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灵山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

来源:画鸵萌宠网
灵山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一、选择题

试卷物理数__________

1. 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池组相连,两板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两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电容器带电量不变 C.检流计中有a→b的电流

B.尘埃仍静止

D.检流计中有b→a的电流

【答案】BC

2. 矩形线圈绕垂直磁场线的轴匀速转动,对于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 A.交变电流的周期等于线圈转动周期 B.交变电流的频率等于线圈的转速

C.线圈每次通过中性面,交变电流改变一次方向D.线圈每次通过中性面,交变电流达到最大值【答案】ABC【解析】

试题分析:线圈绕垂直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产生正弦交流电,其周期等于线圈的转动周期,故A正确;频率为周期的倒数,故频率应相等线圈的转速;故B正确;在中性面上时,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即产生感应电动势为零,电流将改变方向,故C正确,D错误.考点:考查了交流电的产生

3. 如图甲、乙两图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a、b是各部分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输入的交流高频成分用“≋”表示,交流低频成分用“~”表示,直流成分用“—”表示。关于两图中负载电阻R上得到的电流特征是(

A.图甲中R得到的是交流成分B.图甲中R得到的是直流成分C.图乙中R得到的是低频成分D.图乙中R得到的是高频成分【答案】答案:AC

【解析】解析:当交变电流加在电容器上时,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甲图中电容器隔直流,R得到的是交流成分,A正确,B错误;乙图中电容器能通过交流高频成分,阻碍交流低频成分,R得到的是低频成分,C正确,D错误。

4. 一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交变电流

第 1 页,共 13 页

A.周期为0.125s B.电压的有效值为102VC.电压的最大值为202V

D.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102sin8t(V)【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由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知,周期为0.250s,故A不对;电压的最大值为20V,故电压的有效值为20V=102V ,B是正确的;C是不对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中,最大值是102V是不对的,应该是220V,故D也不正确。

考点:交流电的电压与时间的关系。

5. (多选)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在圆轨道1的Q点经点火使卫星沿椭圆轨道2运行,待卫星到椭圆轨道2上距地球最远点P处,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如图所示.则卫星在轨道1、2和3上正常运行时,有: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Q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Q点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时经过P点的加速度跟经过Q点的加速度相等【答案】BC【解析】

第 2 页,共 13 页

6. 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的带正电质点所受重力mg是电场力的3倍.现将其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则从抛出到速度最小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v0

A.t= gC.t=

3v02g

B.t=

2v03g

3v0

D.t=

4g

【答案】D 

第 3 页,共 13 页

【解析】

1F

tanα==,α=30°

mg32gg

等效重力加速度g′==

cos30°3Δv=v0cos30°=g′t3v0

联立解得t=.选项D正确。

4g

7. (多选)如图所示,A、D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点在D点的正上方,与A等高。从E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1落在B点,球2落在C点,关于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

A.球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

第 4 页,共 13 页

B.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2C.球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22∶1D.球1和球2运动时的加速度之比为1∶2【答案】BC【解析】

8. (2016·辽宁大连高三月考)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速率为1 m/s。从此刻开始在与速度平行的方向上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两图取同一正方向,取g=10 m/s2)(

A.滑块的质量为0.5 kg

B.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C.第1 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1 JD.第2 s内力F的平均功率为1.5 W【答案】BD

【解析】【参考答案】BD 

第 5 页,共 13 页

9. 在远距离输电中,如果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不变,要减少输送导线上热损耗,目前最有效而又可行的输送方法是(

B.采用直流电输送;D.提高输送电压.

2A.采用超导材料做输送导线; C.提高输送电的频率; 【答案】D

【解析】提高输送电压,因为输送功率不变,所以输送电压高了,输送电流就小了,根据PIR可得输送导线上热损耗就小了,选D。

10.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答案】C

11.甲、乙两汽车在某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其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A. 从t=0时刻起,开始时甲在前,6 s末乙追上甲

B. 从t=0时刻起,开始时甲在前,在乙追上甲前,甲、乙相距最远为12.5 m

第 6 页,共 13 页

C. 8 s末甲、乙相遇,且距D. 在0~4 s内与4~6 s内

离t=0时的位置45 m甲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B【

12.如图甲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其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取g=10 m/s2,则 A.滑块的质量m=4 kg

B.木板的质量M=6 kg

C.当F=8 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2 m/s2 D.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8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左运动时,物体M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是 A.绳的拉力等于M的重力 B.绳的拉力大于M的重力C.物体M向上匀速运动 D.物体M向上加速运动

【答案】AD

第 7 页,共 13 页

13.(2015·聊城二模,17)探月工程三期飞行试验器于2014年10月24日2时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高为h的圆形工作轨道。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加速度为

()Rg

R2

g

R+h

B.飞行试验器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2πC.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gR+h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答案】 AD 

3g4πGR

MmMm

=mg,在高为h的圆形工作轨道,有:G=mg′,

R+h2R2

R2Mmv24π2GM得:g′=g,故A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2=m=m2r,解得:v= ,T=

