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数据字典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B
A) 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可分为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两部分 B) 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统称数据字典
C) 数据字典包括对数据库的描述信息、数据库的存储管理信息、数据库的控制信息、用户管理信息和系统事务管理信息等 D) 数据字典也称为系统目录
JX: 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可分为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两部分。用户数据是用户使用的数据;系统数据称为数据字典,包括对数据库的描述信息、数据库的存储管理信息、数据库的控制信息、用户管理信息和系统事务管理信息等,数据字典也称为系统目录或元目录。
2、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C A) 数据库系统具有高度的数据独立性,而文件系统的数据独立性差
B)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共享度高,是面向整个机构来组织数据的;而文件系统面向某个应用来组织数据
C) 数据库系统中的各项开销总是比文件系统的开销小
D) 数据库系统中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控制,而文件系统中由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JX:数据库特点:数据结构化(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存储和实现的细节);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由DBMS进行统一数据管理和控制,保证了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
3、下列哪一条不是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 A
A) 数据安全 B) 数据结构 C) 数据操作 D) 数据约束
JX: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应满足①能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②容易为人所理解③便于在计算机实现。 4、下列哪种模型不是传统的基于记录的逻辑模型? D
A) 层次模型 B) 网状模型 C) 关系模型 D) 面向对象模型
JX:逻辑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建立在面向对象模型上)、对象-关系模型(建立在扩充E-R模型上),前3中建立在E-R模型上,是传统的基于记录的模型,后两种是基于对象的模型。 5、下列关于ER模型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D
A) ER模型是实体联系模型的简称 B) ER模型是最常用的概念模型
C) 可在ER模型中增加概括、聚集等语义描述来增强其描述能力 D) 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ER模型一般与具体的DBMS紧密关联
JX:概念模型用E-R图表示,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中间层次,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实现细节无关。
6、下列关于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C
A)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是数据库系统内部的体系结构 B)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C) 外模式/模式映象保证了数据与程序之间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
D) 模式/内模式映象是唯一的,它定义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JX:三级模式是数据库系统内部的体系结构或总体结构,都存储于数据字典中;数据库中模式和内模式都只有一个,所以模式/内模式映象唯一
7、下列关于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D A) 属性是指关系二维表中的列,其个数称为关系的度 B) 在二维表中的行定义是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
C) 在一个关系的若干个候选码中指定一个用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则称这个被指定的候选码为该关系的主码
D) 关系中包含在主码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
JX: 在二维表中的行定义(记录的型)是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主属性:关系中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 8、下列关于关系的形式定义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D
A) 用值域的概念来定义关系:关系是属性值域笛卡尔积的一个子集 B) 用集合论的观点定义关系:关系是度为K的元组的一个有限集合 C) 每一个关系仅仅有一种关系模式
