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抗战时期日军暴行的文化分析

来源:画鸵萌宠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第3期 2002年9月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Xuzho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1.28.NO.3 Sept.,2002 抗战时期日军暴行的文化分析 郑 忠,高萍萍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关键词]抗战时期;暴行;文化 [摘 要]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无数血腥暴行,除疯狂屠杀外,还建立慰安妇制 度,进行细菌战、毒气战、鸦片毒品战以及虐待战俘、劳工等。其如此之残暴,究其原因,有日本文化背景的沉 淀、国民性、宗教信仰的基因,有战争心理的作用,还有历史演进的成分。本文试从以上诸角度分析研究,从而 加深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的进一步认识。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425(2002)03一O132—05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大地上烧杀 抢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 大灾难。他们泯灭了良知,强迫妇女充当性奴隶, 建立了2O世纪最为世人所不齿的慰安妇制度;他 们惨绝人寰,利用细菌战、毒气战、鸦片毒品等进 行杀人实验;他们大丧国家道德水准,对待战俘毫 不留情,强迫他们充当劳工,竭尽虐待之本事。侵 华日军为何如此之残暴,究其原因,有日本文化背 景的沉淀、国民性的基因,有战争心理的作用,还 区,仅上海就有83家,中国慰安妇在2O万以上, 75 被日军虐待致死l_2]。 日军内设“慰安妇”早在日、俄战争时即开始。 1938年,为避免国际舆论指责,减少强奸事件并 重塑日军形象,日本军部明令指出“各部队应迅速 建立一个能使日军兵士在作战空暇时,在性方面 可得以充分满足的机构”。于是,慰安妇计划迅速 在亚洲战场得以实施。与日本本国军妓不同的是, 中国大陆、台湾和朝鲜、东南亚各地及少数白人妇 女都是在日军刺刀下强征入伍的,她们绝大多数 是17—2O岁的年轻姑娘。抓来的慰安妇一个晚上 要供4O人泄欲 有些怀了孕的慰安妇甚至连同 腹中的婴儿一同被杀死、埋掉。日军铁蹄过处无数 有历史演进的成分。笔者不揣简陋,愿从这些角度 出发试作探析。 日本全面侵华的8年间,日本军队对中国人 民采取的种种暴虐手段,五花八门,毫无人性,较 中国妇女遭受惨无人道的蹂躏、虐杀,她们在肉体 和精神两方面承受了严重的摧残。 慰安妇制度是世界妇女史上惨不忍睹的一 幕,是禽兽不如的行为的见证!该制度违反了人道 主义、两性伦理、战争常规制度,是日军暴行和罪 恶的有力证据之一。 (二)细菌战罪行 之禽兽更下一等,仅杀人一项,据一些学者统计, 竟达17O余种之多l_1 J( 。”。笔者仅取其中4类暴 行予以揭露与分析。 (一)性暴行 世界近代史上,把殖民地良家妇女抓来当军 人发泄性欲的慰安妇制度,除了日本,是绝无仅有 的。据世界各国学者调查研究表明,二战期间,在 亚洲起码有4O万妇女被迫沦为“慰安妇”。而中国 慰安妇人数最多,地域最广,受难最深。根据苏智 良先生研究,日军慰安所遍布中国22个省市自治 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另一种令人切齿痛恨 的罪行,是在中国建立细菌部队实施细菌战和用 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1936年8月日军在哈尔滨 成立了以石井四郎为首的“关东军防疫部”即731 部队,正式把细菌部队列入实战编制。随后,日军 [收稿日期?2002—02—17 [作者简介]郑忠(1 968一),男,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又建立了北平“北支那防疫给水部”(“甲”字1855 部队),南京“中支那防疫给水部”(“荣”字1644部 队),广东“南支那防疫给水部”(“波”字8604部 队)等14支名为“防疫给水部”的细菌战实施部 队。他们把活人当作任意切割的原材料,仅在731 一侵华期间,除了被强掠到日本充当劳工的中 国战俘外,还有用欺骗手段招去的劳工以及以战 俘名义抓进集中营的军民,日本人称之为“训练 生”或“行政供出”。其中,少数属受骗之外,95 是 在日军的刺刀下强掳过去的。有学者考证。从 1935年1月至1945年8月,日本人从华北强掳 强制输出劳工人数有据可查者为748.8万余 人[7]。他们在日本干着繁重的苦役,过着非人的生 活。据日本《外务省报告书》所载,总数为6830名 中国死亡劳工中有5999人死于被遣往的事业所。 日本政府和企业发展自己军事经济使用的不是中 国的廉价劳动力,而是不花钱的劳动力。绝大多数 劳工是不可能从日本得到报酬的,途中死亡或死 个部队,就利用了3000多人进行细菌实验和人 体解剖。他们甚至把针插入婴儿体内,慢慢地把血 抽干,直至毫无体液为止,结果婴儿成乌龟大小的 木乃伊,简直惨不忍睹 ]。 1942年,1644部队与731部队在浙赣地区进 行了大规模的细菌战。