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信息卷(七)
地 理 部 分(全国卷I、II、 III地区)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报名号、座位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料贴的条形码的“报名号、姓名”与考生本人报名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种植是新疆农业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疆棉花主要市场是我国东部地区。近年来新疆极力打造棉花产业集群,图1示意新疆区位简图,图2示意新疆棉花集群的产业群。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棉花产区多分布在天山以南地区,天山以北生产棉花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水源 B.气温 C.光照 D.土壤 2.与江汉平原等南方产棉区相比,新疆产区的棉花
A,存储成本及运输成本均低 B、存储成本及运输成本均高 C.存储成本低,运输成本高 D.存储成本高,运输成本低 3.新疆大力发展棉花产业集群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①增加棉花运输量 ②提高棉花销售价格 ③提高城镇化水平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B 解析:与南疆相比,北疆降水更丰富,水源条件更好,但是棉花产区多分布于南疆,故水源不是南疆
棉花生产的限制因素,A项错误。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秋光照充足且天山南北差异不大,C项错误。天山南北耕地多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土壤条件相差不大,D项错误。北疆位于中温带,而南疆位于南温带,南疆的热量条件优于北疆,故热量不足是北疆棉花相差不大,D项错误。北疆位于中温带而南疆位于暖温带,南疆的热量条件优于北疆,故热量不足是北疆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B项错误。
2.C,【解析】南方产棉区降水多,空气潮湿,棉花易受潮霉变必须建仓库存储于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少,棉花不易受潮霉变,可以露天堆放,故新疆棉花的存储成本低于南方产棉区。新疆远离东部棉花消费市场,棉花运输成本高于南方产棉区,故选C项。
3.C【解析】新疆打造棉花产业群,能够提高棉花的加工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提高新疆地区城镇化水平。故C项错误。
夜间经济是现代城市业态之一,指从当日下午6时到次日早上6时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囊括夜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大连是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名城,素有“浪漫之都”之称,2018年大连市接待国内游客9 28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接待海外过夜游客1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旅游总收入1 4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但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连始终没有打出特色“夜大连”的品牌。据此完成4-6题。
4.夜间经济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就业 5.与深圳相比,大连发展夜间经济面临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是 A.冬季寒冷 B.夏季多雨 C.冬季干燥 D.夏季短暂 6.下列措施中,对促进夜间经济作用较小的是 A.延长公共地铁运营时间 B.降低主要景点夜间门票价格
C.加强夜间社会治安管理
D.加强网络建设,鼓励网络消费
4.B【解析】夜间经济是日间经济活动的延伸,最早以夜市为主,后来逐步发展为集餐饮、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活动,故市场是夜间经济兴起的主导因素,故B项正确。 5.A【解析】与深圳相比,大连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且低温时间较长,不利于人们夜间户外活动。故A项正确。虽然大连夏季多雨,但与深圳相比,差异较小,故B项错误。冬季干燥和夏季夜短对发展夜间经济影响相对较小,故C.D两项错误。
6,D【解析)延长公交地铁运营时间,能够增加人们夜间外出活动的时间;降低主要景点夜间门票价格,能够吸引人们在夜间外出消费;加强夜间社会治安管理,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夜间出行环境,以上措施对促进夜间经济的作用较大。加强网络建设、鼓励网络消费对促进夜间经济作用较小。故选D项。 【命题意图】本组题以我国哀牢山的概况为背景,以文字和区域图的形式考查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哀牢山位于中国云南中部,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沅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哀牢山为西北-东南走向。图3为哀牢山位置。据此完成7-8题。
7.一般情况下,哀牢山西坡降水量多于东坡,主要原因是
A.西坡离澜沧江近,水汽多 B.西坡受暖流影响更显着 C.东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 D.东坡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 8.哀牢山山顶与戛洒镇相比
A.气温日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小
C.气温日较差小,气温年较差小 D.气温日较差小,气温年较差大
7.C【解析】哀牢山位于我国西南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大,西坡为迎风坡,随着高度增加,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地形雨东坡为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C项正确,D项错误;哀牢山东西两侧均有河流流经,水汽相对充足,水汽的多少不是形成哀牢山东西两侧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该处没有暖流流经,B项错误。
8.C.【解析】哀牢山山顶地势较高,受到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气温不易升高,夜晚气温不易降低,而戛洒镇位于山谷地区,空气不易流动,所以哀牢山山顶鼻温日较差小于戛洒镇冬季由于地表空气较冷,密度大,匦空气易向山谷地区流动和堆积,而夏季由于空气保温作用,由谷地区(空气密度大)能够容纳比山顶更多的热量,山谷地区地表温度高于山顶,因此哀牢山山顶气温年较差小于戛洒镇。故本题选C项。
滨河流域位于太行山南段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31-1862米,其中山地约占流域总面积的96%。2000-2015年,淇河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草地和林地,共占流域总面积的90%以上。读2000-2015年淇河流域不同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的百分比变化表(单位:%)。
完成9~11题。
年份 2000 2005 2010 侵蚀强度 微度 24.30 32.68 33.39 轻度 16.96 18.82 24.06 中度 11.57 12.61 13.54 强度 9.03 8.64 8.85 极度 12.19 11.08 9.95 剧烈 25.95 16.17 10.21 2015 41.88 27.71 12.68 7.16 6.36 4.21 9.淇河流域微度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下游,强度、极度和强烈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上游,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强度 B.上层厚度 C.植被覆盖度 D.地形坡度 10.推测2000-2015年淇河流域微度侵蚀面积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整体侵蚀强度变低 C.全球变暖、降水较少 D.陡坡被营造为梯田
