 卷边高度冷焊接 预热 温H=1.0mm时预热完成后加允许最大切却压力间度(℃) 的预热压力热时间(s) 换时间(s) (bar) 时(bar) 210±11 69 4 11 10 10℃ 备注 在焊接过程中,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如何焊接压力都必须保持至焊缝完全冷却硬化后才能撤去。

4.施工平台

4.1塔外平台: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所需的施工。

4.2梁下平台:由于梁的安装采用悬臂现浇法施工,梁体内张拉、调索时不需要悬挂平台,只要求在梁顶板上预留吊点孔好可安装锚头、撑脚、千斤顶等工作。

5.锚固端锚具安装

梁下锚固端锚具安装前应检查锚孔,使之保持清洁无污。由于锚具分别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出厂前已做调整,运到工地后不得随意拧动密封装置及定位螺钉。

锚具安装就位时要求:

①、 安装前锚具的锚孔均应事先编上对应孔号,注意注浆孔在下,排气孔在

上;

②、 中、边跨锚具组装件的锚板上明显成排的中排孔的中心线必须严格保持

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③、 锚板的中心线与承压板(锚垫板)的中心线应力求保持一致,两者偏差

不得超过5mm;

④、 中、边孔锚板的相应锚孔也必须相互对齐,以确保各绞线的平行性。 6.调整护管

在距梁下预埋管囗约50cm的预埋管内壁位置上,均布焊上3个挡块,并将调整护管放进预埋管内的挡块上。 7. 张拉支座安装

将张拉支座吊装到锚固端锚具端部,然后按支座下的定位板孔对准部位再

用螺杆将张拉支座与锚板连接稳固。

8. HDPE套管吊装

套管安装前,应先将套管按给定的长度把两端锯好并刨平,然后将之运至中央分隔带旁。

安装时,在套管内穿上一根临时辅助索并将辅助索的一端穿入锚具,同时在套管端头附近一定位置上装上专用管夹,然后用卷扬机将套管一端吊至塔上管囗附近;此时将辅助索分别先后穿过索鞍、塔另一端的套管、锚具,同样方法将套管起吊至塔上管囗附近,最后在锚具两端同时用YDCS160-150千斤顶预紧后,索塔两端套管就固定地落在辅助索上(见HDPE套管吊装图(四))。 9. 挂索顺序

由于该拉索绞线在塔上内管是分层次排列的,为便于施工该拉索的挂索顺序自下排到上排单根挂索张拉。 10. 单根挂索

10.1单根挂索工艺,见(单根挂索工艺示意图(五)、(六))。

10.2单根挂索工艺流程图

绞线准备 穿中、边跨锚具牵引钢丝

卷扬机钢丝绳穿过套管和索鞍

10.3 挂索前,梁下锚具的锚孔内穿上ф5的牵引钢丝,随后用该牵引丝牵引出带穿束器的牵引钢丝绳至桥面管囗。

10.4桥面工作人员将盘上钢较线的一端与从HDPE套管和索鞍内穿下来的牵引钢丝绳相连接,确认牢固后,开动卷扬机直到将该绞线索从另一HDPE套管引出

挂索结束 安装边跨穿束器 穿边跨锚具牵引索 穿中跨下端锚具 穿中跨锚具牵引索 循环安装中跨穿束器 32次 牵引边跨端钢绞线穿过套管及索鞍 穿边跨下端锚具 并达到规定工作长度,拆出牵引钢丝绳,将绞线与锚头处牵引钢丝绳连接牢固后,将该端绞线向锚具内推送,直至该端绞线穿出锚孔达到规定工作长度,拆出牵引钢丝绳,装上临时工作夹片,用专用打紧器打紧锚固。

10.5使用同样的方法将钢绞线的另一端穿过该端的锚具,装上临时工作夹片,用专用打紧器打紧锚固 。

10.6在单根挂索时,应注意钢绞线的HDPE护套的保护和打绞现象发生, 同时还要注意索鞍内钢绞线的叠加排列位置。 11. 单根张拉

每根斜拉索各绞线均逐根挂索並随即用YLSD160-150型千斤顶进行张拉(见单根张拉示意图(七))。 11.1索力均匀性控制

为使每根索中各钢绞线索力均匀,采用等张拉值法进行张拉,即每根绞线的拉力以控制压力表读数为准,传感器读数进行监测。挂索前,将监测传感器安装在底排的一根绞线上,安装顺序为:支座垫板——传感器——单孔工作锚(见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八))。随后张拉时每根绞线的拉力是按当时传感器的显示值进行控制的。

11.2单根绞线张拉力及张拉方式 ①、张拉力及工艺要点:

a、 安装上YLSD160-150千斤顶;

b、 加载至单根绞线设计应力的15%时测伸长值;

c、 用压力表读数控制最后一级张拉力,使之跟传感器显示值相对应时,测

终止伸长值。装上工作夹片,适度打紧,卸压至2MPa时测回缩值后锚固。

在挂索结束后,即拆出传感器,并按传感器拆除时的读数再进行补张拉。 ②、在单根张拉完每一根绞线后,应严格控制工作夹片的跟进平整度。 ③、在单根张拉过程中,中、边跨应同时均衡进行加载,力求两端伸长值的不均匀值应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12.紧索、减振器、管囗索夹及抗滑索夹安装