731部队派出了第1部、第 2部、第4部的远征军,从平房基地携带了13O公 斤副伤寒菌和炭疽菌,第2部队人员还带有足够 数量的染有鼠疫的跳蚤Es] 。 ”。南京荣字第 1644部队在6—7月间于金华一带散布了霍乱等 细菌,引起当地霍乱厉疫流行,甚至牵连到了日军 本身。据统计日军“患者在万人以上,死者达1700 人以上” ](n ”。中国人民当然更是不计其数。日 于工地的更是一文不值。 对于上述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 行,近年来,不少中外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不少深 入的探讨。笔者以为,任何事物的发展从本质上看 都不是偶然的或是突发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 日之寒”,除去从战争状态下剥夺敌人生命的心理 机制原因外,侵华日军的残暴性背后还隐藏着深 深的日本传统文化观念的积淀。 (一)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的诠释 军在浙赣地区的多次细菌战,波及范围达38个县 市,直接死亡人数达7371人。以石井四郎及其下 属军医官们为首的细菌战组织者,在中华大地上 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其罪恶程度令人发指J (三)毒气战罪行 日军在全面侵华期间,还违反1925年关于禁 止使用毒气的日内瓦国际公约,大量使用毒气屠 杀中国军队和平民。据披露,日军在华北、武汉、南 昌、山西、赣湘会战、南宁攻略、翁英作战、高平作 战、晋中作战中都有使用毒气的情况。日军在武汉 战役期间利用临时发烟小队施放小规模毒气,利 用野战瓦斯队施放大规模毒气。据日本华中派遣 军的不完全统计,日军大举进攻武汉期间,各师团 共施放毒气375次,使用毒气发烟筒32207个,毒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长期 生活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日本民族 性格的双重性,即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狭隘的、排 外心理,甚至有人说日本人的心地如其狭窄的国 土一样狭隘。当然这里有过于偏激的一面,但可以 肯定的是在对华侵略中,日本人的暴行使我们看 到的绝不是宽广的心胸。日本一位哲学家、文化史 学家曾把人类生存的风土类型分为三种:季风风 土、沙漠风土和草原风土。日本属于季风风土,这 种风土培育了日本人一种“台风性格”,即“忍从之 性躁、突发之激情”相依相伴。因此,有学者认为, “日本人的这种性格在动荡多变的本世纪(2o世 气发烟弹8667发等。日军的毒气给中国军队造成 了极大的人员伤亡。为了避免泄露真相,日军每次 利用毒气夺取阵地后,都惨无人道地杀死所有未 死而失去战斗力的中国军人,正所谓杀人灭口! (四)残害劳工 纪)得到更为充分的表现。他们时而彬彬有礼、温 文而雅,时而残暴凶狠、杀人如麻,其情感易变如 俘虏是战争中特有的产物。时至2O世纪前 叶,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优待俘虏政策时, 侵华日军却不顾国际条约,虐待和杀害中国俘虏。 南京大屠杀的3O万受害者,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放 下武器的战俘。现已查明,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制 造的上百个“万人坑”中掩埋的相当数量的受害 樱花一样,朝开夕落” ]。他们举国所赞的武士道 精华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仇讨”,一是“切腹”。 “仇讨”就是中国所谓的复仇,本来是没有法治的 野蛮社会的普通习惯,可是到了近代似乎没有被 日本人所忘记。他们对战后俘虏问题的处理多少 有点出于对两颗原子弹的报复心理。“切腹”亦即 者,是被日军直接屠杀的战俘或惨死在集中营的 战俘以及被奴役而死的战俘劳工。 自杀。二战期间日本军人“神风特攻队”的肉弹给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自己都那样残酷,何况对 别人!因为尚武,日本人从小就接受军国主义思想 的教育,并伴随着对天皇效忠而根深蒂固。一种 “死的陶醉”、“死的美学”,使他们成为不惧死亡的 战士玩着死亡的游戏。 日常生活中的日本人对别人有九十度躬的尊 敬,说话言语极其客套。然而正是这些原本淳厚无 比的人,却在中国战场上作出了切开别人的胸膛 来摘心、砍下别人的脑袋来垫锅子烧饭的罪恶勾 当。何以如此?笔者以为日本人这种双重民族性 格的冲突、扭曲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根据弗洛 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自身有两股相对立的情 绪即攻击性和服从性,它既可发展成为建设性的 正面情绪,又可能成为破坏性的消极情绪。过于制 式、严谨的礼教,使日本人长期压抑在服从性之 下,一旦有了缺口,他们的攻击性就会毫无保留地 进发,而侵华战争恰好提供了契机。