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

来源:画鸵萌宠网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

1. 看图,先根据图意写出两句诗,用上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古诗:______,______。 景色:______。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给生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屏 烛 晓 偷 (2)根据内容填写诗句。

①《嫦娥》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的诗句。

②《嫦娥》这首诗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的诗句。

(3)从这首诗里你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3. 课外阅读理解题。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给下面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清 魂 牧 遥 (2)解释词语意思。 纷纷:______

借问: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 (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横线上补充诗句。 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这首诗是围绕“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①攀(五岭);②越______;③渡______;④夺______;⑤翻______。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_。

5. 写出几句你喜欢的描写“月”的诗句。

6. 鉴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看出来的。 A清明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7.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

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______》,第一句写______,第二句写的是______,最后两句是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8. 选一选或填一填。

(1)一年之计在于______,一日之计在于______。 ①春 ②夏 ③晨 ④早

(2)鱼戏莲叶______,鱼戏莲叶______,鱼戏莲叶______,鱼戏莲叶______ 。

①东 ②北 ③西 ④南

(3)弯弯的______小小的船,小小的船______两______尖。

9. 按课文《花朵》填空。

星星,

是夜空的花朵。 焰火,

是节日的花朵。 我们,

是祖国的花朵。

(1)课文一共有______句话。 (2)连一连。

焰火______A.祖国的花朵 星星______B.节日的花朵 我们______C.夜空的花朵

10.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描写晴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

A .水光潋滟晴方好 B .山色空蒙雨亦奇 C .欲把西湖比西子 D .淡妆浓抹总相宜

11. 下列诗句中,与战争无关的一项是( )

A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B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 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满江红① [宋] 怒发冲冠②,凭阑处③、潇潇雨歇④。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⑥,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⑦。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⑧。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⑨。

【注释】①满江红:词牌名。②怒发(fa)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③凭阑:身倚栏杆.阅,同“栏”。④潇潇:形容雨势急骤。⑤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⑥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⑦贺兰山:贺兰山脉,当时被金兵占领。⑧胡虏: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这里指金入侵者。⑨朝天阙:朝见皇帝。 (1)这首词的作者是( )

(2)用“”给加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他的意思。 (3)这首词表达了______的感情,应当用______一语气朗读。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学习生活实例,谈谈你的体会。

13. 选字补充诗句。

A.白 B.黄 C.碧 D、紫 E、红 F、绿 (1)日照香炉生______烟。 (2)两个______鹂鸣翠柳。 (3)日出江花______胜火。

(4)______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______丝绦。 (5)孤帆远影______空尽。

14.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 补全古诗,再回答问题。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睛柔。 小荷才露________,早有蜻蜓________。

(1)补全古诗。

小荷才露______,早有蜻蜓______。

(2)用“______”画出描写“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的诗句。

(3)下面哪幅图描绘出了本诗的内容?______

1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①少府:官名。②蜀州:现在四川崇州。也作蜀川。③城阙(què ):皇宫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④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⑤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⑥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⑦宦(huàn)游:出外做官。 (1)小小释义员。 ①之:______ ②若:______ ③沾:______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 ⑤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______

(2)诗中表达送别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其中的含义是______。 (3)颈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理解本诗与普通的送别诗的不同?

17. 下列对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B .《山行》后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是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C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初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18. 填一填,补一补,选一选。 ( )对雨,雪对 。 花对 , 鸟对( )。

( )清对 , 柳绿对 。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写字。 (2)选一选,把横线补全。(填序号) ①桃红 ②水秀 ③风 ④树

(3)试着编一编,选一选。(填序号) 天对______,______对风,大陆对长空。 ①地 ②雨 ③人

19. 我会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______。

(3)春种一粒粟,______。谁知盘中餐,______。

(4)春______惊春______天,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是______。

(5)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树上的叶子______,蝉一声也不出。 (6)《弟子规》:置冠服,______,勿乱顿,致污秽。 (7)我神州,称______,山川美,可入画。

20. 根据内容连线,并按要求作答

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 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 花木成畦手自栽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青春作伴好还乡 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人喜欢咏物言志,如唐代诗人李贺在《马诗》中写“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那么淘气,那么充满生机; 海风轻轻拂过,那么孤独;

就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独守残阳。

海,有时温柔得像一个少女,

泛起阵阵涟漪,

把我的心事,轻轻巨搅动!

海,那么深沉, 让人感到青春的气息!

哦,大海!

你是生命的摇篮, 你是风雨的故乡……

(1)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方法来写“海”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作者把海比作______

(3)作者笔下的海是什么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写在下面。

22. 读一读,连一连。

举着望明月 报得三春晖 举杯邀明月 多少楼台烟雨中 谁言寸草心 低头思故乡 夕阳无限好 对影成三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 只是近黄昏

23. 赏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4.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自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山原:______。 ②白满川:______。 ③子规:______。

④了:______。

(2)把后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3)把古诗补充完整。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杂兴:______。 ②耘田:______。 ③未鳃:______。 ④供:______。

25. 课内阅读。 啊,雷锋!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 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 (1)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诗歌中的“《国际歌》”象征______ , “红旗”象征______ , “花丛”象征______ , “浪花”象征______。 (3)你对“一滴水”是怎样理解的? (4)诗歌赞扬了雷锋的什么精神?[

26. 古典诗词我欣赏:请默写古诗《牧童》并完成下面的填空。可别忘了写题目,书写要整洁啊! (1)默写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你喜欢它的原因是______。

27. 按课文《十二月歌》填空。

十二月歌

正月新春舞龙灯, 二月郊外放风筝, 三月清明杨柳绿, 四月牡丹花正红, 五月端午赛龙舟,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牛郎会织女, 八月中秋桂花香, 九月登高过重阳, 十月满园橘子黄,

冬月大雪压青松, 腊月梅花傲冰霜。 (1)一年有______个月。

(2)文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节日。

28. 阅读练习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______,描写声音的词是______。

(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9. 阅读理解

微 笑(节选)

一个微笑,(耗费 花费)很少,

却(价格 价值)很高;

给的人幸福, 收的人回报。

一个微笑,仅有几秒,

就转瞬即逝; 留下回忆, 终生美好。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这两个小节主要介绍了______。

(3)关于“微笑”的美好记忆你有吗?请你简要写一写。(写出是谁在什么时候给了你怎样的微笑,你觉得怎样。)

30. 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