D)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表示为二维表,所以任意的一个二维表都能表示一个关系 JX:关系数据库对关系有限定:①属性不可分解②每一个关系仅仅有一种关系模式③属性名必须存在且唯一④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候选码值完全相同的元组。所以并不是任意的一个二维表都能表示一个关系。 9、设关系R,S和T如下:
R S T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b a c b a c b a c a a b c b a
关系T是由关系R和S经过下列哪种操作得到的? A A) R ∩ S B) R – S C) R ∪ S D) RS
10、设关系R和S的元数分别是r和s,且R有n个元组,S有m个元组。执行关系R和S的笛卡儿积,记为T = R × S,则 B A) T的元数是r+s,且有n+m个元组 B) T的元数是r+s,且有n×m个元组 C) T的元数是r×s,且有n+m个元组 D) T的元数是r×s,且有n×m个元组
11、下列关于一元的专门关系操作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D
A) 对关系R的选择操作是从关系R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组成新的关系
B) 选择操作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操作,对关系R的选择操作的结果关系的列数不会少于关系R的列数
C) 对关系R的投影操作是从关系R中选择若干属性列组成新的关系
D) 投影操作是从列的角度进行的操作,对关系R的投影操作的结果关系的行数不会少于关系R的行数
12、SQL语言十分简洁,完成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的核心功能只用了9个动词。下列动词中哪一个是用于数据控制的? B
A) CREATE B) REVOKE C) ALTER D) UPDATE
13、下列关于SQL语言支持用户在基本表上建立索引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B
A) 索引可以建立在表的一个列或多个列上 B) 索引一经建立就不能删除
C) 在一个基本表上最多只能建立一个聚簇索引
D) 系统在存取数据时会自动选择合适的索引作为存取路径
14、下列关于SQL中用GRANT语句进行权限授予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C A) GRANT语句的语义是:把对指定操作对象的指定操作权限授予指定的用户或角色 B) 对不同类型的操作对象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C) 一个GRANT语句一次只能把指定权限授予一个指定的用户或角色
D) WITH GRANT OPTION子句的含义是,获得某种权限的用户还可以把这种权限再授予其他用户
JX:若指定了WITH GRANT OPTION子句,则获得某种权限的用户还可以把这种权限再授予其他用户,若没有指定,则该用户只能使用该权限,不能转授该权限给其他用户。GRANT语句可以一次向一个或多个用户授权,可以一次向同一用户授予多个不同权限,可以一次完成对多个不同对象的授权。
15、下列关于动态SQL语句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D
A) 动态SQL允许在SQL客户模块或嵌入式宿主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执行动态生成的SQL语句
B) 动态SQL语句是指在程序编译时尚未确定, 其中有些部分需要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临时生成的SQL语句
C) SQL标准引入动态SQL的原因是由于静态SQL语句不能提供足够的编程灵活性 D) SQL标准提供的动态SQL语句的执行方式只能是先准备后执行方式
JX:动态SQL语句类型①可变的SQL语句(程序运行时临时输入SQL语句)②条件可变的SQL语句;③数据库对象、条件都可变的SQL语句;
执行方式:①立即执行②先准备后执行(语句为查询语句或包含动态参数说明时使用)同一条动态SQL语句需要被多次执行时用此方式效率较高。②方式比①方式功能更强大,语法更复杂。
16、基于\"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的三个关系:
S(S#,SNAME,SEX,BIRTHYEAR,DEPT),主码为S# C(C#,CNAME,TEACHER),主码为C# SC(S#,C#,GRADE),主码为(S#,C#)
下面的SQL语句定义了一个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的视图。 CREATE VIEW S_AGE(S#,SNAME,AGE)AS
SELECT S#,SNAME,2013 - BIRTHYEAR FROM S 这是一个 B
A) 行列子集视图 B) 带表达式视图 C) 分组视图 D) 连接视图
JX:行列子集视图:视图是从单个基本表导出的,且只是去掉了基本表的某些行和列,但保留了主码。对于行列子集视图可以像使用基本表一样使用视图。带表达式视图:视图带有由基本数据经过各种计算派生出的虚拟列。分组视图:视图在创建它的SELECT语句中使用了聚集函数和GROUP BY子句。连接视图:视图在创建它的SELECT语句中使用了两个或多个连接。后三种视图在CREATE VIEW 中必须定义组成该视图的属性列名。 17、基于\"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的三个关系: S(S#,SNAME,SEX,BIRTHYEAR,DEPT),主码为S#
C(C#,CNAME,TEACHER),主码为C# SC(S#,C#,GRADE),主码为(S#,C#)
查找\"由王建老师执教的操作系统课程的平均成绩、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正确的SQL语句是 B
A) SELECT AVG(GRADE), MAX(GRADE), MIN(GRADE) FROM C, SC GROUP BY CNAME = \"操作系统\" AND TEACHER = \"王建\"
B) SELECT AVG(GRADE), MAX(GRADE), MIN(GRADE) FROM C, SC WHERE CNAME = \"操作系统\" AND TEACHER = \"王建\" AND SC.C# = C.C#
