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层存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来源:画鸵萌宠网


多层存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XXX梁场

1

XXX梁场 多层存梁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编制目的 .................................................. 1 二、适用范围 .................................................. 1 三、编制依据 .................................................. 1 四、存梁情况概况 .............................................. 1 五、多层存梁的步骤 ............................................ 3 六、技术要求 .................................................. 4

1

XXX梁场 多层存梁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为了使现场作业人员按照设计图纸以及规范标准要求操作,保证箱梁存放质量,从而保障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梁场预制箱梁多层存梁作业。

三、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2)《XXX梁场平面布置图》; (3)XXX梁场《工艺细则》。

(4)《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16)2322A-Ⅱ-1)

(5)《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16)2322A-Ⅴ-1)

四、存梁情况概况

1、梁场及箱梁情况

XXX梁场预制、安装和供应范围为 ,工程正线长度 km,XXX梁场共预制 榀简支箱梁,其中跨度为31.5m共 榀,跨度为23.5m箱梁 榀。

32m简支箱梁长32.6m,跨度31.5m,梁高3.052m,梁体接近780t。使用8个吊点起吊,吊点顺桥向对称设置在距梁端75cm和175cm处,横桥向对称设置在距梁中心线185cm处。

1

XXX梁场 多层存梁作业指导书 24m箱梁长24.6m,跨度23.5m,梁高3.052m,梁体近 t。使用8个吊点起吊,吊装孔布设同32m箱梁。

2、存粱台座结构

箱梁在预制台座初张拉后,被转移到存梁台座上。根据设计的要求依次进行终张拉、压浆等,直至最后的出场架设。由于梁体的自重较大,梁体对支点变形要求较高,所以要做特殊的处理。根据梁场地质情况、存梁台座的受力情况,以及存梁数量等因素考虑。

考虑制存梁时间间隔、梁体制架时间差,现场布置存梁台座90个。按照设计图纸,存梁台座外露高度0.74m,箱梁高度3.052m,橡胶垫0.05m,预埋件外露长度0.5m,多层存梁高度为0.74+0.05*2+3.052*2+0.5=7.444m,轮胎式提梁机净空为10m,多层存梁后提梁机与第二层梁体间空间仍有2.556m,可“提一过二”,提梁机符合梁场进行多层存梁要求。

梁场存梁台座采用C40混凝土浇筑,台座基础采用桩径400mm,复合载体夯扩桩,桩长H不小于9m。存梁台座具体结构如下图。

2

XXX梁场 多层存梁作业指导书 图:多层存梁台座结构示意图

五、多层存梁的步骤

XXX梁场设计为90个多层存梁台座,其中前 排 个存梁台座为养护区。其后 个台座为长久存梁台座。待养护区梁体养护结束后,提至存梁区完成后续工作,待梁体压浆7天后,且封锚完成后可根据现场存量情况是否选择多层存梁。若多层存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多层存梁前应复核下榀箱梁的四支点高差,如发现四点高差超过2mm,提梁在支墩上加钢板调平至四点高差在2mm内;

2、检查是否更换多层存梁橡胶垫板,如未更换应提梁进行更换。 3、箱梁横桥向支座中心距为4.5m,在支墩上放出中心线,两支墩中心

3

XXX梁场 多层存梁作业指导书 线间距为4.5m,纵向两支墩中心间距为29.6m,悬臂长度为1.5m。

4、多层存梁前应检查复核下榀箱梁终张拉是否是满30天后的成品梁; 5、在下层箱梁顶面放出4个存梁支点的中心线和钢支墩轮廓线; 6、然后根据测量放线位置安装二层存梁用的支墩,调平四支点,保证四点高差在2mm以内,橡胶垫板安放到存梁支点位置,最后将上层箱梁准确安放到四个存梁支点上。

7、多层存梁后按要求对存粱台座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发现异常时,及时提梁进行对支点调平后方可进行多层存梁。

六、技术要求

1、多层存梁后要求四个支点产生和不均匀沉降不得超过2mm。 2、下层箱梁两梁端悬臂长度一致,长度差不超过20mm;横向偏位不超过10mm。

3、下层箱梁顶面4个支承点放线位置要准确偏差控制在1mm。 4、上层箱梁的存梁净空高度不少于20mm(以梁中心线处的高度为基准进行控制)。

5、多层存梁中心线要严格对齐,以防止基础偏心受压产生不均匀受力。 6、上层梁与下层梁端头悬臂长度要一致。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