11.2000-2015年淇河流域内面积减少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建造用地 B.林地 C.耕地 D.草地
9.D【解析】淇河中上游地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对地表侵蚀强度大淇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对地表侵蚀强度小。故选D项。
10.B【解析】2000-2015年,强度、极匾和剧烈侵蚀的土地面积所占比重呈减小趋势,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的土地面积所占比重呈增大趋势,据此可以判断,土壤侵蚀强度较高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土壤侵蚀强度降低。故B项正确。 11.C,【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淇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明显降低,这说明植被得到恢复,故最有可能是退耕还林、还草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用地面积在逐渐增加。故选C项。
第II卷 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160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非有使用草药的传统,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约有3000种。2000年南非政府直接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中医的合法地位,并在南非某著名大学设立了中医及针灸专业。2016年、北京某医药企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德班等城市开设了6家中药分店,还在非洲建立海外工厂,将中医药理论与当地的草药资源相结合,生产新的产品。图7为南非人口密度分布图。
(1)试分析中医药在南非受到欢迎的原因。(6分)
(2)指出我国医药企业在约翰内斯堡、每班等城市开设分店的原因。(4分) (3)推测中国企业在南非建立药厂对地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 (4)请为中医药在南非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36.【参考答案】(1)南非有使用草药的传统(2分)当地药材资源丰富;(2分)政府政策的支持等。(2分)
(2)人口密度大,消费市场广阔;(2分)基础设施相对完善。(2分)
(3)促进当地草药资源的利用;(2分)增加地方税收,提高经济收人;(2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
(4)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增进南非人民对中医药的了解不断优化中医药的品质,打造品牌效应推广人工种植草药,满足原料需求,规模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西藏油菜主要分布在海拔3 500~4 000米的河谷地带,且以春油菜为主。春油菜营养体大,技叶繁茂需水较多。西藏油菜的全生育期为4月上旬至7月下旬,其中蕾苔期是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花期为6月中下旬。一江两河,中部流域(指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的中部流域地区,如图8所示)是西藏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流域内的河谷盆地属
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6月至10月为雨季,降水以夜雨为主,年蒸发量大。
(1)分析当地的降水特征对河谷盆地油菜全生育期的影响。(6分)
(2)简析“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内的河谷盆地成为西藏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分析“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内的河谷盆地夏季夜雨的形成过程。(6分)
(4)气象观测资料显示,本区的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你认为随着气温上升,本区的油菜会增产还是减产,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4分)
37.【参考答案】(1)不利:油菜蕾苔期,降水不足(2分)油菜开花期,夜雨过多,使油菜花花粉粉、花蕾散落,影响油菜的产量。
有利:降水以夜雨为主,雨水蒸发量少,渗入土壤中的水分多,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2分)白天降水少.有利于油菜的光合合作用。(2分) (2)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2分)地势平坦,便于耕作(2分)河漫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分)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2分)
(3)夏季.白天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河谷近地面空气水汽含量大(2分)夜晚山坡近地面空气冷却,冷空气沿着山坡向河谷汇合(2分)河谷暖湿的热空气被迫抬升到河谷上空,在抬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2分)
(4)增产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改善(2分)冰雪融水增加、灌溉水源增多。(2分)减产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增大,易引发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2分)土壤含水量增大,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2分)
请考生在42、43两道地理题目中任选一道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所选做题目的题号涂黑。 42.【地理---旅游地理】(10分)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客需要,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的活动。浙江省某小学的学生来到全国文明村——新和村研学实践基地,体验收割水稻、摸鱼虾、采橘子等农事实践活动,在游乐中获得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和体验。
简述农村研学旅行对城市学生的意义。
43.【参考答案】领略自然风光,亲近乡土,体味乡情培养审美素养和热爱家乡的情感(2分)在\"游\"中学,可以增加对学科知识的直观体验和认识(2分)学会运用课本知识解释研学中
遇到的现象、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实践能力;(2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创新能力(2分)通过参与集体活动,提高协作能力。2分)
43.【地理---环境保护】(10分)
我国是一个化工产品需求大国,化工产品的产量一直处于高位,并且成为出口大
国、但是废油渣、化学废料、废水等化工废料的出路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一些农村地区成为倾倒化工废料的场所。被倾倒的废渣多具有腐蚀、有毒性、易燃性和不可降解性,这些废渣数量多、危害久,严重污染了周边良好的农村境。
简述化工废料进入农村的危害。
.【参考答案)废料中的挥发性物质,会造成大气污染(2分)化工废料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质量(2分)化工废料中的有害物质进人水体,造成水污染;(2分)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进入动植物和人体,危及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2分)有可能成为一滑坡、泥石流、风沙等灾害的物质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