C) SELECT AVG(GRADE), MAX(GRADE), MIN(GRADE) FROM C, SC HAVING CNAME = \"操作系统\" AND TEACHER = \"王建\" AND SC.C# = C.C#
D) SELECT AVG(GRADE), MAX(GRADE), MIN(GRADE) FROM C, SC HAVING CNAME = \"操作系统\" AND TEACHER = \"王建\"
18、基于\"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的三个关系:
S(S#,SNAME,SEX,BIRTHYEAR,DEPT),主码为S# C(C#,CNAME,TEACHER),主码为C# SC(S#,C#,GRADE),主码为(S#,C#)
查找\"没有选修C02号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下列SQL语句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B
A) SELECT SNAME FROM S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C.S# = S.S# AND C# ='C02');
B) SELECT SNAME FROM S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C.S# = S.S# AND C# <>'C02');
C) SELECT SNAME FROM S WHERE S# NOT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 ='C02'); D) SELECT SNAME FROM S 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 EXCEPT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 ='C02');
19、由于关系模式设计不当所引起的删除异常指的是 B
A) 两个事务并发地对同一关系进行删除而造成数据库不一致
B) 由于关系中元组的删除而造成有用的信息无法作为一个元组在数据库中存在 C) 未经授权的用户对关系进行了删除
D) 删除操作因为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而遭到拒绝
JX:更新异常:对不同元组的同一属性没有做到同步更新,由数据冗余造成。 插入异常:与码有关,码值的一部分为空的元组不能插入到关系中。
删除异常:删除了元组的一部分属性导致码值的一部分为空,而码值的一部分为空的元组不能插入到关系中,进而导致整条元组被删除。
码:能用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的属性(组)。
20、下列关于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D A)若R∈2NF,则必然R∈1NF B) 若R∈3NF,则必然R∈2NF C) 若R∈4NF,则必然R∈3NF D) 若R∈BCNF,则必然R∈4NF
JX:若关系模式R∈1NF,且对于每一个非平凡的函数依赖X→Y,都有X包含码,则R∈BCNF。BCNF是对3NF的进一步规范,若R∈BCNF,则必然R∈3NF。关系:BCNF∈3NF∈2NF∈1NF;
4NF是BCNF的进一步规范,若R∈4NF,则必然R∈BCNF,关系:4NF∈BCNF∈3NF∈2NF∈1NF
21、(P106)设F是属性组U上的一组函数依赖,下列哪一条不属于Armstrong公理系统中的基本推理规则? A
A) 若X→Y及X→Z为F所逻辑蕴含,则X→YZ为F所逻辑蕴含 B) 若Y X U,则X→Y为F所逻辑蕴含
C) 若X→Y为F所逻辑蕴含,且Z U,则XZ→YZ为F所逻辑蕴含 D) 若X→Y及Y→Z为F所逻辑蕴含,则X→Z为F所逻辑蕴含
JX:由基本规则得①合并规则:由X→Y,X→Z,有X→YZ②伪传递:由X→Y,WY→Z,有XW→Z③分解规则:由X→Y及Z Y,有X→Z。
22、设有关系模式R(A,B,C,D),根据语义有如下函数依赖集:F = {A→C,BC→D,CD→A }。现将关系模式R分解为两个关系模式R1(A,C),R2(A,B,D),那么这个分解 B A) 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B) 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C) 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D) 具有无损连接性且保持函数依赖
23、下列哪一个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成分? A
A) 设备管理器 B) 存储管理器 C) 查询处理器 D) 事务管理器 JX:存储管理器:利用辅助存储器存放数据,并快速存取数据,具体负责外存储器中的数据存储管理和访问、索引的建立和管理、内存缓冲区管理。
查询处理器:执行用SQL等高级语言表达的数据查询和修改操作,具体负责DDL编译、数据安全性定义和控制、数据完整性定义和控制、查询的编译、优化和执行。 事务管理器:管理并发执行的事务使之有ACID特性,负责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日志管理、故障恢复。
24、下列关于索引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B
A) 一个文件上只能建立一个索引
B) 有两种基本的索引类型:顺序索引和散列索引 C) B+树是外存储器中一种重要的散列索引结构
D) 顺序索引和散列索引都能有效地支持点查询和范围查询
JX:外存储器中重要的顺序索引结构是B树;顺序索引如B+树能有效支持点查询和范围查询,散列索引只能支持点查询。
25、(P137)每一种基本的关系代数运算都有多种不同的实现算法。下面给出的算法: A
for each 元组tr in r do begin for each 元组ts in s do begin
测试元组对(tr , ts)是否满足连接条件θ 如果满足,把tr ● ts加到结果中 end end
是计算关系r和s的θ连接rθ s 的哪一种实现算法?
