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爆作业是隧道施工控制工期、保证开挖轮廓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减轻对围岩的振动破坏,要亮连拱隧道采用微振控制爆破技术,实施全断面光面爆破,并根据围岩情况及时修正爆破参数,达到最佳爆破效果,形成整齐圆顺的开挖断面,减少超欠挖。
1、 设计原则
本隧道爆破设计遵守以下原则:
A、炮孔布置要适合机械钻孔。
B、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以减少炸药用量。
C、减少对围岩的破坏,周边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好开挖轮廓。对于Ⅴ、Ⅳ类围岩,考虑开挖线内的预留量,爆破后,机械凿除至开挖轮廓线。
D、控制好起爆顺序,提高爆破效果。
E、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掘进速度,缩短工期。
2、 爆破器材选用
采用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起爆系统,毫秒雷管采用15段别毫秒雷管,引爆采用火雷管。
炸药采用2#岩石铵锑炸药或乳化炸药(有水地段),选用φ25、φ32、φ40三种规格,其中φ25为周边眼使用的光爆药卷,φ40为掏槽眼使用药卷,φ32为掘进眼使用药卷。
3、 炮眼布置
Ⅲ类围岩全断面爆破采用双中空孔直眼掏槽,Ⅳ类围岩开挖采用斜眼楔形掏槽。Ⅳ类围岩台阶法开挖光面爆破炮眼布置见图6-4《分部开挖炮眼布置图》,Ⅲ类围岩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炮眼布置见图6-5《全断面开挖炮眼布置图》。
Ⅳ 爆破参数
为减轻爆破时对围岩的扰动,周边眼采用φ25小直径光爆药卷,并采用导爆索串装药结构,孔口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Ⅲ类围岩周边眼间距E=65cm,最小抵抗线W=80cm,相对距离E/W=0.80,周边眼
装药集中度0.30kg/m。IV类围岩周边间距E=45cm,最小抵抗线W=56cm,相对距离E/W=0.80,周边眼装药集中度0.30kg/m。爆破参数分别见表6-5、表6-6;Ⅲ类围岩全断面开挖爆破参数表钻爆作业时, 根据地质条件及时修正爆破参数, 以期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Ⅲ类围岩全断面开挖爆破参数表 表6-5
项 目 周边眼间距E(cm) 周边眼抵抗线W(cm) 相对距E/W 装药集中度(kg/m) 堵塞长度(cm) 装药结构(周边眼) 起爆方式 爆 破 参 数 65 80 0.8 0.25 40 间隔装药 非电起爆
图6-5《全断面开挖炮眼布置图》
IV类围岩台阶法开挖爆破参数表 表6-6
项 目 周边眼间距E(cm) 周边眼抵抗线W(cm) 相对距E/W 装药集中度(kg/m) 堵塞长度(cm) 装药结构(周边眼) 起爆方式 3爆 破 参 数 45 60 0.8 0.2 40 间隔装药 非电起爆
6-4《分部开挖炮眼布置图》
2) 钻爆作业
采用钻孔台架配YTP-28手持式风动凿岩机钻孔,人工装药起爆。 钻爆作业按照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如围岩出现变化需要变更爆破设计时,由主管工程师确定。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连接,均由考核合格的爆炮工负责。
① 测量
测量是控制开挖轮廓精确度的关键。采用隧道断面激光测量仪进行断面和炮孔划线。每循环都由测量技术人员在掌子面标出开挖轮廓和炮孔位置。
② 定位开眼
采用钻孔台车钻眼时,台车与隧道走线保持平行,台车就位后按炮眼布置图正确钻孔。对于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眼精度要求比其它眼要高,开眼误差要控制在3~5cm以内。
③ 钻孔
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要能熟练地操纵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眼,一定要丰富经验。钻孔时严格按照炮孔布置图正确对孔,以确保爆破质量。周边孔外插角1°~2°,炮孔相互平行,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在Ⅳ、Ⅲ类围岩地段,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内5~10cm处开孔),周边孔对孔误差环向不大于5cm。掏槽孔对孔误差不大于3cm,其它炮孔开眼误差不大于10cm。在钻眼过程中,应根据岩孔位置及掌子面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程度,以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
④ 装药
钻完孔后,用高压风吹孔,经检查合格后装药。装药分片分组负责,自上而下严格按爆破设计规定的装药量、雷管段号“对号入座”。爆破网路连接、检查及起爆,按照爆破设计要求和GB6722-86《爆破安全规程》执行。
⑤ 堵塞
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堵塞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 ⑥ 瞎炮处理
发现瞎炮,应首先查明原因,如果是孔外的导爆管损坏引起的瞎炮,则切去损坏部分重新连接导爆管即可,但此时的接头应尽量靠近炮眼,如因孔内导爆管损坏或其本身存在问题造成瞎炮,则应参照《爆破安全规程》有关条款处理。
3)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6-6:
图6-6 光面爆破工艺流程图
爆破效果检查 瞎炮处理 通 风 洒水降尘埃 起 爆 放样布眼 定位开眼 钻 孔 清 孔 联结起爆网络
4)超欠挖控制
钻爆法开挖是否经济、高效,关键是控制好超欠挖,钻爆施工中将采取如下措施:
① 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选配多种爆破器材,完善爆破工艺,提高爆破效果。对于Ⅳ、Ⅴ类围岩,考虑开挖线内的预留量,爆破后机械凿到设计开挖轮廓线。实践证明此法对于光面爆破十分有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 提高画线、钻眼精度,尤其是周边眼的精度,是直接影响超欠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认真测画中线高程,准确画出开挖轮廓线。
③ 提高装药质量,杜绝随意性, 防止雷管混装。
④ 断面轮廓检查及信息反馈:了解开挖后断面各点的超欠挖情况,分析超欠挖原因,及时更改爆破设计,减少误差,配专职测量工检查开挖断面,超挖量(平均线性超挖)应控制在10cm(眼深3m)和13cm(眼深5m)以内。
⑤ 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在解决好超欠挖技术问题的同时,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来保证技术的实施,为此,从进洞前,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用经济杠杆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人人关心超欠挖,人人为控制超挖去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