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
一、单选题
1.在柳青的《创业史》中,评论界公认的艺术典型人物是()。 A.梁生宝 B.素芳 C.梁三老汉
D.郭振山
2.《茶馆》中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的人物是()。
A.秦仲义 B.常四爷 C.王利发
D.唐铁嘴
3.以下作品不属于“十七年文学”的是()。
A.《创业史》 B.《青春之歌》
C.《闪闪的红星》
D.《红旗谱》
4.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
这部作品是()。 A.贾平凹的《秦腔》 B.周大新的《湖光山色》 C.麦家的《暗算》 D.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5.由于胡适的新诗史地位在当代的滑落,()获得新诗开创者的地位。
A.郭沫若 B.臧克家 C.冯至
D.何其芳
6.被认为是最能表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令人痛苦的自觉性的诗人”的是()。
A.艾青 B.牛汉 C.穆旦 D.郑敏
7.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A.《十八岁出门远行》 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C.《四月三日事件》 D.《一九八六年》
8.以下不属于“革命样板戏”的是()。 A.《三上桃峰》 B.《红灯记》
C.《海港》
D.《奇袭白虎团》
9.以下作品不属于茹志鹃的是()。 A.《百合花》 B.《关大妈》
C.《静静的产院》
D.《哦,香雪》
10.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 A.田汉的《关汉卿》 B.老舍的《茶馆》 C.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 D.曹禺的《胆剑篇》
11.刘震云“生活流”小说的代表作是()。 A.《太阳出世》 B.《烦恼人生》
C.《不谈爱情》
D.《一地鸡毛》
二、多选题
1.“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等。 A.从维熙 B.刘绍棠
C.房树民 D.韩映山
2.十七年文学时期,小说题材主要集中在() A.知识分子题材 B.军事题材
C.革命历史题材
D.农村题材
3.在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中,三位重要的女性是()等。 A.苏眉 B.司猗纹 C.竹西
D.大旗
4.《檀香刑》的叙述者分别是()等。
A.赵甲 B.钱乙
C.孙丙
D.眉娘
5.“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商州初录》、《最后一个渔佬儿》、《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棋王》、《钟鼓楼》
和()等。 A.《黑骏马》 B.《烟壶》 C.《美食家》 D.《神鞭》
6.80年代的作家主体主要由()构成。
A.“复出”作家 B.“新派”作家
C.“知青”作家
D.农民作家
7.高行健的探索剧有()
A.《车站》 B.《陈毅市长》
C.《绝对信号》
D.《假如我是真的》
三、判断题
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2.毛泽东在1953年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科学、文化的方针。()
3.《风云初记》是孙犁唯一的长篇小说。()
4.莫言《檀香刑》里的“我爷爷”、“我奶奶”蔑视礼法,敢于追求自己荡气回肠的爱情。()
5.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余华、刘震云、方方、池莉等。()
四、简答题
1.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简要论述对女性文学的理解。
- 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