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混凝土观感处理方案ea

来源:画鸵萌宠网
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通病分析与处理

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通病的发生主要在于管理疏忽检查不到位,振捣工技术薄弱,模板支设不牢固拼缝不严密,混凝土材料不符合技术要求等,主要分为: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烂根、裂缝、缺棱掉角等现象,根据质量通病的形成原因、防治措施、处理措施,编制方案如下,用于本工程施工管理: 1、蜂窝

1〕形成原因: 〔1〕搅拌不匀; 〔2〕模板漏浆;

〔3〕振捣不够或漏振;

〔4〕一次浇捣混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造成漏振;

〔5〕自由倾落高度过高,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 2〕防治措施

〔1〕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的检查; 〔2〕混凝土禁止现场临时加水搅拌;

〔3〕控制混凝土下落高度,必要情况采取导管或溜槽等措施;

〔4〕分层下料、分层捣固、专人振捣专人盯管,加强振捣工的培训管理,防止漏振;

〔5〕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 3〕处理措施

〔1〕对于较小的部位,如混凝土根本密实,只是局部外表存在较小的蜂窝时,用同批次水泥的水泥砂浆抹平,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2,修补面要方正美观,尽量减小色差;

〔2〕对于较大的部位,不影响结构的平安时,将蜂窝、孔洞部位的松散混凝土、石子、砂浆剔凿干净,剔凿至砼密实处,钢筋外表清理干净,洒水润湿,按牛腿形支设,模板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灌注,模板撤除后,将牛腿处突出墙面的混凝土用人工剔凿平整,如有防水要求,加抹聚合物防水砂浆抹平压光;

〔3〕如有大体积〔面积〕的孔洞、蜂窝,严重影响结构平安时,应停止施工,报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委托原设计单位编制处理方案。 2、麻面

1〕形成原因:

〔1〕局部同蜂窝原因;

〔2〕模板清理不净,或拆模过早,模板粘连; 〔3〕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刷;

〔4〕模板未浇水湿润,混凝土外表脱水,起粉;

〔5〕浇注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 〔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2〕防治措施

〔1〕模板要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模板要充分湿润; 〔2〕堵严板缝,浇筑中随时处理好漏浆; 〔3〕振捣应充分密实;

〔4〕根据实际天气情况,控制拆模时间,竖向构件拆模前进行试拆。 3〕处理措施

〔1〕面层有装饰装修的,主体施工阶段可不处理,抹灰时将外表浮灰处理干净,洒水润湿,用同标号的水泥膏批刮麻面局部,后按抹灰工艺罩面;

〔2〕如根底局部或面层无装饰装修的,将外表浮灰处理干净,洒水润湿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3、孔洞

1〕形成原因

〔1〕局部同蜂窝原因;

〔2〕钢筋间距太小,配筋太密,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太大,不易下灰; 〔3〕模板未设置排气口,空气振捣不出。 2〕防治措施

〔1〕加强振捣施工,多棒配合振捣,分层振捣,如有必要,在钢筋密集处配以人工插捣;

〔2〕墙柱超过一定高度时,加设排气孔,在模板侧面开天窗,分层浇筑振捣; 〔3〕及时去除落人混凝土中的杂物。 3〕处理措施

〔1〕对于孔洞较小的部位,可用同批次水泥的1:2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2〕对于孔洞较大的部位,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捣固填实。 4、露筋

1〕形成原因

〔1〕局部同蜂窝孔洞原因; 〔2〕钢筋骨架下料不准确; 〔3〕钢筋骨架无限位措施;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走形、位移,无看筋人员。 2〕防治措施

〔1〕合模前检查钢筋的定位、限位措施;

〔2〕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和易性符合标准要求;

〔3〕加派看筋人员,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结束后钢筋不走形,无位移情况。 3〕处理措施

〔1〕露筋处用1:2水泥砂浆抹平或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实;

〔2〕对于无法抹砂浆和填充混凝土的部位,用环氧树脂胶密封钢筋,保证钢筋无锈蚀后,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加设抹灰层。 5、烂根

1〕形成原因

〔1〕局部同蜂窝露筋原因;

〔2〕模板根本封堵不密实,造成跑浆现象;

〔3〕混凝土浇筑前未用同配合比成分相同的砂浆坐浆; 〔4〕混凝土和易性差石子沉底,浇筑高度过高,石子聚堆; 〔5〕模板清理不干净、振捣不到位不密实。 2〕防治措施

〔1〕设置清扫口,加强模板根本封堵,浇筑前提前浇水润湿; 〔2〕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标准要求,加强进场检查; 〔3〕坐浆浇筑;

〔4〕控制混凝土下料高度。 3〕处理措施

〔1〕剔凿松散的混凝土、石子,洒水润湿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 〔2〕小面积的烂根现象,用1: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观感方正美观。

6、裂缝

1〕形成原因

〔1〕水灰比过大,外表产生气孔,龟裂; 〔2〕水泥用量过大,收缩裂纹;

〔3〕养护不到位或不及时,外表脱水,干缩裂纹; 〔4〕坍落度太大,浇筑过高过厚,素浆上浮外表龟裂; 〔5〕拆模过早,用力不当将混凝土撬裂; 〔6〕混凝土外表抹压不实;

〔7〕钢筋保护层太薄,顺筋而裂; 〔8〕缺箍筋、温度筋使混凝土开裂; 〔9〕大体积混凝土无降低内外温差措施; 〔10〕洞口拐角等应用集中处无加强钢筋; 〔11〕工期紧张,施加荷载过早等原因。 2〕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为建筑行业的疑难性难题,施工期间除防止上述形成原因外,在施工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