A) 嵌套循环连接 B) 块嵌套循环连接 C) 排序-归并连接 D) 散列连接 JX:该算法为嵌套循环连接,该算法不要求有索引,任何连接条件都可使用此算法。主要由两个嵌套的For循环构成,有关r的循环包含了有关s的循环,因此关系r称为连接的外层关系,s为内层关系。该算法会逐一检查两个关系中每一对元组,代价较大。A
以元组的方式处理关系,B以块的方式处理关系。CD都属于连接运算的实现算法。若其中一个关系在连接属性上有索引,把它作为循环的内层关系,称为索引嵌套循环连接。 26、(P143)系统发生错误,进入一种不良状态(例如死锁),导致事务无法继续正常执行,但该事务可以在以后的某个时间重新执行。这样的故障属于 A A) 事务故障 B) 系统故障 C) 磁盘故障 D) 介质故障
JX;故障类型:事务故障(逻辑错误、系统错误)系统故障、磁盘故障。 27、下列关于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分片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C
A) 水平分片将关系中的元组划分为若干不相交的子集 B) 垂直分片将关系以列为单位\"垂直地\"进行分割
C) 垂直分片中,每一个垂直分片不必都要包含该关系的主码
D) 完备性原则是指必须把全局关系的所有数据映射到片段中,决不允许有属于全局关系的数据却不属于它的任何一个片段
JX:数据分片原则:完备性原则、①可重构原则、②不相交原则 ① :必须保证能够由同一个全局关系的各个片段重构该关系。
②:一个全局关系被分割后所得的各个数据片段互不重叠(对垂直分片的主键除外) 28、下列关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D A) ODMG表示对象数据管理组织
B) 在ODMG中,语言绑定涉及三种编程语言:C++、Java和Smalltalk C) 在ODMG中,对象可由标识符、名称、生存期和结构四个特征符来描述 D) 对象定义语言不能独立于特定的编程语言而存在
JX:对象数据库标准:①对象模型②对象定义语言ODL③对象查询语言OQL、面向对象语言的绑定。
①是对象定义语言和对象查询语言的基础;②为支持ODMG对象模型的语义结构且独立于任何特定的编程语言;
29、对于下面的两张表,从表一到表二的分析过程称为: D 表一(单位:万元) 2004年 部门 一季度 二季度 部门1 20 20 部门2 25 5 部门3 20 15 表二 (单位:万元) 一季度 二季度 部门 2004年 2005年 2004年 部门1 20 12 20 部门2 25 20 5 部门3 20 18 15
三季度 35 15 18 四季度 15 15 27 2005年 一季度 二季度 12 20 20 18 18 20 三季度 25 23 17 四季度 14 12 25 三季度 2005年 2004年 20 35 18 15 20 18 四季度 2005年 2004年 25 15 23 15 18 27 2005年 14 12 25 A) 上卷 B) 下钻 C) 切片 D) 转轴
JX:切片和切块是在维上做投影操作。切片:在多维数据上选择一个二维子集(在某两个维上取一定区间的维成员或全部维成员,其余维上选一个维成员);旋转:可以得到不同视角的数据,包括交换行和列、把某一行维移到列维中、把页面显示中的维与页面外的维交换。
30、下列关于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D
A) 知识发现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部分: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及结果的解释和评估 B) 数据挖掘阶段首先要确定挖掘的任务或目的,如数据分类、聚类、关联规则发现或序列模式发现等。确定了挖掘任务后,就要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挖掘算法
C) 数据挖掘的结果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信息类型:关联规则、序列模式、分类树等 D) 数据挖掘的质量与挖掘方法有关,而与数据本身无关
JX:影响数据挖掘质量的因素:①所采用的数据挖掘技术的有效性②用于挖掘的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数据挖掘的目标:预测、识别、优化、分类
31、软件的组成包括计算机程序、相关的文档和执行给定任务的 C A) 数据 B) 活动 C) 规程 D) 算法
32、(P4)软件工程活动的目标是使得软件产品能够达到工程目标要求,并最终 D A) 使用方便 B) 质量卓越 C) 便于维护 D) 满足需求
JX:软件工程活动:生产一个最终满足需求并达到工程要求的软件产品所需要的一系列步骤
33、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多种,下列选项中,不是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是 A A) 功能模型 B) 增量模型 C) 螺旋模型 D) 瀑布模型
生存周期模型:修补-编码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开发模型、增量模型、快速应用开发模型、螺旋模型、同步-稳定模型、开源过程模型
34、当软件需求很明确时,适用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 B A) 演化模型 B) 演化模型 C) 增量模型 D) 螺旋模型
快速原型又称演化模型,先开发快速原型明确软件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发软件。 35、类之间的层次关系属于 C A) 多态 B) 组合 C) 继承 D) 聚合
JX: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相同操作、相同语义的对象的集合。若某几个类之间具有共性的属性或行为,抽取出来放在同一父类中,将各个类特有的特性放在子类中分别描述,就建立了子类对父类的继承关系。②多态:语言编译器根据操作对象的类型自动调用相应的实现程序(使相同的函数或操作名适合不同的对象类型,且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实现)
