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报刊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期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

来源:画鸵萌宠网
・64・ 文化・文化产业论坛 浅析报刊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期发展遇到的 现实问题 罗丹暇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进入新媒体时期以来,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深度报道这一报刊文体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甚至在近几年出现了停滞不 前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剖析在新媒体时期报刊深度报道在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分析和探寻深度报道之后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深度报道;困境;现实问题 深度报道是近些年来极受欢迎的一种报刊文体形式,因其大多 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这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以微博 涉及重大题材,聚焦于社会的热点、疑点、难点,不同于传统的两极 为例,因为微博具有字数限制,每条最多仅有140字,因此从微博获 报道,使得新闻事件各方都能合理发声,并且将新闻事件当做一个 取的信息是零碎的,其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再者,在微博时代,每一 动态的过程去来反映,因此对于受众了解新闻事件全貌很有帮助。 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每分钟发出的相关信息足以形成信息爆炸, 美国著名作家朱蒙曾对深度报道做出了一个精妙的解释:“以今日 因此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是转瞬即逝的,只适合进行快餐式的阅 之事态,核对昨Et的背景,从而说出明13的意义。”说明深度报道不 读,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报刊上深度阅读报道受到冲击。 仅仅只是对于当下的事实报道,更是“在5W的理论基础上,将五个 2.4互联网新媒体具有的互动性是报刊深度阅读无法比拟的。 。w’和一个’How’的内涵加以扩大”,从而使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 门户网站刊载的深度报道都会设置评论专区,通过评论达成编者与 义。 受众之间互动以及受众受众之间的互动的双重目的。社交媒体仍以 1深度报道在我国的溯源及相关典型特征 微博为例,微博通过发布话题将对同一事件有相关感受的受众集结 深度报道始于20世纪30、4O年代的美国,在欧美国家被称之 起来,只要发布同一话题就能找到同道中人。网络媒体的互动功能 为“大标题后的报道”。改革开放后,这种新兴的报道形式开始传入 让受众主动参与到网络新闻专题中去,变新闻事件的旁观者为参与 我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站住了脚。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深 者,与新闻事件一起律动。 度在报道形式、语言风格、报道题材上不断创新,展现出了鲜明的特 3报刊深度报道为应对危机应作出的拓展 征。 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下,报刊深度报道不能止步不前,坐以 1985年12月,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一组系列报道《大学生成 待毙,要及时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并且要发挥出其他媒体所无法 材追踪记》拉开了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帷幕。之后,中国青年报以大兴 比拟的优势和长处。按照媒介形态变化“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原 安岭特大火灾报导作为契机,刊登“三色报道”使深度报道的创作达 则,只要传统媒体能够深刻认识网络媒体所带来变化的实质,寻求 到了第一个高峰。20世纪90年代初,报纸新闻进行了改革,报纸纷 新的报道模式来建立自己的差异竞争优势,将会形成一种共生共荣 纷扩版增刊,周末报和晚报大量出现,这为我国深度报道的发展提 的格局。 供了肥沃土壤,在这个有利契机下深度报道获得了再次发展。 3.1报刊深度报道应拓展报道的现实意义,促进社会难点问题 深度报道在不断发展创新中,也展现出其具有的鲜明特征。 的解决。报刊深度报道应持续将社会中存在的难点、疑点、热点作为 (1)深度报道已成为不少报刊媒体的主体,出现了一批以深度 报道的重中之重,从这些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以突出深度报道的现 报道称著的报纸,如《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 实意义。其次,报刊深度报道不应只对单一的事件进行文本报导,应 (2)报纸深度报道的主题是对生活全方位的扫描。 集中相关新闻案例,从现象到本质,透视其根本问题,在一段时间内 (3)深度报道关注题材由社会热点向难点转变。 可以进行连续报道,以造成舆论强势,促进社会难点问题的解决。 (4)深度报道形势由一版一文向专题性版面等多种形势发展。 3.2报刊深度报道应解读新闻全貌,以深刻性吸引读者。报刊 2报刊深度报道面临的冲击与现实问题 在做深度报道时,记者必须整理有关此条新闻的大量信息,对其进 进入本世纪以来,深度报道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纵观近 行由表及里的分析概述,必要时候还应加上阅读延伸,通过逐步挖 些年的阅读数据,不难发现报纸深度报道正面临着来自广播、电视 掘,将新闻事件的原貌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在做相关报刊 尤其是互联网的冲击与威胁,正面临着呈待改革和拓展的现实问 深度报纸时,记者除了立足当下外,更应有长远眼光,分析出其一般 题。 发展趋势和规律,使其能帮助受众在信息爆炸中精准地获取有用信 2.1来自于广播、电视等除纸媒外的传统媒体的冲击。进行深 息。 度报道开始不再是报刊杂志等纸媒的专属权。广播、电视通过调动 3.3报刊深度报道应善于运用图表,通过图像信息加深受众的 受众的听觉、视觉从而使得相关深度报道更具有生动性。尤其是电 阅读兴趣。如今报刊已经意识到只用文字去做深度报道是不够的。 视深度报道,能通过现场画面给受众很强的冲击力,使新闻的传播 通篇文字报导不仅让受众产生视觉疲劳,连篇累牍更会造成信息不 效果更好。 清,理解费力。不少报刊开始走“杂志化”的路线,用图表和鲜明的颜 2.2来自于互联网上门户网站的威胁。从20世纪90年代以 色将文字信息更好地转化为视觉信息,加深了受众的阅读兴趣。以 来,门户网站亦开始涉足深度报道。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 都市报纸《钱江晚报》为例,在2014年10月31 13的B0012版人文 网站都不满足于仅仅告知新闻简单信息,都开辟出了新闻专题,涵 中,记者以近段时间来呈井喷状态的综艺节目作为深度报道的主 盖社会、国内、国际、体育、娱乐、财经、科技等方方面面。互联网通过 题,版面左侧是相关文字报道,版面右侧一整天是该记者整理的从 结合文字、图片、音屏、视频,充分融合受众的视觉、听觉、文字感知 周一至周五的电视综艺节目,每档节目后注明是哪家卫视,播放时 能力,其深度报道的生动性更大大甚于电视深度报道。“网络新闻媒 间以及相关两点推荐,以颜色加以区分,使得原本显得简单的文字 体的’超文本结构’颠覆了报纸深度报道的深刻性,网络新闻专题 立即丰富起来,生动起来。 容量巨大的数据库威胁着报纸深度报道的‘全面”’。门户网站使得 参考文献 深度报道可以有多元化的阅读方式,这是报刊深度新闻所不能比拟 [1]熊静,曾勰.从(南方周末》看报纸的深度报道『J].新闻世界. 的。 【2]张俊华.试论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IJ1.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 2-3微博、人人、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改变受众的阅读方式,快速 (4). 阅读代替深度阅读。据数据显示,现代人一天将花费大概三分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