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画鸵萌宠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来源:画鸵萌宠网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念奴娇黄庭坚①八月十七日,客。客有孙彦立,断虹霁雨,青天,

7分)

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净秋空,

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

文不加点。

谁便道,家万里,坐来声喷霜竹⑥。

③扶疏,

因以金荷②酌众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

词③桂影:

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

山染修眉新绿。桂影

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落,

晚凉幽径,江南江北,

为谁偏照醽醁④?

年少从我追游,子⑤平生,

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字鲁直,

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注释]①黄庭坚(1045-1105),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相传月中有桂树,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用了____表现手法。(2分)

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

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

(línglù):酒名。⑤老子:作者自指。⑥山染新绿,

后想象嫦娥驾月,

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④醽醁

秋空明净,

这是采

(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瓢弃樽无绿,

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

忧愁无聊,任选一联,按照要求,》同一时期的作品,

然后回答问题。(

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5分)8分)

急雪舞回风。愁坐正书空①。从全诗看,

说说本诗的主旨。(

4分)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1)此诗为《春望感情?(4分)三、阅读下面的唐诗,贫交行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2)读第二、三两联,

用手在空中划字。

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完成赏析。(5分)

表达了什么样的

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shì)的话说,

此诗“作‘行’,

此道今人弃如土。止此四句,

语短而恨长,

【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杜诗镜铨》引用王嗣奭(亦唐人所绝少者”。

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红旗高举,欢声震地,

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

直破烟波远远回。衔得锦标第一归。

3分)

然后回答问题。(

7分)

(1)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分析其中一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是怎样描写“竞渡”场面的?请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楚江怀古唐·马戴露气寒光集,广泽生明月,汉寿)县尉,

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

人在木兰舟。竟夕自悲秋。

然后回答问题(7分)

4分)

注释:(1)唐宣宗大中初年,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1)“广泽生明月,的表达效果。(3分)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六、阅读下面的宋诗,泊舟严滩①真山民②

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贬为龙阳(今湖南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2)云中君:云神。“云

请从动、静角度分析这两句诗4分)

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

请作简要分析。(

7分)

然后回答问题。(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水禽与我共明月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注】①严滩:即严陵滩,真名不详,

宋末进士,

宋亡归隐。

2分)

,芦叶同谁吟晚风。,身即天涯一断鸿。

故名。②真山民:

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

(1)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然后回答问题。(

(2)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

7分)

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

___时刻的景色,并作简要分析。(

低面深藏碧伞中。

2分)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送柴侍御丹阳送韦参军王昌龄严维流水通波接武冈,青山一道同云雨,(1)从体裁角度看,九、阅读下面一首诗,乱后(金)辛愿兵去人归日,困鼠鸣虚壁,

均以荷与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5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

完成下面(1)(2)题。(6分)

丹阳郭里送行舟,日晚江南望江北,

送君不觉有离伤。一别心知两地秋。明月何曾是两乡。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两首诗都是____。(2分)

(4分)

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这两首诗都是____;从题材角度看,然后回答问题。(8分)

(2)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花开雪霁天。川原荒宿草,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

墟落①动新烟。县吏已催钱。

注:①墟落:村落一

(1)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⑴两首送别诗

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

4分)

都写了猿声,

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简述。(3、分)

?请简析(5分)

8分)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回答问题。(

⑵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西江月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酒贱常愁客少,

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

”在黄州,

看取眉头鬓上。把盏凄然北望。

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

谈谈你的理解。(

4

(1)《古今词语》云:“东坡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分)

对月独酌,

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

6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十二.阅读下面两首诗,菊(唐)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①,,

九日枝头近鬓毛。露湿秋香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满地岸,向来不羡瓦松高。题菊花报与桃花一处开。

4

「注」①青帝:分管春天的天神。

(1)郑谷的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菊花的高尚品质的?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分)

(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参考答案

一、(1)答案: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2)【参考答案】①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的仲秋景象,

衬托诗人豪迈快意的情怀。(

或以景衬情)。(1分)②融情于事。(自然流露怀才不遇,

从而先抑后扬,

1分)4分)

1分)本词上阙通过选

描绘明净、壮阔

1分)在下阙,

作者

到处漂泊的身世之

(1分)更突出

用“断虹”、“秋空”、“万里青天”、明月等巨大而色彩鲜明的意象,叙说自己“家万里”“平生”“江南江北”,感;但仍然带领年轻人赏月喝酒,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豪迈乐观情怀。(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2分)

“最爱临风笛”,

二、(8分)(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

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存火似红”),三、本诗从现实入笔,样抛弃了,

(“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

4分)

转而思古。“今人”重势利之交,

末三字极形象,(比喻)等手法地运用,吐露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

结合原诗分析

以幻作真(“炉

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轻薄”非常普遍。古人则古人的美德被“今人”象土块一把世上真交(或“贫贱之交”)(或抒发了世态炎凉、

人情淡

以友情为重。“此道今人弃如土”,

通过正反对比和夸张

2分,

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十分充分。薄愤懑)。(手法

情感2分,1分)