36、某信息系统中存在如下业务陈述:① 一个客户提交0个或多个订单;② 一个订单由一个且仅由一个客户提交。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类和订单类的实例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A
A) 1 : 0..* B) 0..* : 1 C) 0 : 1 D) 1 : 0 37、软件需求阶段的目标是 D
A)给出软件的解决方案 B)给出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 C)定义模块算法 D)定义需求并建立分析模型
38、基本加工是底层数据流图中的加工。以下有关基本加工逻辑说明描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对数据流图的每一个基本加工,必须有一个加工逻辑说明
B) 加工逻辑说明必须描述基本加工如何把输入数据变换为输出数据的加工规则 C) 加工逻辑说明必须描述加工的主体和加工的客体
D) 加工逻辑说明必须描述实现加工的策略而不是实现加工的细节
JX:数据流图:从数据加工和传递的角度表达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的图。数据流图的基本数据元素:加工(数据变换,对输入数据变换处理产生输出数据)、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源。底层数据流图是指其加工不需要再分解的数据流图,其中的加工称基本加工。
写加工逻辑的工具有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
39、(P43)在需求获取阶段建立起来的用以描述功能需求的主要模型是 A A) 用例模型 B) 事件响应模型 C) 业务流程模型 D) 业务对象模型
JX:业务模型(业务流程模型和业务实体模型),是对待开发系统在其应用领域中如何开展业务的描述。
40、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不应包括 D A) 软件输入/输出的描述 B) 主要功能和性能的描述 C) 软件质量属性的描述
D) 算法的描述 ( 需求规格说明书只描述做什么,不涉及具体实现细节。)
41、(P61)为了解决复杂的问题,常采用分而治之的策略,将大而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许多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来解决。在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中体现为 B A) 抽象 B) 模块化 C) 信息隐蔽 D) 层次化
JS:信息隐蔽:每个模块的实现细节对其他使用该模块的模块来说是隐蔽的,只能通过模块接口访问模块内信息。
层次化: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法建立程序的模块层次结构 42、结构化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用于 B A) 程序设计 B) 概要设计 C) 算法设计 D) 详细设计
43、模块A直接访问模块B的内部数据,则模块A和模块B的耦合类型为 D A) 数据耦合 B) 控制耦合 C) 公共耦合 D) 内容耦合
JS: A:两个模块通过参数表传递简单变量(不是控制参数、数据结构)就是数据耦
合。数据耦合独立性最好,耦合性最差;B:一个模块通过控制参数显式地控制另一个模块的动作即控制耦合。C:两个模块都可以访问同一个全局数据即公共耦合;D: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到另一模块内部,即内容耦合。它独立性最差。
44、(P73)在\"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模式中,用来描述核心业务逻辑的是 B A) 视图 B)模型 C) 控制器 D)数据库
JS:MVC模式把有人机交互的系统分解成模型、视图、控制器3个部件。
模型:封装问题的核心数据。处理逻辑和功能,独立于具体的界面表达和I/O操作。 视图:从模型获得显示信息并以规定的形式展示给用户。
控制部件:接收用户的输入并传送给模型部件,实现对模型的计算控制,使模型和视图协调工作。
45、以下有关程序实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 程序实现阶段也称为软件实现阶段,是软件产品由概念到实体的过程 B) 程序实现的依据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它给出程序的实现逻辑和处理规则
C) 程序实现将详细设计的结果翻译成用某种编程语言编写的并且最终可以运行的程序代码
D) 程序实现的工作制品是源程序、目标程序和用户指南
JX:程序实现的过程:设计审查→程序编码→程序检查→单元测试→程序调试 程序实现的依据是软件详细设计说明,它给出程序的实现逻辑和处理规则; 编码活动的工作制品是源程序、目标程序和用户指南。 46、程序调试中,进行出错原因假设的根据是 B A) 缺陷原因已肯定 B) 缺陷原因不能肯定 C) 可直接修复缺陷 D) 进行回归测试
JX:程序测试是进行了单元测试并发现错后之后开始的工作,关键在于推断程序内部的缺陷及原因。软件测试的目的是找错,程序测试的目的是纠错。调试方法:强行调试、回溯调试法、归纳~、演绎~。
47、下列有关测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软件测试等于程序测试
B) 软件缺陷在软件开发后期解决的成本高于前期 C) 软件缺陷多数来源于软件需求和软件设计 D) 白盒测试方法又称为结构测试方法
JX:软件测试是一个过程,应贯穿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中。
测试用例主要用于检验编制的程序,应由测试输入数据、执行条件和对应的预期输出结果组成。软件测试对象: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源程序及其他各阶段得到的文档资料;从源程序中找到的程序错误不一定都是在程序编写过程中造成的。白盒测试