日本一位学者 家永三郎也提出过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平素受 到压抑的心理在无视人类理性的破坏行动中使其 爆发出不满情绪,自己的人权全被人们忽视的人, 他们采取行动,无视置于自己实力之下的弱者的 人权,那是必然的。” J( ∞ 当然,战争的环境对人 性的扭曲亦有影响,但光用战争来抹杀一切是说 不通的。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军队(除了纳粹)没有 像日本人那样残暴与凶狠呢?南京大屠杀和慰安 妇事件成为日本暴行的代名词不是没有理由的。 日军在侵华过程中显示的超野蛮的心态是非 常复杂的。它一方面普遍存在着日军士兵的强烈 的、非理性的、非道德化的屈从意识,一方面又夹 杂着对中国人的无比蔑视。日本民族传统上就有 一种服从统治权威的从属心态。当军国主义利用 天皇权威发动对华战争时,人们便失去了正常的 理智,他们被对天皇的近乎自虐的积极主动的屈 从意识所支配,丧失了个体人道、良心等方面的戒 律。不仅对敌军如此,对敌国的人民和其他所有的 外国人都一视同仁。在国家,屈从于天皇;在军队 则屈从于上司。日本军队中常有打骂、体罚等不良 现象的发生。他们在屈从命令的时候,无力感、失 重感随之而来,心理天平就会发生倾斜。解决内心 矛盾与冲突的途径他们只找到一条,即在对被征 服者的奴役中得到补偿和发泄。如在性的问题上, 日本军部就曾教唆新兵不体验女人就无法打好战 争。因此参战前夕,日本新兵都必须响应上级号 召,首先去“养精蓄锐”,于是,成批新兵们疯狂涌 向慰安所口。。。而且日本政府为了侵略扩张,还竭 134 力向人民灌输日本民族的种族优越意识理念,使 得日本军队中普遍地出现道德良知丧失。一位参 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兵大前嘉说:“那时,中国人 是蝼蚁之辈,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杀死蝼蚁 之辈,还会受到什么良心责备吗?”[。J(P 日本军人以施暴取乐的心态并不仅是一些个 人的想法。从慰安妇到细菌战,再到虐待俘虏都必 定是集体心理在作祟。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有一 种集体心理,这种心理使参与者行动仅出于本能, 这就造成了暴行的传染性。正如刘燕军撰文认为 的那样,日本人的残暴并非是个人行为,而是整个 “兽类集团”的犯罪行为I】 。 (二)从人类文化学角度的分析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日本人对待女性的态度。 作为二战时期最为泯灭人性的慰安妇制度现在已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而当初日本人确立这一 制度时,字面目的却是为稳定军心,减少强奸事 件,从而减少国际舆论的指责。可是这种有计划、 按比例(1:29或1:37)为日军配备性奴隶的制度 更为世人所不齿。当年日本人采用暴力让中国妇 女及其他殖民地妇女为其军队提供性服务,实际 上,在文化根源上同日本国民淡薄的性观念及男 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 二战以前的日本,被称作“乳役兼用无角牛” 的日本媳妇,在家中必须孝敬公婆,服侍丈夫,每 日早起晚睡,体力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可 是她们的地位比传统中国社会的女性还低。“中世 纪时日本的武士道与欧洲中古时代的骑士无大区 别,他的美德是忠实,勇敢,同情,俭朴,守礼节,只 有一件即对女性观念则与骑士不同,不是尊重,而 是蹂躏”[1 。恐怕到了今天,这一传统依然没有多 少改变。日本男人不懂得尊重日本女性是不争的 事实。在日本,男尊女卑,丈夫对太太可以颐指气 使,女人对男人卑躬屈膝,不可避免地使男性发展 出自制和独断的行为模式。他们不但在日常生活 上要役使女性,在性的问题上也要强力掌控。于是 一旦跨出国门,日本军人对女人的暴行也就进入 了疯狂状态。 其次,要指出的是对待其他民族的态度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很多学者认为日本文化是一种混 合文化。在日本文化史上也确有过三次吸收外来 文化的大规模浪潮。第一次日本的弥生文化时期, 日本从中国引来发达的农业文明,从而由原始社 会一步跃入铁器时代。第二次是在6—9世纪,中 国唐朝的政治制度以及科学、技术、器物、生活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式等大规模输入Et本,不仅使Et本社会变成一个 模拟的中国社会,而且建成以皇权为中心的大一 统国家。中国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使得Et本在民 族心理方面很早就培植成比较强的文化包容性, 显然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思维模式使得Et本在第三 次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时,几乎是囫囵吞枣式地 全盘西化了。独特的岛国危机意识当遇到西方先 进生产方式的强有力挑战时,埋没在Et本人心灵 深处的自卑意识无可避免地被激活了(即与中国 文化比较中的劣势心态),他们自甘受辱,而且与 此同时憋足一V1气,决心将自己变成与西方一样 的国家。明治维新的成功及中Et甲午海战的速胜, 使得Et本国民由原先崇拜、嫉妒中国文化的自卑 心态,迅速转移到藐视中国文化的“小人得志”心 态上去。