R+hrrTrr3

2π ,飞行试验器的轨道半径为r=R+h,结合黄金代换公式:GM=gR2,代入线速度和周期公式得:v=

GM

R+h3gR2R2g

,T=2π ,故B、C错误;由黄金代换公式得中心天体的质量:M=,月球的体积:V=

GR+hgR2

4M3gπR3,则月球的密度:ρ==,故D正确.3V4πGR【解析】月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G

()14.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11月5日进入38万公里以外的环月轨道,11月24日传回首张图片,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成功。“嫦娥一号”围绕月球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已知,如果在这次探测工程中要测量月球的质量,则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 A.“嫦娥一号”的质量和月球的半径

B. “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C.月球的半径和“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D.“嫦娥一号”的质量、月球的半径和“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答案】B【解析】

第 8 页,共 13 页

15.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动量,则它们一定具有( A.相同的速度C.相同的运动方向【答案】C

16.关于磁感应强度B的概念,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

B.相同的质量D.相同的加速度

F可知,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力成正比,与电流和导线长度的乘积成反比 ILB.一小段通电导线在空间某处不受磁场力的作用,那么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它受到的磁场力可能为零

D.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答案】C

17.(多选)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开关S闭合后,小型直流电动机M和指示灯L都恰能正常工作。已知指示灯L的电阻为R0,额定电流为I,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IR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IE-I2r 【答案】CD

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E-I2RD.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I2(R0+R+r)

【解析】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1=U﹣UL,A错误;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U1I,电动机的热功率P热=I2R,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2=P﹣I2R,故B错误;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P总=UI=IE-I2r,故C正确;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Q=I2(R0+R+r),D正确。

18.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17 V、2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 V/cm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

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低7 eV

第 9 页,共 13 页

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答案】ABD

二、填空题

19.如图所示,一个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原线圈两端与平行导轨相接,今把原线圈的导轨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2T的匀强磁场中,并在导轨上垂直放一根长为L=30cm的导线ab,当导线以速度v=5m/s做切割磁感线的匀速运动时(平动),副线圈cd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

【答案】0

【解析】由于是匀速运动,产生恒定的电流,则变压器副线圈电压为零20.如图所示,在以O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在磁感强度的匀强磁场,a、b、c为圆形磁场区域边界上的3点,其中∠aob=∠boc=600,电量为e而速率不同的电子从a点沿ao方向射人磁场区域,其中从bc两界穿出磁场区的电子,其速率取值范围是 【答案】

(4分)

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束质量为m,点的弧形边

mmmm

2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除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长木板级两根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择:

A.天平, B.弹簧秤, C.钩码, D.秒表, E.刻度尺, F.蓄电池, G.交流电源(1)其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将实验所需的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

(3)如图为某次实验中记录的纸带,测得s1=2.60cm,s2=4.10cm,s3=5.60cm,s4=7.10cm.s5=8.60cm。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其中打点计时器在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D=_________m/s,在DF段平均速度vDF________m/s(电源为220V,50Hz,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第 10 页,共 13 页

【答案】 记录小车的位置及对应时间 CEG 1.5 0.64 0.79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作用是打点并记录所用的时间;

(2)打点计时器还需要交流电源,而蓄电池是直流电;钩码的质量与重力不需要测量,但长度需要刻度尺来测量,最后打点计时器具有计时作用,不需要秒表.故选CEG;

(3)每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振针留下的点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由纸带的数据得出相邻的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相等,即△x=1.5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

0.015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5m/s20.1x0.0560.071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DCE0.64m/s.在DF段平均速度

2T20.1x0.0710.086vDFDF0.79m/s

2T20.1速度的大小,得: a三、解答题

22.如图所示,虚线圆所围区域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束电子沿圆形区域的直径方向以速度v射入磁场,电子束经过磁场区后,其运动方向与原入射方向成θ角。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及所受的重力。求:

(1)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R;(2)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3)圆形磁场区域的半径r。

【答案】 (1)mv (2)mθ (3)mv tan θeBeBeB2

第 11 页,共 13 页

【解析】

23. 如图是家用电饭煲的电路图。将电饭煲接到稳压电源上,当开关接通“加热”挡时,电热丝以额定功率给食物加热,当食物蒸熟后,开关接通“保温”挡,给食物保温,这时电热丝的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电流为1.40 A,已知分压电阻的阻值是R=100 Ω。求:(1)保温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

第 12 页,共 13 页

(2)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3)电热丝的额定功率。

【答案】 (14分) (1)140V (2)210V 【解析】试题分析:(1)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R=IR=1.40×100=140(V)

(2)设电热丝的电阻为r,电源输出电压为U,则(

)2r =

(3)882W

解得:r=50Ω

所以电源电压为U=I(R+r)=1.40×(100+50)=210(V)(3)电热丝的额定功率为P=

=

882(W)

第 13 页,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