(结构测试)依据的是程序的逻辑结构,黑盒测试(功能测试)依据软件行为的描述。 48、对于以下程序
if ( a > 0 and b > 0 ) then c = c/a; if ( a > 1 or c > 1 ) then c = c+1;
执行条件覆盖,为使得每一条件取值至少执行一次,需要的测试用例数是 B A) 2 B) 3 C) 4 D) 5
JS:白盒测试有: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分支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条件确定覆盖、路径覆盖。
条件覆盖:设计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取值(True值或False值)都至少求一次。“条件”指不包括AND、OR、NOT,仅包含>或=的关系运算符的条件。条件覆盖能取到每个条件的不同取值,但不一定能覆盖所有分支。 49、以下有关集成测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集成测试与软件概要设计阶段相对应
B) 集成测试所使用的对象应当是已经通过单元测试的单元 C) 大突击集成方式是一种增量式集成策略
D) 自顶向下的增量式集成采用了与设计一样的顺序
JX:软件测试活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集成测试:将已经过单元测试的程序单元逐步组装其起来,对系统的接口和集成后的
功能进行正确性检验。 集成策略:①一次性集成:也称大突击测试,是非增量集成策略,先对每个单元分别进行单元测试,再把所有单元组装在一起测试。
② 自顶向下的增量集成:沿系统结构的控制层自顶向下逐步组装各个单元,先测试活动集中处于顶层的模块再逐层向下测试处于低层的模块。(需要很多桩模块) ③ 自底向上的增量集成:从程序模块最低层的模块开始集成和测试,不需桩模块,可以并行进行集成和测试,比②效率高。
④ 混合的增量集成:把系统分3层,中间为目标层,目标层以上的采用②,以下的采用③。
50、以下有关软件维护类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 改正性维护是为了改正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暴露出来的一些潜在程序错误或设计缺陷所进行的维护
B) 适应性维护是在软件使用过程中数据环境发生变化或处理环境发生变化时,修改软件以适应这种变化所进行的维护
C) Lienta和Swanson将维护分为3类: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为\"把明天的方法学用于昨天的系统以满足今天的需要\" 51、以下不属于软件维护中程序修改步骤的是 C A) 分析和理解程序 B) 评估修改范围 C) 修改后测试 D) 修改程序
JX;修改程序步骤:A+B+D+重新验证程序
52、按不同人员的工作内容来分类软件过程,支持过程包括 B A) 维护过程、演化过程
B) 质量保证过程、配置管理过程 C) 基础设施过程、改进过程 D) 剪裁过程
53、(P151)维护过程是维护方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不属于维护过程活动的是 C A) 制订维护活动的规程
B) 建立接受问题、记录问题、追踪问题的过程 C) 对用户的要求提供咨询和帮助 D) 实施配置管理过程
54、在软件过程改进的IDEAL模型中,描述当前的过程状态和期望的状态,提出过程改进的建议。这些活动属于IDEAL模型的 B A) 启动阶段 B) 诊断阶段 C) 行动阶段 D) 提高阶段
JX:过程改进5阶段:启动、诊断、建立、行动、提高
55、(P173)项目控制信息的来源是各种管理报告。不属于这类管理报告的是 C A) 进度报告
B) 项目信息周报 C) 问题报告
D) 项目执行状态报告
JX:项目控制目的:在预算成本内、有限资源内按照进度要求,在相关技术和质量指标下实现项目目标。关键是及时、定期地检测项目的实际进程并与计划进程比较。
控制信息来源:来源于项目执行检查和计划规定的各种管理报告。检查是对项目的跟踪和监督;管理报告有进度报告、项目执行报告项目信息周报。 56、(P181)以下有关项目进度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 当参加同一软件项目的人数不止一人的时候,开发工作就会出现并行情形 B) 项目的活动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起始点和清晰的结束点
C) 活动时间估计所依据的信息包括工作量、资源和活动工期 D) 项目成本估算的准确程度可能比进度安排的准确程度更重要
JX:项目进度管理的过程:项目活动定义、项目活动顺序安排、活动时间估计、制定进度计划、进度控制。
57、采取措施降低一个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使它产生的后果达到一个可接受水平。这种风险控制策略属于 C A) 风险接受 B) 风险退避 C) 风险缓解 D) 风险分担
JX:风险接受:有意识地选择承担风险后果,或项目团队找不出任何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退避:风险影响巨大或应对措施不完全有效时采取的计划。
风险分担:把可能发生的风险分散到更多工作环节中,减小风险损失程度。
58、软件质量模型中质量特性\"可维护性\"的子特性包括:易变更性、易测试性、易分析性、可维护性的依从性以及 A A) 稳定性 B) 易替换性 C) 易安装性 D) 易恢复性
JX:易分析性:软件被诊断出缺陷或失效原因,或被识别出要被修改部件的能力。 易变更性:使规定的修改能实现的能力。
稳定性:避免软件修改带来不希望影响的能力。 易测试性:使被修改的软件能被确认的能力。
可维护性的依从性:软件符合与可维护性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 59、(P212)软件使用质量包括:可用性、安全性、满意度以及 C A) 可靠性 B) 易安装性 C) 生产率 D) 易操作性 60、有关软件质量的FCM模型是指: D