它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从文化角度上 是想要取代中国而成为亚洲文明的中心。因此,在 日本至今还有“大和民族优越”论一说,他们瞧不 起“支那人”,有些Et本人甚至认为“如果战争再 延长一点,……‘除了Et本人以外没有真正的 人” ”],显然这是荒谬的言论,可是在侵华期间, 事实上日本军队确实奉行了这一条原则。 第三要指出的是日本人对待罪恶的认知问 题。笔者比较赞同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 特(Ruth Benedicts)在她的著作《菊与刀》中提出 的日本只有耻感文化而无罪恶感文化之说。羞耻 感文化使日本人努力上进,但缺乏了罪恶感文化 使日本人不会对自己的错误与罪恶感到抱歉。我 们由此可以想见,既然一个人做错事都不会感到 后悔与难过,那么什么样的坏事在他面前当然都 畅通无阻,不需顾虑了。 (三)从宗教文化学角度的考察 日军的暴行还与日本固有的宗教信仰——神 道教密切相关。神道教源于日本上古时代,流传至 今。作为一种专属于日本民族的宗教文化现象,神 道教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专制后有着“扬眉 吐气”、不断膨胀的历史,甚至成为近代日本法西 斯主义的思想武器与实践行为。 神道教从一开始就具有圣俗模糊的特点。它 是一种崇拜象征太阳的“天照大神”为中心的泛神 论宗教。它认为,人间最高统治者天皇是“天照大 神”的后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整个日本民族是 天照大神的子孙。由于它以崇拜天皇为主要特征, 同政权关系密切,因此自近代日本明治维新以来, 明治政府整顿祭祀活动,将神道教定为国教,国家 神道由此产生,并成为御用思想体系的中坚和骨 干。1931年至1945年间,为了检阅神道由精神力 量变为物质力量的威力,日本政府发动侵华战争, 并成立神祗院,再次确定国家神道为国教,并号召 各种宗教无条件地、不遗余力地为国家和战争服 务。侵略战争即成为圣战,“八泓一宇”等思想为主 要教义的法西斯国家神道最终形成。此时的神道 教实际上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邪教!它直接与军 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挂钩,使每一个信仰它的日本 士兵失去理性,头脑异常。“天皇是神、日本是神 国、与普通国家不同”的迷信,充斥着整个日本军 队并直接导致了日本侵略军蔑视敌国人员,毫不 留情地发泄暴行,近乎神经质的精神发作。 如果说国家神道在二战期间成为日军暴行之 源的意识形态因素,那么,原始神道教中残留的彼 世观则构成了日军暴行的基底因素。 据日本学者梅原猛的观点,日本人的原彼世 观有四大命题,其中两点是:(一)彼世是与现世完 全颠倒的世界,但并无多大差别,彼世并无天国与 地狱或极乐世界与地狱的区别,从而也没有死后 的审判。(二)人一死,灵魂就脱离肉体,去到彼世 为神。……干过很多坏事的人,在现世留下深怨大 恨的人,虽然不能立即去彼世,但如果遗族请来有 灵能的人加以供养,也可以去彼世口 j( 。这说明 日本人对于死既没有西方宗教中的死后审判的看 法,也没有佛教死后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在日 本,对于死者有的只是祭拜神社中的亡灵。这位学 者又说,日本弥生时代以后,特别是佛教传人以 后,“彼世观”虽多少有些变形,但日本人心灵深处 还是认为人一死,它的灵魂就到彼世变成神,这种 不分青红皂白的成仙思想流传至今,基本上没有 邪恶与正义之分。所以不论如何丧生,日本人死后 唯一得到的是慰祭。这种思想基因普遍存在于日 本军队中下层的士兵头脑中,他们在战争中犯下 的罪过堪为多数,这与神道教的控制不无关系。 总之,二战期间,日本社会固有的宗教——神 道教也成为侵华日军大发兽行的重要精神因素 之一。 然而,文化基因毕竟只能是侵华日军残暴性 发生的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它是通过人的历史实 践发生作用。因此,历史的必然性归因仍然必须追 溯到作为日本人权威形象的日本政府本身。纵观 日军侵华的15年战争,一切暴行之源归根到底就 是日本军国主义无休止的对外扩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日本从明治维新时代便抱有对中国领土的野 心。自19世纪60年代起,日本在“富国强兵”的政 治思想指导下,开始实行独立统帅制。军部不仅独 立于政府之上,而且经常干涉政府决策,甚至在涉 外领域也独断专行,越俎代庖。这样一种体制为军 国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明治初年,日本即开始 实行全国征兵制,很多青年农民也接受了军事训 练,成了军国主义的新国民。而且这种传统愈演愈 烈。日俄战争后的1910年,在陆军省的领导下,日 民客观上成了日本国家对中国人民施暴的主体。 不论是天皇制,还是其国家宗教神道都成了 军国主义暴行的辅助工具。日本人崛场一雄《支那 事变战争指导史》中居然认为军国主义是日本“民 族生命力的表现”。 1930年代后,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国家体制全 面形成,对战争的狂热鼓噪于日本每一个角落的 思潮。 1927年日本就爆发了金融危机,1930年世界 本成立了“帝国在乡军人会”,作为推行军国主义 的全国性基干组织。