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诗歌朗诵比赛
国庆节诗歌朗诵比赛方案【1】
为庆祝祖国xx岁生日,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诗歌朗诵水平及语文素养,展示青春活力,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在国庆节到来之际开展以“爱国、爱校、爱家”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活动,为使活动有序高质地进行,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内容和形式参考
1、内容要以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家乡、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诗歌或散文诗,倡导结合实际的创作。
2、形式可多样,可以是独诵、双人朗诵或小组朗诵、集体朗诵,可适当配音乐和表演(音乐拷到FTP“国庆节诗歌朗诵”文件夹里,文件名为班级名),形式尽量多样化,但要突出朗诵,朗诵可脱稿也可看稿,倡导脱稿朗诵,脱稿的将进行适当的`加分。
每个节目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活动的有关事项如下: 1、参加对象:全体学生。
2、程序:9月21日始选体裁、内容和形式,选定朗诵人员并组织排练;9月26日把参赛节目表按年级报德育处,德育处将在9月28日组织抽签,确定比赛出场顺序。
9月30日下午正式比赛。
比赛结束后,将朗诵的作品交至德育处存档。 3、比赛时间:20xx年9月30日下午午1:40—4:10 4、比赛地点:东操场
5、会场布置:蒋校长 贺主任 赵主任 国庆节诗歌朗诵比赛方案【2】 一、活动目的:
为了纪念建国xx周年,引导学生感受建国xx年来的辉煌成就,关注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关心生活和成长的家乡,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孩子们具有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让诗歌进校园,用清脆的童声、优美的诗句迎接国庆节的到来。
二、活动形式及内容:
1.参加对象:1—5年级全体学生参与班级集体诗朗诵,特殊学生除外。 2. 朗诵内容:以歌颂祖国为主要内容,选择的内容要求健康向上。 3.朗诵形式:朗诵表演等形式各班自行设计,参加班级可自备伴奏音乐。 三、时间:9月27日下午1:00正式开始(中午不午睡) 四、场地:教学楼U字形场地。 (若当天天气不好则改在阶梯教室举行) 五、诗朗诵评分标准:
1、诗句内容健康向上,富有爱国热情。(20) 有配乐且搭配协调。(5分)
2、使用标准普通话,吐字清晰、流畅。(25分)
3、语速适合适度,富有感染力,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20分) 4、在朗诵过程中,合理运用表情及动作配合朗诵。(20分) 5、衣冠整洁得体,仪表自然,精神饱满。(10分) 六、计分及评奖方法:
1、评委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计算平均得分作为班级的最终得分。
2、比赛评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 七、评委及工作人员:
评 委:王玉珠 单英明 黄丽丽 耿宁 张华 李奕 张玲 刘美江 刘亚男 主 持:张晓英
音 响:于京牧 照 相:鞠红艳 八、比赛注意事项:
1、各班级12:30开始往下带(带凳子),体育老师负责安排各班级座位,并组织有序坐好。
(学生朝西坐,坐的时候第一排不要太靠近台阶。 各班朗诵时面朝东站在台阶上。)班主任及副班主任随班。 (评委及工作人员除外)
2、比赛按一至五年级的顺序依次进行,各班级要提前候场。 3、比赛结束后正常上第二节课。
4、各班级9月22日放学前将朗诵稿的题目报德育处。 国庆节诗歌朗诵比赛方案【3】 一、活动目的:
1、为喜迎国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继承发扬诗歌文化。 2、配合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美化校园语言环境。
3、配合少先队弘扬民族精神活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4、配合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活动规则:
1、各参赛选手以班级为单位,形式:单人,双人,小组,集体均可,辅助表现形式配乐、造型。
各班主任具体负责。 2.朗诵要求:
(1)所选诗歌,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 (2)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3)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4)表达感情准确、自然; (5)服装大方得体
(6)时间根据所选内容在5分钟以内。
3.内容以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颂家乡的诗歌、散文及古今诗词均可;形式以朗诵为主,可配音乐,尽量多样化。
4、所需音乐自备,诗歌内容以及选手名单于9月25日前交到少先大队部。
三、活动时间、地点:
9月26日和9月27日下午 东校区报告厅报告厅 四、奖项设置: 以年级组为单位参评。
一年级: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 二年级: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 三年级: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 四年级: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 五、六年级: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二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