“飞”守形象生动写出

“衔”是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

四、(1)①比拟(1分)“飞出深深杨柳渚”将舟拟比作鸟类,了群舟竞发的速度之快(眼,

铙有情趣)

”将鼓声比作春雷,

贴切,

1分)(也可以分析“衔”,

②比喻(1分)“鼓击春雷言声之大,避,

具体的写出鼓声之大,犹如极

春雷轰鸣。(1分)③夸张(1分)“欢声震地”写出岸上发出了一片震地的欢呼声,

“惊退万人”表现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

从视觉,

听觉方面,白茫茫的烟波,

2分)

“明月”本来也是静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

(1分)(任选一种修辞方法分析即可)

绘声绘色的描写了竞渡夺标的场面。

金碧楼台,

鼓声如雷,

浓绿的杨柳,

(2)此词采用白描手法(2分)红色的旗帜,

欢声

震地。通过色彩和声音刻画的竞渡夺标热闹场面。(五、(1)“广泽生明月”,的,

但一个“生”字,

是静的,与静谧,

“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

将月亮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苍山夹乱流”,

还写出了苍茫的青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自己仕途失意,竟夕自悲秋”,屈子也邈矣难寻,

“苍山”

“乱流”是动的。(1分)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赋予了明月以活泼泼的生命,

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

写出了洞庭湖的阔大喧闹的滔滔江流,2分)(意思接近即可)

听到“猿啼”,对景怀人,

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图,(2)诗题怀古,

泛游楚江,

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君”。然而,

云神无由得见,

全诗以悲愁作结,

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

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

2分)又抒发能力层级D。

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

2分)(意思接近即可)

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

六、(7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作者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沦亡”1分,月,

“漂泊无依”和“孤独凄苦”

1分)

身边没有亲友,

(1)全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悲苦)的感情。(关键词“国家(2)①用拟人手法表现“孤”。独自泊舟严滩,

只能和芦叶同吟晚风,

②用衬托的手法表现“孤”。隔着水面星星点点的渔火,情此景更衬托出诗人的孤苦。

③用比喻手法表现“孤”。诗人把自己比喻为天边的一只孤鸿,形象描画出诗人漂泊生涯的孤寂。(其他如情景交融、渲染铺陈等,答对两点即可,

每一点2分,

七、(1)傍晚西风(2分)(2)拟人表现手法。(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叶之中,

泼有趣。(2分)

1分)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

却呈现娇羞之态,

含有诗人之恨,

基调活

基调凄怨低沉。(2分)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只要所列艺术手法及分析能够表现“孤”的内涵即可。其中点明手法

1分,

分析1分。整体表述恰当

1分。)

孑然一身,

凄惶无依,

唯有禽鸟作伴共赏明

这就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远远传来哀怨凄清的笛声,

似是“愁热”,

八、(1)七言绝句(或七绝、绝句)(1分);送别诗(1分)

严诗凄凉哀婉,

是作

(2)①感情色彩(2分):王诗豁达乐观,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②表现手法:(2分,

结合诗句,

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

言之成理即可):王诗“青山”“明月”句,

抒情委婉含蓄。

1分,

者借助想像来抒情;“明月”句是作者运用反问的手法直抒胸臆。“日晚”“寒鸦”“江水”,

寓情于景,

(答出1点即可)严诗写

九、(1)从侧面形象地描写了“乱后”食尽粮绝的惨象:空荡荡的四壁中老鼠饿得吱吱乱叫,饥饿的乌鸦在荒芜的田地中到处乱啄。两句诗的内容稍加解释得

2分)

正为衣食无着而发愁,

客观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对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黑暗现实的无能对作者感情解说且全面得

3分。)

“云”象征小人,

西风飒飒,

明月多落叶萧萧,

暗猿

(能答出萧条、荒凉、破败等景象即可得

(2)采用了叙事抒情的手法。叙述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缴苛税的官吏却已接踵而至。限愤慨之情。(答出“叙事抒情”得被云遮,

2分,

十一、(1)“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

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心情。

寓情于景。“夜来风叶已鸣廊”,

以引出下句词人的迟暮之悲。才高人妒,

(2)借景抒情,烘托了悲凉气氛,寓对小人当道,啼声声入友梦境,⑵王诗写送友人上船,

中秋之际,

(或:“月明多被云妨”惨淡之景,

忠而被谤的愤懑之情。)

深化惆怅别情。刘诗实写送别分4分)

十、⑴两者对猿声的写法有虚实的不同。王诗是写别后“忆”友时的景象:潇湘之上,

令友梦中亦愁绪不解。虚写猿声,

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风雨入舟,

手时黄昏江两岸的猿声,

凉意逼人的秋风秋雨凄凉景象之中寓有悲凉别绪。

既写友人被贬的遥远与途中孤寂的情景,

别有韵味。

/寄托)/对比(反

1分);

1分)托物言志(象征

刘诗以“青山万里”与“一孤舟”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同情和送别时恋恋不舍之深情。情景结合,十二.(1)生活环境、形态、香气(答对任一点给衬)(2分)

(2)郑诗抒发作者不求高位,

不慕荣华与利益,

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

黄诗表达了作者对合理的“天道”的否定及渴望改变不合理现状的雄心。(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