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画鸵萌宠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机理

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机理

来源:画鸵萌宠网
第32卷第1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V0l_32 No.1 2013年1月 JOURNAL OF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Jan.2013 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机理 张志云 (闽江学院学术交流中心,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它的兴起为高校大学生信息获取、交流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腐朽思想, 对高校大学生传统价值观带来重大影响。研究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机理,有助于我们针 对新媒体特点,既发挥新媒体优势,又能够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政治观。 关键词:新媒体;价值观;影响机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79(2013)O1—0019—03 动画等,更加形象生动感性地进行信息的传播, 一、新媒体的特点 科技含量较高。 与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意义上的如广播、电 二、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视、报纸等媒体不一样,所谓新媒体是指利用先 进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依靠卫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的广泛传播,既为大学校 星通信、移动互联网、3G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 园增加了活力,又方便了学生的交流沟通,使大 端,为广大用户提供交流、娱乐的平台。相对于 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动向和最新时事,能够通 传统意义媒体,新媒体有如下特点。 过新媒体获取更多信息,但新媒体也带来了一定 (一)灵活多变 的社会问题,往往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生活节奏 (一)促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 越来越快,甚至成为时代潮流的先行者,新媒体 由于大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接受新事 因其快速便捷的特点,迅速占领了高校市场,成 物的能力和意识较强,新媒体在高校的传播较为 为新媒介的主要市场。如互联网、手机短信、微 广泛,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也随之而来。一些 信等发展迅速的新媒介,它们无不重视高校的市 在过去的生活中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价值 场份额,新媒体是社会新生事物,灵活多变是新 观在实践中屡屡受挫;而另一些原来难以接受 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 的、甚至是被普遍否认的价值观念却被冠以 (二)交互性强 “新”、“合时宜”等名而登台亮相,并开始引导人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的,而使用 们的价值取向。 l 互联网的出现,在方便人们交 新媒体的人往往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 流沟通的同时,西方腐朽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极 发布传播者,如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QQ空间 端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和思潮也开始更加 等,多数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对新鲜事物又进行 直接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 转载、分享等操作。交互性较强是新媒体传播的 观,促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又一个重要特点。 (二)混淆大学生道德判断力 (三)科技含量高 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带进来了许多西方腐朽 新媒体具有移动、便捷、数字化等特性,其运 的社会思潮以及一些社会价值观,它们往往披着 用各种具体传播形式,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 民主、公平、正义的外纱,其本质是腐朽资本主义 收稿日期:2012—09—21 作者简介:张志云,闽江学院学术交流中心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 第1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第32卷 的改良,直接影响到了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一些社会丑闻通过新媒体的快速传播,让大学生 大学生自身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等特点一拍即 合,它们相互耦合,与高校为大学生树立的科学 社会主义等传统的价值观发生碰撞,从而对大学 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对道德观的判断出现了歧义,对坚持科学社会主 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大的思维碰撞。比 如许多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寻找自我存在,脱离现 实沉迷于虚拟生活,从而影响自身的价值取向和 道德判断能力。传统价值观、道德观与新媒体发 生碰撞、交替,使得青年大学生对传统的大学生 四、新媒体环境下树立大学生正确 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 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优化传播环境 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等缺乏足够的认同;道 德评价标准也存在失衡现象,大学生价值取向和 道德判断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紊乱。 (三)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自我化 应对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高 等院校应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优化新媒体的传 播环境。一是从国家角度上必须高度重视 新媒体传播媒介建设。立足中国国情,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新媒体 传播网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新媒 体建设中,引领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二是高 等院校要掌握新媒体传播媒介发展特点与传播 规律,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和谐校园 文化建设等正确引导大学生正确、科学、高效利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的广泛传播,激发大学生 的主人翁意识,自我表现欲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 值观。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 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从网上索取所需信息,打 破了权威的,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 能动性,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但同时也使大学生 的个体意识高度膨胀,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凸显。 新媒体作为新兴事物,缺乏相应的制衡,在它们 的宣传平台如新浪博客、腾讯QQ空间、搜狐微 用新媒体。三是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引导大 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精 神家园;同时对于发布非法信息、虚假信息、恶意 信息等扰乱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秩序的行为要坚 决予以制止和打击。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化体系引领校园 文化建设,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博等,由于发布言论信息的自由度相对较高,发 布者往往侧重于宣传一些吸引观众眼球、有冲击 力、有震撼力的信息,以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 尤其是对利益驱动、社会竞争等市场机制的宣传 强化,客观上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追求物质与精 神价值的时候不能找到平衡点,从而导致大学生 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日趋明显。 高等院校新媒体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 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最重要的平台,掌握新媒 三、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机理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特性在大学校园里快速 传播,其传播机理是新媒体的自身特点与大学生 自身特点相互耦合的过程。新媒体具有交互性 体传播特点,正视校园新媒体在当今时代给大学 生带来的巨大变化,善用和引导新媒体发展,强 化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 首先,要科学利用新媒体所包含的前沿技术 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推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通俗化,加强宣传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有效利用新媒体主导社会。其 强、灵活性高和科技含量高等明显的特点,而大 学生作为年轻人代表,有着追求灵活多变以及强 烈的交流需求,更因为大学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的主流,他们对高科技产品有强烈的追求欲 望。新媒体以互联网的腾讯QQ、新浪微博、手机 短信、微信等虚拟交互为大学生的交流沟通带来 了一定的便利。大学生通过网站、报纸、期刊、书 次,要加强校园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通过平台 建设特别是内容建设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 值观的建设。再次,是应健全新媒体效果检测和 反馈机制,使高校新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和情感和 谐一致。使校园新媒体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求 新心理和情感需求,又能成功地、快速地向学生 传递有益信息,从而有效地对学生的喜好、信念 和价值取向加以引导。 籍等获取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从中获取了外界的 各项信息,包含一些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思潮、 扭曲的价值观等负面信息。这些信息和交流与 ・20・ 张志云: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机理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息消费中树立正确的态度,最大限度的免受不良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讯息的选 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 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能力。 高等 信息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提升 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让我们的 大学生能够在媒体商业化的侵蚀下保持清醒头 脑,避免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 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通 过制度建设、完善以及人力、物力方面加大 对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投入。由于大学生处在 成长阶段,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新鲜事物充满 参考文献: [1]钱文彬.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 着好奇心,对新媒体的警惕性较低,对新媒体的 表象特征缺乏准确的判断,对新媒体所带来的不 [J].新闻界,2010(3):83—84. [2]王伟.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大学生价 良信息和腐朽思想观不能准确筛选,在不同侧面 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2 造成价值观紊乱,价值取向偏离,与社会主导价 (4):73—75. 值观背道而驰等。高等院校必须高度关注新媒 [3]王传中.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 体的发展趋势与大学校园的结合动向,掌握新媒 [J].高校理论战线,2009(7):40—41. 体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出现问题应迅速解决。要 [4]李安英,徐兵,刘英飞.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 引导新媒体往有益于大学生校园生活、学习和科 对策[J].湘潮理论,2009(1):41—42. 研的发展轨道上来。要综合媒介教育资源,提高 [5]陈菊平.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 教育效果。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在信 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3):56—59.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on College Students’Outlook of Value Zhang Zhiyun (Center of Cultures Exchange,Mingjiang Colloge,Fuzhou Fujian 350108,P.R.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ing new media,the embodiment of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outcome of the devel— 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makes the college students’information retireval and communication easy and brings the students rgeat number of decadent ideas as well,which influences the students’outlook of val- ue.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s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establish righteous out look of ideology and outlook of politics. Key words:new media;outlook of value;influence mechanism [责任编辑:任红军]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