通过对青少年实施军事教育 并把思想教育向社会渗透,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和 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逐渐成熟。除此之外, 一性经济危机袭来时,法西斯势力趁势而人。日本人 将对国内的不满情绪强烈地发泄到中华大地上, 犯下了种种滔天罪行。 二战结束五十多年来,日本一直在反悔战争 与否认战争中挣扎徘徊。近来教科书事件再次表 明其反历史而动的荒谬的基调仍未改变,一再企 图逃避战争责任。可是,有史为证,侵华日军的暴 行决不容抹杀!其所谓“圣战”的“善良目的”是绝 批在野文人墨客如福泽谕吉、中江兆民、岗仓天 心等更是大肆鼓吹侵华有理,宣扬带有浓重封建 气息的“武士道精神”和土生土长的神道教,军国 主义发展至昭和时代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日 本军队力量急剧膨胀,整个国家都军营化了。军国 主义成了整个日本国家的意识形态,全体日本国 不能使罪恶的手段正当化的。 [参 考 文 献] [1:卞修跃.侵华日军暴行心理之剖析[An.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 [8]卞崇道.跳跃与沉重——二十世纪日本文化[M].北京:东方出 研究所编.青年学术论坛l999年卷[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0. 版社,1 999. [9]洞富雄.南京大屠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l 987. [2j历史学教授苏智良八年取证慰安妇证言[N].北京青年报. 2000—8一l8. [1o]日军强逼中国妇女为“慰安妇”资料摘编[J].抗日战争研究. 1 993,(4). [3]日军“慰安妇”大曝光[J].南京史志.1993.(1). [4][日]泽昌利,鞠冬生译.魔鬼的罪证——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 的有关材料[J].党史文汇.1 992.(2). [11]刘燕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之文化心理分析[J:.南京 社会科学.1 995.(8). [12]戴季陶.日本论[M].海口:海南出版社.1 994. [5_[苏]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 [13][日]若・泰雄.日本的战争责任[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zl莫斯科. [6][日]常石敬一.标的・石井[M].东京:大月书店.i 984. [7]居之芬.对日本强掳输出华北强制劳工人数考证问题的一点看 版社.1 999. [14][日]梅原猛.世界中的日本宗教——日本人的“彼世观”[A:. 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学(第四辑)[c].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1 995. 法[J].抗日战争研究.1 998.(2). Cul tural Anal ysis of Japanese Troops Inhumanit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ZHENG Zhong,GAO Ping—ping (School oy Social Development,Nanjing Not‘e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 Key Words:Anti—Japanese War;inhumanity;culture Abstract:During Anti—Japanese War.Japan aggressors have committed countless sanguinary crimes.They slaughtered Chi— nese people.forced women to be SO—called comforting women,maltreated labors and captured soldiers.and even launched germ,gas and opium warfare.Japanese troops inhumanity is not only due to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national character— istics.and history evolution,but also to their religious belief and war psychology.The paper has made a synthetic analysis of the above factors SO as to achieve the world s further introspection of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imperialists aggressing Chi— na. [责任编辑:刘一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