A) 软件质量属性、软件质量规范和软件质量度量 B) 软件质量问题、软件质量特性和软件质量评价 C) 软件质量特性、软件质量规范和软件质量评价 D) 软件质量因素、软件质量标准和软件质量度量
多选题
1、下列条目中哪些是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 BCDE
A) 文件结构模型 B) 层次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关系模型 E) 面向对象模型 2、下列关于关系模型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CD A) 关系模型把数据库表示为关系的集合
B) 关系操作通过关系语言实现,关系语言的特点是高度过程化
C) 在关系模型中,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来表示 D) 选择、投影、连接是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操作
E) 关系操作的方式为一次一个记录(record-at-a-time)的方式
JX: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关系操作特点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及结果都是集合。语言特点是高度非过程化。
3、下列关于参照完整性约束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BC
A) 参照完整性约束是一种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
B)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描述的,于是就自然存在着关系与关系之间的参照关系
C)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系间可以存在参照关系 D) 同一个关系的属性间不可能存在参照关系
E) 参照关系中每个元组在外码属性上的取值只能等于所对应的被参照关系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JX:同一个关系的属性间可以存在参照关系;参照关系中每个元组在外码属性上的取值等于所对应的被参照关系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或者外码属性取空值。 4、下列哪些不是SQL预定义数据类型?CE
A) 整数类型(数值型) (位串型、时间型) B) 字符串类型
C) 构造数据类型 D) 布尔型 E) 对象类型
JX:SQL的数据类型:预定义数据类型、构造~、用户定义~、大对象类型。
5、设U为所有属性,X、Y、Z为属性集,Z = U - X - Y, 下列关于多值依赖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 BD
A) 若X→→Y,则X→Y B) 若X→Y,则X→→Y
C) 若X→→Y,且Y' Y ,则X→→Y' D) 若X→→Y,则X→→Z
E) 设X Y WU ,若X→→Y在R(W)上成立,则X→→Y在R(U)上成立 6、下列关于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CE
A)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包括存储记录的格式设计、存储方法设计、存取方法设计等 B) 规范化理论对于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 记录的聚簇存放是指将不同类型的记录存放到相同的物理区域中 D) 同一个关系中的记录不能存放到不同的物理区域中 E) 索引是数据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存取路径
JX:存储记录的格式设计:水平或垂直分割关系,并存放在不同物理设备或同一设备的不同区域上,最小化数据库访问代价,提高数据库性能。
存储方法设计:包括顺序存放(平均查询次数为关系记录个数的一半)、散列存放(查询次数由散列算法决定)、聚簇存放(使经常使用的记录聚簇在一起);
存取方法设计:为存储在物理设备上的数据提供数据访问路径,设计中要确定如何以及在哪些表和属性上建立索引。
规范化理论最主要的应用是在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7、下列关于数据库查询处理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BCDE A) 查询处理器中最重要的模块是查询编译器和查询执行引擎 B) 查询处理中,首先需要对SQL语句进行分析,形成语法分析树 C) 查询处理的代价可以通过该查询对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度量 D) 为了简化起见,可以简单地用磁盘块I/O次数来度量查询执行的代价 E) 每一种基本的关系代数运算都有多种不同的实现算法
JX:查询处理步骤:查询分析,查询优化,查询执行。查询优化是查询编译器的核心。查询执行的最基本动作是关系代数的执行。
8、下列关于基于封锁的并发控制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BD A) 给数据项加锁的方式只有两种:共享锁和排他锁
B) 如果事务Ti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共享锁,则Ti可读Q但不能写Q
C) 如果事务Ti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排他锁,则Ti可写Q但不能读Q D) 共享锁与共享锁相容 E) 排他锁与排他锁相容
JX:给数据项加锁的方式有多种,最基本的是共享锁和排他锁; 9、下列关于分布式数据库并发控制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BCD A) 并发控制方法需要维护数据项的多个副本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B) 基于识别数据项副本的方法可用于分布式并发控制