单根张拉结束后应立即进行紧索和减振器、管囗索夹及抗滑索夹安装等工作。

①、 紧索时,在管囗索夹旁相应的位置装上一套紧索器将索收紧,然后将预

先裁好长度为1.0m左右钢绞线(即假索)填入索体相应位置周围空隙中,使之成型至设计断面。

②、 将组装好的减振器推入调整护管内,直至减振器端面与调整护管端囗持

平,再收紧螺栓,按内缩外涨原理,使其内外分别与索体和调整护管壁紧紧相贴。

③、 在成型的索体上相应位置装上钢质索夹,并收紧螺栓,使索与索夹之间

紧密。 13.安装防松装置

①安装防松装置前,应先用手提砂轮机切除锚头两端的多余绞线,并预留一定的长度。要求绞线端头平整、光滑。

②装上防松装置,拧紧锁紧螺母,以便有效地防止夹片松动。 14.整体张拉(见整体张拉示意图(九)) 14.1张拉机具

采用穿心式YDCS5500型千斤顶及其配件进行张拉。

14.2张拉系统安装

整体张拉系统主要包括千斤顶、撑脚、连接套、张拉杆和张拉螺母。 张拉系统部件质量大,安装时借助手拉葫芦将连接套、张拉杆、撑脚、千斤顶、张拉螺母依次安装。安装时应保证系统整体的对中性满足整体张拉要求。 14.3张拉力

①初始张拉力的确定

根据设计院通知张拉至设计吨位。在整体张拉过程中,当锚具螺母松动脱离垫板时以此作为其伸长值的测量起始点,即此时油表读数对应的张拉力作为整体张拉的初始拉力。

②确定整体张拉的初始动力后,以此为起点分级加载张拉至设计要求的(超)张拉值,测量各级伸长值。旋紧螺母,千斤顶回油,锚固。

③在张拉过程中,中、边跨要求做到同步对称,相互呼应,级差应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15. 锚头及抗滑锚保护撑筒里灌注建筑防腐油脂

锚头灌注建筑防腐油脂可使绞线防腐,又可为以后换索提供方便。

主要施工机具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规格及名称 YDCS5500-100千斤顶 YLDS160-150千斤顶 YDCS5500-100撑脚 张拉杆、螺母及联接套 单 位 套 台 件 套 数 量 4 8 4 4 备 注 配张拉杆组件 配31孔锚具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ZB4-500B油泵 LD10 镦头器 穿束挤压机 YDC240Q HDPE焊机 环氧注浆泵 紧索器 搅拌机 对讲机 振弦压力传感器 切割机 单根张拉支座 交流电焊机 1t卷扬机 2t卷扬机 1t葫芦 2t葫芦 OVM15G-31工具锚板 滑车(1T) 滑车(2T) 角磨机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套 台 台 套 台 套 台 台 台 个 个 个 个 个 台 10 2 1 1 1 2 4 2 10 8 4 4 2 6 2 20 10 4 24 8 3 配高压油管20×6m 配易损件及弹簧 配PE管专用夹具 配备用电池 台式和手提各2台 配31孔锚具 配250m钢丝绳 配工具夹片 配角磨片 辅助材料及机具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规格及名称 32#机械油 钢丝绳9.3mm 彩布条(4m宽) 电焊条 电缆线 配电盘 穿束器 导向帽 不锈钢导向管Ф16×3 棉纱头 手套 清洗剂 塑料胶手套 白粽绳 型钢 单孔拉索锚 单孔工具锚 绳夹 放线架 龙门架 HDPE管吊装夹具 单 位 kg 米 米 Kg 米 个 个 个 米 Kg 付 Kg 付 米 吨 个 个 个 个 个 套 数 量 900 2000 800 200 600 8 20 10 50 800 2000 100 100 600 4 10 20 50 6 4 40 配工具夹片 配工具夹片 备 注 四、安全保证措施 A.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

全意识。 B.

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到奖罚分明,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安全落实到实处。 C. D.

严格执行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对职工进行考核。 注意环境保护,做到文明施工。 现场具体保证措施:

a. 千斤顶操作时前方不许站人,要求端部平整对中。

b. 油泵操作时需缓慢、均速加压和卸压,严禁超压和快速加压。 c. 施工平台移动平稳,严防坠物。

d. 锚具起吊、安装时要求起落平稳,注意对锚具的保护。 e. 挂索时确保牵引连接可靠,注意信号配合,索下不许站人。

f. 灌浆时要求接头可靠,保持规定压力但严禁超压,环氧有毒注意劳动保护。 g. 外护管安装时确保牵引连接可靠,注意信号配合,严防坠物。 h. 严禁非专业人员擅自操作机械。 i. 高空作业时不得随意向地面抛掷物品。

j. 脚手架、安全网的搭设要符合安全要求,并要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 k. 起重机械作业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