C) 主站点方法是把所有的识别副本都保留在相同的站点上 D) 基于投票的方法可以用于实现分布式并发控制
E) 每一种分布式并发控制方法中都使用了识别副本技术
JX:分布式并发控制方法有两种:基于识别数据项副本的方法(主站点技术、主副本技术)、基于投票的方法。投票方法中没有识别副本,加锁请求被发送到所有包含该数据项副本的站点。投票方法被认为是真正的分布式并发控制方法。
10、(P181)下列关于对象-关系数据库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CD A) 对象-关系数据库以关系模型为基础 B) 对象-关系数据库中的表都符合第一范式 C) 对象-关系数据库中的表都符合第一范式 D) 对象-关系数据库提供继承机制
E) 对象-关系数据库安全性好,达到美国TCSEC和TDI的B1级标准
11、软件过程是软件生存周期中一系列相关软件工程活动的集合。一个软件开发组织应有一个过程框架,其中保护伞的活动包括如下哪2项 BD A) 阶段文档编制 B) 软件质量保证
C) 基础设施建立 D) 软件配置管理 E) 培训
12、如果一个多边形类的实例由多个点类的实例作为其数据成员,对该多边形执行移动操作时需要调用点类的移动操作,这种依赖关系属于 ACD A) 包含依赖 B) 实现依赖 C) 调用依赖 D) 细化依赖 E) 细化依赖
JX:包含依赖:源用例显式地把目标用例作为其行为的一部分包含进来,源用例称为基用例,目标用例称为包含用例。若两用例间有包含依赖,表明基用例的动作序列用到了包含用例的动作序列。实现依赖:一个规格说明和其具体实现之间的映射关系。调用依赖:强调源类中的操作调用了定义在目标类的实例。
13、以下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叙述中,属于技术可行性研究范畴的是哪3项 ABE
A) 分析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设计和实现系统的风险,考察技术解决方案的实用性 B) 考察技术资源的可用性
C) 考察待开发系统的系统架构是否符合使用单位的现状和用户的技术水平 D) 分析技术方案的细节是否侵犯了市场上已有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 E) 分析当前技术的进步是否支持系统开发的各项活动
JX:可行性研究: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风险分析、资源分析、技术分析)、法律可行性、用户操作可行性
14、(P63)复用是指同一事物不做修改或稍加修改就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在软件设计中引入复用性的方法有 ABC
A) 使设计尽可能通用(数据类型参数化,所有数据自包含)
B) 提高构件的独立性和抽象性(高内聚、低耦合)
C) 设计系统时要包含钩子(建立一些表格或链接,用以纳入新的功能)
D) 提高抽象层次(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和设计模式的使用,提高软件的灵活性) E) 尽可能使用标准的编程语言的文本
JX: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可以在算法、类、过程、体系结构、完整应用程序的级别上实现复用。复用性设计方法:A+B+C+尽量简化设计。 15、在多态的形式中,一般的多态包括哪2项 BC
A) 过载多态 B) 参数多态 C) 包含多态 D) 强制多态 E) 组合多态 JX:一般多态包括参数多态和包含多态,特殊的多态包括过载多态和强制多态。 参数多态:把数据类型作为对象或函数的参数,实现“一次编写处处使用”;
包含多态:通过继承,让某个或某些类型成为一个类型的子类型。此方式可自动寻找主类型对应的子类型,并以该子类型的操作代替主类型的同名操作来工作。 过载多态:也称重载多态,即一个操作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实现; 强制多态:通过强制类型转换来实现多态。
16、以下有关集成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3项 ABC A) 一次性集成方式是一种非增量式集成策略 B) 自顶向下的增量式集成方式需要桩模块
C) 自底向上的增量式集成方式是从程序模块结构的最底层的模块开始集成和测试 D) 自底向上的增量式集成方式需要桩模块
E) 三明治式的增量式集成方式既不需要桩模块,也不需要驱动模块 17、软件维护过程模型包括 ABD A) 快速变更模型 B) Boehm模型
C) 马蹄铁模型 (软件再工程的模型) D) 面向复用的Basili模型 E) McCall模型
JX:A+B+D+Osborne模型。(快、B、O、复B四个模型)
18、配置管理过程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软件生存周期各个过程或项目的工作产品的完整性,使得它们对相关团队都是可用的。以下属于软件配置管理过程活动的是哪3项 ABE A) 标识配置项 B) 建立和实施变更控制机制 C) 监控配置项在过程实施中的质量
D) 进行定期评审 E) 版本管理和发行(发布管理和交付)
JX:配置管理过程属于软件生存周期的支持过程,包括6项活动:编制配置管理计划、配置项标识、建立和实施变更控制机制、配置状态统计、配置项的审计、发布管理和交付。
19、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的核心知识包括 CDE
A) 沟通 B) 人员 C) 时间 D) 成本 E) 范围
JX:项目的核心功能:范围、时间、成本、质量管理;辅助功能:人员、沟通、风险、采购管理。项目管理3要素:范围、时间、成本。
20、软件质量管理是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与它一起构成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 ACD
A) 绩效 B) 评审 C) 成本 D) 时间 E) 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